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

“郡王殿下!”

李江連忙跪倒在地。

朱蘊汛陰着臉哼了一聲:“此等小事拖到現今,孤要你何用!自家掌嘴十下!”

李江聞言立即揚起右手臂,重重的扇在嘴巴上,不一會打完十下,嘴巴已腫脹起來,嘴角也有血絲滲出。

“起來吧!趕緊將這些賤民趕走!今日須得辦成!”

朱蘊汛不耐煩的道。

李江趕緊爬起身來,一手捂着嘴巴含糊不清的喊道:“你等都聾了?殿下適才說了,辦完今日差事後全部入王府聽差!趕緊上前將這些刁民趕走!死活勿論!”

一衆混混聽到有了依靠,再不用怕那些捕頭衙役後,嗷嗷叫着對面的百姓撲了過去。

那幾名武昌府的衙役看到崇陽郡王親自過來,嚇得立刻偷偷躲到一邊。

這邊的百姓雖有一百餘人,但老少都有,赤手空拳下那經得起這些慣於打架的混混毆打,不到片刻工夫許多人就被打翻在地,許多人滿臉是血,現場一片哭喊哀嚎聲。

朱蘊汛在一旁哈哈大笑,不時伸手指指點點與身旁的李江議論着什麼。

突然一聲轟然大響從不遠處傳來,正在打鬥的人羣被這聲巨響嚇得紛紛停手,不約而同的朝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只見東面百餘步外,漂浮在空中的一大股濃煙正在慢慢消散,幾十名身着罩甲的士卒簇擁着兩匹戰馬,正虎視眈眈的看着鬥毆的雙方。

董成將完成擊發的燧發手銃往戰馬的兜囊中一插,隨後催馬向人羣緩緩行來。周杰撥馬跟在後面,然後是五十名校尉緊隨。

噠噠的馬蹄聲中,百十步的距離眨眼就到,董成手一揮:“手持棍棒的一律抓捕!敢反抗者殺!”

五十名校尉迅速分成兩隊從左右兜了過去。那些混混沒見過身着如此服色的士卒,眼見對方直奔自己而來,正在猶豫着是不是反抗時,只聽對方喝道:“錦衣衛辦差!速速就地跪下!反抗者死!”

一名混混適才打發了性子,眼見有人衝着自己而來,下意識的舉起棍棒就要反抗,霹靂般一聲大響中,這名混混仰面直直摔倒在地,手中棍棒撒手掉落,胸口處鮮血汩汩而出。

他身前幾步外的一名校尉一邊警覺四顧,一邊用搠杖清理着手銃,然後收起搠杖,從腰間的挎包中摸出一個油紙包來,放到嘴邊用牙齒咬開後,將裡面的火藥傾倒一點在引火池中,然後再將紙包塞進銃膛中,拿出搠杖將紙包頂到底部,將搠杖再次收起,手銃重新置於擊發狀態中。

這也就是在周圍沒有大的威脅情況下才能如此,要是戰陣之上裝填如此繁瑣,敵人早就殺到眼前了。

不過這一銃的震懾效果還是很大,不等這名校尉裝填完畢,不管是混混還是百姓,全都跪伏在地不敢擡頭。

“你是何人?見了本王爲何不跪!”

朱蘊汛大聲呵斥道。

聽到對方自稱是錦衣衛後,雖然驚詫於遠在京師的錦衣衛怎地出現在武昌,但朱蘊汛並未將董成等人放在眼裡。

錦衣衛又如何?還不是我們朱家的家奴?

眼見董成悠然自得的騎在馬上,根本未有過來參拜自己的意思,朱蘊汛不禁勃然大怒。

場上的校尉們很容易就將混混與百姓清楚的區分開來,自顧自的把幾十名混混捆好後帶往一邊,對朱蘊汛理都不理。場上只有受傷百姓發出的呻吟聲傳來,那些稍微大一些的孩子也都嚇得不敢出聲。

幾名衙役早就知道錦衣衛來到武昌府的消息,上官早就嚴令,見到錦衣衛後趕緊避開,不要招惹這幫兇神,免得惹禍上身。

現下看見崇陽郡王的怒火衝着錦衣衛而去,這幾名衙役趕緊過來查看百姓是否有被毆致死之人。畢竟他們奉上命前來鎮着場子,若是在他們眼皮底下出了人命案,回去後少不得被上官打板子。

董成與周杰相繼翻身下馬,慢慢走到朱蘊汛身前數步站定,看着對自己怒目而視的朱蘊汛,董成拱了拱手道:“郡王殿下有禮了!在下乃錦衣衛武昌百戶董成,此乃宗人府派駐武昌之書辦周杰!”

董成的無禮舉動徹底激怒了朱蘊汛,他低頭四下搜尋,見幾步外的地上有一根木棒,遂大聲喝令道:“給孤拿過棍子來!孤今日要打殺這個狗奴婢!”

李江跑去撿起木棒過來就要遞到朱蘊汛手中,董成側身重重的一腳踹出,悶哼聲中,李江被踹出去好幾步,棍棒脫手掉落於地,人也捂着小腹蹲地呻吟起來。

不等朱蘊汛再次發聲,董成大聲喝令:“來人!綁了!”

幾名校尉迅速奔過來,眨眼之間將李江捆的結結實實之後帶往一旁。

朱蘊汛驚怒之下,上前一步擡手就向董成的臉上打去。

在他的認知裡,除了他們朱家人以外,其餘任何文臣武將都是他們家的奴才。尤其在武昌城裡,除了楚王這樣的親王以外,就連武昌知府見到他都得規規矩矩上前見禮,沒想到一個小小的錦衣衛百戶居然敢對他如此無禮,且還當着他的面毆打捆綁王府管事,這是要翻了天不成?

董成側步閃身避開,一旁的周杰上前直面朱蘊汛,沉聲道:“崇陽郡王當面,宗人府接報指你強佔百姓田地財物、毆傷致死人命數條,現本官據(皇命祖訓)之規,令你即日起即刻閉門思過,在京師大宗正下發處置之令之前,不得出王府一步!”

對於朱蘊汛這些宗藩來說,宗人府掌管着宗室子女嫡庶、名字、封號、世襲爵位、生死時間、婚嫁、諡號安葬之事,這可都是與他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事項。對面的周杰雖然品級不高,但他代表的可是對宗室有直接處罰權的宗人府,要是自己敢不聽命的話,那接踵而至的將是更嚴厲的處罰。

朱蘊汛鐵青着臉轉身走向不遠處的八擡大轎,幾名小太監急忙跟上。

董成向站在一旁小聲議論的武昌府那幾名衙役招呼一聲,那幾人趕緊停止議論小跑過來躬身施禮。

“那些百姓傷者多少?有無有性命之憂之人?”

董成開口問道。

“回上官的話,小人等適才上前驗看,百姓傷者凡五十餘人,其中重傷二十八人,或是手臂肋間骨斷,或是頭部被棍棒擊傷流血,餘者傷勢稍輕!”

一名年長的衙役施禮回道。

“你等身爲官府衙役,居然奈何不得城內市井無賴之輩,敢不是尋常吃他許多好處所致?某今日便知會你等,既是替朝廷辦差,良心須得持正,若是教某探知你等有欺壓良善、爲虎作倀之舉,那某便會也叫你等嚐嚐我錦衣衛的手段!稍後你等留下兩人聽令,這些人犯帶回去關進府衙牢中,至於如何處置,該不用某教你等吧?”

幾名衙役膽戰心驚的施禮接令後,分出三人押解那些混混回了府衙大牢,這些混混的結果自然不必明說,獄中瘐斃將是他們的最終結局。李江由於身份的緣故,雖不致亡於獄中,但在無人替他出頭的情況下,這輩子也許就待在牢中了。

“劉士安!你帶十人去崇陽郡王府,叫王府拿三千兩銀子出來!醫治被其毆傷之百姓!你告知王府中人,若是不肯拿銀出來,自今日起,便要禁絕王府採買事宜,只要有人出王府一步,即刻逮治入獄!”

第三百零三章 亂起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盡第一章 來到大明第二百一十八章 弒父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賊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財了第四百二十章 銀票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四百章 佈防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找和培養盟友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國第一百零六章 鏖戰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帶發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八十三章 訛詐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問題到了解決的時候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問出處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應對之策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綢繆,亡羊補牢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輔的兒子就是不一樣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着別人陪葬第二百二十四章 閣臣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擾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殺官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第二百六十章 備戰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四百二十一章 錢莊銀票的目的和作用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談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打算給西班牙人一個教訓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七十九章 鳳陽第一百八十二章 軍心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一百二十章 激戰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漢奸,舉族北遷第七百三十九章 戰略意圖、天大的人情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一百八十八章 投名狀第四百四十六章 驚變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三百六十章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九十五章 城內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一百三十八章 殺俘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第七十一章 京營1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與白杆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九十二章 分進第四百零一章 開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連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頂山崗上的堡寨第二百零四章 憂慮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嗣昌的擔憂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還是文武並重?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六百三十四章 許某讀書少,你可不要騙我。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五百零八章 多爾袞和多鐸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五百一十八章 蠱惑人心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衛2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勢後的策略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四百章 佈防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第七百五十章 醫療和教育決不能商業化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幹什麼呢?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傳播帶來的改變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八百四十章 稅賦分家、皇帝大氣魄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綢繆,亡羊補牢
第三百零三章 亂起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盡第一章 來到大明第二百一十八章 弒父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賊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財了第四百二十章 銀票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四百章 佈防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找和培養盟友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國第一百零六章 鏖戰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帶發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八十三章 訛詐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問題到了解決的時候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問出處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應對之策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綢繆,亡羊補牢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輔的兒子就是不一樣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着別人陪葬第二百二十四章 閣臣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擾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殺官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第二百六十章 備戰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四百二十一章 錢莊銀票的目的和作用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談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打算給西班牙人一個教訓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七十九章 鳳陽第一百八十二章 軍心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一百二十章 激戰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漢奸,舉族北遷第七百三十九章 戰略意圖、天大的人情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一百八十八章 投名狀第四百四十六章 驚變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三百六十章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九十五章 城內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一百三十八章 殺俘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第七十一章 京營1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與白杆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九十二章 分進第四百零一章 開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連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頂山崗上的堡寨第二百零四章 憂慮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嗣昌的擔憂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還是文武並重?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六百三十四章 許某讀書少,你可不要騙我。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五百零八章 多爾袞和多鐸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五百一十八章 蠱惑人心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衛2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勢後的策略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四百章 佈防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第七百五十章 醫療和教育決不能商業化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幹什麼呢?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傳播帶來的改變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八百四十章 稅賦分家、皇帝大氣魄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綢繆,亡羊補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