第六百三十四章 許某讀書少,你可不要騙我。

許有成帶隊去吳江足足待了五天方纔返回蘇州署衙,隨後他立刻派人趕回京師,把這段時間的收穫向都指使李若鏈作出書面彙報,並將這次抄獲的錢財一起押運回京。

劉燦景等主犯被關進了衛所署衙的大牢內,衆多家眷則被分別拘押在了各自府中,由吳謙帶領部分校尉負責監視。

除了劉燦景外,這次在暢敘園的八名士紳全部被列爲謀逆案從犯,家產也都被充公,單單金銀便抄得三百三十餘萬兩,其餘的古董字畫價值無法估算,商鋪工坊也有百餘間,田地達十餘萬畝。

也就是說,這九家便佔據了吳江縣近兩成的良田,以江南這數十年來遍植桑麻的習慣,這十幾萬畝產生的價值可是着實不低。

這些田裡出產農作物被送到工坊後,很快便會轉化成價值昂貴的絲綢布帛銷往各地,給這些大戶們帶來了更多的財富,這也是他們數十萬身家的最主要來源。

而即將實施的新政,等於從他們的口袋裡掏錢,這當然會遭到士紳們的強烈抵制。

許有成離開的這幾天,那些張貼揭帖被抓的生員家人先後找到蘇州府衙,請見知府方文並要求放人,但得到的回覆是,知府衙門根本沒有抓人,至於你們的子侄被誰抓走了,本府卻是不知,因爲蘇州城內不僅僅只有官府纔有權利拿人。

再說這幫人深夜揭帖,對朝廷重臣進行人身攻擊,此舉已是觸犯朝廷律令,被人家拿獲也是理所當然之事,本府代天牧民,難道還要替此等人出頭纔可?

在聽到這個最明顯不過的暗示後,這些人才恍然大悟,但出於對廠衛天然的畏懼之意,就算知道了自家孩子被錦衣衛拿去也不敢去直接要人,可要是不把人弄出來,這幾天要是被這幫如狼似虎的廠衛打殘了咋辦?

衆人合計過後再次來到蘇州府衙,或是當面懇請,或是手持當地名士的帖子拜見方文,請求這位府尊能夠親自出面,去錦衣衛署衙把人撈出來,並保證其不會再行此糊塗之事。

眼見得這幫生員被逮獲後,揭帖已經不再出現在街頭,方文心裡暗自得意不已:我這是在事情不明之前不敢貿然行事,生怕壞了聖上的大計,這才容忍你們,沒想到你們還蹬鼻子上臉了,這回害怕了吧?

爲了穩住當前的局勢,等候朱由檢最終的旨意傳來,方文細細想過之後,假裝推卻不過,遂遣人持名刺前去,要求面見衛所千戶,可得到的回答是千戶已經帶人去吳江抓捕謀逆案犯去了,張貼揭帖的生員中有人謀逆,其他人可能會被牽連進去。

當方文用凝重之極的表情當衆宣佈了這個消息後,在場諸人無不聞聲色變,不少人的臉色頓時變得慘白一片。

自古以來,謀逆可是十惡不赦之罪排在第一位的,只要是沾上這個罪名,夷三族是最少的了,那可是找誰求情都沒用的。

等到衆人各懷心事回到各自家中,提心吊膽的過了一夜之後,另一個讓他們更加害怕的消息傳了過來:吳江頭號官紳劉燦景,以及另外八名當地士紳被抄家,罪名就是謀逆。

這個消息讓所有暗地裡相互勾連,準備聯合起來對抗朝廷的士紳大戶們更加恐慌起來,劉成仁借住的那家蘇州本地的大戶家主當場癱倒在地,在連呼數聲“毀矣、毀矣!”之後口吐鮮血昏暈過去。

隨着消息的蔓延,蘇州城以及下轄各州縣內痛罵朝廷的聲音戛然而止,本來暗流涌動的微妙局勢也幾乎變得完全沉寂下來。

“方知府大駕光臨所爲何事啊?我聽說近幾日不少人找方知府求情,請你出面說和放人,此事可是當真?

方知府,我提醒你一句,你可是朝廷職官,在大事上可得把屁股坐正嘍,某可是眼裡不揉沙子之人,容不得吃着天家的飯,背後卻跟那幫玩意勾連在一起之人!”

志得意滿的許有成看着對面坐着的這位年輕知府,用滿是警告意味的口氣說道。

他在來蘇州之前就知道這位年輕知府是聖上看重之人,但許有成也清楚,只要來到繁華的江南,很難有人逃得過當地士紳的威逼利誘,方文到任已經有兩年了,這期間誰敢擔保他不會與當地士紳成爲利益勾結者?

“許千戶之逆耳忠言,本官自是知曉,在此先謝過了。

許千戶許是初來乍到有所不知,方某一心爲公,絕無與他人沆瀣一氣謀取私利之事,不信的話,許千戶儘管去信京師,詢問貴所前任千戶有無本官劣跡之檔案!

本官今日到來,並非爲他人請託之事,本官只是以爲,在有關士紳一體納糧之聖旨到來之前,蘇州當以穩定爲主,不宜掀起太大風浪。

許千戶既是以謀逆罪逮治若干相關人等,那剩餘的這些生員雖有過分之舉,但卻無太大之罪。

故本官特地前來,與許千戶打個商量,讓此般人等之家主寫下保證文書,確保待聖旨傳達後,定盡全力配合新政實施,不給聖上與朝廷再增添任何麻煩,此議許千戶意下如何?

許千戶,聖上所欲推行之大政方針實屬千古未有之策,若是某地先行取得功效,你我之前程還用方某再細說不成?

許千戶已是立威在先,但如此最終之目的是爲了完成將來之大計,並非純是爲了殺人!

本官言盡於此,還請許千戶三思!”

在看到錦衣衛出手之後,蘇州轄區之內的稍顯紛亂的局勢得以迅速安定,方文在暗自高興之後,也有了新的計較。

“許某少讀書,你可不要誆騙於我,否則,許某與你沒完!

也罷,某便信你一回!”

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兇猛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五百二十九章 紅夷特使聯合到訪大明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華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會第七百六十五章 戰前閒話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擊第九章 皇莊5第五百四十七章 陳奇瑜的狠招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漢奸,舉族北遷第六十九章 發展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漢奸,舉族北遷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宮第五十三章 援軍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宮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遺賢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內閣 新章程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贓,你能怎樣?第四百二十二章 莊元洲的思慮與選擇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二百零六章 內情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敵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二百七十章 圍城第三百四十五章 溫體仁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到大明就得守規矩!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戰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五百一十七章 準備總攻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醫院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縣衙的日常第四百零一章 開戰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財了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設兵團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殺事件的真正凶手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掃盲班、搶人才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八百六十九章 風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五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九十八章 計議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緒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門爭奪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順勢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擴大內需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蘇伊士運河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五百七十八章 捨不得第三十一章 商議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廣和反對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門年假、年終獎第一百六十八章 邊鎮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五十章 殘暴第四百九十二章 內閣人選第七十四章 後事第二百三十二章 複雜第五百五十二章 佈防漕運,建立海軍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銃手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業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銃手第四十二章 計劃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幹什麼呢?第二百四十二章 勸說第八百一十九章 發展是讓最廣大者受益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第二百四十三章 薊鎮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養老金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賺錢幹一件大事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一百一十一章 鹽利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軍隊登陸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五百九十五章 證據在手、開始抄家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二百二十八章 調任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二百二十章 憂慮第八百九十章 獲利豐厚的農戶們第三百三十章 改進
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兇猛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五百二十九章 紅夷特使聯合到訪大明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華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會第七百六十五章 戰前閒話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擊第九章 皇莊5第五百四十七章 陳奇瑜的狠招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漢奸,舉族北遷第六十九章 發展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漢奸,舉族北遷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宮第五十三章 援軍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宮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遺賢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內閣 新章程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贓,你能怎樣?第四百二十二章 莊元洲的思慮與選擇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二百零六章 內情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敵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二百七十章 圍城第三百四十五章 溫體仁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到大明就得守規矩!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戰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五百一十七章 準備總攻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醫院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縣衙的日常第四百零一章 開戰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財了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設兵團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殺事件的真正凶手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掃盲班、搶人才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八百六十九章 風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五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九十八章 計議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緒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門爭奪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順勢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擴大內需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蘇伊士運河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五百七十八章 捨不得第三十一章 商議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廣和反對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門年假、年終獎第一百六十八章 邊鎮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五十章 殘暴第四百九十二章 內閣人選第七十四章 後事第二百三十二章 複雜第五百五十二章 佈防漕運,建立海軍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銃手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業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銃手第四十二章 計劃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幹什麼呢?第二百四十二章 勸說第八百一十九章 發展是讓最廣大者受益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第二百四十三章 薊鎮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養老金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賺錢幹一件大事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一百一十一章 鹽利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軍隊登陸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五百九十五章 證據在手、開始抄家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二百二十八章 調任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二百二十章 憂慮第八百九十章 獲利豐厚的農戶們第三百三十章 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