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此情此景,豈能無詩?

“船家,前方烏林可能停靠?”陸北顧開口問道。

“客官要去烏林?”船老大有些意外,但還是答道,“烏林有處小渡口,停泊自無不可。只是那裡荒僻,除了幾戶漁家,並無甚景緻可看,遠不如南岸赤壁熱鬧。”

“無妨,我們就是想看看那古戰場。”

呂惠卿、王韶、崔文璟等人也紛紛點頭。

既然已經來到赤壁大戰的古戰場了,要是不去看看,直接順流而下經過,實在是有些可惜了。

這年頭出一趟遠門可不容易,除了時間成本,衣食住行的花銷也都不是尋常家庭能承受得起的。

而對於他們這些士子來講,與著名的“打卡地”赤壁相比,來烏林這處真正的古戰場遊覽,其實更有意義。

既然客人都要求了,船老大也自無不可,他操控着客船依言緩緩靠向北岸。

烏林渡口果然簡陋,僅由粗糙的條石和木頭壘砌而成,停泊着幾艘破舊的漁船。

衆人棄舟登岸,腳下是鬆軟的沙土和叢生的蘆葦。

陸北顧放眼望去,眼前是一片延綿起伏的丘陵地帶,不高,卻頗有氣勢。

而丘陵之上,植被茂密,多爲低矮的灌木和松林,在秋風中發出蕭瑟的嗚咽。

隨後,衆人登上一座小丘。

此地南臨長江,浩蕩的江水在此處顯得尤爲湍急,北望則可見一條蜿蜒的內荊河,如一條玉帶環繞着這片土地。

整個烏林地區,彷彿一個巨大的、面向長江張開的懷抱。

呂惠卿這時候感嘆道:“‘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杜牧之詩,道盡天意弄人!”

“難說。”

王韶唱了反調,他蹲下身,抓起一把沙土,仔細捻了捻,又擡頭觀察着丘陵的走向和江岸的地形,沉聲解釋道:“此地丘陵環繞,看似利於紮營屯兵,又利於結成水寨。但實則江岸平緩,並無險峻山崖可依,丘陵又多荒草,一旦火起,風助火勢,營寨相連,首尾難顧曹孟德自負雄才,卻小覷了這長江天險與東南風候,赤壁之戰的結果要我看算不上天意,更多的是人謀。”

陸北顧默默聽着他們的議論,獨自向另一處稍高的土丘走去,腳下的泥土鬆軟,混雜着碎石和枯葉。

站在丘頂,視野比剛纔的那座小丘更加開朗。

眼前是奔流不息的長江,對岸那赭紅色的陡峭崖壁——赤壁,在午後的陽光下清晰可見,果然如一面巨大的屏風,與腳下的烏林隔江相望。

他閉上眼睛,試圖在腦海中重構那場驚世之戰。

震天的喊殺聲、戰鼓聲似乎還在耳邊迴響,火光沖天濃煙蔽日,鐵索連舟的龐大艦隊在烈焰中燃燒、崩潰,化爲灰燼沉入江底。

腳下這片看似平靜的土地,曾浸染了多少鮮血,埋葬了多少雄心?

“因一場大火,成就了赤壁之名,而烏林卻鮮爲人知。”

歷史的真相往往被後世的傳說所掩蓋,真正的英雄地,反成了默默無聞的註腳。

他彎腰,從腳下的泥土中拾起一塊形狀奇特,被歲月磨蝕得黝黑髮亮的石頭,或許它曾見證過那場焚天烈焰?

至於殘劍斷戟之類的,他倒是沒發現。

實際上,發現纔是不正常的,因爲赤壁之戰距今已經過去八百四十八年了前唐杜牧所謂“折戟沉沙鐵未銷”,也純屬文學創造。

就在陸北顧沉思之際,太陽開始西沉,將陽光灑滿江面,也染紅了烏林的丘崗。

江水泛着金色的粼光,對岸的赤壁更顯壯麗。

然而在這片曾經真正經歷過最慘烈戰火的北岸,卻只有風聲、水聲和偶爾掠過的飛鳥,彷彿八百年的時光已撫平了一切創傷。

又遊覽了片刻並沒有什麼特別景色的烏林後,衆人告別了這片沉默的丘陵,重新登船。

客船緩緩離岸,烏林的輪廓在漸深的暮靄中化作一片濃重的剪影,而對岸的赤壁,在最後夕陽的映照下,如同被點燃的巨大火炬,紅得驚心動魄。

船行江心,方纔親臨遊覽的古戰場,如同烈酒的後勁,在衆人胸中翻涌激盪,難以平息。

那沉寂的土地、呼嘯的江風、對岸如血的赤壁,無不撩撥着這些飽讀詩書的舉子們的心絃。

呂惠卿最先按捺不住,他起身走到船尾,回望已然模糊的烏林方向,說道。

“諸君!今日踏足烏林,親見古戰場,遙想當年周郎英姿、黃蓋壯舉,曹公百萬貔貅竟成齏粉!此情此景,豈能無詩?”

“誰先來?”崔文璟問道。

其實從江陵夜宴上他就能看出來,呂惠卿和王韶的詩詞水平,都不高。

“在下不才,先拋磚引玉了!”

心緒激盪的呂惠卿忍不了了,他必須抒發一下情感,才能徹底把在江陵積累的憋屈感從心中驅逐出去。

“大江流日夜,赤壁峙千秋。

烏林埋戰骨,猶聞鼓角遒。

東風一炬烈,檣櫓化煙收。

霸業隨波逝,空餘萬古愁!”

年輕的曾布憋了半天,來了一句:“吉甫兄此詩,有杜牧遺風,然更添幾分豪氣。”

呂惠卿得了讚譽,臉上泛起紅光,他目光灼灼地看向王韶:“子純兄!你精通地理兵略,方纔在烏林剖析地形,鞭辟入裡,何不也作一首,以兵家之眼,再觀此戰?”

王韶本非以詩才著稱,但此刻胸中塊壘也被這古戰場勾起。

他沉吟片刻,緩緩站起,走到艙門邊:“吉甫兄珠玉在前,那我就勉力一試,方纔踏足烏林,觀其地勢,確有所感.就押‘一東’韻吧。”

“連營百里勢何雄?錯倚平丘背水窮。

火借風威焚蟻聚,舟因鎖固葬蛟龍。

地利未察失先手,天時已悖敗梟雄。

烏林丘壑今猶在,冷眼江濤唱大風。”

崔文璟雖然寫不出什麼好詩,但這麼多年積累下來,審美水平還是有的,他讚歎道:“子純此作,所謂‘‘錯倚平丘背水窮’’真乃兵家詠史之典範,至於末句更是餘韻悠長,發人深省!”

曾布聽得熱血沸騰,忍不住看向自己的兄長曾鞏:“大兄,吉甫兄與子純兄皆有大作,您......”

第240章 紫袍大員第130章 不敢開的惠民倉第163章 浮一大白第145章 《論苛政猛於虎》第145章 《論苛政猛於虎》第29章 前往成都第81章 帶着祝福努力吧!第66章 山中可採薇第87章 頒獎儀式第128章 真神了!第86章 縣試第一,陸北顧!第2章 披王袍而操市利第179章 跨馬遊街,傾城相賀!【求月票!】第61章 五觀堂第142章 醍醐灌頂第22章 周明遠的邀請第141章 觀瀾社第68章 我不值得被寄予厚望嗎?第187章 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求月票!】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31章 《水龍吟》第225章 向“太學體”開戰!第195章 男兒七尺軀,安肯戀笙簧?【求月票第60章 牙不會硌掉了吧第126章 陸北顧的想法第270章 全能天才第181章 提前押題【求月票!】第18章 終無應者第126章 陸北顧的想法第166章 禍亂之源第227章 儒學復興運動第119章 聲名鵲起的陸北顧第96章 這世界這麼小嗎第77章 裴娘子您可真有福氣第223章 醉翁歐陽修第10章 遲早要被這書呆子拖累死第211章 宰相鬥法第11章 寒門如之奈何第198章 你也是青松社成員?【求月票!】第43章 鑊氣第56章 韓子瑜的善意第185章 《蜀饌錄》【求月票!】第240章 紫袍大員第243章 考前特訓第89章 白沙先生第75章 豐厚回報第210章 甜水巷第176章 解元歸屬第150章 什麼叫雄辯家啊?第72章 莫離蓋纏,莫求佛祖【求月票!】第121章 分別第184章 人間至味【求月票!】第151章 與蘇洵的較量第46章 《賦得梅》第249章 陸北顧的《仲達論》【求月票!】第248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146章 甲上之選!第86章 縣試第一,陸北顧!第67章 意外第124章 蹊田而奪之牛第166章 禍亂之源第231章 《太虛仁淵歌》第31章 《水龍吟》第65章 觀棋第43章 鑊氣第280章 只是大號孔明燈而已第267章 剜肉補瘡,寅吃卯糧第10章 遲早要被這書呆子拖累死第237章 持守中正,立定人極第235章 無人問我粥可溫第48章 上頭有人罩着第201章 成爲知州的終南捷徑第243章 考前特訓第283章 得遇故人第46章 《賦得梅》第116章 脫胎換骨第217章 天才遍地走的開封第209章 禮部貢院第198章 你也是青松社成員?【求月票!】第2章 披王袍而操市利第47章 一步一重山第55章 高度內卷的州學第67章 意外第251章 官家第37章 今朝先來謁相公第102章 陸北顧的《六國論》【求月票!】第31章 《水龍吟》第76章 匡扶天下之志第211章 宰相鬥法第179章 跨馬遊街,傾城相賀!【求月票!】第73章 狗子無佛性【求月票!】第164章 範祥到來第115章 突破瓶頸第213章 廟堂派系第144章 四州聯考第118章 其得也赫赫,其失也昭昭第157章 再入藏書樓第20章 小叔叔真好第124章 蹊田而奪之牛第19章 收穫不菲
第240章 紫袍大員第130章 不敢開的惠民倉第163章 浮一大白第145章 《論苛政猛於虎》第145章 《論苛政猛於虎》第29章 前往成都第81章 帶着祝福努力吧!第66章 山中可採薇第87章 頒獎儀式第128章 真神了!第86章 縣試第一,陸北顧!第2章 披王袍而操市利第179章 跨馬遊街,傾城相賀!【求月票!】第61章 五觀堂第142章 醍醐灌頂第22章 周明遠的邀請第141章 觀瀾社第68章 我不值得被寄予厚望嗎?第187章 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求月票!】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31章 《水龍吟》第225章 向“太學體”開戰!第195章 男兒七尺軀,安肯戀笙簧?【求月票第60章 牙不會硌掉了吧第126章 陸北顧的想法第270章 全能天才第181章 提前押題【求月票!】第18章 終無應者第126章 陸北顧的想法第166章 禍亂之源第227章 儒學復興運動第119章 聲名鵲起的陸北顧第96章 這世界這麼小嗎第77章 裴娘子您可真有福氣第223章 醉翁歐陽修第10章 遲早要被這書呆子拖累死第211章 宰相鬥法第11章 寒門如之奈何第198章 你也是青松社成員?【求月票!】第43章 鑊氣第56章 韓子瑜的善意第185章 《蜀饌錄》【求月票!】第240章 紫袍大員第243章 考前特訓第89章 白沙先生第75章 豐厚回報第210章 甜水巷第176章 解元歸屬第150章 什麼叫雄辯家啊?第72章 莫離蓋纏,莫求佛祖【求月票!】第121章 分別第184章 人間至味【求月票!】第151章 與蘇洵的較量第46章 《賦得梅》第249章 陸北顧的《仲達論》【求月票!】第248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146章 甲上之選!第86章 縣試第一,陸北顧!第67章 意外第124章 蹊田而奪之牛第166章 禍亂之源第231章 《太虛仁淵歌》第31章 《水龍吟》第65章 觀棋第43章 鑊氣第280章 只是大號孔明燈而已第267章 剜肉補瘡,寅吃卯糧第10章 遲早要被這書呆子拖累死第237章 持守中正,立定人極第235章 無人問我粥可溫第48章 上頭有人罩着第201章 成爲知州的終南捷徑第243章 考前特訓第283章 得遇故人第46章 《賦得梅》第116章 脫胎換骨第217章 天才遍地走的開封第209章 禮部貢院第198章 你也是青松社成員?【求月票!】第2章 披王袍而操市利第47章 一步一重山第55章 高度內卷的州學第67章 意外第251章 官家第37章 今朝先來謁相公第102章 陸北顧的《六國論》【求月票!】第31章 《水龍吟》第76章 匡扶天下之志第211章 宰相鬥法第179章 跨馬遊街,傾城相賀!【求月票!】第73章 狗子無佛性【求月票!】第164章 範祥到來第115章 突破瓶頸第213章 廟堂派系第144章 四州聯考第118章 其得也赫赫,其失也昭昭第157章 再入藏書樓第20章 小叔叔真好第124章 蹊田而奪之牛第19章 收穫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