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聚衆

巡撫衙門二堂內,陳奇瑜正在接見前來鳳陽支援的參將郭太,雙方就關鍵問題達成了一致,會談在親切友好的氣氛中進行。

受南京兵部調遣,駐守徐州的參將郭太率部下三千餘人,於兩日前抵達鳳陽。

陳奇瑜令缺額最多的鳳陽左衛騰挪出營房,用來安置徐州援軍,並以巡撫衙門的名義,拿出兩千兩銀子和一百石糧食勞軍,其實就是收買軍心,防止遠道而來的徐州官軍有怨言,一旦有事會不聽號令。至於鳳陽衛所怎麼想,陳奇瑜不去管,因爲很快就會有一大塊肥肉賞給他們,到時所有的怨氣都會消散殆盡。

賞銀自然讓徐州軍上下歡喜不已,一致認爲巡撫大人體貼士卒,會做人,徐州官軍自當遵從巡撫大人號令,一切以巡撫大人馬首是瞻,當然了,士卒是不懂這句話的含義的,也不會說出如此文雅之詞。

這句話是徐州參將郭太說的,並且確實出自內心,陳奇瑜也是深信不疑。

因爲二人數年以前就認識,並且陳奇瑜還算是郭太的伯樂。

崇禎五年陳奇瑜以右僉都御史銜巡撫延綏,正是在他的部署和指揮下,當時任守備的郭太率部出戰數次,陣斬悍匪跳山虎、新來將、就地滾等人,斬殺賊匪上千人,最後論功被拔擢爲遊擊將軍。

崇禎七年陳奇瑜總督五省兵馬剿賊,郭太在陝西巡撫練國事手下任職,隨同練國事在陝南一帶狙擊欲從湖廣返回陝西的流賊,每逢戰陣郭太必當先衝鋒,麾下士卒在主將帶動下個個奮勇爭先,先後數次擊敗流賊插翅虎、滿山飛等人,斬殺賊寇五百餘人,算是屢立功勳。

後來陳奇瑜因車廂峽一事被逮治入獄,郭太心裡雖然也替陳奇瑜打抱不平,但他一個小小的遊記對此卻是無能爲力。事後郭太用剿賊得來的重金賄賂兵部尚書張鳳翼,得以調到徐州任參將一職,即升了官又脫離了剿賊的戰場,總算對自己有了一個交代,畢竟封侯拜將太過遙遠,還是現實一點好。

接到南京兵部調派本部前往鳳陽,聽候鳳陽巡撫陳某號令時,郭太才知道原先的老上司已經起復,並且依然是一省封疆大吏,這讓郭太欣喜不已,來到鳳陽後,他用兩天安排好了各種雜務,立刻就來到撫衙拜會老上司。

陳奇瑜對郭太還是有印象的,雖然他幾年間節制過無數的總兵大將,但對於初任延綏時的幾場比較大的勝仗印象很深刻,其中郭太的名字幾次出現在報捷文書中,在敘功宴上也曾見過幾面,一別幾年再次見到,郭太對他尊敬異常,陳奇瑜也是感慨萬千。

就在二人暢談往事之時,陳奇之從堂外匆匆而入,他日常是以巡撫幕僚的身份出入各個場合,撫衙大事小情都由他掌握並處理,這極大的鍛鍊了他處理官場事物的能力。

陳奇之進來後滿臉緊張之情,草草拱手稟道:“大人,龍興寺工地兵變!數百名鳳陽中衛士卒殺死皇陵署太監侯定國及其隨員數名,現已聚衆前往皇陵署,揚言要楊澤以及指揮使陳弘祖等人出面給個說法,不然就要攻佔皇陵署!”

陳奇瑜聞言一驚,但隨即放鬆下來,他站起身來吩咐道:“備馬!本官即刻前往皇陵署查看!玉昆,你去知會李啓梅,讓他召集地方士紳出面,安撫地方百姓,勿使其參與其中!”

郭太起身拱手道:“大人,卑下這就回營調派兵馬護衛大人,只要大人一聲令下,卑職會即刻率兵鎮壓亂兵!”

陳奇瑜揚聲大笑道:“本官曾經統帥千軍萬馬,與數十萬計流賊正面交鋒過!區區數百名衛所兵還不至於讓本官膽寒!郭太,爲以防萬一,你回營調集一千精兵前往皇陵署附近相機而動,本官隻身前往便可!”

陳奇之哪能放心的下,那幫亂兵要是發了性,管你是巡撫還是總督,萬一刀槍無眼,傷了自家這位二哥的性命,自己可就成了家族的罪人了。

他急忙勸道:“二哥,使不得啊!還是等郭將軍調兵過來,護衛您一同前往纔好!”

陳奇瑜大步向衙外行去,邊走邊沉聲道:“照我的吩咐去做!其餘不要多言!”

此刻的皇陵署衙大門緊閉,屬衙內,陳弘祖、陳其忠的數十名親兵手持刀槍弓箭,緊張注視着大門處,衙外人頭攢動,不斷有中衛和皇陵衛的士卒加入李樹春等人的隊伍中,原先幾百人的隊伍現在已達上千人,並且人數還在不斷的增加,周圍還有不少的民衆在聚集圍觀,人聲嘈雜,如同趕集一般。

署衙後院的一間廳堂內,楊澤、朱國相、陳弘祖、陳其忠幾人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般,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禍事,這幾個草包俱都束手無策,現在只能盼着亂兵只是討要說法,而不是真要攻入衙內去了他們的性命。

朱國相看着坐在椅子上臉色蒼白,嘴裡不斷嘟囔這什麼的楊澤,心裡暗暗鄙夷:閹人就是閹人!平日裡耀武揚威,在鳳陽一地宛如皇上般存在,對誰都頤指氣使,連鳳陽巡撫你都不去拜見;遇到事膽小如鼠,自己怎麼和這樣的人廝混一處呢?

想到這裡他開口道:“楊公公,衙外的亂兵聲稱上官剋扣糧餉,今日前來便是要個說法。爲防其鋌而走險,依我看,還是二位指揮使大人親自出面與其商談爲好,您說呢?”

楊澤一聽頓覺有理:人家亂兵是衝着你倆來的,咱家不過是池魚之殃罷了!他立刻開口道:“對對對!朱署正所言有理!這些亂兵都是你倆手下,你二人趕緊出去與亂兵好好商談,實在不行就拿出些銀子來給他們,亂兵只要拿到銀子就會乖乖散去!快去快去!”

陳弘祖、陳其忠心下都是暗惱:我們吃空餉,剋扣部下得來的銀錢,至少一半都落入你的囊中。這會又要我們出去商談,還要我們拿出銀錢來擺平此事,你到是一幅與己無關的樣子,哪有如此好事!

陳弘祖苦着臉說道:“公公,小的們這幾年沒少孝敬您老,這銀錢的來路您也知曉!這幫亂兵平日恨我等入骨,我倆要是走出此門去,怕是會被他們生吞活剝啊!公公您就如此狠心,要置我們於死地嗎?”

陳其忠哭喪着臉接道:“公公,您想想,要是我倆死於亂兵,您和朱大人就能平安無事嗎?這夥人要是真起了殺心,衙內所有人他們都不會放過啊!”

已經六神無主的楊澤讓他倆一唱一和一說,心裡頓時沒了正主意,只能癱坐在椅子上唉聲嘆氣。

一旁的朱國相沉吟一會兒開口道:“我看不如這樣:派人到衙外告知亂兵,讓其挑選做主者進來商談條件,然後藉機將其斬殺!遣勇悍親信持其首級出衙,震懾其餘士卒!再適當拿出一點銀錢補償其餘人等,只要這幫烏合之衆羣龍無首,那還不是任我等隨意操控?”

楊澤聞言大喜,他一下子來了精神,從椅子上蹦起來大叫道:“着哇!朱大人此招甚妙!你二人覺得如何?”

陳弘祖、陳其忠思襯片刻後相互對視一眼,相繼點頭同意,今日之事怕是不能善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李樹春站在署衙大門的臺階下,四周已經滿是兩衛的士卒和低級將官,在他身邊的還是最開始打死侯定國的那部分中衛士卒。

此刻的他已經徹底冷靜下來,衝動過後也隱隱有些後悔,但事已做下,現在已經騎虎難下,只能順水推舟。只望不要真的兵亂就好,那種情形出現,後果是誰也控制不了的。

他和絕大部分士卒並不想成爲叛兵,世代形成的忠君思想已經深入到每個人的骨髓裡,大部分人只要能有口吃的,就絕不會背叛皇帝和朝廷,那是在他們心中神一楊的存在。

數十名憤怒的士卒正在用力撞擊大門,但厚實的大門在連續的撞擊下紋絲不動,有人高叫道:“用房樑!去擡房樑來!”

隨即十餘名士卒叫嚷着前去遠處搬擡房樑,李樹春沒有出言制止,這時候他也無力阻止了,一來是他官階不高,二是在法不責衆的心理作祟下,絕大多數士卒更想通過暴力手段來發泄壓抑已久的情緒,至於後果如何,普通人的腦子裡根本不去考慮。

署衙大門旁高達一丈的牆上突然探出一個頭來,正是陳弘祖的親兵之一,他看見外面聚集了如此多的士卒先是一愣,然後雙手在嘴邊合攏高聲喊道:“外邊的人聽着,指揮使大人有令,讓你等選派主使之人入衙商談!都是一個衛所裡的,萬事都可商議!選好之後從此處進來!”

一條繩索從牆上垂下,顯是等外面人選好之後,由裡面的人拽上去,看來是怕開了大門放人入內,鬧事的士卒會趁機一擁而入。

第八十九章 聚衆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萬勝!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敵第七十九章 鳳陽第二百二十章 憂慮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與漢人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義爲名,目的還是利益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艦隊的第一次備戰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宮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三百六十章 臺灣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與漢人第五百三十八章 強硬第五百九十章 謀逆可是十惡不赦之罪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萬勝!第七百六十五章 戰前閒話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三百四十九章 佈局第九十一章 善後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四百章 佈防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來複仇第二百五十章 寧遠第八十七章 苦難第四百三十九章 後路危機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檢斷案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陸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與天下官紳爲敵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會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第六百四十章 不幹都不行了第五百六十六章 欽差人選、補充官吏數額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一百一十五章 搶鹽第二十二章 誅殺第七百七十六章 對外援助、強制遷移貧困人口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處之道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銀幣、朝臣建議擴大藩屬數量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掃盲班、搶人才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功第四百一十章 彈幕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一百二十七章 構想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八十二章 驕橫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賊第六百二十四章 堅定不移地站在皇帝這邊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權勢保富貴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廣的難題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三百三十三章 賞功第六百三十七章 盧象升抵達南京第三十一章 商議第三百四十章 酒後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帶發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贓,你能怎樣?第四百七十五章 賭命的祖大壽第二百二十一章 徵稅第五百零五章 會商裁兵第八百三十章 體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變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與天下官紳爲敵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五十章 殘暴第八百三十五章 爲女兒婚事發愁的皇帝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進中的插曲第四百零七章 衝鋒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宮裡的一把火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三百三十章 改進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四百九十九章 斬將潰敵第八百四十四章 見聞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業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
第八十九章 聚衆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萬勝!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敵第七十九章 鳳陽第二百二十章 憂慮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與漢人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義爲名,目的還是利益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艦隊的第一次備戰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宮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三百六十章 臺灣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與漢人第五百三十八章 強硬第五百九十章 謀逆可是十惡不赦之罪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萬勝!第七百六十五章 戰前閒話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三百四十九章 佈局第九十一章 善後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四百章 佈防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來複仇第二百五十章 寧遠第八十七章 苦難第四百三十九章 後路危機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檢斷案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陸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與天下官紳爲敵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會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第六百四十章 不幹都不行了第五百六十六章 欽差人選、補充官吏數額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一百一十五章 搶鹽第二十二章 誅殺第七百七十六章 對外援助、強制遷移貧困人口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處之道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銀幣、朝臣建議擴大藩屬數量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掃盲班、搶人才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功第四百一十章 彈幕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一百二十七章 構想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八十二章 驕橫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賊第六百二十四章 堅定不移地站在皇帝這邊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權勢保富貴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廣的難題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三百三十三章 賞功第六百三十七章 盧象升抵達南京第三十一章 商議第三百四十章 酒後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帶發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贓,你能怎樣?第四百七十五章 賭命的祖大壽第二百二十一章 徵稅第五百零五章 會商裁兵第八百三十章 體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變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與天下官紳爲敵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五十章 殘暴第八百三十五章 爲女兒婚事發愁的皇帝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進中的插曲第四百零七章 衝鋒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宮裡的一把火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三百三十章 改進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四百九十九章 斬將潰敵第八百四十四章 見聞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業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