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三峽秋望》【求月票!】

陸北顧深吸了一口清冷的大江水汽,轉身與崔文璟一同進入船艙。

掀開那厚實的箬篷門簾,一股混雜着陳年桐油、潮溼木板、江水腥氣和隱約汗味的複雜氣息撲面而來,瞬間包裹了陸北顧。

他微微蹙眉,努力適應。

艙內光線昏暗,沒點燈,僅靠高處幾扇捲起的竹簾透入熹微的晨光。

腳下是略顯粗糙的船板,鋪着半舊的、邊緣有些磨損的竹蓆,踩上去很硬實。

因爲船本身就不大,這艘船是典型的宋代內河中型客船,長約七丈,寬約一丈二尺,所以去掉各種必要的功能區的面積之後,他們包船所住的“客艙”區域也狹窄,僅能容納下兩張牀鋪而已。

陸北顧的目光在艙內逡巡,艙壁是厚實的木板,拼接處可見清晰的榫卯和填塞的艌料,也就是麻絲桐油混合物,顏色呈深棕色。

他好奇地伸手摸了摸,觸感堅硬冰涼。

這東西的用途他倒是知道,就是防水材料,用來確保水密性的。

靠近舷窗捲起的竹簾處,他能看到外面奔流的江水和迅速後退的岸景,光影在竹篾編就的篷頂上跳躍晃動。

崔文璟熟稔地給他講着路線。

“咱們經涪州、忠州,不日便可至夔州,那裡便是三峽入口了。”

“瞿塘峽雄,巫峽秀,西陵峽險,古人云‘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我雖數次經由三峽出川,但每次來,都有不同的感觸,其中震撼,非親眼所見不能描述。”

“待出了西陵峽,便是荊湖北路的峽州,過了荊門山,再順流至江陵府。”

“到了江陵,便踏上了朝廷漕運網,路線四通八達,無論是僱船還是怎樣,都很便利,怎麼都能順着水網直抵開封。”

陸北顧點了點頭,他地理很好,對於路線相當清楚。

不過,從四川順江而下,這種經歷對於他來講也確實是第一遭。

等到太陽徹底升起,秋日清晨的寒意就開始被驅散了,連帶着船艙內的溫度也明顯升高了起來。

“出去轉轉?帶你看看這艘船。”崔文璟提議道。

“好。”

掀開門簾,清冽的江風猛地灌入,陸北顧的精神瞬間爲之一振。

在溫暖的秋日陽光的照耀下,他踏上甲板,觀察起了這艘船。

主桅杆位於船體中部靠前位置,桅杆是一根非常粗的大木,高度感覺倒下來跟船長差不多,而桅杆頂部懸掛一面巨大的長方形布帆,帆索是由麻繩製成的帆腳索、升降索組成的。

除此之外,船頭還有一根較小的前桅杆,掛着一面小三角帆,這是用來在無風或逆風需要搶風行駛時用的。

而整艘船的動力除了帆,船的兩舷各有數支長長的木槳,由船工在甲板兩側操作,船尾還有櫓。

船上是嚴格禁火的,只在靠近船尾的地方,固定着一口泥爐。

爐膛裡炭火正紅,上面架着一口鐵鍋,鍋裡的水正咕嘟咕嘟冒着熱氣。

這就是船上所有人,接下來吃熱食和燒開水的唯一來源了。

陸北顧走到後面,正好遇到剛纔的船老大,他好奇問道:“船家,這船艉翹得這般高,行船時當真有助益?”

船老大抹了把汗,咧嘴一笑,只道:“這翹艉嘛,順水時像鴨子屁股,能把水往兩邊排開,省力不少哩。在峽江急流裡,船頭不容易扎猛子,穩當!”

“那這櫓看着比槳沉重,操控不易吧?

船老大拍了拍光滑的櫓柄:“嘿,稱手得很!槳是硬推,這櫓嘛,在水裡這麼一搖一扳,叫‘抱艄’,比槳省力,勁兒還足,掌舵調頭都靠它!比那硬邦邦的舵牙活泛多了。”

船身在奔涌江流的推動下有力地搖晃着,破開層層白浪,堅定地向東。

兩岸青山如黛,層林盡染秋色,在朝陽的金輝中更顯壯麗。

船行數日,兩岸青山連綿不絕,江流愈發湍急。

而到了三峽入口,江流驟然收緊,原本開闊的江面彷彿被兩扇巨大的、青黑色的石門猛然合攏。

“這便是夔門!”

崔文璟指着前方對陸北顧說道。

陸北顧看着赤甲山與白鹽山隔江對峙,峭壁千仞,直插雲霄,彷彿開天闢地時留下的巨大裂隙,山體裸露的岩石呈赭紅與灰白相間,在秋日的晨光下更顯蒼涼雄渾。

而腳下的江水開始被擠壓得如同憤怒的巨獸,翻滾着、咆哮着,捲起渾濁的浪花和漩渦,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

他們這艘七丈長的航船,此刻在夔門的巨口之下,渺小到.就如同一片投入激流的落葉。

船老大早已收起船頭那面小三角帆,主帆也降下大半,只留下必要的受風面。

他穩立船尾艄樓,雙目圓睜,虯結的手臂爆發出驚人的力量,將那巨大的櫓搖得“吱呀”聲幾乎連成一片,對抗着洶涌的暗流和紊亂的漩渦,竭力穩住船身,使其順應着狹窄的水道疾馳而下。

兩側搖槳的船工也齊聲呼喝,號子聲在峽谷間迴盪,甚至蓋過了部分浪濤的喧囂。

在經過夔門的時候,陸北顧竭力仰頭望去,只感覺嶙峋的怪石懸在頭頂,高聳的崖壁彷彿要傾倒下來,只餘一線青天。 陽光都不能完全照進這深邃的峽谷,巖壁巨大的陰影籠罩着江面,寒氣森森。

船身被奔騰的江水裹挾着,以驚人的速度向下遊衝去,劇烈的顛簸搖晃讓陸北顧不得不緊緊抓住船舷。

他心中震撼難言,真切地感受到了自然的偉力。

客船衝出夔門,江流稍緩,但兩岸依舊是連綿不絕的絕壁。

船行不久,眼前豁然展開一片截然不同的景象。

——到巫峽了。

兩岸的山峰不再如夔門那般赤裸猙獰,而是披上了濃郁的秋裝。

蒼翠的松柏間雜着火紅的楓、金黃的楸、深褐的櫟,層層迭迭,如同一幅巨大的、色彩斑斕的織錦鋪展在陡峭的山體上。

而云霧,纔是巫峽的靈魂。

潔白的雲帶纏繞在半山腰,時而聚攏成團,時而飄散如紗,將那些形態各異的峰巒裝點得如同仙境。

江水也開始變得碧綠深邃,宛如流動的翡翠一般可人,倒映着兩岸的斑斕秋色和變幻的雲影。

偶爾,一聲悠長悽清的猿啼從雲霧繚繞的密林深處傳來,劃破峽谷的寂靜,應和着船工搖櫓的“吱呀”聲和槳葉破水的“嘩啦”聲,平添幾分空靈寂寥。

陸北顧凝望着眼前這恍如世外的景緻,心頭縈繞着那千古名句。

良久,他方纔輕聲嘆道:“酈道元誠不我欺不到此地,又怎知‘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這句詩,其中哀婉,竟是如此真切。”

“雲霞蒸蔚,江山如畫,豈能無詩?”

崔文璟深吸了一口帶着水霧的空氣,神情沉醉而悵然,彷彿這人間仙境已滌盡了他胸中屢試不第的鬱結,只餘下對這造化的無限感懷。

他望向陸北顧,眼中帶着邀請之意:“賢弟,此等天地大觀在前,你我何不效仿古人,臨風一詠?”

陸北顧含笑拱手:“崔兄詩才卓然,理當先請。”

崔文璟略一沉吟,目光掃過那雲霧繚繞的千峰與腳下奔流的碧水,胸中塊壘化作釋然之句,朗聲吟道。

“《赴京過夔門有感》

萬里長江一葦通,巒連曠野走蟠龍。

驚瞻霧鎖巫山峙,駭睹濤崩夔峽洪。

鷗鷺棲機汀渚畔,風帆劈浪海天中。

此身已寄煙波外,何必蓬萊覓舊蹤?”

其聲清越,在峽谷間隱隱迴盪,詩中既有對壯闊江山的驚歎,亦透出歷經險阻後的悵惘。

“好一句‘此身已寄煙波外,何必蓬萊覓舊蹤’!”陸北顧讚道。

而與人到中年屢試不第的崔文璟不同,少年一副青衫磊落、眼中有光的模樣,他過三峽時看到的不是煙波浩渺的悵惘,而是天地壯闊的豪情。

此時,陸北顧胸中豪氣頓生。

他摘下腰間葫蘆,雖無酒,亦仰頭暢飲一口清水。

“那我便也和一首《三峽秋望》!”

他憑欄而立,對着那萬仞青山與奔流大江,朗聲應和。

“金烏乍躍白鹽巔,霜楓盡染赤崖煙。

年少氣吞巴蜀水,舟輕欲破楚荊關。

雲開巫峽千帆競,浪涌瞿塘萬馬旋。

此去汴梁摘星斗,不教秋色老江天!”

最後一句,他幾乎是縱情長嘯而出,聲震峽谷,充滿了對未來的無限憧憬。

同樣三峽行舟的情景,陸北顧一句“雲開巫峽千帆競,浪涌瞿塘萬馬旋”,前半句以無數舟船乘風破浪的場景,暗喻天下英才競相前行的壯闊場面,後半句寫的是瞿塘峽的驚濤駭浪在此刻就如同衝鋒陷陣的戰馬一般氣勢磅礴,以喻其不畏前路險阻。

可以說,他詩句中那股少年投身時代大潮的激情無畏,與崔文璟詩中鷗鷺忘機的閒適、風帆破浪的孤寂,甚至見蒼茫空闊而生退意,截然相反。

而心中生出了悵惘之情的崔文璟,似乎也被他的豪情所感染,振奮言道:“你我此行,正好一睹這大宋的萬里錦繡,與那煌煌天闕!”

客船如離弦之箭,順流疾馳,載着兩位士子駛向荊湖。

前程萬里,山水迢迢。

【第二卷《少年遊》,結卷。】

(本章完)

第200章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第12章 陸北顧的未來計劃第179章 跨馬遊街,傾城相賀!【求月票!】第207章 抵達開封第93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39章 陸北顧的設想第157章 再入藏書樓第80章 縣試第一名的福利第193章 《小宋學士夜宴圖》【求月票!】第218章 聖火昭昭,聖光耀耀第240章 紫袍大員第240章 紫袍大員第159章 鴝鵒鴝鵒,往歌來哭第37章 今朝先來謁相公第135章 《哪吒降龍》第9章 千年龍虎榜第107章 《鷓鴣天千古事》【求月票!】第217章 天才遍地走的開封第173章 範祥的許諾第188章 《三峽秋望》【求月票!】第132章 你闖大禍了!第136章 童謠第269章 改變世界的契機第163章 浮一大白第8章 “一個很重要的人”第14章 藏書樓中意外發現第251章 官家第184章 人間至味【求月票!】第3章 一紙《御夏策》,文成滿堂驚!第173章 範祥的許諾第102章 陸北顧的《六國論》【求月票!】第106章 願乘長風破萬里浪第261章 包青天第146章 甲上之選!第170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154章 你比我還卷啊第45章 師父,別念了第43章 鑊氣第141章 觀瀾社第268章 拜碼頭第51章 歸途第53章 上門催稿第81章 帶着祝福努力吧!第39章 陸北顧的設想第101章 挺進前五名第256章 大廈將傾,積弊如山第232章 國子監與太學第80章 縣試第一名的福利第207章 抵達開封第123章 四州聯考的內情第255章 王安石【三更求月票!】第142章 醍醐灌頂第165章 抉擇第218章 聖火昭昭,聖光耀耀第171章 剜腐之刀第215章 兌獎時刻第204章 此情此景,豈能無詩?第168章 劍拔弩張第60章 牙不會硌掉了吧第50章 國朝懸案第59章 《黑神話:西遊記》的雛形第69章 摹南朝綺靡之風【求首訂!】第221章 骨正 肉豐 度精第90章 大時代就要來了第191章 呂惠卿與王韶【求月票!】第67章 意外第224章 來解圍的梅堯臣第247章 劉幾的質疑第71章 風過鬆杪兮霓迴天【求月票!】第38章 開源?節流?第226章 思想變革的前夜第1章 穿越到大宋的學霸第104章 南朝何事?第203章 故壘西邊,周郎破曹第89章 白沙先生第81章 帶着祝福努力吧!第93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245章 教其爲喪髽之法當卑小第136章 童謠第137章 韓三孃的心思第220章 三易回河第49章 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第83章 春秋筆法第61章 五觀堂第63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214章 迷霧散盡第143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80章 縣試第一名的福利第30章 江川號子第20章 小叔叔真好第254章 西夏劇變第251章 官家第141章 觀瀾社第58章 沐佛節第30章 江川號子第65章 觀棋第149章 巔峰唐宋八大家的強度第157章 再入藏書樓第74章 在“是或否”之間選擇了“或”【求月
第200章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第12章 陸北顧的未來計劃第179章 跨馬遊街,傾城相賀!【求月票!】第207章 抵達開封第93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39章 陸北顧的設想第157章 再入藏書樓第80章 縣試第一名的福利第193章 《小宋學士夜宴圖》【求月票!】第218章 聖火昭昭,聖光耀耀第240章 紫袍大員第240章 紫袍大員第159章 鴝鵒鴝鵒,往歌來哭第37章 今朝先來謁相公第135章 《哪吒降龍》第9章 千年龍虎榜第107章 《鷓鴣天千古事》【求月票!】第217章 天才遍地走的開封第173章 範祥的許諾第188章 《三峽秋望》【求月票!】第132章 你闖大禍了!第136章 童謠第269章 改變世界的契機第163章 浮一大白第8章 “一個很重要的人”第14章 藏書樓中意外發現第251章 官家第184章 人間至味【求月票!】第3章 一紙《御夏策》,文成滿堂驚!第173章 範祥的許諾第102章 陸北顧的《六國論》【求月票!】第106章 願乘長風破萬里浪第261章 包青天第146章 甲上之選!第170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154章 你比我還卷啊第45章 師父,別念了第43章 鑊氣第141章 觀瀾社第268章 拜碼頭第51章 歸途第53章 上門催稿第81章 帶着祝福努力吧!第39章 陸北顧的設想第101章 挺進前五名第256章 大廈將傾,積弊如山第232章 國子監與太學第80章 縣試第一名的福利第207章 抵達開封第123章 四州聯考的內情第255章 王安石【三更求月票!】第142章 醍醐灌頂第165章 抉擇第218章 聖火昭昭,聖光耀耀第171章 剜腐之刀第215章 兌獎時刻第204章 此情此景,豈能無詩?第168章 劍拔弩張第60章 牙不會硌掉了吧第50章 國朝懸案第59章 《黑神話:西遊記》的雛形第69章 摹南朝綺靡之風【求首訂!】第221章 骨正 肉豐 度精第90章 大時代就要來了第191章 呂惠卿與王韶【求月票!】第67章 意外第224章 來解圍的梅堯臣第247章 劉幾的質疑第71章 風過鬆杪兮霓迴天【求月票!】第38章 開源?節流?第226章 思想變革的前夜第1章 穿越到大宋的學霸第104章 南朝何事?第203章 故壘西邊,周郎破曹第89章 白沙先生第81章 帶着祝福努力吧!第93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245章 教其爲喪髽之法當卑小第136章 童謠第137章 韓三孃的心思第220章 三易回河第49章 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第83章 春秋筆法第61章 五觀堂第63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214章 迷霧散盡第143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80章 縣試第一名的福利第30章 江川號子第20章 小叔叔真好第254章 西夏劇變第251章 官家第141章 觀瀾社第58章 沐佛節第30章 江川號子第65章 觀棋第149章 巔峰唐宋八大家的強度第157章 再入藏書樓第74章 在“是或否”之間選擇了“或”【求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