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

“哈哈哈哈!

貴使真是有心了,本官再次謝過好意!

不過,本官要告知貴使的是,現下之大明已非貴使原先所見之大明!

單拿貴使所言之俸祿來講,本官一個區區六品之職,每歲俸祿便有五百餘兩之多,這還不算年節之福利,林林總總加起來,本官一年所得所費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是以,貴使此番奉命前來辦差,儘可有事言事,不必去做諸多盤外功夫,所有事物我皇及閣老重臣自會妥善考慮!”

聽到金成勳看似十分坦誠的一番言論,方用之不禁哈哈大笑起來,笑過之後將其中原委大概講說一遍,金成勳聽完不禁目瞪口呆。

一個六品官,一年居然有五百多兩銀子的俸祿,自己這個從二品每月才五十石糧食的俸祿,要是按大明市價折算成銀子的話,一年才四百兩銀子左右,這在朝鮮已經是相當高的收入了。

可是不比不知道,自己竟然連大明一箇中級官員都比不上,幸虧自己出身官宦世家,不指望俸祿過日子,日常享用在國內也算奢華,要不然單講俸祿的話,那心理上可就是極度不平衡了。

不過,事實已經證明,大明這位昔日的宗主國已經是遙不可及的存在了,天朝上邦的自信從各個方面都顯露無疑,這一點從方用之的態度上就能看得出來。

毫不客氣的講,包括他在內的使團成員們,在人家的眼中就是一羣徹頭徹尾沒見過世面的土包子,也難怪對面這個六品小官微笑的面容背後,有一種始終在俯視他的的感覺。

車隊進入東便門後前行了大約半個時辰左右,終於抵達了鴻臚寺新建成專門招待外賓的豪華官驛。

作爲使團正使的金成勳,與副使、戶曹正郎樸炳書被安排在了相鄰的兩座院落之中,其他人等則是或兩人或三人一起住進了其他院子中,方用之在安排完金成勳等人後便驅車返回了不遠處的鴻臚寺。

“參判,不知那位方署丞有無交待?我等何時才能覲見大明皇帝陛下?

目下國內局勢危急,若是不能儘快獲取上邦支援,就怕國內動盪加劇啊!”

方用之走後沒多久,副使樸炳書便來到了金成勳的住處,就接下來如何儘早完成差遣與金成勳展開了商議。

“樸正郎不必心焦,依本官看來,此次求援之事極有可能得以實現,現下我等應當考慮的是如何爭取到更多物資援助,以使我國能長期受益!

樸正郎,你有無發現?

自你我踏入天朝之境以來,目之所及皆是一片祥和繁盛之景象,處處透着一股欣欣向榮之嶄新氣象,由此可見,天朝之局勢已生髮鉅變,數年間國力定是大增無疑!

如此大好局面之下,我國若有所求,依天朝上邦之慷慨,豈有不允之理?”

看到樸炳書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金成勳臉上帶着輕鬆的笑意開口安慰道。

“參判之意是,此次我等之差遣定能如意?

這可太好了!

下官是初次拜訪天朝,之前對天朝國情所知甚少,參判數次到訪天朝,所得之結論定是有其依據,至於如何從天朝爭取到更多實惠,就全看參判如何運作了!”

看到金成勳一副智珠在握的樣子,樸炳書始終懸着的心終於放下了大半。

這位參判是朝鮮國有名的親大明派,對大明的認知和了解遠非常人可比,而金成勳的背後是一大幫仰慕大明文化的世家大族,這股勢力在朝鮮國內還是不容小覷的。所以,在確定了向大明求援後,親大明的金成勳順理成章的成爲了正使。

這幫親明派的目的就是,如果此次出使收穫巨大,那他們將會藉助這次取得的成果,對當初支持國主李倧向滿清投降、廢棄大明宗主國地位的綏靖派展開大規模清算,從而徹底掌控朝鮮政局,奪回失去的權勢。

樸炳書的官階是正五品,在戶部供職已有近二十年的時間,屬於精通業務,但背景並不強大的那種技術型官僚,這次跟着出使大明,也是爲了在目的達成後,能夠更順利地與大明戶部進行相關事宜的對接。

“今日暫且歇息一番,明日你便隨本官去拜訪天朝內閣相關重臣,以求能安排我等及早覲見天朝皇帝陛下,解我國之燃眉!”

接下來的數天之內,金成勳帶着樸炳書及一干隨從,坐上鴻臚寺提供的車輛,在打聽好閣老重臣們的住址後,攜帶禮物登門造訪,但最後都是人沒見着,禮物也被退了回來,這一連串的相同遭遇讓金成勳及使團成員沮喪不已。

難道自己的判斷有誤?

天朝因着上次五千銃兵以及斷絕兩國來往之事記仇了?

就在金成勳和樸炳書再三商議仍舊找不到任何辦法之時,已經幾天沒露面的方用之突然來到官驛,並給金成勳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內閣輔臣、武英殿大學士陳奇瑜將在明日上午接見使團正副使,聽取朝鮮使團就相關問題進行說明。

第二天上午辰時中,金成勳與樸炳書各自換了一身簇新的官服,一切收拾妥當後,在方用之的陪同下趕往了鴻臚寺,等候陳奇瑜的接見。

鴻臚寺卿李進番只是在使團入駐當晚的歡迎宴會上露過一次面,伺候便再未出現過,但這次既然是客人來到自己的署衙,那說啥也不好意思再不出面了。

於是,在金成勳、樸炳書抵達鴻臚寺小半個時辰後,李進番來到會客的廳堂,雙方見禮寒暄之後,金成勳、樸炳書在堂下右側座椅分別就座,李進番與方用之對面相陪,雙方海闊天空地閒扯着,等待着大佬的到來。

在茶水換過兩次之後,外面一聲響亮的通報聲響起,在座四人趕忙起身來到堂前的臺階下,迎候陳奇瑜的到來。

受朱由檢的委託,這次兩國之間的會談將由陳奇瑜主持。

朱由檢的目的很明確,大明與朝鮮兩國有着傳統友好關係,只要朝鮮就大明朝廷關心的問題作出詳盡的解釋,並懲處相關責任者,依舊尊崇大明爲天朝上邦,那大明也會以適當的方式,對朝鮮進行援助。

爲了防止朝鮮再次遭遇外敵入侵,大明將會在釜山和仁川兩處港口永久派駐軍隊,保護朝鮮免遭兵災。

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與爭議第六百二十九章 對皇帝的人身攻擊第六百五十三章 歐洲人與蒙古部落差不多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兇猛第七百一十一章 廢除選秀女制度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三百三十章 改進第六百九十二章 恩賞、佈防圖第四百五十一章 從流賊到王師第三十七章 大戰1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陸是必佔之地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七百三十六章 貴國歲入幾何呀?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贓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個夢想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閒第一百六十八章 邊鎮第六百三十四章 許某讀書少,你可不要騙我。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還是太過年輕了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五百零二章 開發遼東的勞力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測皇帝心思的溫體仁第四百七十章 先轟擊再射擊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八百九十四章 該落幕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賞第二百二十章 憂慮第七百六十五章 戰前閒話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戰列艦、大型商隊遠航第三百零二章 趨利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聲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贓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三十章 預謀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宮裡的一把火第二百七十八章 進宮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三百六十二章 紅夷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規劃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測皇帝心思的溫體仁第四百零五章 斬將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擊、斃殺敵酋第六百三十四章 許某讀書少,你可不要騙我。第八百五十六章 議定出兵、太子監軍第八百六十一章 斬首計劃第二百一十章 廢除第十四章 大生產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門年假、年終獎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複雜的移民工程第二百九十一章 細節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輔之子的侯方域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漁利、以夷制夷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農寺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搶來的資源填海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現任高官致仕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賞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裡也有掙扎存活之人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備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見皇帝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種出口掙大錢的新產品第四十一章 大戰5第二章 駱養性第六百八十九章 孫傳庭納妾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三百七十章 壯烈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二百六十章 備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陸第五百章 戰報及善後方案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給了窮書生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溫家的變化
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與爭議第六百二十九章 對皇帝的人身攻擊第六百五十三章 歐洲人與蒙古部落差不多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兇猛第七百一十一章 廢除選秀女制度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三百三十章 改進第六百九十二章 恩賞、佈防圖第四百五十一章 從流賊到王師第三十七章 大戰1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陸是必佔之地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七百三十六章 貴國歲入幾何呀?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贓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個夢想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閒第一百六十八章 邊鎮第六百三十四章 許某讀書少,你可不要騙我。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還是太過年輕了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五百零二章 開發遼東的勞力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測皇帝心思的溫體仁第四百七十章 先轟擊再射擊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八百九十四章 該落幕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賞第二百二十章 憂慮第七百六十五章 戰前閒話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戰列艦、大型商隊遠航第三百零二章 趨利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聲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贓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三十章 預謀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宮裡的一把火第二百七十八章 進宮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三百六十二章 紅夷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規劃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測皇帝心思的溫體仁第四百零五章 斬將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擊、斃殺敵酋第六百三十四章 許某讀書少,你可不要騙我。第八百五十六章 議定出兵、太子監軍第八百六十一章 斬首計劃第二百一十章 廢除第十四章 大生產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門年假、年終獎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複雜的移民工程第二百九十一章 細節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輔之子的侯方域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漁利、以夷制夷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農寺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搶來的資源填海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現任高官致仕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賞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裡也有掙扎存活之人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備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見皇帝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種出口掙大錢的新產品第四十一章 大戰5第二章 駱養性第六百八十九章 孫傳庭納妾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三百七十章 壯烈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二百六十章 備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陸第五百章 戰報及善後方案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給了窮書生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溫家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