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姐姐陸南枝的一番描述,陸北顧對此時的“開封裴氏”有了一個詳細的認識。
他也明白爲什麼寒食節的時候,嫂嫂裴妍會說“在開封時,寒食節最後一日黃昏,官家真會派中使給大臣賜新火”了。
聞喜裴氏自古爲三晉望族,也是華夏曆史上聲勢顯赫的名門巨族,其家族自秦漢以來,歷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極,譬如三朝元老裴矩、大唐開國元勳裴寂、中唐名相裴度等等人物,都是出自裴氏,光是在正史裡有記載的家族子弟就不下數百人,出過無數公侯將相。
不過因爲被黃巢撅了根,在又經歷了五代戰亂之後,聞喜裴氏早已不復往日榮光。
而“開封裴氏”這一支,是太宗朝時期,裴妍的曾祖父右神武大將軍裴延復來開封任職後,正式從聞喜裴氏裡面分出來開枝散葉的。
到了真宗朝,“開封裴氏”的第二代,也就是裴妍的祖父那一輩,裴濟、裴麗正、裴麗澤三兄弟,尚且都能全部高中進士,並且官至知州,出現了“一門三知州”的盛況。
而到了第三代“德”字輩,就明顯地出現了階層跌落的趨勢。
能支撐“開封裴氏”門面的,就是裴妍的父親裴德輿,以及大伯裴德谷。
裴德輿由開封府推官、潁州知州,一路做到了提點梓州路刑獄、提點京東路刑獄、夔州路轉運使、益州路兵馬鈐轄,仕途一片光明,本來正常來講下一步就是要緋袍變紫袍的。
可惜,裴德輿運氣不好,剛調任河北,就遇到了著名的“貝州兵變”,因處置不力而被貶,隨後就是在各州之間不斷奔波調動.這也是大宋的知州們的常態。
在兩年前,裴德輿被任命爲涇州知州,還沒動身,便一病不起,最後離世,享年六十七歲。
裴德輿有兩任夫人,分別是史氏和李氏,這兩位夫人生了兩個女兒都嫁給了進士,也就是此前的瀘州軍事推官楊諤,以及溫州軍事判官趙頡。
至於陸北顧的嫂嫂裴妍,並非是妻生,而是妾生,故而在提點梓州路刑獄的時候,因緣許給了陸家。
而如今裴德輿離世,“開封裴氏”實際上的當家人,便是裴德谷了。
裴德谷以奉化知縣入仕,歷任南京留守司通判,做過蓬、絳、解、虢、澤、沂六州知州,現任工部虞部郎中,是個實權職位主要負責掌管山澤、苑囿、畋獵,所有砍伐木石、薪炭、藥物的事宜都歸其管轄,除此之外,還負責金銀銅鐵鉛錫等礦山的廢置收採事宜。
至於“開封裴氏”第三代“德”字輩的其他人,如裴德基、裴德豐,官職就不高了,只是普通京官。
而第四代“士”字輩則更拉胯,除了裴德輿的次子裴士禹如今任職西京留守推官以外,裴德谷的兒子裴士倫、裴士林、裴士傑,都是一些寺丞之類的職官,沒有具體差遣,就領一份俸祿混日子。
不過裴德谷的八個女兒倒是都嫁的不錯,全都嫁給了官員,其中一個女婿王益柔還是宰相王曙的兒子。
“一代不如一代,也沒什麼可懼怕的。”
陸北顧心中暗想道。
實際上,這也是此時的他,心態不同了。
如果他還是個合江縣的縣學學生,那麼“開封裴氏”這種一門出過好幾個知州的名門望族,那根本就不是他能夠匹敵的。
就算嫂嫂裴妍與“開封裴氏”斷絕往來,是因爲其中有什麼仇怨,他也沒有能力去報。
不過現在,經過宋庠等人的教導,再加上能夠準確地把握下個月禮部省試所考校的文風,陸北顧對於通過禮部省試這件事情,已經非常有信心了。
而且,張方平和範祥,也急需他這種懂經濟的人才。
所以此時的陸北顧相信憑藉自己的努力和貴人的賞識,他在未來的朝堂上,必定會有一席之地。
故而對“開封裴氏”這種逐漸衰落的家族,也就沒有任何畏懼心理了。
沉思片刻,陸北顧開口問道。
“那當年父親又是因何而亡故的?”
聽了這話,陸南枝沉默了許久,隨後開口。
“父親他是被構陷的。”
陸南枝的目光越過陸北顧,投向門外漸漸沉落的暮色,彷彿穿透了十四年的光陰,又回到了那段驚心動魄的日子。
“那時父親在都水監任職,負責‘勾當虹橋修造物料事’。”
陸南枝的聲音有些黯啞:“朝廷要廢了舊橋,仿照陳希亮在宿州段的汴河上所造的虹橋,在開封段的汴河上也建一座不用橋墩、橫跨兩岸的新橋,這本是利國利民、暢通漕運的好事,父親他夙興夜寐,殫精竭慮,圖紙改了又改,物料算了又算.”
她的手指抓着粗糙的木桌邊緣,指節泛白。
“可這橋,擋了別人的財路,就是那些‘塌房’裡的商人。”
“這些汴河兩岸貨棧的主人,靠着舊橋低矮、船隻通行緩慢,上下貨物都得在他們塌房裡週轉,盤剝船工、勒索客商,日進斗金!若是新虹橋建成了,船行如飛,誰還巴巴地把貨卸在他們塌房裡,讓他們雁過拔毛?”
陸北顧凝神靜聽。
“這些人在開封經營多年,勢力盤根錯節。”
哪怕是回憶,陸南枝的聲音仍然帶着一絲顫抖:“他們先是找上門來,想用金銀收買父親,讓他拖延工期,或者建議朝廷保留舊橋墩、讓橋洞矮些父親他性子耿直,最恨這等營私舞弊、損公肥私之事,嚴詞拒絕了。”
“他們見收買不成,便先是散佈謠言,說父親貪墨物料,中飽私囊。接着又找朝中官員上書,污衊新橋工程設計不穩,勞民傷財,建成便恐有傾覆之險這些污水,一時竟也潑得滿城風雨。”
“父親據理力爭,他拿着圖紙、演算結果,在都水監裡解釋過,都水監的主官也都明白,可還是無濟於事,因爲除了那些塌房商人,廟堂之上,也有人不想這橋順順利利地建成,不想看到漕運暢通、國庫豐盈!”
陸北顧心頭一凜,看起來,陸家的前塵往事涉及到的人物,層次還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