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漁利、以夷制夷

到了李懷普這個級別,已經有獲知朝廷機要大事的權利。

比如這次明軍在日本的行動,在相關消息傳回國內後,朝廷會將其以通報的形式及時下發到從四品以上的高官手中,以這種有意識地舉動來培養高官們的大局觀,同時也能讓更多朝官獲得參與政務的榮譽感,增強朝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李懷普在題本中坦言,朝廷想要經營好日本,最好要藉助外力,在其國內製造不可調和之矛盾,這樣大明留駐人員才能夠在其中扮演調停和仲裁者的角色,用各種手段不使一方做大,維持其國內局勢的平衡,以凸顯大明的重要性。

而從交趾向日本大量移民,也能使大明避免重蹈成祖年間,在交趾設立布政使司失敗的覆轍,讓明人成爲交趾北部真正的主人,這樣才能做到長治久安。

李懷普的方案有點後世某朝“以夷制夷”的味道,雖然這個策略在當時因國力衰微而失敗,但現在的大明國力卻處在異常強勢的地位,所以這個策略還是有很大希望能夠成功的。

這就考驗派駐日本的大明官員的政治智慧了,只要把握好火候和時機,掌控日本全局會更加容易。

儘管李懷普沒有明確說明應該採取何種具體措施,但朝堂大佬們都是貫使手段的官場人精,哪能不懂得題本里沒有表達明白的意思。

以交趾人狡獪狠辣的習性,當他們被移民到日本之後,肯定會與當地人產生髮生矛盾和衝突,而一旦雙方衝突加劇,出現多人死傷、局勢動盪的情形,那麼在日本國內武裝力量被解除後,也只有大明駐軍才能起到維持社會穩定的作用,只要略施手段,雙方誰也翻不起大的風浪。

不過如此一來的話,交織移民的數量就不能太少,並且不能分散安置,只有讓這個族羣形成大量的聚居安置區,纔會讓日本當地人感受到威脅。

李懷普的策略受到內閣重臣的廣泛贊同,朱由檢看過之後也是頗爲讚賞,同時也對這位大臣的能力表示了認可。

在這份題本的票擬上,內閣提出了更加完善的策略。

閣臣們認爲,李懷普策略可行,但實施卻不要急於一時。

現在日本全境局勢並未徹底穩定下來,畢竟大明與日本隔着東海,信息傳遞極爲不便,太子雖然與日本新幕府簽訂了《平戶條約》,但具體操作起來並非一朝一夕就會見到效果的。

尤其是解除武裝這一條,中間應該會遇到不小的阻力,大明官軍清剿各地大名怕是會費一番手腳,這個過程或許會有年餘的時間。

既然如此的話,那廣西布政使司可以先着手做好準備,等到時機成熟後便開始展開遷移工作。

這種準備最重要的就是要對交趾人進行甄別,將那些兇頑之戶羅列出來,溫順聽話的則會被留在當地。

遷移的方式也沒必要太過懷柔,所需糧食物資就讓移民們自帶就可以,反正是搬家嗎,交趾人當然要把家當全部帶走。

到時候就告訴交趾人,要把他們遷到大明內地,讓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只要到了港口上了船,就由不得他們了。

廣西總兵要派遣軍卒負責全程武裝押解,路上要是有挑事鬧事的,直接就地斬首,相信鐵與血會讓交趾人學乖。

移民總人數初步定在三十萬左右,人數每次以五百戶左右爲宜,一次性遷移太多,會給各方面帶來不小的壓力。

五百戶的話,人口當在三千左右,只要前隊出發五日後,第二隊接上,這樣不間斷的外遷,三十萬左右的丁口也就兩年左右就能遷走。

以交趾人超強的繁殖能力,這三十萬左右的人口看似不多,但數十年後,就能在異國他鄉繁衍出數倍,至於再往後能達到多少人口,那就要看歷史的變革了,這是朱由檢無法預估的,也是沒辦法左右的。

內閣的票擬建議,在開始一名之前,廣西官軍要尋機對盤踞在升龍府的鄭氏老巢發動攻擊,爭取將其一舉覆滅,徹底消除鄭氏集團武裝力量給大明移民帶來的威脅和隱患。

兩年來,廣西官軍與鄭氏集團的軍卒交鋒不斷,狼土兵們以剽悍的武技、對地形和氣候極強的適應能力,在新式槍炮的加持下,給與鄭氏軍卒予以重大殺傷。

據粗略統計,經過大小數十次戰鬥,官軍共殺傷鄭氏軍卒以萬餘計,而隨着時間的推移,鄭氏集團的財力幾近枯竭之境,最近半年來已經很少組織起大規模武力反攻。

鄭氏基於此點,內閣建議皇帝下旨,命令廣西總兵黃震挑選精幹人手,對升龍府進行突襲,爭取將鄭氏一脈重要人物一網打盡,大傷其元氣,使之再也無力與大明進行對抗。

閣臣們認爲,鄭氏遭到毀滅性打擊後,南交趾的阮氏肯定會藉機奪取鄭氏佔據的土地,而鄭氏在北交趾統治多年,有雄厚的根基和人脈,到時絕不會任由阮氏爲所欲爲,雙方定會因此而發生戰爭,那鄭氏便很難再對大明新佔土地構成威脅,大明自可坐山觀猴鬥,從容發展和鞏固已佔領土。

提出命令廣西官軍對鄭氏老巢進行突襲的是次輔盧象升,而他的靈感便是來自於李定國在日本採用的“斬首計劃”。

在獲悉李定國制訂的這一嶄新作戰方案大獲成功後,內閣幾位知兵的重臣,孫傳庭、盧象升都對這一方略大爲讚賞,就連極少夸人的陳奇瑜也對這個方案表達了欣賞之意。

這幾位重臣均對李定國這位軍中後起之秀不吝誇獎之詞,認爲此戰與盛唐李靖率兵奇襲突厥王庭一役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攻其不備,並且事半功倍,大大加速戰事結束的進程,實得兵法中所言,用兵存乎一心之精髓。

陳奇瑜甚至建議朱由檢,往後但有大型戰事,還須遣此子爲帥,結局定不會讓聖上失望雲雲。

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六百七十二章 擴大支柱產業規模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帶發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銃手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網第八百七十六章 醫療不能私有化第三百四十五章 溫體仁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門講究的是與衆不同第五百五十七章 終成眷屬、賜銀第十八章 容情第八百五十章 變生肘腋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襲官驛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聯軍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三百二十二章 外力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四百四十四章 紫娟的抉擇吧第一百四十九章 順勢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築隊第五百二十九章 紅夷特使聯合到訪大明第三百四十九章 佈局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四百八十九章 誰強跟誰混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第五百五十七章 終成眷屬、賜銀第四百七十七章 國運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搶來的資源填海第一百四十九章 順勢第三百八十六章 準備第八百五十一章 內訌第七百二十五章 閩人藉機復仇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爲世界財富匯聚地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五十七章 破敵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訪第三百八十六章 準備第五十八章 潰敗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謀第八百六十九章 風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三百零六章 斷腕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懼怕的怪獸第三百二十六章 應對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奇瑜的策略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網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九十九章 抵達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島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備要和別人形成代差第九十九章 抵達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備第六百八十九章 孫傳庭納妾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嚴打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貸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險第四百七十五章 賭命的祖大壽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與白杆第四百九十五章 豐收在望第九十一章 善後第四百六十八章 奪門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勝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七百四十四章 輿論的重要性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八百七十二章 財政是統治的基礎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養人才地朱慈烺第一百六十三章 圍困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濟格的夢想第四百二十七章 潰敗第二百五十章 寧遠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五百零八章 多爾袞和多鐸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戰第五百四十四章 誘之以利第八十三章 訛詐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廣和反對第一百八十八章 投名狀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爲世界財富匯聚地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十五章 譁變第八十七章 苦難第三百五十四章 緩圖
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六百七十二章 擴大支柱產業規模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帶發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銃手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網第八百七十六章 醫療不能私有化第三百四十五章 溫體仁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門講究的是與衆不同第五百五十七章 終成眷屬、賜銀第十八章 容情第八百五十章 變生肘腋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襲官驛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聯軍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三百二十二章 外力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四百四十四章 紫娟的抉擇吧第一百四十九章 順勢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築隊第五百二十九章 紅夷特使聯合到訪大明第三百四十九章 佈局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四百八十九章 誰強跟誰混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第五百五十七章 終成眷屬、賜銀第四百七十七章 國運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搶來的資源填海第一百四十九章 順勢第三百八十六章 準備第八百五十一章 內訌第七百二十五章 閩人藉機復仇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爲世界財富匯聚地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五十七章 破敵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訪第三百八十六章 準備第五十八章 潰敗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謀第八百六十九章 風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三百零六章 斷腕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懼怕的怪獸第三百二十六章 應對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奇瑜的策略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網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九十九章 抵達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島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備要和別人形成代差第九十九章 抵達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備第六百八十九章 孫傳庭納妾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嚴打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貸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險第四百七十五章 賭命的祖大壽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與白杆第四百九十五章 豐收在望第九十一章 善後第四百六十八章 奪門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勝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七百四十四章 輿論的重要性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八百七十二章 財政是統治的基礎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養人才地朱慈烺第一百六十三章 圍困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濟格的夢想第四百二十七章 潰敗第二百五十章 寧遠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五百零八章 多爾袞和多鐸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戰第五百四十四章 誘之以利第八十三章 訛詐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廣和反對第一百八十八章 投名狀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爲世界財富匯聚地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十五章 譁變第八十七章 苦難第三百五十四章 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