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軍事觀察團

拉加巴德親信帶來的三十萬銀幣補償款,則被作爲了購買軍械的款項,榜葛剌銀幣雖說含銀量不高,但回爐後再製成大明銀幣,也能頂個十萬兩左右,而大明這些堆在兵部庫房裡閒置無用的冷兵器也派上了用場,好歹也算是個雙贏的局面。

軍事觀察團五十名大明中低級將官都是參加過多次戰鬥的老手,擅長帶領小隊人馬進行埋伏和突襲,他們將會在瞭解地形地貌後,充分利用當地的地理環境,組成數支每支幾百人的隊伍,與前來圍剿的莫臥兒帝國軍隊交手。

爲了減少非戰鬥減員,從勇衛營挑選人員時,特意專挑籍貫是兩廣、福建、雲貴地區的將官,與北人相比,這批南方將官更能很快適應當地潮溼炎熱的氣候和複雜多變的地形。

這五十人臨行前品級都升了一級,等到榜葛剌的局面打開並穩定下來後,再根據個人表現敘功,兵部職方司也派遣了南方級官員跟隨前往,在充當軍紀官的同時,也順便繪製好所經之處的地圖,掌握好各種地形氣候資料,以備將來所用。

陳奇瑜等人制訂的作戰方略,根據的便是拉加巴德一方對當地環境的詳細描述,以及對莫臥兒帝國軍隊一些支離破碎的認知後作出的。

現在莫臥兒帝國在位的皇帝是沙賈汗,據拉加巴德的親信所言,此人能力平庸,在國內威信不高,而其子奧朗則布則是野心勃勃,總想盡早代替其父坐上皇帝之位,父子二人之間現在已是勢若水火,並分別將自己所掌控的帝國精銳軍隊調至都城附近,以防被對方所趁。

在研判過這些並不全面的信息後,陳奇瑜等人得出結論:原榜葛剌過所屬地區地形極爲複雜,河流叢林密佈、道路狹窄崎嶇,根本不適合人數衆多的大規模會戰,並且信息溝通的極度不暢也是非常嚴重的,而這些因素對拉加巴德一方是非常有利的,大大提高了他們的成功率。

只要前期準備充分,並在地形險要之處設置好屏障和堡壘,之後派遣精銳把守,帝國軍隊很難突破這些關口,到時觀察團成員大可指揮手下,對敵進行襲擾,破壞其糧道,然後再聚集優勢兵力,在敵因慌亂退後時全力一擊,那一場大勝可期。

只要重挫一次敵人的攻勢,拉加巴德家族的威望自然會起來,再招兵買馬、攻城掠地時就會從容了許多,到時施以仁政,凝聚民心,榜葛剌復國並非難如登天之事。

不過,榜葛剌復國的過程應該是很漫長的,最終成功之後,還要長期面臨莫臥兒帝國政權的打壓和進攻,爲此,大明也將向拉加巴德家族提供後續的一系列支持,包括加大軍備的供應量等,甚至不排除派遣官軍親赴榜葛剌地區,對莫臥兒帝國軍隊的侵略行徑給與強力打擊。

大明是熱愛和平的國度,但也是敢於主持公道的國家,大明朝廷將不遺餘力地支持任何地區和人民、爲爭取自由和皿煮而自發產生的正義行爲,大明朝廷對莫臥兒帝國侵略榜葛剌國的行爲予以嚴厲譴責,並堅決支持榜葛剌人民的復國運動。

拉加巴德的親信代表其家族在大明擬定的協議文本上簽字並用印。

這名叫旺比加德的中年人也是拉加巴德家族中的一員,儘管這次他們最希望的明軍直接出兵的願望沒有達成,但這批軍備也是他們所急需的物品。

在軍器監校場目睹了這批軍備的威力後,旺比加德及一干隨員都是喜出望外,與這些犀利無比的大明軍械相比,他們私造的那些長矛砍刀軟弓,就跟鬧着玩一樣,有了這樣精良的武備,再加上大明將官的指導訓練,說不得三五年之後,自己這一代人就能恢復祖上的榮光了。

旺比加德一併簽署認可的還有大明新藩屬國條例,他心裡清楚,這是題中應有之意,若是不籤這份協議,上國的其他援助根本無從談起。

在各項協議簽訂好的半月後,三艘南海艦隊的炮艦,裝載着大明援助的軍備以及五十名觀察團成員,加上旺比加德等人,離開天津港南下駛向怒阿卡麗,拉加巴德家族的復國夢隨之正式開啓,與之相對應的是,阿三們的噩夢也逐漸臨近。

爲了打造一個儒家文明籠罩的大亞洲,爲了讓這個圈子裡民衆過上更好的生活,針對性的提前佈局是必須的,南亞次大陸可是塊盛產糧食、棉花、生絲、染料、菸草的富饒之地,這麼好的地界兒別讓那些婆羅門、剎帝利給糟踐嘍。

在榜葛剌使者滿載而歸後沒多久,果然不出朱由檢所料,出使交趾的鴻臚寺官員悻悻而歸:控制交趾國北部區域的鄭氏不接受大明新藩屬國條例,並且不同意大明使者穿越其控制區域前往南部地區,無奈之下,出使交趾的官員只得無功而返。

得知消息後,朱由檢再次召集閣臣入宮相商,研究如何應對交趾鄭氏這番無理舉動,結果,在這件事上閣臣們看法不一,並沒有達成一致。

盧象升和陳奇瑜認爲,鄭氏無視大明朝廷的行爲理應受到嚴懲,應當派遣大兵由雲南入境交趾,將鄭氏一族連根拔除,以警示衆多屑小之輩,否則對大明的聲望將會有很大的損害。

而李邦華、侯恂、範景文等人則認爲,成祖時數次征伐交趾,最終雖將其併入大明版圖,但結果證明,興師動衆、耗費無數錢糧的遠征實在是得不償失,尤其是交趾北部區域,叢山密林、環境險惡,實無必要再興大兵勞民傷財前往征討。

聖上不是說過什麼經濟封鎖之策嗎?那就下令雲貴兩省,從即日起禁絕與交織所有往來好了。

最近數年,隨着大明局勢的蓬勃發展,交趾國所產物品在大明也是頗有市場,這也讓鄭氏從中漁利甚多,實力也逐漸壯大起來,鄭氏藉機招兵買馬,現下自覺底氣十足,於是纔有了對抗大明朝廷之心。

只要大明中斷與其經濟往來,用不了多少年,缺少財源的鄭氏自會衰敗下來,到時還不得乖乖地上表乞降,任由大明拿捏?

孫傳庭本意是非常贊同盧象升和陳奇瑜的出兵策略的,但作爲首輔的他已經不是原先單純的領軍文臣了,遇到這種關係到萬千人生死的國家大事時,他必須要從全局考慮,要不然這個首輔就顯得太過魯莽了,況且李邦華等人的說法也沒錯,所以他一直沒有表態支持哪一方。

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鎮第七章 皇莊3第八百八十四章 孫克敵的執政之路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訪第八百章 太子聽政、安撫鄭芝龍第四百四十六章 驚變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六百四十章 不幹都不行了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五十八章 潰敗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輔之子的侯方域第三百四十五章 溫體仁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二百八十六章 販私第七百四十四章 輿論的重要性第四百九十九章 斬將潰敵第八十四章 決心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體規劃和佈局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處之道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五十八章 潰敗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稱霸九州島嗎?第五百九十五章 證據在手、開始抄家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間之奇女子第六百五十三章 歐洲人與蒙古部落差不多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二百八十六章 販私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對大明發展的特殊貢獻第六十九章 發展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六百三十九章 這回忍了,下回呢?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陸是必佔之地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二十三章 陛見第五十章 殘暴第七百四十章 選妃第六百三十八章 軟的不吃就來硬的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備第二百四十五章 坦蕩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盜之間的關係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八十四章 決心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七百六十八章 賞爵、婦幼醫院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十二章 李邦華第三十九章 大戰3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七十三章 處置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採購、衣錦還鄉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一百四十章 宋應星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現任高官致仕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五百五十八章 凱旋、郊迎第三百零三章 亂起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二百五十三章 懼敵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戰起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七百四十六章 準備就緒第一百零四章 見面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四百七十五章 賭命的祖大壽第六百五十章 宮內改革、減少天家個人財富第二百五十一章 問計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報傳來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種出口掙大錢的新產品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檢的底線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換地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讀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四百二十二章 莊元洲的思慮與選擇第六百八十四章 軍醫制、西北邊鎮現狀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勢後的策略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二百八十九章第八十四章 決心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擋不住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謀
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鎮第七章 皇莊3第八百八十四章 孫克敵的執政之路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訪第八百章 太子聽政、安撫鄭芝龍第四百四十六章 驚變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六百四十章 不幹都不行了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五十八章 潰敗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輔之子的侯方域第三百四十五章 溫體仁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二百八十六章 販私第七百四十四章 輿論的重要性第四百九十九章 斬將潰敵第八十四章 決心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體規劃和佈局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處之道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五十八章 潰敗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稱霸九州島嗎?第五百九十五章 證據在手、開始抄家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間之奇女子第六百五十三章 歐洲人與蒙古部落差不多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二百八十六章 販私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對大明發展的特殊貢獻第六十九章 發展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六百三十九章 這回忍了,下回呢?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陸是必佔之地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二十三章 陛見第五十章 殘暴第七百四十章 選妃第六百三十八章 軟的不吃就來硬的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備第二百四十五章 坦蕩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盜之間的關係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八十四章 決心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七百六十八章 賞爵、婦幼醫院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十二章 李邦華第三十九章 大戰3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七十三章 處置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採購、衣錦還鄉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一百四十章 宋應星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現任高官致仕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五百五十八章 凱旋、郊迎第三百零三章 亂起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二百五十三章 懼敵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戰起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七百四十六章 準備就緒第一百零四章 見面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四百七十五章 賭命的祖大壽第六百五十章 宮內改革、減少天家個人財富第二百五十一章 問計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報傳來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種出口掙大錢的新產品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檢的底線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換地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讀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四百二十二章 莊元洲的思慮與選擇第六百八十四章 軍醫制、西北邊鎮現狀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勢後的策略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二百八十九章第八十四章 決心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擋不住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