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賦得梅》

第46章 《賦得梅》

接下來的幾日,陸北顧每日清晨準時到轉運使司報到。

因爲早出晚歸的緣故,他幾乎都見不到同住在青羊宮的李磐李磐正在抓緊時間交際,估計這時候也沒空管他。

而趙抃公務繁忙時,就讓他在院中梅樹下自學,得空便親自指點,從聲韻格律到典故出處,一一詳加講解。

而陸北顧的詩賦水平,也從“一竅不通”突飛猛進到了“略有心得”的境界。

趙抃見他進步神速,便又加重了功課,每日除了研讀《文苑英華》中的典範之作,還額外讓他試寫一篇短賦,限時完成,並逐字批改。

陸北顧雖仍覺吃力,但已不再像最初那般茫然無措,至少能勉強合上格律,用典也漸漸準確起來。

趙抃的“三遍法”裡的“三遍煉字”很好用,在把字的聲韻大概弄懂以後,對很多字方面的問題,陸北顧也變得敏感了,逐漸開始很容易判斷出字的平仄是否有明顯問題。

而趙抃也開始教他如何完成“一遍立意,二遍修詞”的步驟。

聽起來有點玄,其實就是先背模板,然後按照不同的賦題選擇對應格式的模板,然後再往裡面填內容.

當然了,說是這麼說,實際上是非常需要反覆訓練來熟悉如何操作的。

而經過了趙抃的嚴格訓練以後,陸北顧在賦題方面,雖然還達不到出彩的地步,但最起碼基礎的用典、格律問題,很少出明顯錯誤了。

不要覺得進步不大考試這種東西,其實有的時候不是比好,而是比爛,在大家水平都很爛的情況下,只要你不那麼爛,就已經算很出衆了。

縣學學生的普遍特點就是——死記硬背的帖經、水磨工夫的墨義、臨場發揮的策論、狗屁不通的詩賦。

而且這種特點,到了州學學生那裡,也很常見。

比如周明遠。

雖然前年沒拿到解額,但是人家能考上舉人,不管是不是有超常發揮的因素在裡面,成績肯定也是在州學排在前列的。

但不管他帖經如何完美,墨義如何精深,詩賦就是不行。

爲什麼不行?

趙抃有句話,還真不是完全安慰陸北顧,那就是“文氣貫通”,俗話就是“有文采”。

而“有文采”的人在臨場發揮的時候,只要狀態還行,那麼他想到的詞,寫出來的東西,就是比別人強一大截。

用極端的例子來說明,那就是普通人苦思冥想憋一年,也比不上李白喝完酒隨手一寫。

那怎麼辦?沒辦法。

這種東西,屬於天賦,不屬於後天努力。

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

也正是因爲陸北顧有天賦、悟性、見識,趙抃才願意培養他對於天才來講,技巧是最容易掌握的,怕的不是有技巧的內容,而是沒有技巧的內容。

當然了,能不能找到個好老師,願意教授你正確的技巧,也是必要的條件。

老師不行,或者不願意教,亦或是教的本身就是錯的,那肯定還不如不學。

而在大量訓練了賦題以後,趙抃也開始逐漸教授陸北顧詩題。

這日午後,趙抃看起來很清閒,他取出一卷《昭明文選①》:“今日我們不說賦,而論詩之本源。”

“劉彥和曾有云‘詩者,持也,持人情性,三百之蔽,義歸無邪’,你且說說,何爲詩之‘眼’?”

陸北顧思索片刻:“可是詩中點睛之句?”

“差矣。”趙抃搖頭,“詩眼不在句,而在意,譬如王摩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眼在‘直’與‘圓’二字,非但狀物精準,更見邊塞蒼涼。”

“我們練練州試常見的‘試帖詩②’,老夫出題,你即席作來,琢磨琢磨能否用上‘詩眼’的技巧。”

趙抃略一沉吟,指着院中老梅樹說道:“就以‘梅’爲題,五言,限‘先’韻。”

陸北顧正襟危坐,思考片刻後開始動筆。

“《賦得梅》

凍蕊破寒先,瓊枝映曉天。 香浮千樹雪,影落一溪煙。

玉骨冰爲魄,孤山月作箋。

莫言春信晚,清氣滿人間。”

說實話,不是自誇,這首詩寫出來,陸北顧自己都被自己震驚了。

相比於不久前那闕押韻稀爛的《水龍吟》,現在他終於能做到在格律上不出錯了。

意義之重大,堪比剛正式學唱歌就從胡亂跑調進步到了能在調上!

“——看來還是能通過學習進步的!”

陸北顧心裡美滋滋的,不懂格律的時候的出錯很正常,現在懂了不是就不出錯了嘛。

不過,他還是仔細檢查了一遍。

首先是平仄,用“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開頭完全符合仄起平收式,最後一句首字“莫”算是仄聲稍寬,但也屬於“一三五不論”的範疇,沒毛病。

再看韻腳,“天、煙、箋、間”四個韻腳用字,前三個都是正常的,最後一個“間”稍微有點小瑕疵,但是按鄰韻通押算的話,跟“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的鄰韻通押是一個道理,要說有什麼大問題那也沒有其實主要是“人間”這個詞他比較中意,一時半會兒也想不到更合適能替換的。

整體看下來,全詩除尾聯首字平仄稍寬外,平仄完全符合五律規範,對仗尤其精工,可以說在格律上已達到正常水準了,尤其“香浮千樹雪,影落一溪煙”一聯,還是挺有唐詩風範的。

“詩賦之道,如琢如磨,你的進步非常明顯。”

趙抃看後眼中也閃過了一絲驚訝。

陸北顧的進步,實在是太快了!

這種學習天賦,幾乎是肉眼可見的強!

要知道,在幾天之前,陸北顧對於詩賦的平仄、押韻,都還處於非常茫然的狀態,經常會犯錯,而不過幾天強化訓練,如今就已經變得有模有樣了。

尋常學子,想要達到這個程度,幾個月都是往少裡說了!

所以,趙抃對於這個撿來的徒弟,也是發自內心地喜歡了起來。

“昔年歐陽永叔作《畫眉鳥》詩,‘百囀千聲’四字改易數十次,方得後半句‘隨意移’之妙.你今日這‘破’、‘浮’兩字,已得試帖詩三昧真意,不過‘詩眼’尚需打磨更易。”

隨後,趙抃提筆略微修改,將第三句改爲“玉骨凝冰魄,孤山抱月眠”。

“明白爲什麼要這麼改嗎?”

陸北顧沉思片刻,說道:“大約是改爲‘凝’字,既補平仄,又以動態凝練靜態,暗合劉彥和所著《文心雕龍》中‘思表纖旨,文外曲致’之理。”

“不錯,有悟性。”

趙抃表揚了一句後繼續道:“至於‘月作箋’改爲‘抱月眠’,一則是以梅擬人,二則是化用林逋“疏影橫斜”之意,賦梅孤高,避‘箋’字直白,更顯含蓄蘊藉。”

什麼叫名師?這就叫名師!

不僅本身文學水平夠高,批改的時候隨手改幾個字,就能把整首詩的氣質往上擡一截,而且能把用意給你解釋的清清楚楚,讓你聽得懂學得會。

“學生受教了。”陸北顧說道。

“行了,今日就到此爲止吧。”

趙抃神色緩和,已然不是教學的嚴肅姿態了,而是隨意閒聊。

“聽聞你家在古藺,可是祖上便世居此地?父祖可曾入仕?”

——————

①《昭明文選》又稱《文選》,是中國現存的最早一部詩文總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長子蕭統組織文人共同編選,收錄了自周至樑之間八百年間130多位作者的詩文700餘篇,由於《昭明文選》選材嚴謹、注重詞藻,嚴格區分了詩文與史書之間的界限,所選的大多是典雅之作,所以一直被視爲是古代文人的文學的教科書。

②試帖詩,起源於唐代,是一種常用於科舉考試的詩體,也叫“賦得體”,以題前常冠以“賦得”二字得名,白居易著名的《賦得古原草送別》就是其十六歲時爲了練習命題試帖詩所做,試帖詩多爲五言六韻或八韻排律,是唐代至宋代前中期考進士的考試內容之一,至宋神宗時期方被取消,書中時間正是科舉中詩題的常見考試詩體。

(本章完)

第60章 牙不會硌掉了吧第188章 《三峽秋望》【求月票!】第132章 你闖大禍了!第62章 實力排序第38章 開源?節流?第251章 官家第202章 公主婚事第240章 紫袍大員第58章 沐佛節第52章 知恩圖報第72章 莫離蓋纏,莫求佛祖【求月票!】第108章 蘇軾的好勝心第42章 張方平的饋贈第114章 第四層的秘密第23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61章 五觀堂第246章 又是平手第195章 男兒七尺軀,安肯戀笙簧?【求月票第247章 劉幾的質疑第43章 鑊氣第64章 禪林雅會的獎勵第97章 未來只有一條路第8章 “一個很重要的人”第94章 你說他叫蘇轍?第270章 全能天才第82章 縣試第44章 詩賦之道第267章 剜肉補瘡,寅吃卯糧第79章 令人驚訝的進步速度第274章 嫂嫂的家世第72章 莫離蓋纏,莫求佛祖【求月票!】第104章 南朝何事?第50章 國朝懸案第28章 難得奢侈第209章 禮部貢院第34章 芙蓉城第264章 鹽鐵司的任職邀請第231章 《太虛仁淵歌》第21章 略施小計第70章 《沐佛節過法王寺賦》【求月票!】第238章 成爲聖人的途徑第137章 韓三孃的心思第245章 教其爲喪髽之法當卑小第251章 官家第189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求月票!】第115章 突破瓶頸第244章 文脈之爭第116章 脫胎換骨第118章 其得也赫赫,其失也昭昭第206章 《過赤壁古戰場記》【求月票!】第150章 什麼叫雄辯家啊?第180章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求月票!】第103章 同學正少年第166章 禍亂之源第150章 什麼叫雄辯家啊?第152章 “三難”第264章 鹽鐵司的任職邀請第211章 宰相鬥法第77章 裴娘子您可真有福氣第8章 “一個很重要的人”第58章 沐佛節第78章 新家第227章 儒學復興運動第146章 甲上之選!第86章 縣試第一,陸北顧!第197章 《與兄書》【求月票!】第268章 拜碼頭第84章 詩賦第191章 呂惠卿與王韶【求月票!】第128章 真神了!第185章 《蜀饌錄》【求月票!】第52章 知恩圖報第16章 君子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第15章 可還有佳作?第226章 思想變革的前夜第154章 你比我還卷啊第191章 呂惠卿與王韶【求月票!】第150章 什麼叫雄辯家啊?第218章 聖火昭昭,聖光耀耀第153章 陸北顧的《項籍論》【求月票!】第170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65章 觀棋第55章 高度內卷的州學第151章 與蘇洵的較量第209章 禮部貢院第246章 又是平手第104章 南朝何事?第127章 “水窗”第221章 骨正 肉豐 度精第82章 縣試第138章 重點培養第234章 進士氣象第75章 豐厚回報第229章 王霸之辨第54章 小娘子第135章 《哪吒降龍》第280章 只是大號孔明燈而已第223章 醉翁歐陽修第271章 心懷宇宙
第60章 牙不會硌掉了吧第188章 《三峽秋望》【求月票!】第132章 你闖大禍了!第62章 實力排序第38章 開源?節流?第251章 官家第202章 公主婚事第240章 紫袍大員第58章 沐佛節第52章 知恩圖報第72章 莫離蓋纏,莫求佛祖【求月票!】第108章 蘇軾的好勝心第42章 張方平的饋贈第114章 第四層的秘密第23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61章 五觀堂第246章 又是平手第195章 男兒七尺軀,安肯戀笙簧?【求月票第247章 劉幾的質疑第43章 鑊氣第64章 禪林雅會的獎勵第97章 未來只有一條路第8章 “一個很重要的人”第94章 你說他叫蘇轍?第270章 全能天才第82章 縣試第44章 詩賦之道第267章 剜肉補瘡,寅吃卯糧第79章 令人驚訝的進步速度第274章 嫂嫂的家世第72章 莫離蓋纏,莫求佛祖【求月票!】第104章 南朝何事?第50章 國朝懸案第28章 難得奢侈第209章 禮部貢院第34章 芙蓉城第264章 鹽鐵司的任職邀請第231章 《太虛仁淵歌》第21章 略施小計第70章 《沐佛節過法王寺賦》【求月票!】第238章 成爲聖人的途徑第137章 韓三孃的心思第245章 教其爲喪髽之法當卑小第251章 官家第189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求月票!】第115章 突破瓶頸第244章 文脈之爭第116章 脫胎換骨第118章 其得也赫赫,其失也昭昭第206章 《過赤壁古戰場記》【求月票!】第150章 什麼叫雄辯家啊?第180章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求月票!】第103章 同學正少年第166章 禍亂之源第150章 什麼叫雄辯家啊?第152章 “三難”第264章 鹽鐵司的任職邀請第211章 宰相鬥法第77章 裴娘子您可真有福氣第8章 “一個很重要的人”第58章 沐佛節第78章 新家第227章 儒學復興運動第146章 甲上之選!第86章 縣試第一,陸北顧!第197章 《與兄書》【求月票!】第268章 拜碼頭第84章 詩賦第191章 呂惠卿與王韶【求月票!】第128章 真神了!第185章 《蜀饌錄》【求月票!】第52章 知恩圖報第16章 君子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第15章 可還有佳作?第226章 思想變革的前夜第154章 你比我還卷啊第191章 呂惠卿與王韶【求月票!】第150章 什麼叫雄辯家啊?第218章 聖火昭昭,聖光耀耀第153章 陸北顧的《項籍論》【求月票!】第170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65章 觀棋第55章 高度內卷的州學第151章 與蘇洵的較量第209章 禮部貢院第246章 又是平手第104章 南朝何事?第127章 “水窗”第221章 骨正 肉豐 度精第82章 縣試第138章 重點培養第234章 進士氣象第75章 豐厚回報第229章 王霸之辨第54章 小娘子第135章 《哪吒降龍》第280章 只是大號孔明燈而已第223章 醉翁歐陽修第271章 心懷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