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溫家的變化

同榻的老妻胡氏雖仍在睡夢之中,但多年的習慣還是讓她在瞬間醒來:“老爺,你醒了?妾身這就叫孫氏過來伺候。”

胡氏邊說邊起身下牀,給睡在牀榻裡面的溫體仁騰挪出下牀的地方,隨後出了臥房叫醒正在外間酣睡的婢女,小聲吩咐她去廂房將溫體仁的妾室孫氏喚來。

溫體仁從牀榻裡面挪到牀邊,已經返回主臥的胡氏趕緊過來,拿過一旁的便靴蹲下身子給夫君穿好,一身月白中衣的溫體仁站起身來擺了擺手開口道:“你且再睡會,我出去鬆緩鬆緩。”

說罷便負手踱步出了臥房,胡氏目送他出門後,隨即再次回到榻上躺了下來。

出身書香門第的胡氏自十六歲便嫁給大她三歲的溫體仁,至今已是四十五年,溫體仁的長子溫儼和次子溫侃便是胡氏所育,三子溫佶則是妾室孫氏所生。

幾十年的夫妻之情,使得雙方對彼此的生活習性都已經再熟悉不過了,這其中就包括溫體仁一年四季早起的嗜好。

溫體仁不喜歡被婢女伺候,多年來他養成了被胡氏服侍的習慣,納妾之後,這一任務便交給了孫氏。

溫體仁出了堂屋正門,匆匆趕來的孫氏上前見過禮之後便帶着婢女去了側院的竈間。

溫體仁揹着雙手,邁步穿過一側的月亮門,向後花園走去。

自從朱由檢給所有官吏大幅加薪之後,拿着大明官場第一高薪的溫體仁遂花費重金買下了住宅周邊的民居,將原先的三進宅子擴建成了前後五進帶東西跨院的豪宅,使得溫家的居住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對於一家老少二十餘口,外加幾名婢女僕從的溫家來說,原先三進的宅子確實太過狹**仄了。

雖說原先的溫家並不窮,在城郊也有數百畝的良田,在城中也經營着一家糧店和布莊,每年也有差不多千兩的收入,但在富豪滿地的京城裡,這點資產根本不夠看。

溫體仁的“清廉”是出了名的,所以他的其他灰色收入並不多,只能指望着自家那點產出度日。

爲了給對朝臣結黨深惡痛絕的皇帝留下好印象,以便在首輔的位子上一直幹下去,溫體仁不得不做出清廉的樣子,平時與任何重臣都沒有私下的交情,這就導致溫家門前冷落車馬稀,幾乎所有官吏都對他敬而遠之。

千把兩銀子,對於近三十口人的大家庭來說,小康毫無問題,但想過上豪奢的生活卻是遠遠不夠。

但是,現在的溫家已是與以往大爲不同。

單單依靠俸祿,老溫這幾年也是收入頗豐。

兩百兩的月俸,一年就是兩千四百兩,外加一千兩的養廉銀,一年總計三千四百兩,兩年算下來,老溫已經拿到了六千多兩銀子的俸祿,這還沒算上次子溫侃的收入。

這筆鉅款讓老溫一家迅速跨入了初級富豪的行列中。

以前的老溫雖說對皇帝也很忠心,但也只是爲了保住首輔的位子,並未到死心塌地、心甘情願爲皇帝效力的地步,可是自從拿到如此豐厚的月俸、居住條件和生活水準發生質變後,溫體仁立刻成爲了朱由檢最忠實的擁護者。

等溫體仁在花園中練了一通五禽戲回到前院之後,婢女已經備好了溫熱的洗澡水,老溫在孫氏的服侍下沐浴更衣,等他來到新建的餐廳時,溫儼、溫侃、溫佶已經帶着各自的妻子、長子靜候。

在逐一上前給溫體仁問安之後,溫體仁首先入座,隨後三個兒子按次序坐了下來,其餘人等則跟着胡氏和孫氏去了一側的另一間餐廳用飯。

在就着小菜喝過一碗清粥,吃過一個小小的肉餅之後,溫體仁放下了碗筷調羹,幾個兒子趕緊停下咀嚼,靜待父親例行的訓話。

溫體仁清咳一聲,按照慣例給幾個兒子交代了一番,無非是忠孝仁義、兄友弟恭、低調做人那一套,接着又單獨與溫侃交流並囑咐了幾句後,早餐會結束,老溫回房換上官服靴帽,搖搖擺擺地去往了前院,一家老小恭送老爺子離開後宅,這纔回去繼續用餐。

溫府的前院裡,一輛嶄新的四輪馬車靜靜地停在院子中央,一身簇新短打的馬伕王大手執馬鞭,挺胸凸肚站在棗紅色的駑馬一邊,等候着溫體仁的到來,臉上是抑制不住的傲氣和喜色。

也難怪他驕傲。

在京城車行中趕了一輩子馬車的王大,做夢也沒想到,自己竟然能駕馭如此式樣的馬車,與這輛高大寬敞的四輪馬車一比,自己原先趕過的那種狹小顛簸的兩輪馬車,簡直就是前朝的遺物一般。

從此之後,自己再也不用偏着腿側着身子坐在車子前端趕車了,這輛馬車的正中間有專屬自己的座椅,高高的座椅坐上去之後視野登時開闊無比,自己揚鞭催馬時吆喝出來的動靜彷彿也更加悅耳動聽。

王大早就聽說了,這輛馬車可是京城裡獨一份,現在也就首輔老爺纔有一輛,其餘的不論是公侯大臣,還是富甲一方的員外老爺們,任何人可都沒資格擁有如此豪華的座駕,這可是任你有多少錢也買不到的好物件,這是身份的象徵。

自從被仔細挑選進入閣老家趕車後,王大憑藉着多年趕車積累的經驗,很快便對操作更加簡單便捷的四輪馬車上了手,在閣老家公子指點着路徑試乘幾次後,對他駕車的技術也是讚賞有加,原先車行的同伴們對王大更是羨慕不已。

昨日下午,溫家二公子便親口告知王大,從今日開始,閣老上下值和出外辦差巡視便會乘坐這輛座駕,並一再囑咐他,一定要慢行,千萬別因爲搶行出什麼簍子,王大自是滿口答應。

一想到從今日起,自己就要駕着這輛京城中獨一無二馬車,每日間載着當朝首輔穿街過巷、招搖過市,享受各色人等羨慕不已的目光,王大的心裡就跟喝了蜜一樣。

爲了方便這輛豪華座駕進出溫府方便,溫侃特意僱人將一側的角門加寬加高,並在前院的一側加蓋了一間寬大的磚房,專門用來停放這件寶貝。

已經成爲溫家僕從的王大月俸是二兩,這可是比較不錯的收入了,原先在車行辛辛苦苦一月也掙不上一兩銀子,哪趕上現在這麼輕鬆自在,每天只需跑幾十里路就行。

王大幾乎是每隔一刻鐘便要去車庫裡,圍着馬車來回觀瞧,生怕哪裡出現污漬和磕碰,住在前院的其他婢女僕從們,只要一靠近馬車五步之內,便會遭到王大的呵斥和驅趕。

本想親手摸摸看看的這幫下人們,只能隔着好幾步,衝着馬車指指點點、議論紛紛,臉上滿是一片豔羨的神情,看向王大的眼神裡也是崇拜和尊敬,幾個婢女平時碰到王大時舉止也與常人不同,說話的語氣裡甚至帶着點撒嬌的意思,這一切都讓不到三旬的王大更加的得意。

“老爺過來了!”

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飯食可比富戶、話癆管事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四百章 佈防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臺,才能更好地發掘人才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屬國條例第一百八十八章 投名狀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五十六章 接應第二百九十九章 縱火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貸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進第一百一十三章 長蘆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懼怕的怪獸第四百零六章 列陣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響和思考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鎮化是安居樂業的基礎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隊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衛2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勢後的策略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權分給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愛第三百八十六章 準備第八十九章 聚衆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潛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勝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桿兵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經濟發展要均衡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輔之子的侯方域第四百八十九章 誰強跟誰混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國的態度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四十六章 投機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聯軍第七百三十六章 貴國歲入幾何呀?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門年假、年終獎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陣擊敗你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軍事觀察團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義務教育的難點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華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會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訪第四百三十五章 飛蛾與果決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七百六十四章 進軍西域、 逆賊成擒第八百五十六章 議定出兵、太子監軍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六百八十章 銀子多了愁的怎麼花出去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齒、毆打官差第三百零八章 權衡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戰第三百六十四章 敵至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開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五百一十八章 蠱惑人心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財了第三百七十章 壯烈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備要和別人形成代差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一百四十九章 順勢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權勢保富貴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一百零四章 見面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檢的計劃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八百四十四章 見聞第四百八十九章 誰強跟誰混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三百六十八章 爭議第五百四十九章 孫傳庭、盧象升的反應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給了窮書生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財養大明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前第四百七十四章 孫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一百九十四章 說服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八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三十一章 商議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豬吃虎第十四章 大生產第五百八十章 佈置妥當第二百三十五章 盧象升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還是文武並重?
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飯食可比富戶、話癆管事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四百章 佈防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臺,才能更好地發掘人才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屬國條例第一百八十八章 投名狀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五十六章 接應第二百九十九章 縱火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貸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進第一百一十三章 長蘆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懼怕的怪獸第四百零六章 列陣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響和思考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鎮化是安居樂業的基礎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隊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衛2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勢後的策略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權分給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愛第三百八十六章 準備第八十九章 聚衆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潛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勝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桿兵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經濟發展要均衡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輔之子的侯方域第四百八十九章 誰強跟誰混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國的態度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四十六章 投機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聯軍第七百三十六章 貴國歲入幾何呀?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門年假、年終獎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陣擊敗你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軍事觀察團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義務教育的難點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華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會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訪第四百三十五章 飛蛾與果決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七百六十四章 進軍西域、 逆賊成擒第八百五十六章 議定出兵、太子監軍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六百八十章 銀子多了愁的怎麼花出去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齒、毆打官差第三百零八章 權衡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戰第三百六十四章 敵至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開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五百一十八章 蠱惑人心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財了第三百七十章 壯烈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備要和別人形成代差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一百四十九章 順勢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權勢保富貴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一百零四章 見面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檢的計劃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八百四十四章 見聞第四百八十九章 誰強跟誰混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三百六十八章 爭議第五百四十九章 孫傳庭、盧象升的反應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給了窮書生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財養大明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前第四百七十四章 孫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一百九十四章 說服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八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三十一章 商議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豬吃虎第十四章 大生產第五百八十章 佈置妥當第二百三十五章 盧象升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還是文武並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