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四章 裝備懸殊之戰

相對而行的兩軍速度並不一致,明軍人數相對較少,而且大部分都是久歷戰場的老兵,平時操訓時也極爲嚴格,所以行進時陣型保持的也更加嚴整,速度也比幕府軍要快了不少。

反觀對面的幕府軍,由於平時缺乏操演的緣故,在行進之初便陷入混亂狀態,各路走在隊列前方的首領不得不停下腳步,轉過身來連罵帶喊的下令整理隊形,在一片亂糟糟的叫嚷呼喊聲中,幕府軍各部大部分處於停滯狀態。

而軍紀嚴明的明軍卻是邁着整齊的步伐繼續前行,兩翼的野戰炮更是在行進一里多地之後停了下來,各門炮的炮手和裝填手從馬車上拿來工兵鏟,開始奮力挖動土方,修築炮臺。

等到幕府軍整隊完畢再次開始前進時,明軍前鋒已經離開駐紮地兩裡左右,隨着一聲短促尖利地喇叭聲,明軍兩翼紛紛前鋒站定,排好隊形後放鬆身體,等候着幕府軍到來。

幕府軍兩翼前鋒各有五千人,中路則是有八千人組成,所用兵刃基本是一丈多長的長槍和茅爲主,中軍前面是三千人的鐵炮隊,弓箭手數量極少,大約不足一千之數,相對於四萬人的大軍來講。

整個幕府軍陣容中並沒有盾牌手和刀盾手的身影,這與武士道精神提倡進攻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的,對於武士們來講,對陣時採取防守戰術,那是對武士的褻瀆和侮辱。

而在發覺對面敵軍武器配備如此之落後,明軍將官士卒也是既鄙夷又可笑,不少參加過當年攻滅滿清戰役的中下級將官更覺荒唐至極。

他們實在沒想到,對面正在步步逼近的敵人,所用的武器居然連十幾年前的清軍都不如。

當年的清軍在領教過明軍火器的威力後,至少還知道前排用盾車遮擋,側翼有騎兵雖是準備突擊呢,而幕府軍中軍居然就這樣大模大樣的走上前來,擺出一副雙方對射的姿態,這簡直就是前來送死啊。

其實包括李定國等主將在內的明軍並不知道,日本雖然經歷過幾百年的戰國時代,但像今天這種數萬人參與的大型野戰、會戰卻是很少發生過的,比起戰爭經驗豐富的大明來說,日本人對於會戰的經驗和常識實在是少得可憐。

這場從雙方的戰略思想、戰術佈置、士卒作戰經驗、武器配置等諸多方面對比太過懸殊的戰役,結局從還沒開始時便早就註定了。

沒等幕府軍行進到明軍米涅銃射擊範圍之內,兩翼數十座半人高的炮臺便已修築完畢,四十門重約六七百斤的六斤炮被炮手從炮臺後面斜坡推了上去。

隨着炮營千總認旗高舉,一聲聲短促有力地確認聲響過,所有野戰炮都已經進入了發射程序,認旗再次揮動後落下,炮手根據程序大體目測確定好射角後,裝填手將一枚枚六斤重的彈丸填入炮膛,一聲聲確認完畢的吼聲再次響起,幕府軍的噩夢也即將開始。

就在幕府軍兩翼行進到據明軍一里左右時,騎在馬上的李定國一聲令下,號手吹響喇叭,兩翼炮營各有一面紅色認旗搖動,正在等待命令的炮手見狀紛紛點燃火藥引信,一道道暗紅色的火蛇嗤嗤作響後迅速沒入炮膛中,緊接着,震耳欲聾的巨響聲響徹四野,一團團白色的硝煙緩緩升起,四十顆實心黑色彈丸幾乎同時從炮膛激射而出,帶着尖利的呼嘯聲,向着兩翼已呈散亂狀的幕府軍長槍手方陣砸了過來。

火炮雖在萬曆年間便已傳入日本,但由於技術條件的限制,整個日本境內火炮數量極其有限,並且因爲火炮太過沉重笨拙的緣故,幕府軍並未裝備可供野戰使用的火炮,而且他們壓根也沒有意識到明軍居然會配置了火炮,所以當數十顆彈丸飛來之際,早就被巨響聲嚇得失魂落魄的幕府軍士卒,根本不知道該如何躲避和防禦,只能擡頭望天后傻愣愣的呆在原地,眼睜睜地看着彈丸劈頭蓋臉的砸了下來。

幕府軍人數實在是太多,陣型保持的還算緊密,結果就是,第一批四十顆彈丸沒有一顆落空,都是在直接命中目標後隨即彈跳而起,隨後便在幕府軍的軍陣裡趟出一條條血衚衕,慘叫聲頓時在原野上接連不斷地響起,數百名幕府軍武士足輕倒在血泊之中,從沒有見識過這種場面的幕府軍士卒幾乎全都呆立當場。

沒等幕府軍指揮官醒過神來,明軍炮手在用打溼的墩布迅速清理炮膛後,裝填手們再次將彈丸填入炮口,並隨即用木杆將彈丸搗實,另一外一人也將發射藥和引信準備完畢,這一連串動作頂多花費了十餘息的時間,有動作更加快速的火炮已是打響了第二輪。

在明軍炮營戰術中,在面對數量衆多的目標時,第一輪齊射後便可以自由射擊,這樣可以快速有效地對敵人造成更大殺傷。

第二輪炮彈依舊是無一落空,最大射程達到四里的六斤炮在壓低炮口後,對兩裡之外的幕府軍進行着無情的屠殺,彈丸對密集目標的恐怖殺傷力被髮揮的淋漓盡致,一具具血肉模糊的軀體夾雜着無數的慘嚎,幕府軍兩翼在兩輪炮彈的打擊下,本來緊湊的陣型頓時顯露出大片的空檔。

中軍位置的頌平一郎被眼前的場景給驚呆了,當明軍第三輪火炮打過之後,頌平一郎才恢復了神智,情急之下,他嘶吼着下達了目前來說最爲正確的命令,中路鐵炮隊接到號令後,當即加快了前行的步伐。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明軍使用的米涅槍,威力已經不是火銃所能比擬的了。

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臺,才能更好地發掘人才第四百九十四章 聖駕親臨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變源自於皇帝鷹犬遍佈天下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別擔心,銀子馬上就有第七百六十九章 減稅、太子游學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五百五十七章 終成眷屬、賜銀第六百四十章 不幹都不行了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潛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會第八章 皇莊4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八百七十六章 醫療不能私有化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報第七百一十三章 議定出兵第四百七十四章 孫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給你,但你要拿東西來換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六百八十四章 軍醫制、西北邊鎮現狀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懼怕的怪獸第六百四十二章 盧閻王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十六章 平叛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陸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軍、人事任免、漕運改革第五百四十七章 陳奇瑜的狠招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後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殺無赦!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烏拉、極有可能的大清內訌第七百一十六章 錯估形勢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議和第三百七十章 壯烈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門前的流血事件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第一百二十九章 陳倉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四百九十四章 聖駕親臨第三百零五章 平亂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爾的新生活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門爭奪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軍事觀察團第七百零九章 現皇后找前皇后訴苦第七百四十四章 輿論的重要性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八百三十五章 爲女兒婚事發愁的皇帝第四百五十九章 誅心之言第二百二十三章 殺雞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五百一十七章 準備總攻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艦隊的第一次備戰第二百四十八章 條陳第四十六章 投機第六百九十九章 興建水庫、酒坊不能太多第三百零五章 平亂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檢斷案第三百九十六章 戰起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鬥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擾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八百六十七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論第三百七十章 壯烈第四百零三章 慘敗第八百九十章 獲利豐厚的農戶們第六百一十四章 乾股與分紅第八十八章 兵亂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宮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裡還敢安睡嗎?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勝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響和思考第一百一十一章 鹽利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賊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三百七十二章 陳圓圓第五百八十章 佈置妥當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標是馬尼拉的大佛郎機人第六百三十章 你們錦衣衛都是鄉下人嗎?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計
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臺,才能更好地發掘人才第四百九十四章 聖駕親臨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變源自於皇帝鷹犬遍佈天下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別擔心,銀子馬上就有第七百六十九章 減稅、太子游學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五百五十七章 終成眷屬、賜銀第六百四十章 不幹都不行了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潛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會第八章 皇莊4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八百七十六章 醫療不能私有化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報第七百一十三章 議定出兵第四百七十四章 孫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給你,但你要拿東西來換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六百八十四章 軍醫制、西北邊鎮現狀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懼怕的怪獸第六百四十二章 盧閻王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十六章 平叛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陸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軍、人事任免、漕運改革第五百四十七章 陳奇瑜的狠招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後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殺無赦!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烏拉、極有可能的大清內訌第七百一十六章 錯估形勢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議和第三百七十章 壯烈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門前的流血事件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第一百二十九章 陳倉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四百九十四章 聖駕親臨第三百零五章 平亂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爾的新生活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門爭奪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軍事觀察團第七百零九章 現皇后找前皇后訴苦第七百四十四章 輿論的重要性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八百三十五章 爲女兒婚事發愁的皇帝第四百五十九章 誅心之言第二百二十三章 殺雞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五百一十七章 準備總攻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艦隊的第一次備戰第二百四十八章 條陳第四十六章 投機第六百九十九章 興建水庫、酒坊不能太多第三百零五章 平亂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檢斷案第三百九十六章 戰起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鬥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擾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八百六十七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論第三百七十章 壯烈第四百零三章 慘敗第八百九十章 獲利豐厚的農戶們第六百一十四章 乾股與分紅第八十八章 兵亂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宮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裡還敢安睡嗎?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勝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響和思考第一百一十一章 鹽利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賊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三百七十二章 陳圓圓第五百八十章 佈置妥當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標是馬尼拉的大佛郎機人第六百三十章 你們錦衣衛都是鄉下人嗎?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