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當行何策?

“想來從這裡開始,終於能大幅拉開差距了。”

寫完《夜郎通貨論》這篇史論,陸北顧正經地休息了好一會兒。

他現在終於知道,爲什麼上舍生們會說,每次考完州試半條命都考沒了。

這話誇張是誇張了點,但說實話,在這種狹窄逼仄的環境裡連着考三天,確實極其耗費體力、精力。

哪怕是陸北顧這種生理年齡十七歲的小夥子,考到現在也是身上到處痠疼,頭腦也有些發脹,真不知道蘇洵這種老頭是怎麼堅持下來的。

不過,最後的五道時務策,纔是州試真正的核心較量,是檢驗士子是否具備“通世務、達治體”之才的試金石。

這五道題的權重,足以最終決定他能否從近兩百名生員中脫穎而出,拿到那寥寥數個的解額。

在休息了好一陣子之後,陸北顧開始答時務策。

他的目光落在展開的卷面上。

與刁鑽冷僻故意爲難人的史論不同,這五道題皆從實務出發,切口雖小,卻無不透着一股務實的氣息。

“蜀中茶園,多在山陬。茶戶採摘、焙制,終歲勤苦。然商賈收買,抑價稱量,常使茶戶所獲不償其勞。欲令茶戶生計稍裕,不損上供之額,不增商賈之費,當行何策?”

這道題看起來只是讓考生出主意來解決茶戶的困境,但實際上其中最關鍵的一句,也就是“商賈收買,抑價稱量”,是有着極爲深刻的時代背景的。

大宋開國,最初採用的是傳統的榷茶法。

但茶跟鹽、鐵終究不是一回事,所以在天聖元年,經當時的三司使李諮建議,開始採用“貼射法”,所謂“貼射法”指的就是茶商向官府繳納“息錢”後,拿着官府給予的憑證,按照官府規定的茶價直接向茶戶購茶,旨在減少官府榷茶的經營成本並保障財稅收入。

而如果茶商參與不足,官府仍統購茶葉,此法看起來既能保留官府利潤,又能賦予商人採購自主權,同時免除茶農預售茶本的壓力,但因大茶商抵制導致劣茶滯銷,很快就廢止了。

茶法改革並未停止,通商派與禁榷派激烈博弈,五年前的皇祐二年,在韓琦支持下,部分恢復“見錢法”,讓官府直接以現錢向茶戶收購部分茶葉,同時允許茶商在一定條件下自由買賣,而從去年開始,薛向更進一步,推動官府以現錢購糧草,逐步實現糧、茶脫鉤。

這道題,表面上問的是如何保護茶農利益,實則是對當前茶法改良方向下,如何平衡官府稅收、商人利潤與茶戶生計這一核心難題的拷問!

若考生只知就事論事,提出些諸如“嚴禁壓價”、“公平秤量”的空洞口號,或是無視朝廷政策走向,貿然建議迴歸嚴苛榷茶,都註定不符合要求,就更不用想高分了。

陸北顧的思緒飛速運轉,結合此前跟李磐前往成都的所見所聞,一個清晰的破題思路在腦海中形成。

現在的核心問題是茶戶分散、弱小,信息也閉塞,所以面對大商人時議價能力極低,出現“抑價稱量”的現象幾乎是必然的結果。

而朝廷正推行“見錢法”,鼓勵通商,不可能走回頭路搞完全榷買,要是增加商人成本則違背題目“不增商賈之費”的要求,官府直接干預定價又可能扭曲市場,且未必能精準。

所以突破口在於提升茶戶自身的組織程度和議價能力,同時利用官府的力量,爲公平交易創造制度保障,而非代替市場。

想通此節,陸北顧精神一振,他提筆蘸墨,在草稿紙上沉穩落筆,針對這道“茶法”的時務策,寫下自己的見解。“茶戶之困,根在勢孤而商操利柄。欲解其困,當扶其弱以抗強,導其勢以通商,官爲之平其權衡、暢其血脈。”

“應行文各產茶鄉,依山場遠近結爲茶社,以原有戶長、耆長爲‘社首’。”

“茶社之責,一在於共議保價,新茶交易前,社首集本社茶戶,參酌當年雨水、茶芽長勢、鄰邑行情,公議價格,以共同進退;二在共制樣茶,焙制上、中、下三等標準‘樣茶’,以爲交易時驗看茶品成色之基準;三在共御奸欺,若遇商賈刻意壓價、刁難或大秤小鬥,茶戶可告於社首,社首率衆與之理論,或代其申訴於鄉里、縣衙。”

“此法之要,在於‘聯戶’以增茶農之勢,不增商稅,無損官課,唯賴官爲引導、民自爲謀。茶戶稍得喘息,生計漸裕;商賈購銷有據,亦省爭訟之煩;上供茶額,因流通順暢、生產得安,反可保無虞。此乃因勢利導,各得其所之道也。”

寫罷,陸北顧仔細審視,確認沒有遺漏題目中“抑價稱量”的關鍵痛點,且提出的“茶社議保價”的整個方案緊扣了朝廷當前“通商便民”的茶法改革方向。

總體而言,這個回答完全能顯示出他對時政的深刻理解和務實態度,誰來判都能拿高分。

而此次州試,考卷後面的其他時務策題目也都相當務實,譬如。

“歲有豐枯,江流緩急不同,東南漕船需及時輸賦汴京,商船則販貨四方。若值枯水淺灘,舟楫難行,當以何者爲先?何以均平利害,俾官課不虧,商旅不怨?”

“鹽利爲國朝所倚,然井竈興替無常,新井開鑿耗糜,舊井滷淡漸廢。或言當汰弱存強,聚竈於膏腴之地,省轉運之費;或言當廣置井竈,散利於民,固稅賦之本。二者孰宜?試陳利害。”

五道時務策,從茶戶生計、漕運優先、鹽井聚散、蜀錦產銷到軍制積弊,他皆以務實可行之策一一應對,字裡行間,既有對民生疾苦的體察,亦有對國朝大政的洞見。

可以說,雖身處逼仄考棚,但他胸中丘壑卻已隨筆墨鋪陳於方寸之間。

當收卷的銅鑼聲響起,他平靜地將一疊答卷整理好,擺在了條桌上,看着書吏收走。

這段時間的焚膏繼晷,寒窗苦讀,已然盡付這考卷之中。

此時的陸北顧,彷彿卸下了千斤重擔。

而此刻考生雖然還不能離開考棚,但考後衆生相已然是千姿百態.有學子癱坐於地,面如死灰;有人兀自伏案疾書,被衙役強行抽走卷子時發出嗚咽;亦有人雖面色蒼白,卻強撐着挺直腰背。

又是一聲鑼聲,州試散場。

陸北顧默默整理好衣衫,隨後將自己的號牌交還書吏。

步出考棚,秋風裹挾着便溺濁氣撲面而來,他緊緊地捂住口鼻,徹底走出貢院以後才深呼吸了一下。

州試已畢,鋒芒已露。

是龍是蛇,靜待放榜之日,自有分曉。

第243章 考前特訓第273章 他不是知道錯了第250章 絕世好劍第164章 範祥到來第1章 穿越到大宋的學霸第9章 千年龍虎榜第99章 “中有龍蛇紙上聲”第72章 莫離蓋纏,莫求佛祖【求月票!】第184章 人間至味【求月票!】第120章 收入門庭第99章 “中有龍蛇紙上聲”第212章 毫無破綻的包拯第28章 難得奢侈第241章 你們現在就是監生了第110章 “淺水原與好水川”第89章 白沙先生第52章 知恩圖報第93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261章 包青天第79章 令人驚訝的進步速度第228章 陰陽矛盾第15章 可還有佳作?第66章 山中可採薇第6章 好大一份見面禮第131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133章 白沙先生的建議第119章 聲名鵲起的陸北顧第226章 思想變革的前夜第199章 人生停在十八歲的曾鞏第74章 在“是或否”之間選擇了“或”【求月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237章 持守中正,立定人極第71章 風過鬆杪兮霓迴天【求月票!】第108章 蘇軾的好勝心第254章 西夏劇變第11章 寒門如之奈何第191章 呂惠卿與王韶【求月票!】第85章 這是誰的文章?第43章 鑊氣第260章 流外入流第138章 重點培養第247章 劉幾的質疑第80章 縣試第一名的福利第58章 沐佛節第226章 思想變革的前夜第250章 絕世好劍第209章 禮部貢院第228章 陰陽矛盾第73章 狗子無佛性【求月票!】第171章 剜腐之刀第20章 小叔叔真好第205章 “斜陽依舊滿江紅”第30章 江川號子第157章 再入藏書樓第88章 晚宴第200章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第266章 權衡利弊第197章 《與兄書》【求月票!】第142章 醍醐灌頂第23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73章 他不是知道錯了第12章 陸北顧的未來計劃第259章 轉移矛盾是個好方法第218章 聖火昭昭,聖光耀耀第107章 《鷓鴣天千古事》【求月票!】第47章 一步一重山第6章 好大一份見面禮第110章 “淺水原與好水川”第132章 你闖大禍了!第116章 脫胎換骨第272章 先帝創業未半而花光預算第33章 官人買匹蜀錦嗎第46章 《賦得梅》第97章 未來只有一條路第80章 縣試第一名的福利第232章 國子監與太學第7章 照這麼說是死結?第51章 歸途第32章 驛站見聞第211章 宰相鬥法第251章 官家第142章 醍醐灌頂第192章 廟堂爭鬥,江湖餘波【求月票!】第25章 少年應許凌雲志第17章 《天河水》【求月票!】第119章 聲名鵲起的陸北顧第10章 遲早要被這書呆子拖累死第281章 除夕第135章 《哪吒降龍》第50章 國朝懸案第191章 呂惠卿與王韶【求月票!】第12章 陸北顧的未來計劃第223章 醉翁歐陽修第21章 略施小計第250章 絕世好劍第1章 穿越到大宋的學霸第85章 這是誰的文章?第192章 廟堂爭鬥,江湖餘波【求月票!】第64章 禪林雅會的獎勵
第243章 考前特訓第273章 他不是知道錯了第250章 絕世好劍第164章 範祥到來第1章 穿越到大宋的學霸第9章 千年龍虎榜第99章 “中有龍蛇紙上聲”第72章 莫離蓋纏,莫求佛祖【求月票!】第184章 人間至味【求月票!】第120章 收入門庭第99章 “中有龍蛇紙上聲”第212章 毫無破綻的包拯第28章 難得奢侈第241章 你們現在就是監生了第110章 “淺水原與好水川”第89章 白沙先生第52章 知恩圖報第93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261章 包青天第79章 令人驚訝的進步速度第228章 陰陽矛盾第15章 可還有佳作?第66章 山中可採薇第6章 好大一份見面禮第131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133章 白沙先生的建議第119章 聲名鵲起的陸北顧第226章 思想變革的前夜第199章 人生停在十八歲的曾鞏第74章 在“是或否”之間選擇了“或”【求月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237章 持守中正,立定人極第71章 風過鬆杪兮霓迴天【求月票!】第108章 蘇軾的好勝心第254章 西夏劇變第11章 寒門如之奈何第191章 呂惠卿與王韶【求月票!】第85章 這是誰的文章?第43章 鑊氣第260章 流外入流第138章 重點培養第247章 劉幾的質疑第80章 縣試第一名的福利第58章 沐佛節第226章 思想變革的前夜第250章 絕世好劍第209章 禮部貢院第228章 陰陽矛盾第73章 狗子無佛性【求月票!】第171章 剜腐之刀第20章 小叔叔真好第205章 “斜陽依舊滿江紅”第30章 江川號子第157章 再入藏書樓第88章 晚宴第200章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第266章 權衡利弊第197章 《與兄書》【求月票!】第142章 醍醐灌頂第23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73章 他不是知道錯了第12章 陸北顧的未來計劃第259章 轉移矛盾是個好方法第218章 聖火昭昭,聖光耀耀第107章 《鷓鴣天千古事》【求月票!】第47章 一步一重山第6章 好大一份見面禮第110章 “淺水原與好水川”第132章 你闖大禍了!第116章 脫胎換骨第272章 先帝創業未半而花光預算第33章 官人買匹蜀錦嗎第46章 《賦得梅》第97章 未來只有一條路第80章 縣試第一名的福利第232章 國子監與太學第7章 照這麼說是死結?第51章 歸途第32章 驛站見聞第211章 宰相鬥法第251章 官家第142章 醍醐灌頂第192章 廟堂爭鬥,江湖餘波【求月票!】第25章 少年應許凌雲志第17章 《天河水》【求月票!】第119章 聲名鵲起的陸北顧第10章 遲早要被這書呆子拖累死第281章 除夕第135章 《哪吒降龍》第50章 國朝懸案第191章 呂惠卿與王韶【求月票!】第12章 陸北顧的未來計劃第223章 醉翁歐陽修第21章 略施小計第250章 絕世好劍第1章 穿越到大宋的學霸第85章 這是誰的文章?第192章 廟堂爭鬥,江湖餘波【求月票!】第64章 禪林雅會的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