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業

在內閣制訂驅虎吞狼策略幾天後,靖海侯府上的大管家鄭七帶着數名隨從趕往天津衛碼頭,他將會從天津衛乘坐鄭家的商船前往倭國平戶藩,去拜訪鄭芝龍的故舊翁昱皇,說動翁昱皇極其家主松潘氏,聯絡其他對德川幕府不滿的大名,以恢復天皇權利的名義與幕府進行武力對抗,鄭家將會走私大明軍械對其予以資助。

身懷利刃,殺心自啓。

對德川幕府不服的大名大有人在,但因實力不濟的原因,只能忍氣吞聲,如果有強大的外力予以資助,很多人的野心就會滋生蔓延,這個狹小的島國重回戰國時代的概率將會非常大。

在同意了內閣的對倭策略後,朱由檢便不再關注此事了。

不管成與不成,這件事都不會很快就有結果。

如果內閣的第一套策略失敗,平戶藩不願挑頭與幕府對抗,鄭家的人就會施行第二套方案:散佈風聲、僞造證據,讓德川幕府對平戶藩起疑,然後在其中施展一些小手段,使雙方的誤會加深,這樣的話,幕府中的強勢人物就會要求對平戶藩進行武力壓迫,以求殺一儆百。

在明知實力不濟的情況下,鄭家的軍械援助說不定就會成爲平戶藩的必需品,如果這種情況被幕府“無意中”偵知,那雙方不動手都不可能了。

朱由檢相信輔臣們的能力和手段,尤其是陳奇瑜和楊嗣昌,都是善於謀劃和製造內訌的宗師級人物,這事又不是對自家人下手,所以他們可以毫無顧忌的盡情施展發揮。

在後宮當着周後的面,朱由檢對朱慈烺最近的表現提出了表揚,誇讚他沉穩細緻,對朝堂事物瞭解的較爲詳盡,以後多加磨練、增添閱歷後,自己會很放心把江山交給他。

朱由檢的這番態度讓周後欣喜不已,也讓朱慈烺心裡小小得意了一把,不過隨後朱由檢也溫言提醒他,切勿驕傲自滿,只有經常反省和總結,纔不至於因爲取得一點成績而膨脹。

朱由檢告誡朱慈烺,無論什麼時候都要保持清醒的頭腦,絕不能狂妄自大,否則將會遺患無窮。

在朱由檢的計劃中,朱慈烺大婚之後將繼續留在京師聽政觀政,等到有了子嗣,朱慈烺將會隱匿身份,去往基層擔任知縣,以便對地方官平時如何執政有一個直觀上的認知,對黎庶的需求和困境有清楚的瞭解,在任期結束後方可回到京師這個權利中心。

雖然剛剛經歷了四年的遊學生涯,期間也與各色人等打過交道,見識到無數未曾想到的人和事,但朱由檢認爲,遊學就像後世的跟團旅遊,走的地方不少,但都屬於走馬觀花的性質,與靜下心來,在某一個地方待上足夠的時間,這中間的差別還是十分巨大的。

在看到闊別四年歸來的長子,從內到外都有了十分明顯的變化後,周後對朱由檢培養太子的後續計劃沒有了任何意見。

長在深宮裡的太子猶如溫室裡的幼苗,沒經受過暴風驟雨的摧殘和洗禮,難以長成參天大樹,朱慈烺目前的言行舉止,與一直待在京師的永王、定王比起來,的確有着非常明顯的區別,身上已經隱隱有一種與衆不同的風範和氣度,如果再去磨礪一番,相信他會變得更加優秀和出色。

更令周後感到由衷喜悅的是,朱由檢父子無論宮內宮外相處時,從來都是一副父慈子孝的樣子,而且這種狀態並不是其中一人刻意僞裝出來的,作爲最瞭解和熟悉這對父子的周後,從很多細節處便能感受的到。

無論是公共場合還是私底下,朱由檢從來沒有呵斥教訓過太子,遇到太子做錯事的時候,朱由檢總是耐心地幫他分析總結原因,在這個過程中,讓朱慈烺明白自己錯在何處,然後再教導他如何用正確的方法去解決此類問題,正是在朱由檢這種耐心教導下,朱慈烺才得以養成現在這種寬厚沉穩卻又不是睿智的性格。

朱慈烺的一舉一動同樣受到了朝野各方的關注,但因事涉皇位,所以沒有人敢公開置評,朝臣們都知道皇帝和太子父子親厚就是了。

永王和定王現在也已經就讀與理工學院,他們的封藩之地到現在爲止朱由檢也沒決定好,不過,他初步考慮,把永王和定王,以及將來成人皇子的封地都封到南涯行省去。

而大明國內藩王的封地將來會進一步削減,甚至可以採取異地置換的方式,將國內這些藩王陸續遷到海外去。

這件事他打算在退休時給辦了。

藩王們肯定不會同意,華夏自古講究故土難離,但是爲了不給後代留下後患,到時候朱由檢會採取強行遷離的辦法。

不能再讓宗藩佔有如此多資源了,想佔的話也可以,海外有的是地方,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如果想留在故土,那沒問題,王府田地就按五千畝賜封,究竟如何取捨,自己看着辦好了。

皇子的問題就這樣吧,剩下的就是公主了。

被封爲大長公主的朱媺娖已經年滿十八歲了,雖說不再像小時候那樣頑皮跳脫,但卻養成了潑辣直率的性格。

十八歲的年紀,在大明早就該嫁做人婦了,但朱由檢卻不顧周後天天唸叨,一直堅持着讓朱媺娖年滿二十週歲才能嫁人的觀念,而朱媺娖也是一副對嫁人之事沒啥興趣的樣子,整日宮裡宮外忙忙活活的。

自崇禎十九年起,朱媺娖又有了新興趣。

爲了增加農戶的收入,朱由檢下旨,四海牧業在京師四城分別建設了大型的奶牛場,每座奶牛場裡都蓄養着兩百到四百頭不等的奶牛,每個奶牛場僱請的農戶基本都是家境不算好的,奶牛場可以爲他們提供一份不錯的收入,足以讓他們過上溫飽的生活。

在偶然一次外出遊玩到過奶牛場之後,朱媺娖便對這種新奇的事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回宮之後當即找到朱由檢,連撒嬌帶絕食,軟硬兼施之下,最後終於拿到了北城奶牛場的管理權。

第八百九十章 獲利豐厚的農戶們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殺官第五百八十章 佈置妥當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槍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四百零六章 列陣第三百五十二章 請封第四十八章 巡視第八百三十九章 變通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與治吏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二百八十六章 販私第三百九十四章 發兵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開殺戒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經濟發展要均衡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現任高官致仕第八百一十七章 鐵炮火銃對射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輔的兒子就是不一樣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爾的新生活第九十八章 計議第三章 改變戰略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與爭議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蘇伊士運河第八百五十一章 內訌第十一章 勇衛營第八百章 太子聽政、安撫鄭芝龍第四百零三章 慘敗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醫院第一百一十四章 壟斷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地四百五十五章 心有不甘的皇太極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網第七百三十九章 戰略意圖、天大的人情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蘭人想找大明做幫手第七百六十九章 減稅、太子游學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設兵團第五百七十八章 捨不得第三十七章 大戰1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五十九章 追擊1第五十六章 接應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規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紛爭第三百三十章 改進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門爭奪戰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四百零六章 列陣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裡還敢安睡嗎?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縣衙的日常第二百二十七章 議定第七百四十六章 準備就緒第三百九十四章 發兵第七百七十七章 飛梭、大明第一項壟斷產業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誕生第三百二十二章 外力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頂山崗上的堡寨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六百八十章 銀子多了愁的怎麼花出去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華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會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三百九十三章 錦州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賊首血肉祭奠甲申之變第一百一十章 鹽商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第五十章 殘暴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將軍第五十九章 追擊1第一百一十一章 鹽利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銃手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第七百六十五章 戰前閒話第三百五十八章 鄒家第十九章 孫傳庭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隊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財養大明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內閣 新章程第八百一十四章 誘敵出擊、斷其後路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二百二十章 憂慮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濟格的夢想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四百零九章 齊射
第八百九十章 獲利豐厚的農戶們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殺官第五百八十章 佈置妥當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槍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四百零六章 列陣第三百五十二章 請封第四十八章 巡視第八百三十九章 變通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與治吏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二百八十六章 販私第三百九十四章 發兵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開殺戒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經濟發展要均衡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現任高官致仕第八百一十七章 鐵炮火銃對射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輔的兒子就是不一樣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爾的新生活第九十八章 計議第三章 改變戰略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與爭議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蘇伊士運河第八百五十一章 內訌第十一章 勇衛營第八百章 太子聽政、安撫鄭芝龍第四百零三章 慘敗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醫院第一百一十四章 壟斷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地四百五十五章 心有不甘的皇太極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網第七百三十九章 戰略意圖、天大的人情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蘭人想找大明做幫手第七百六十九章 減稅、太子游學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設兵團第五百七十八章 捨不得第三十七章 大戰1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五十九章 追擊1第五十六章 接應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規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紛爭第三百三十章 改進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門爭奪戰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四百零六章 列陣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裡還敢安睡嗎?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縣衙的日常第二百二十七章 議定第七百四十六章 準備就緒第三百九十四章 發兵第七百七十七章 飛梭、大明第一項壟斷產業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誕生第三百二十二章 外力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頂山崗上的堡寨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六百八十章 銀子多了愁的怎麼花出去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華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會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三百九十三章 錦州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賊首血肉祭奠甲申之變第一百一十章 鹽商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第五十章 殘暴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將軍第五十九章 追擊1第一百一十一章 鹽利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銃手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第七百六十五章 戰前閒話第三百五十八章 鄒家第十九章 孫傳庭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隊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財養大明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內閣 新章程第八百一十四章 誘敵出擊、斷其後路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二百二十章 憂慮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濟格的夢想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四百零九章 齊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