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呂惠卿的小心思

“下船了!拿好行李,當心腳下!”

船老大盡力扯着嗓子吆喝,但聲音在嘈雜中依舊顯得單薄。

剛一下船,開封東水門外那混合着汗味、牲口糞便、新糧谷香、熟食油脂以及遠處飄來的不知名香料的氣息,就濃烈而鮮活地撲面而來。

哪怕捂着鼻子也沒用,這股味道依舊能夠霸道地涌入鼻腔。

他們要進城,所以順着隊伍自然而然地來到了稅吏所在的棚屋前,上面掛着“場務”的牌子。

在這裡,商賈們或焦急、或諂媚、或據理力爭地圍着執筆持籌的稅吏,爭執聲、報價聲、驗貨呼喝聲混雜一片。

“幾位郎君,是應考的舉子?”

一個機靈的牙人眼尖,見他們一行人雖風塵僕僕但氣度不凡,立刻擠上前來,滿臉堆笑地作揖道:“可需尋個清淨雅緻的邸店落腳?小人熟門熟路,保管安排得妥妥當當!”

曾鞏作爲長者,沉穩地回禮道:“多謝好意,我等自有安排。”

隨後,等牙人離開了,曾鞏轉頭對陸北顧他們解釋道:“邸店太貴不划算,進了城之後,若是沒有落腳的地方,可以尋寺廟去借住,開封城中寺廟衆多,絕大多數都可以借住,價格便宜又安靜,更適合備考.而且即便爲了交往應酬方便需要去邸店,也沒必要跟這種城外的牙人走,很容易被坑騙。”

“多謝子固兄。”王韶率先點了點頭。

“嗯,無妨,我也只是來的次數比你們多了些。”

交談間,排隊也輪到了他們。

曾鞏扭頭轉向稅吏方向,從懷中取出早已準備好的公驗,提高聲音說道:“我等乃是進京赴考的舉子。”

稅吏挨個看過公驗,確認無誤,態度稍微好了點:“舉子入京,舟船課稅可免,只是攜帶貨物若超過定例,仍需按市價納錢。”

他目光掃過幾人攜帶的嶽州特產——柑橘和湖蟹路上已經吃沒了,就剩下兩匹布和幾包魚乾。

這些土產的價值不算特別高,而且主要是自用,再加上數量也在“土儀”的範圍內,所以稅吏略作盤算,象徵性地收了些稅錢,便揮手放行。

進入開封城,城內的景象極爲繁華。

街道寬闊筆直,鋪着平整的大塊青石板,但依舊被行人、車馬塞得滿滿當當,兩側店鋪林立,望子高懸,五光十色,令人眼花繚亂。

有氣派的正店,門口掛着彩帛裝飾的歡門,酒博士的吆喝聲洪亮,也有售賣各色吃食的“分茶”,誘人的香氣瀰漫在空氣中,還有綢緞莊、金銀鋪、香藥鋪、紙墨店各色貨物琳琅滿目,彷彿全天下的珍奇都匯聚於此。

行人摩肩接踵,服飾各異,有正在乘車或騎騾的峨冠博帶士大夫,有身着錦袍的富商大賈,有短衣幫閒、行色匆匆的夥計小販,更有不少身着異域服飾、高鼻深目的蕃客。

身着皁衣的巡街鋪兵手持水火棍,在人羣中警惕地巡視。

“真乃人煙浩穰,花光滿路!”

曾布年輕,看得目不轉睛,忍不住驚歎出聲。

行至一處相對開闊的路口,曾鞏停下腳步,對陸北顧、呂惠卿、王韶、崔文璟四人拱手道。

“諸位賢弟,我等去太平興國寺浴室院借住,雖簡陋些,但勝在清靜,便於溫書。若是有同去的可以一起,若是諸位有去處,我等便在此與諸位暫別了。”

“我住民居。”

王韶有自己的打算,至於他說的民居是親戚家還是那種出租的民居,就不清楚了。

“呂賢弟呢?”崔文璟問道。

“我、我想住邸店。”呂惠卿沒擡頭看他,盯着腳下的行李說道。

崔文璟好心勸道:“邸店挺貴的,不如跟我倆去天清寺借宿吧,那邊的老和尚我認得。”

“不用了。”

崔文璟點點頭不再多言。

在旁邊看着的陸北顧亦是看破不說破.呂惠卿這小子挺有心眼,他肯定是要去如今剛剛權知開封府的曾公亮家裡住,因爲呂惠卿的父親呂璹是景佑元年進士,官至光祿寺卿,如今雖然不在朝中,但跟曾公亮關係非常地好,兩家是姻親。

而且,兩家的老家還都是泉州晉江縣人,前些年曾家欲擴建府第,呂璹甚至直接把自家地皮騰出來贈予曾家,在大師黃應鐘的指點下另擇新地。

這種鐵的不能再鐵的關係,呂惠卿來京考試不去曾公亮家裡住,曾公亮都不可能同意。

而呂惠卿不跟他們這些路上認識的朋友說,無非就是不想讓人知道這層關係,或者讓人藉助他的關係認識曾公亮。

於是,同行了很久的衆人紛紛告別散去。

“子固兄。”崔文璟道,“待我倆安頓下來,再尋機去太平興國寺拜訪兄臺。”

“好,改日再敘。”

曾鞏很真誠地說道。

“諸位,那便就此別過。”王韶灑脫地一拱手,“待尋得民居住處,安頓下來,再去兩座寺廟尋你們互通消息,共遊這東京勝景!”

“善!”

“後會有期!”

隨後,曾鞏帶着家人們,扛着行李,匯入向前的人羣,而呂惠卿和王韶的身影,也很快各自消失在街巷深處。

轉瞬間,熱鬧的十字路口,只剩下陸北顧和崔文璟,和他們那裝着幾件換洗衣物、大量書籍以及嶽州特產的簡單行囊。

“就剩咱倆了,走吧,去天清寺,那地方清淨得很,老和尚慧明法師跟我是舊識,定能安排妥當。”

陸北顧點點頭,城內的喧囂並未因他們改變方向而有任何變化,各種聲音、氣味、色彩交織纏繞,形成一股令人眩暈的五感洪流。

“讓開!讓開!急腳遞!”

一聲急促的呼喝伴隨着清脆的馬蹄聲自身後傳來,人羣像被刀劈開般向兩旁急閃。

一名身着赭紅色公服、頭戴交腳襆頭的驛卒,策馬緩馳而過,馬蹄鐵敲擊石板發出清脆急促的“噠噠”聲,馬臀上插着一面小小的三角紅旗,上書一個醒目的“急”字。

風塵僕僕的驛卒伏在馬背上,無視兩旁的一切,只爲將手中的軍情以最快的速度傳遞出去。

——這是帝國血脈奔流不息的證明。

“好險!”

崔文璟拉着陸北顧躲到一家香藥鋪的屋檐下,看着驛卒遠去的背影。

“這東京城裡,真是片刻不得閒。”

沿着街道又走了約莫一刻多鐘,喧鬧的市聲漸漸被拋在身後。

前方出現一座寺院,在深秋澄澈的陽光下顯得莊嚴肅穆。

山門高大,上書三個鎏金大字——“天清寺”。

寺門前頗爲開闊,植有幾株高大的銀杏,金黃的落葉鋪了一地。

與剛纔城內的喧囂相比,這裡彷彿是兩個世界,只有僧人的誦經聲和悠揚的鐘磬聲隱隱傳來,空氣中瀰漫着香燭特有的氣息。

“就是這兒了!”

崔文璟臉上露出輕鬆的笑容,熟門熟路地引着陸北顧走向側門,向守門的知客僧通報了姓名,並言明尋訪慧明長老。

知客僧合十行禮,進去通傳。

他們等了好一會兒,一位鬚髮皆白的老僧迎了出來。

“阿彌陀佛!”慧明法師聲音平和,“一別數年,施主風采更勝往昔了。”

“慧明法師!”

崔文璟恭敬地深施一禮:“此番再次進京應考,叨擾寶剎了.這位是與我同來的好友,瀘州舉子陸北顧。”

陸北顧也連忙行禮:“晚生陸北顧,見過慧明法師。”

“好,好,都是讀書種子,好生用功,前途無量。”

慧明長老含笑點頭,目光溫和地掃過兩人肩上的行囊。

“一路舟車勞頓,辛苦了,寺中尚有數間清淨僧寮可供借住,隨老衲來吧。”

跟着慧明長老穿過幾重院落,繞過香菸繚繞的大雄寶殿,來到寺院後方一處相對僻靜的跨院,院內青磚鋪地,幾間不算寬的僧寮整齊排列,屋前種着幾叢修竹,環境果然清幽雅緻。

慧明長老爲他們安排了兩間相鄰的僧寮。

房間面積不大,僅容納一牀、一桌、一凳,還有一個簡陋的書架,不過雖然簡單,卻收拾得異常乾淨整潔。

從房間裡推開木窗,窗外便是幾竿翠竹,秋陽透過竹葉灑下斑駁的光影。

慧明長老說道:“齋飯在齋堂,辰時、午時、酉時各一次,熱水可去茶房自取,若有其他所需,可隨時尋老衲或這邊的僧人。”

“多謝長老!此處甚好,已是極好的安身之所了。”崔文璟和陸北顧連聲道謝。

送走慧明長老,兩人終於卸下沉重的行囊,長長地吁了口氣。

陸北顧揉着被書箱勒得生疼的肩膀,走到窗邊,深深吸了一口帶着竹葉清香的空氣,緊繃了多日的神經,在這份突如其來的寧靜中緩緩鬆弛下來。

窗外,幾隻麻雀在竹枝間跳躍,發出細碎的啁啾聲,更襯出院落的幽靜。

“總算到了。”陸北顧感嘆道。

崔文璟也走過來,與他並肩而立,望着窗外的秋日晴空。

“是啊,總算到了。”

崔文璟扭過頭問道:“接下來有什麼打算嗎?”

陸北顧從自己的笈囊裡拿出了兩封被他珍藏着的信箋,說道:“得去拜見兩個重要的人。”

第25章 少年應許凌雲志第80章 縣試第一名的福利第43章 鑊氣第182章 光耀門楣【求月票!】第68章 我不值得被寄予厚望嗎?第75章 豐厚回報第227章 儒學復興運動第177章 州試第一,陸北顧!【求月票!】第96章 這世界這麼小嗎第138章 重點培養第218章 聖火昭昭,聖光耀耀第52章 知恩圖報第57章 嫂嫂來信第116章 脫胎換骨第76章 匡扶天下之志第176章 解元歸屬第40章 天下奇才!第253章 初冬的尋常黃昏第155章 發乎情,止乎禮義第157章 再入藏書樓第102章 陸北顧的《六國論》【求月票!】第8章 “一個很重要的人”第95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州學第234章 進士氣象第258章 《論漢唐以來吏治得失》【求月票!第155章 發乎情,止乎禮義第123章 四州聯考的內情第72章 莫離蓋纏,莫求佛祖【求月票!】第229章 王霸之辨第239章 宋瘋子第14章 藏書樓中意外發現第230章 國士之器第6章 好大一份見面禮第189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求月票!】第46章 《賦得梅》第182章 光耀門楣【求月票!】第167章 淯井監第53章 上門催稿第92章 西南局勢第171章 剜腐之刀第151章 與蘇洵的較量第140章 蘇洵:我去與他切磋一番!第198章 你也是青松社成員?【求月票!】第82章 縣試第50章 國朝懸案第52章 知恩圖報第244章 文脈之爭第155章 發乎情,止乎禮義第209章 禮部貢院第199章 人生停在十八歲的曾鞏第160章 “但得澄如許,心同萬里平”第132章 你闖大禍了!第143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61章 五觀堂第55章 高度內卷的州學第74章 在“是或否”之間選擇了“或”【求月第252章 趙徽柔第78章 新家第202章 公主婚事第207章 抵達開封第132章 你闖大禍了!第165章 抉擇第104章 南朝何事?第223章 醉翁歐陽修第202章 公主婚事第259章 轉移矛盾是個好方法第250章 絕世好劍第21章 略施小計第197章 《與兄書》【求月票!】第42章 張方平的饋贈第175章 你猜是誰寫的?第78章 新家第57章 嫂嫂來信第269章 改變世界的契機第241章 你們現在就是監生了第10章 遲早要被這書呆子拖累死第224章 來解圍的梅堯臣第209章 禮部貢院第232章 國子監與太學第209章 禮部貢院第89章 白沙先生第167章 淯井監第240章 紫袍大員第55章 高度內卷的州學第243章 考前特訓第101章 挺進前五名第221章 骨正 肉豐 度精第189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求月票!】第5章 來自何聰的記恨第177章 州試第一,陸北顧!【求月票!】第265章 入中法與見錢法第23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52章 趙徽柔第118章 其得也赫赫,其失也昭昭第108章 蘇軾的好勝心第137章 韓三孃的心思第75章 豐厚回報第239章 宋瘋子第1章 穿越到大宋的學霸第170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
第25章 少年應許凌雲志第80章 縣試第一名的福利第43章 鑊氣第182章 光耀門楣【求月票!】第68章 我不值得被寄予厚望嗎?第75章 豐厚回報第227章 儒學復興運動第177章 州試第一,陸北顧!【求月票!】第96章 這世界這麼小嗎第138章 重點培養第218章 聖火昭昭,聖光耀耀第52章 知恩圖報第57章 嫂嫂來信第116章 脫胎換骨第76章 匡扶天下之志第176章 解元歸屬第40章 天下奇才!第253章 初冬的尋常黃昏第155章 發乎情,止乎禮義第157章 再入藏書樓第102章 陸北顧的《六國論》【求月票!】第8章 “一個很重要的人”第95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州學第234章 進士氣象第258章 《論漢唐以來吏治得失》【求月票!第155章 發乎情,止乎禮義第123章 四州聯考的內情第72章 莫離蓋纏,莫求佛祖【求月票!】第229章 王霸之辨第239章 宋瘋子第14章 藏書樓中意外發現第230章 國士之器第6章 好大一份見面禮第189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求月票!】第46章 《賦得梅》第182章 光耀門楣【求月票!】第167章 淯井監第53章 上門催稿第92章 西南局勢第171章 剜腐之刀第151章 與蘇洵的較量第140章 蘇洵:我去與他切磋一番!第198章 你也是青松社成員?【求月票!】第82章 縣試第50章 國朝懸案第52章 知恩圖報第244章 文脈之爭第155章 發乎情,止乎禮義第209章 禮部貢院第199章 人生停在十八歲的曾鞏第160章 “但得澄如許,心同萬里平”第132章 你闖大禍了!第143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61章 五觀堂第55章 高度內卷的州學第74章 在“是或否”之間選擇了“或”【求月第252章 趙徽柔第78章 新家第202章 公主婚事第207章 抵達開封第132章 你闖大禍了!第165章 抉擇第104章 南朝何事?第223章 醉翁歐陽修第202章 公主婚事第259章 轉移矛盾是個好方法第250章 絕世好劍第21章 略施小計第197章 《與兄書》【求月票!】第42章 張方平的饋贈第175章 你猜是誰寫的?第78章 新家第57章 嫂嫂來信第269章 改變世界的契機第241章 你們現在就是監生了第10章 遲早要被這書呆子拖累死第224章 來解圍的梅堯臣第209章 禮部貢院第232章 國子監與太學第209章 禮部貢院第89章 白沙先生第167章 淯井監第240章 紫袍大員第55章 高度內卷的州學第243章 考前特訓第101章 挺進前五名第221章 骨正 肉豐 度精第189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求月票!】第5章 來自何聰的記恨第177章 州試第一,陸北顧!【求月票!】第265章 入中法與見錢法第23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52章 趙徽柔第118章 其得也赫赫,其失也昭昭第108章 蘇軾的好勝心第137章 韓三孃的心思第75章 豐厚回報第239章 宋瘋子第1章 穿越到大宋的學霸第170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