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義爲名,目的還是利益

提到貨幣,就繞不開大明現有世面上流通量最大的銅錢。

現在南亞地區大大小小的國家,如暹羅、交趾、錫蘭、真臘、爪哇、舊港,甚至包括東亞的日本、朝鮮,它們在本地區正常的生活和交易中,不可避免的會遇到必須有足夠信用的貨幣,以便能讓國民之間能夠順利地進行商業往來,並且也能夠從其他國家和地區進口大量的物資和商品。

而如果是他們自己鑄幣,那首先便需要掌控銅礦,以獲得穩定的貨幣資源,但是從銅礦的勘探、挖掘、選礦石一直到建起高爐熔鍊後,再攙上其他的金屬鑄造出像模像樣的貨幣,這些高端技術對於這些貧窮落後的效果來說,無異於是天方夜譚。

那該怎麼辦纔好呢?

總不能永遠停留在以物易物的社會發展的初級階段吧?

大明那些精美的瓷器、順滑無比的綢緞、吃到嘴裡頓感如同上了天堂般的蔗糖、生病時喝上幾碗就能好的湯藥,這些好東西是多麼的誘人,可也是必須用金銀和銅錢來換取的。

簡單來講,就是除了大明之外,周邊這些國家統統都缺少一種能夠通用的貨幣,這種貨幣必須是周邊很多國家都認同的、具有良好信譽的貨幣。

打鐵還要自身硬,鍊鋼更需火力強。

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

這些小國自己沒辦法鑄幣,如何解決貨幣問題呢?

想來想去,既然大家都缺,並且自己也不會造,那乾脆從信用好的國家直接進口貨幣得了。

那從什麼地方進口這種通用貨幣呢?

當然是從最爲強大的、有足夠武力以及國家實力支撐地、最爲富強的大明進口了!

於是乎,在心有靈犀之後,這些東南亞國家開始自發地把大明銅錢當成了最主要的官方貨幣,大明製造的銅錢就如同後世那種世界通用的綠油油地紙幣一樣,在東南亞各國流行開來。

大明不光是各方面實力都碾壓這些國家,而且大明官方鑄造的銅錢質量也是沒得說。

除了圖案精美、經久耐用外,大明銅錢中摻雜的錫、鐵、鉛等廉價金屬很少,流通若干年後,絕大部分仍然是黃橙橙地模樣,讓人看上去就非常放心。

而且大明已經強盛了兩百多年,先後滅國無算,雖然中間偶有失手,但很快便會滿血復活,這種強大的勢力正是貨幣信用最值得信賴的保障。

不過,大明銅錢的信用在最近幾十年中有一絲下降的趨勢,原因並不是出在大明自身上,而是因爲仿冒。

大明周邊一些相對來說比較強大的國家,比如日本和交趾國,他們在技術和銅料資源有保障的前提下,在進口了大量大明銅錢後,在官方默認的情況下大批仿鑄明朝的銅錢,在方便本國使用的同時,也用來採購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商品。

這些仿製的銅錢在質量上比大明自產的要差上不少,主要就是鑄造時摻雜的其他金屬成分太多造成的。

這個問題現在已經被錦衣衛收集到後傳進宮中,朱由檢也正在考慮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

對於大明銅錢在各國如此受歡迎,朱由檢當然是高興還來不及,能用這些礦石換取大明急需的各種物資,這種好事上哪去找。

不過,銅錢從選礦到鑄造,這中間還是要花費大量成本的,要是能夠將後世的紙幣推廣開來,那可真是發大財了。

但是目前來看,這只是個美好幻想,或者說是一個長遠目標,貴金屬貨幣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還是會佔據商品流通環節主流的。

而且還有最爲重要的一點:大明自身是貧銅國家,銅礦資源並不豐富,現在國內的銅主要出自於池州府銅陵縣,由於開採技術的落後,每年出產的銅礦石也不是很多。

鑑於大明境內銅礦石的稀缺,朱由檢在去年便下旨從海外大量進口銅礦石,用以彌補市面上銅錢日漸減少這一不利局面。

但是,進口礦石就意味着要拿銀子或者其他商品來交換,這中間的成本不能不考慮。

要是不用買,直接僱傭工人開礦就好了。

據朱由檢所知,世界上的銅礦石資源最豐富的是南美洲的智利和秘魯,還有就是澳洲。

由於大明目前還沒有大規模遠航南美的船隊,而荒蕪的澳洲還處於未開發的地步,所以這幾個最優選項只能暫時捨棄,等過幾年大明進一步強大後,派人佔領澳洲便會被提上議事日程。

除了以上幾個銅礦資源豐富的國家和地區外,處在可以及時獲取銅礦資源的地方就是呂宋了。

呂宋的銅礦資源主要分佈在呂宋島西部、棉蘭老島東部以及班乃島東部、內格羅斯島西部、宿務島中部和保和島北部等地,資源豐富不說,銅礦石的品級比銅陵縣的更好,出銅率也更高。

這種情況從設在天津衛碼頭附近將作局的冶煉所就能知道。

現在鄭家以及依附於鄭氏的十幾艘商船,每年都會來往於呂宋和天津碼頭之間,不斷地把從呂宋採購的銅礦石運到大明,經過一定的程序後再變成世面上的銅錢。

但是從崇禎十一年下半年後,十幾艘商船已經有一多半停止這項商業活動。

原因就是,駐馬尼拉的西班牙總督發出指令,禁止將銅礦石賣給大明商人,違反命令的將會被處以極刑並剝奪個人財產。

看來西班牙人對大明的仇視是根深蒂固的,在萬曆年間屠殺兩萬多馬尼拉華人之後,依然我行我素。

朱由檢知道,如果歷史按照原來的軌跡繼續運行的話,崇禎十二年,也就是明年,西曆公園一六三九年,西班牙人會在馬尼拉進行第二次屠殺華人事件。

朱由檢在等。

等這個時間到來。

也在等尼德蘭人能夠送來西班牙在馬尼拉駐軍的佈防圖。

在等駐登州的劉國能部拿到佈防圖後展開相對應的攻防演練。

等到這一切準備就緒後,馬尼拉屠華事件的消息也會傳到大明。

那時便是派遣官軍攻滅駐馬尼拉西班牙人的時候。

一是爲報仇。

二是爲了銅礦石。

三是爲了兌現當初對尼德蘭人的承諾:明軍佔領馬尼拉,然後劃一塊地方給尼德蘭人使用,尼德蘭人從臺灣全部撤出。

穿越過來四年了,不知不覺間,朱由檢的心腸正在變硬,遠不復初來乍到時柔軟的樣子。

明知道衆多華人會在明年無辜殞命,但他卻不會提前示警,或者是現在就派兵前往馬尼拉。

現在必須等所有條件都具備才行。

甭管大明上下如何不待見那些下南洋的大明人,這至少是個名正言順的出兵理由。

到時候他會想辦法說服那些重臣同意出兵。

以大義爲幌子,奪取更多的利益,然後,大家分錢。

銅礦石就是最大的利益。

第六百三十九章 這回忍了,下回呢?第四百四十六章 驚變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綢繆,亡羊補牢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撫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六十章 追擊2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八十三章 訛詐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濟格的夢想第六百五十章 宮內改革、減少天家個人財富第七百五十章 醫療和教育決不能商業化第六百四十章 不幹都不行了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陸是必佔之地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紛爭第五百五十二章 佈防漕運,建立海軍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四十一章 大戰5第六百二十四章 堅定不移地站在皇帝這邊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豬吃虎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二百四十八章 條陳第四百五十章 多爾袞的果斷第五百零一章 新設府縣與駐軍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五百四十九章 孫傳庭、盧象升的反應第五百零八章 多爾袞和多鐸第一百五十三章 危機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八百章 太子聽政、安撫鄭芝龍第五百章 戰報及善後方案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潛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五百四十章 驅虎吞狼第七百六十八章 賞爵、婦幼醫院第一百六十三章 圍困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產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五百三十章 愛挑事的大佛郎機人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誕生第三百七十二章 陳圓圓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變之日、同樣的方式、不同的人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四百零六章 列陣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與天下官紳爲敵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七十三章 處置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買你的人才第六十二章 秘議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輝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爾的新生活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來嗎?第八百一十一章 日本鐵炮與大明火銃誰更強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六百八十章 銀子多了愁的怎麼花出去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艦隊的第一次備戰第四百九十章 懲戒與栽培第三百二十二章 外力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四百六十八章 奪門第八百章 太子聽政、安撫鄭芝龍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六百五十一章 關鍵技術絕對不能外泄第一百八十八章 投名狀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四百零五章 斬將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別擔心,銀子馬上就有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十一章 勇衛營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後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六百五十一章 關鍵技術絕對不能外泄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
第六百三十九章 這回忍了,下回呢?第四百四十六章 驚變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綢繆,亡羊補牢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撫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六十章 追擊2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八十三章 訛詐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濟格的夢想第六百五十章 宮內改革、減少天家個人財富第七百五十章 醫療和教育決不能商業化第六百四十章 不幹都不行了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陸是必佔之地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紛爭第五百五十二章 佈防漕運,建立海軍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四十一章 大戰5第六百二十四章 堅定不移地站在皇帝這邊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豬吃虎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二百四十八章 條陳第四百五十章 多爾袞的果斷第五百零一章 新設府縣與駐軍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五百四十九章 孫傳庭、盧象升的反應第五百零八章 多爾袞和多鐸第一百五十三章 危機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八百章 太子聽政、安撫鄭芝龍第五百章 戰報及善後方案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潛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五百四十章 驅虎吞狼第七百六十八章 賞爵、婦幼醫院第一百六十三章 圍困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產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五百三十章 愛挑事的大佛郎機人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誕生第三百七十二章 陳圓圓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變之日、同樣的方式、不同的人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四百零六章 列陣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與天下官紳爲敵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七十三章 處置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買你的人才第六十二章 秘議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輝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爾的新生活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來嗎?第八百一十一章 日本鐵炮與大明火銃誰更強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六百八十章 銀子多了愁的怎麼花出去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艦隊的第一次備戰第四百九十章 懲戒與栽培第三百二十二章 外力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四百六十八章 奪門第八百章 太子聽政、安撫鄭芝龍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六百五十一章 關鍵技術絕對不能外泄第一百八十八章 投名狀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四百零五章 斬將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別擔心,銀子馬上就有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十一章 勇衛營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後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六百五十一章 關鍵技術絕對不能外泄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