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門年假、年終獎

二十三,糖瓜粘。

在錦衣校尉們催馬南下後的第三天,小年到了。

卯時還沒到的時候,京師各個大大小小的衙門前已是人頭攢動,一衆官吏們都是滿臉喜色的提前到來,等着衙門的大門從裡面打開。

從今天起,長達近一個月的帶薪年假便正式開啓了。

接下來這近月的時間裡,除了走親訪友,聚會宴飲之外,如果沒有緊急事件發生,各個衙門的官吏們將會渡過一年中最爲輕鬆愉快的時光。

大夥兒之所以來的這麼早,當然是惦記着今年最後的收成了。

今天是發放當月俸祿以及勤政銀、養廉銀的日子。

這個月只幹了二十三天的活,可俸祿卻是按照滿月發放,皇帝和朝廷待大夥兒的寬厚真是沒得說,給如此仁慈的皇帝效力,這心裡頭得勁的很。

勤政銀一年十兩,養廉銀二十兩,這三十兩銀子可是一筆鉅款,只要一年中辦差不出差錯,這筆大額銀錢穩穩當當帶回家,然後帶着家裡老婆孩子上街瘋狂購物,這心情甭提多舒爽了。

“老張,你聽說沒有?前日聖上可是又出新招了!

可別說,咱這聖上一出手,那真是震古爍今啊!”

“李胖子,你又打聽到啥小道消息了?快說說!”

“對對!李兄一貫消息靈通,趕緊給大夥兒講講,聖上又有何等新鮮手段祭出來了!”

某個衙門前,分堆聚攏的各人都在小聲議論着京師裡各種各樣的消息,綽號李胖子的某人一出言,頓時吸引了無數人好奇的目光。

“嘿嘿!

要說這幾年,咱們大家夥兒可都是沾了聖上他老人家的光了。

尤其這年底,這銀子翻着倍的拿回家,家中爹孃妻兒也都是更加高看咱一眼,走個親串個門也是倍有面子,咱別的不說,就盼着咱大明越來越好,聖上能能長生不老就好了!”

李胖子眼瞅着其他幾堆人也聞聲也停止議論,紛紛圍繞了過來,心下得意之際,也是故意賣了個關子。

“你個死胖子倒是趕緊說啊!你要再賣關子,某可是要將你媳婦兒說漏嘴的言語給說出來了!”

看到李胖子這副德性,剛纔接話的張姓吏目出言威脅道。

“成成成,我說,我說不就行了,你着哪門子急啊!”

聽到老張提到他家媳婦兒,李胖子頓時心虛下來。

這死婆娘竟然跟人家說,胖子那個東西短小,幸虧只是老張他家裡的知道,要是傳出去,還不得丟死人啊?

看我回家怎麼收拾她!

等等!

不對!

沒有比較就沒得傷害!

她是如何知道胖子要比別人的短小?

莫非有姦情?

“李兄,你倒是趕緊說啊!”

“好了好了,也不是什麼大事,就是聖上又散財了!

新成立內務局不說,還自內帑拿出大筆銀錢,給宮人每人發下米麪油鹽等物資,並且安排了四海商行的馬車,把物資給近處宮人送到了家中!

老張,你過來,某有話要問你!”

李胖子說完之後,不顧其他人開了鍋一樣的議論聲,臉色陰鬱地喊過一臉莫名其妙的張姓吏目,拽着他的袍袖去往了一角。

不一會功夫,正在議論着聖上這種新穎手段的官吏們被爭吵聲打斷,轉頭看去時,只見平時好的跟親兄弟一樣的李胖子和張姓吏目已經打作一團。

衆人趕忙跑過去將二人拉開,李胖子捂着發青的右眼依舊罵罵咧咧,老張則是伸手抹着嘴角的血漬一聲不吭,其他人一臉八卦地神情,兜兜轉轉、旁敲側擊,試圖從二人嘴裡得到點最新劇情,但兩個當事人卻是再也不發一言。

就在大家夥兒都在心下胡亂猜想時,有人小聲提醒,上官大老爺到了,衆人趕緊低眉臊眼的避到一旁,衙門的大門也從裡面緩緩開啓。

衆人目送着幾位主官負手邁進大門,然後是御史和坐班錦衣校尉,自己的頂頭上司們跟隨在後,等到諸位上官按座次坐好之後,一聲吆喝傳來,門外的中下級官吏們依次有序地進入署衙之內。

一年一度地勤政養廉銀(年終獎)的發放開始了。

御史和錦衣校尉是來監督發放流程地,每個衙門都會有這兩個監督機構派出的人手在場。

因爲這筆銀子並不是每人都能足額領到,這筆大額銀錢是結合一年來個人的辦差情況綜合考慮後才予以發下的。

都說羣衆的眼睛是雪亮的,但其實上官們的眼睛比羣衆還要亮上幾分。

一些人在辦差時慣於偷奸耍滑,並且時不時地要在背後抱怨一番,然後議論一下上官們的各種缺點和不是,他們自以爲傾聽他抱怨的同僚是知己,其實人家轉過頭來就把他給賣了。

在點名應答的例行程序過後,首先發放的是各署衙從六品以上中級官員的年終獎。

一般情況下,中級官員們都能全額領走,因爲這夥人級別雖然不高,但卻是各個衙門裡的中堅力量,平時也是負責衙門中各項事務的統籌和調度,是直接負責具體公務的責任人。

這些人裡的大部分工作能力還是比較突出的,少部分較爲平庸的,雖然交辦下屬的公務時常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因爲很多東西都是有整套程序的,再加上許多經年老吏有眼力價,所以最後也不致出現什麼大的疏漏。

這少部分都有各種各樣的背景,知道內情的上官們自然會睜一眼閉一眼,年終獎的發放自然是全額。

被點到名字並領取到全額年終獎的官員們都是一臉矜持之色,彷彿眼前這些白花花的銀子只不過是些土坷垃一般,只不過眼角的笑意還是很難掩飾住地。

手下的吏員自然會有眼疾手快之人,他們各自上到堂前,將上官的銀子裝進褡褳中,然後送出門外,交給上官們的僕從。

這種舉動可是會給自己加分的。

從六品以上領完,然後是從九品到正七品的官員,既然都是經制官,除了極個別的以外,都會領到全額。

等到官員們獎金髮放完畢,堂上官們就退回二堂歇息了,剩下的就是人數最多的吏員了。

在御史和校尉們面無表情的注視下,主官們念着一個個的名字,然後用簡短的評語將此人一年來的表現做一番概括,以此作爲獎金髮放的憑證。

御史和錦衣校尉在先前評定個人發放數額時便已參與進去,他們此時在場也是爲了體現朝廷和天家的威嚴,防止官員藉着發錢的時候樹立個人威望。

這筆銀子是皇帝恩賞,是朝廷給的,不是某個官員賞下來的,這一點必須讓所有人明白。

大部分吏員領到全額獎金後歡天喜地離去,少部分平時表現不合格的會被扣掉獎金,然後被御史和校尉進行訓誡,連續三年被訓誡的將會被除名。

這個新規是自去年開始實施的,今年是第二年,所以雖有不少吏員被扣掉獎金並被訓誡,但好在還無人被除名。

當然,有個別連續兩年被訓誡的吏員心裡已是惴惴不安,知道自己來年要好好表現了,要不然萬一明年考覈不合格,那不是扣除獎金的問題了。

在經過一上午的忙碌後,各個衙門先後封印關門,一直到來年正月十八日纔會開門上值。

就在各署衙忙着發錢的時候,一大早,宮裡也開始忙活了起來。

第七百三十九章 戰略意圖、天大的人情第八百八十七章 豐收的喜悅、競價第八百三十八章 無奈的加徵、錢姓少年的背景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聯軍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擊2第八百五十六章 議定出兵、太子監軍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體規劃和佈局第六百三十六章 蘇州府搶了首功第二百二十一章 徵稅第二百零三章 應對第七百七十六章 對外援助、強制遷移貧困人口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對大明發展的特殊貢獻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敵第六百六十九章 讓農戶增產的同時還能增收第三百三十三章 賞功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槍第一次實戰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襲官驛第八百四十章 稅賦分家、皇帝大氣魄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賊首血肉祭奠甲申之變第四十章 大戰4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六章 皇莊2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難第四百零五章 斬將第五百零二章 開發遼東的勞力第八百一十七章 鐵炮火銃對射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四百五十章 皮島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權分給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愛第六百一十四章 乾股與分紅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報第三百六十章 臺灣第一百一十章 鹽商第八百一十四章 誘敵出擊、斷其後路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齒、毆打官差第八百七十七章 與日本的“江戶條約”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八百二十九章 溫體仁的心思第六百八十九章 孫傳庭納妾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軍的反應和對策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着別人陪葬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後第四百八十九章 誰強跟誰混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襲官驛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見成效第八百一十九章 發展是讓最廣大者受益第八十四章 決心第三百六十五章 驛站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鋒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戰列艦、大型商隊遠航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應對之策第八十四章 決心第六百四十三章 敗逃、得信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第六百二十四章 堅定不移地站在皇帝這邊第二百八十六章 販私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滅第六百四十三章 敗逃、得信第三百四十五章 溫體仁第四百零四章 殺意第八十九章 聚衆第一百八十七章 衝陣第四百章 佈防第二百七十七章 覲見第五百五十五章 趙小娘子的婉拒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島第二百六十章 備戰第七百章 官府投資、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二百四十五章 坦蕩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經濟發展要均衡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誕生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戰第五十七章 破敵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蘭人的考量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九章 皇莊5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軍的秘密武器第二百四十三章 薊鎮第二百零四章 憂慮第五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衛2第八百章 太子聽政、安撫鄭芝龍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
第七百三十九章 戰略意圖、天大的人情第八百八十七章 豐收的喜悅、競價第八百三十八章 無奈的加徵、錢姓少年的背景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聯軍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擊2第八百五十六章 議定出兵、太子監軍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體規劃和佈局第六百三十六章 蘇州府搶了首功第二百二十一章 徵稅第二百零三章 應對第七百七十六章 對外援助、強制遷移貧困人口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對大明發展的特殊貢獻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敵第六百六十九章 讓農戶增產的同時還能增收第三百三十三章 賞功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槍第一次實戰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襲官驛第八百四十章 稅賦分家、皇帝大氣魄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賊首血肉祭奠甲申之變第四十章 大戰4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六章 皇莊2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難第四百零五章 斬將第五百零二章 開發遼東的勞力第八百一十七章 鐵炮火銃對射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四百五十章 皮島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權分給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愛第六百一十四章 乾股與分紅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報第三百六十章 臺灣第一百一十章 鹽商第八百一十四章 誘敵出擊、斷其後路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齒、毆打官差第八百七十七章 與日本的“江戶條約”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八百二十九章 溫體仁的心思第六百八十九章 孫傳庭納妾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軍的反應和對策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着別人陪葬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後第四百八十九章 誰強跟誰混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襲官驛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見成效第八百一十九章 發展是讓最廣大者受益第八十四章 決心第三百六十五章 驛站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鋒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戰列艦、大型商隊遠航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應對之策第八十四章 決心第六百四十三章 敗逃、得信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第六百二十四章 堅定不移地站在皇帝這邊第二百八十六章 販私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滅第六百四十三章 敗逃、得信第三百四十五章 溫體仁第四百零四章 殺意第八十九章 聚衆第一百八十七章 衝陣第四百章 佈防第二百七十七章 覲見第五百五十五章 趙小娘子的婉拒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島第二百六十章 備戰第七百章 官府投資、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二百四十五章 坦蕩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經濟發展要均衡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誕生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戰第五十七章 破敵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蘭人的考量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九章 皇莊5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軍的秘密武器第二百四十三章 薊鎮第二百零四章 憂慮第五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衛2第八百章 太子聽政、安撫鄭芝龍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