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備無患

從所謂的地緣政治以及信仰這兩方面來講,諸如奧地利、法國、普魯士、沙俄,甚至孤懸海外的英國等歐洲強國肯定不會坐視不同宗教的奧斯曼帝國坐大,如果他們對現在正在進行的這場戰爭作壁上觀,默許奧斯曼吞併兩牙,那後果將會非常可怕。

橫跨歐亞大陸的奧斯曼帝國本就身軀龐大,要是再把歐洲西部一角收入囊中,那它的實力會進一步增強,野心會再也抑制不住,與其毗鄰的國家很可能會成爲繼續擴張的目標。

朱由檢判定,就算兩牙政府還沒打算向外界求援,奧地利、法國、沙俄等奧斯曼近鄰也應該做好了相應的準備,只不過這些國家將會以何種形式參與其中,現在還是個未知數。

以沙俄的尿性,估計應該會趁機出兵。

沙俄與奧斯曼之間常年衝突不斷,但戰爭範圍和規模都控制在一定範圍之內,然而現在奧斯曼帝國軍隊主力正在被調去與西班牙軍隊交戰,這樣一來,其東部與沙俄邊界的兵力會因此而減少。

雖說此前兩國通過談判已達成停戰協議,但同樣喜歡擴張領土的沙俄肯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兩個同樣野心勃勃的近鄰,一定不會放過任何一次削弱對手的機會。

朱由檢估計,沙俄政府上層保不齊就會突然出兵西進,到時就看奧斯曼東部軍隊戰力以及防禦能力怎樣了,要是被沙俄軍隊在短時間內佔了很大上風,對方軍隊慣有的散漫軍紀下,破壞力可是十分驚人地。

至於更西班牙比鄰的法國會不會直接出兵作戰,現在還是個未知數,精明的法國人應當會給與西班牙人一定程度上的援助,比如糧食物資,軍械輜重等,但派兵加入戰團這種決定應當不會很快做出。

朱由檢認爲,如果沙俄率先出手火中取栗,法國人會視奧斯曼帝國的反應,以及雙方戰事進展做出相應的反應。

由於受距離歐洲太過遙遠,信息傳遞極度緩慢等因素的制約,現在這場局部戰爭到底進行到什麼樣的局面,大明方面是很難得到具體準確的消息的,若想據此做出迅速而正確的應對無異於盲人摸象,朱由檢也只能靜待戰局的進展,之後再做打算。

他當然希望這場本來是三方參與的戰爭範圍無限擴大了,那可是上天賜給大明的良機,只要歐洲態勢的進展附和他設定的條件,朱由檢就會下旨,派遣大明官軍參戰。

不過,明軍的參戰必須是在受到邀請的情況下進行,名義當然是阻止邪惡勢力吞併歐洲,拯救處在水深火熱中的歐洲人民。

師出有名,這也是給世界各國立規矩。

任何國家不能依仗超強武力欺負弱小,要站在大義的高度,以最正當的理由行搶掠,啊,不是,是行解救之事。

勝利後的戰利品能算搶掠嗎?

那都是被解救的國家極其民衆“自覺自願”雙手奉上的,至於從戰敗國獲取的利益,那不是應該的嗎?

大家排排坐,分果果,出力最多的當然有優先挑選利益的權力。

以大明官軍的實力,獲得優先權必然無可爭議。

明軍印度洋艦隊會駛入地中海,對自恃強大的奧斯曼海軍給與毀滅性打擊,之後明軍會順勢登陸,若是李定國做主帥,定會再次上演揮兵直插伊斯坦堡的好戲,以擊其首腦來加速戰事的進程。

不過,這一切是要有衆多前提條件的,其中最重要的有兩條。

首先就是這場戰事的規模要達到一定程度,至少歐洲主要國家全部參與進去,並且奧斯曼帝國尋找到強大盟友之後,在戰場上建立了非常大優勢,已經有統一歐洲的模樣。

其次,大明要廣泛蒐集有關奧斯曼帝國的各種情報,包括地理條件、氣候因素、軍隊人數及部署、輜重如何補給等等,以便明軍登陸後能夠迅速適應當地環境,減少因非戰鬥因素造成的大量減員。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本着這一原則,朱由檢決定把朱慈烺和李定國召回國內,讓張清源留在日本主持全局,軍隊由參將馬成掌控,待到日本國內負隅頑抗的武裝力量被肅清後,一萬明軍留下六千人,其餘回返國內。

德川幕府已經覆滅,幕府軍主力已被消滅殆盡,剩餘的不管是親藩還是譜代大名,就算想要反抗,但他們手中的武力不足以給明軍構成什麼威脅,張清源只要按照內閣既定章程行事即可。

交趾移民土地分配也算不得什麼大事。

日本現有人口本就不多,這次又有大批農民死亡,這些移民正好起到壯勞力的作用,張清源完全可以將土地分配權收回,然後酌情劃分給交趾人就成。

這也算是對張清源以及其他跟隨過去的中下級官員的一次考試吧,只要有人表現出衆,那將來回到國內自會得到拔擢。

太子也見識了真正的戰場是什麼樣子,接觸了從前從未見過的物事,增長了閱歷,留在日本也沒有什麼意義,還是趕緊回國看孩子吧。

在朱慈烺隨軍出征後的第五個月,太子妃王芝蘭再次順利產下一個健康的男嬰,降生時體重有八斤六兩,這也讓周後的不滿得以徹底消除。

李定國的帥才終於在這場跨過征戰中得以展現,也讓諸如孫傳庭、盧象升等大佬欣慰不已。

他們都是從屍山血海中殺出來的,對自己的領軍本事也是相當自信,可現在自覺年齒漸老,而後一輩的文臣中很難找到文武兼備之材,而武將中多的是衝鋒陷陣的將才,具有戰略眼光的帥才也是一個也無,這讓幾人不由得擔心,要是自己老去之後,大明再遇強敵,上哪去找大才擔綱?

沒想到的是,原先不顯山不露水的李定國橫空出世,單單這招直搗黃龍的斬首策略便驚豔全場,這才讓一衆大佬徹底安心下來。

朱由檢召回李定國,目的就是要讓他對那場將來可能發生的戰事早作謀劃,以做到有備無患。

第二百五十三章 懼敵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贓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溫家的變化第九十二章 分進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採購、衣錦還鄉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三百七十四章 毆打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二十七章 構想第二百六十章 備戰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六百九十九章 興建水庫、酒坊不能太多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醫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一百零四章 見面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三百零八章 權衡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一百一十一章 鹽利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遷,只靠着納糧可不夠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七十三章 處置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八百五十六章 議定出兵、太子監軍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進忠的春天來了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贓,你能怎樣?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築隊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六百五十二章 歐洲不僅是隻缺白糖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二百八十六章 販私第五十九章 追擊1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國中之國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三百九十六章 戰起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機帶帶我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一百二十四章 東廠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來一次十三副?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豬吃虎第三百五十二章 請封第五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測皇帝心思的溫體仁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二百二十八章 調任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輛四輪馬車上路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後軍隊整合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六百三十四章 許某讀書少,你可不要騙我。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給揍了再說。第八百七十八章 善後、向日本移民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三百九十四章 發兵第三十七章 大戰1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現任高官致仕第五百六十三章 農業不僅僅是種田第一百一十五章 搶鹽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醫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萬勝!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門爭奪戰第五百七十八章 捨不得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賽第三百九十三章 錦州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六百六十三章 熱烈歡迎大明帝國使團到訪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聯軍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六百四十二章 盧閻王第三百七十二章 陳圓圓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九十八章 計議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贓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懼怕的怪獸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貸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賊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五百五十四章 額就是中意她!
第二百五十三章 懼敵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贓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溫家的變化第九十二章 分進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採購、衣錦還鄉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三百七十四章 毆打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二十七章 構想第二百六十章 備戰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六百九十九章 興建水庫、酒坊不能太多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醫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一百零四章 見面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三百零八章 權衡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一百一十一章 鹽利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遷,只靠着納糧可不夠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七十三章 處置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八百五十六章 議定出兵、太子監軍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進忠的春天來了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贓,你能怎樣?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築隊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六百五十二章 歐洲不僅是隻缺白糖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二百八十六章 販私第五十九章 追擊1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國中之國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三百九十六章 戰起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機帶帶我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一百二十四章 東廠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來一次十三副?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豬吃虎第三百五十二章 請封第五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測皇帝心思的溫體仁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二百二十八章 調任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輛四輪馬車上路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後軍隊整合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六百三十四章 許某讀書少,你可不要騙我。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給揍了再說。第八百七十八章 善後、向日本移民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三百九十四章 發兵第三十七章 大戰1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現任高官致仕第五百六十三章 農業不僅僅是種田第一百一十五章 搶鹽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醫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萬勝!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門爭奪戰第五百七十八章 捨不得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賽第三百九十三章 錦州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六百六十三章 熱烈歡迎大明帝國使團到訪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聯軍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六百四十二章 盧閻王第三百七十二章 陳圓圓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九十八章 計議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贓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懼怕的怪獸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貸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賊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五百五十四章 額就是中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