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

安排完大明東北及北方的攻防策略,接下來就該是西面了。

以曹變蛟爲徵西將軍、臨洮總兵,以羅世芳爲徵虜將軍、甘肅總兵,兩人各率五千騎兵輪流一路向西,在追剿流賊李自成殘部的同時,恢復盛唐時的碎葉、龜茲、于闐、疏勒等安西四鎮,打通古絲綢之路東段,清剿沿路土匪馬賊,護佑商路的安全。

在當今的大明,海上絲綢之路已頗具規模和活力。

朱由檢相信,在與荷蘭簽署友好合作條約以及全面開海後,海上絲路將會給東西方的交流帶來更加巨大的便利和實惠,使得東西方在貿易往來的同時,在各種文明的交互碰撞中,誕生更加璀璨的新時代文明,從而促進和引領整個世界大踏步向前。

而與蓬勃發展的海上絲路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陸上絲綢之路的暗淡和衰退。

這條由漢武帝遣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古老商路,曾經是連結亞歐大陸的古代東西方文明的交匯之路,千年以降,給沿路國家帶來了數不盡的財富,讓無數各族各國民衆從中受益,但多年來由於各種原因,早已風光不再,沿路的許多小國也都消亡殆盡。

有鑑於重建絲綢之路給大明以及沿線國家人民帶來的巨大利益,朱由檢決定嘗試重新打通這條長達一萬多裡的金銀通道,爲此,先行派遣騎兵掃清障礙就成了首要任務。

曹變蛟和羅世芳兩人可謂是年輕一代將領中的佼佼者。

不論是忠誠、勇猛、智略等各方面,兩人都有遠超同齡人的巨大優勢,更加難得的是,兩人都非常的年輕。

曹變蛟今年才二十五歲,羅世芳二十七歲,兩人都處在當打之年,並且都是擅長騎戰,對開疆拓土、封狼居胥、建立不世之功有着深深地渴望,能有機會率領大股騎兵遠征西域、揚威塞外、恢復漢唐雄風,這正是他們夢寐以求的事情。

爲了給這兩名年輕將領提供充足的後勤保障和支援,他們的後路就需要有一位穩健的重將給與強有力的支撐。

以曹文昭爲鎮西將軍、中軍都督府左都督銜、青海總兵,除留下兩千人就地守禦外,率所部沿曹、羅二人馬蹄過處向西北進發,沿途重建漢唐時的重鎮,直至完全恢復安西四鎮爲止。

這個過程將會是十分漫長和艱苦的,不僅僅需要軍隊,還需要大量的工匠和人口、糧草和各種物資的保障,更要有大量的官吏參與進去,以便對新建城市進行管理。

大西北惡劣的氣候、極度匱乏的各種自然資源、稀少的人口,這些都是制約絲綢之路重現輝煌的重要因素,如此條件下,只能一步一步腳踏實地的去建設和恢復,幾十年能取得一定的成效就已經很好了。

但這個基礎必須要打下,也許自己看不到絲路恢復後的盛景,可是這件事必須要去做,因爲這是一件利在千秋的宏偉事業,總要有人開這個頭。

不管是打通絲路還是重建歸化城,這兩者都需要大量錢糧物資的持續投入,好在並不是一次性需要拿出多少錢糧物資,依照太倉和內帑的收入,也都在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只要這個戰略規劃做出來,其他的慢慢來吧。

現在已經是八月了,北地氣溫已經明顯下降,而大隊騎兵都還聚集在遼東,如果現在就往北、往西進發的話已經來不及。

考慮到氣候因素,朱由檢在聖旨中要求:三路軍隊沿着邊牆向西,在退進宣大防區後整頓軍伍,等待兵部和戶部運送所需物資,以及山西、延綏境內需要遷移的人口做好準備,相關官吏到位後,於崇禎十二年開春後開始進發。

在主要戰略佈置完成後,剩下的就是打補丁式的安置了。

以馬科爲平虜將軍、通遼總兵,率三千騎兵兩千步卒經略原蒙古土默特部、察哈爾部與建州接壤地帶,在掃蕩並收攏蒙古部落後,由工部官員擇址建城,取名通遼,以此作爲歸化城的側翼屏障。

以寧遠遊擊李祿爲松原參將,領兩千騎兵一千步卒鎮守當地,並根據兵部指令,定期出兵,配合瀋陽總兵李重進進剿東北一帶的後金殘餘。

李祿因爲在得勝堡焚燒清軍糧草之戰中立下功勳,後經陳奇瑜的舉薦獲得升擢的,也算是圓了老陳當初命其誅殺不聽號令的賀歉時許下的承諾。

他和李重進都屬於在遼西將門中不得志的將領,論戰陣上的本事並不次於祖家的子侄和嫡系,但因爲是外圍人員,所以一直沒有機會得到提拔,這回終於得償所願。

在這種情況下,李祿和李重進肯定會對朝廷更加忠心,而且兩人久居遼東,對當地的地形以及風土人情更爲熟悉,這樣會更有利於所率軍隊以後的攻防。

至於遼陽參將和海州遊擊的職位,則是分別由勇衛營和秦軍中產生,由於這兩處都在大後方,所以留駐軍隊都不多,他們的主要職責就是清剿殘匪,維護好當地治安,保護當地正常生活和生產秩序的進行。

在遼東及西北戰略部署完成後,接下來就是軍隊的整合了。

在這次的整合中,朱由檢取消了秦軍和京營番號,兩部人馬除了留駐塞外和隨軍西征的軍將士卒外,其餘的全部歸屬新的勇衛營旗下。

以孫應元爲徵虜將軍、勇衛營左翼總兵、中軍都督府左都督銜,所部共計滿編三萬人,駐守原勇衛營營地,護衛京師安全。

以周遇吉爲滅虜將軍、勇衛營右翼總兵、中軍都督府左都督銜,所部共計滿編三萬人馬,駐守原京營營地,護衛京師安全。

這次整合後,有鑑於車營在野戰中的巨大威力,而留守京師將會無法發揮其重要作用,所以朱由檢決定,車營將不再保留在京師,而是分別歸屬到馬祥麟和李重進所部,讓這種野戰利器有可用武之地。

以黃得功爲平賊將軍、淮安總兵、前軍都督府左都督銜,所部五千人馬移駐淮安府。

以秦翼明爲滅賊將軍、四川總兵、後軍都督府左都督銜,所部六千人及白桿兵移駐成都府、重慶府。

秦良玉所率的白桿兵,除卻戰歿傷殘者外,家中父子兄弟從軍多者,留一人併入勇衛營,其餘的盡皆返蜀。

在整合後,原先各邊鎮的邊軍將會被裁汰合兵,精銳分別安插進勇衛營以及其他各部,老弱傷殘者回返原籍。

朱由檢從內帑中出銀,給與被裁汰遣散士卒每人二十兩安家銀,之後每人每月將會從地方官府領取七錢銀子的榮養費,直到去世爲止。

至於傷殘者,除卻原先規定的永業田外,每人每月榮養費翻倍。

這筆支出將由朝廷支付,並且會隨着物價的漲幅適當增加。

不管是剿賊還是滅虜,都是爲國征戰,戰歿者骨灰入英烈祠供奉祭祀,傷殘者將會有國家養其一生,這都是他們用自己的血肉掙來的。

他們都是這個國家和民族的英雄,不能也不應該被忘記,更不能像一把夜壺一樣,用得着的時候拿過來,用完了扔到犄角旮旯。

誰要有意見,那第二天就會被派往東北或西北從軍。

不服?

你來試試送命、斷腿、瞎眼、丟胳膊是啥滋味!

第六百三十二章 錦衣衛彈得琵琶不是你認知中的琵琶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三百零五章 平亂第二百章 客戶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找和培養盟友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報傳來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種出口掙大錢的新產品第十一章 勇衛營第五百四十章 驅虎吞狼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變源自於皇帝鷹犬遍佈天下第六百一十四章 乾股與分紅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陸是必佔之地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駁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找和培養盟友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遲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蘭人想找大明做幫手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五百八十三章 後宮閒話第十一章 勇衛營第五百六十七章 國子監裡不是有人嗎第四百一十七章 巡鋪所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遷,只靠着納糧可不夠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華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會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戰略第五百七十四章 懲處和人事調整第四百四十四章 紫娟的抉擇吧第一百八十章 爭議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訪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設兵團第六百九十五章 豐收了,可是糧食賣不上價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薊鎮第三百六十八章 爭議第四百四十一章 宮裡的陰暗面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衛2第三百八十九章 慘勝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爾的新生活第三百五十八章 鄒家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第六百八十四章 軍醫制、西北邊鎮現狀第五百七十四章 懲處和人事調整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第八百一十章 給平戶藩的大禮包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三十章 預謀第四百七十五章 賭命的祖大壽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八十三章 訛詐第七百四十四章 輿論的重要性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第三百七十四章 毆打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四百七十四章 孫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三百五十四章 緩圖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七百零九章 現皇后找前皇后訴苦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六百五十一章 關鍵技術絕對不能外泄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六十二章 秘議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給揍了再說。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論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進盛京城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殺無赦!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怪物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嚴打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五十三章 援軍第七百三十九章 戰略意圖、天大的人情第八百零八章 衝突與應對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體規劃和佈局第二百六十九章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賊
第六百三十二章 錦衣衛彈得琵琶不是你認知中的琵琶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三百零五章 平亂第二百章 客戶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找和培養盟友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報傳來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種出口掙大錢的新產品第十一章 勇衛營第五百四十章 驅虎吞狼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變源自於皇帝鷹犬遍佈天下第六百一十四章 乾股與分紅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陸是必佔之地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駁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找和培養盟友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遲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蘭人想找大明做幫手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五百八十三章 後宮閒話第十一章 勇衛營第五百六十七章 國子監裡不是有人嗎第四百一十七章 巡鋪所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遷,只靠着納糧可不夠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華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會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戰略第五百七十四章 懲處和人事調整第四百四十四章 紫娟的抉擇吧第一百八十章 爭議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訪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設兵團第六百九十五章 豐收了,可是糧食賣不上價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薊鎮第三百六十八章 爭議第四百四十一章 宮裡的陰暗面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衛2第三百八十九章 慘勝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爾的新生活第三百五十八章 鄒家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第六百八十四章 軍醫制、西北邊鎮現狀第五百七十四章 懲處和人事調整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第八百一十章 給平戶藩的大禮包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三十章 預謀第四百七十五章 賭命的祖大壽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八十三章 訛詐第七百四十四章 輿論的重要性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第三百七十四章 毆打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四百七十四章 孫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三百五十四章 緩圖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七百零九章 現皇后找前皇后訴苦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六百五十一章 關鍵技術絕對不能外泄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六十二章 秘議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給揍了再說。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論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進盛京城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殺無赦!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怪物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嚴打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五十三章 援軍第七百三十九章 戰略意圖、天大的人情第八百零八章 衝突與應對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體規劃和佈局第二百六十九章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