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醍醐灌頂

晚上暑熱稍降,然而即使門窗敞開,室內還是因爲人員聚集的緣故,溫度居高不下。

衆人手中的蒲扇搖得更急了,紙張翻動間都帶着一股粘膩的溼氣。

社長崔文璟擦了擦額角的汗,分享道:“諸位,四州聯考的詩題,向來講究‘切題、工穩、氣象’,去年所出‘秋日登高懷古’,格律精嚴者衆,然能跳出‘悲秋’窠臼,寫出雄闊或深沉新意者寥寥,今年輪值嘉州出題,其學官往往偏好清健雅正之風,尤重‘氣象’二字,我等需多加揣摩。”

“社長能講講這‘氣象’的要點嗎?”

“所謂‘氣象’非指一味宏大,更要言之有物,情真意切,於細微處見精神。譬如‘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靜動相生,便是氣象。”

“然也。”另一位年長些的上舍生補充道,他的嗓音因炎熱有些沙啞,“不過考場之上,時間緊迫,首要還是‘穩’。破題要準,切中題目字眼;格律要嚴,平仄對仗不可有失;用典要恰,寧可穩妥,勿求險怪。”

“不錯,尤其是現在暑熱當頭,心浮氣躁最易出錯,萬勿因追求新奇而亂了方寸。去年戎州一題‘夏日荷塘即景’,便有同窗貪圖仿寫‘映日荷花別樣紅’之妙,卻忘了題目要求是‘即景抒懷’,通篇寫景,忘了‘懷’字,一着不慎就掉出上舍了。”

陸北顧聽得專注,集會討論的這些,其實也正是他目前所面對的困境。

他寫詩常有靈光一閃的句子,如“中有龍蛇紙上聲”,但在嚴格的格式和切題要求下,有時會顯得不夠“工穩”,或者爲了追求“氣象”而捨棄了考試裡更需要注意的東西。

“這次跟着周明遠來參加社團集會,倒是頗有收穫。”陸北顧心忖道。

其實應試就是如此,只要整體沒有大的改動,那麼每個人走過的路,跟前輩都是大差不差的。

而前輩往往早就把經驗規律總結出來了,如果能夠直接獲取,那麼比自己慢慢琢磨效率要高得多。

討論繼續進行着。

見陸北顧一直在沉思沒說話,崔文璟怕他害羞,特意關照了一下。

“陸賢弟,我聽過你在迎新雅集上寫的詩,才情是極佳的,尤其意境營造,有不俗之處。”

崔文璟點撥道:“但應試詩,就好比戴着重枷走路,規矩是第一步,所謂‘穩’字訣,實乃金玉良言尤其這四州聯考,閱卷學官面對海量卷子,第一眼看的便是格式工整、切題精準,若此關不過,縱有驚才絕豔之句,亦恐明珠蒙塵。”

陸北顧深以爲然,點頭道:“多謝社長提點,我近日練習,亦覺此乃瓶頸。往往構思時自覺雄奇,落筆後或因格律束縛,或因用典生澀,或因未能緊扣題目限定之‘眼’,反覺束手束腳,氣韻不暢。”

“陸賢弟不必過謙。”崔文璟鼓勵道,“你的《六國論》,氣勢磅礴,史論精當,足見底蘊。詩賦之道,與策論雖有不同,然‘立意’二字卻是相通。你只需將其化入詩賦的格律框架之中,緊扣題目所要求的‘氣象’或‘情懷’,自能別開生面。”

他頓了頓,拿起案上一份舊卷,指着其中一首作爲案例的詩講解道:“譬如這首嘉州前年州試的‘江樓晚眺’,題目要求‘即景感懷,須見家國之思’。作答之人並未直抒胸臆,而是以景暗喻遊子遠行、國事飄搖,將個人羈旅之愁昇華爲對時局的憂慮,既切題,氣象亦足,格律更是無可挑剔。此等‘寓大於小’之法,陸賢弟或可借鑑。”

陸北顧仔細品味着崔文璟的分析和那首詩的意境,再結合自己練習時的困擾,心中彷彿撥開了一層迷霧。 他之前過於糾結於“氣象”是否等同於宏大敘事,卻忽略了在規則框架內,如何更巧妙地通過意象選擇、情景交融來含蓄而有力地表達題旨。

這“寓大於小”之法,正是他需要磨鍊的應試技巧。

“崔兄一席話,如醍醐灌頂。”陸北顧真心實意地拱手道,“我此前確是過於執着於‘氣象’之形,而忽略了其神需附着於題目之骨、格律之體。看來這應試詩賦,首要便是‘戴着重枷也要站穩’,而後方能在有限的方寸之地,澆灌出合乎規矩又不失性靈的花朵來。”

他這番比喻很是精妙,引得在座幾位上舍生都贊同了起來。

“正是此理!”崔文璟撫掌,“陸賢弟悟性極高!這‘站穩’二字,便是基礎功夫,萬不能因天熱心焦或是其他原因而荒疏。至於如何在站穩後‘起舞’,便需我等互相砥礪,多加練習了。來,我們再看幾道歷年真題,分析其破題關鍵與常用意象”

崔文璟等老生分享的技巧相當實用,陸北顧聽得極爲認真。

缺乏老師教導的陸北顧,進入州學以後,之所以在詩賦這塊始終沒有大的提升,一方面是沒有足夠的時間投入到詩賦裡,另一方面是詩賦需要大量訓練和矯正才能總結出可靠的應試技巧。

關於應試技巧,在這次社團集會上,陸北顧通過旁聽確實是收穫特別大。

實際上,也正是因爲考試次數和學習時間的累積能讓老生對新生擁有顯著的優勢,所以州學纔會用分舍這套辦法來進行管理並在生活和教育條件上區別對待的同時,開了“社團”這個口子,利用獎勵機制實現學生羣體間的“老帶新”,從而提高州學生的總體水平。

研究完詩賦,最後到了策論。

“今晚研究的策論題目是‘論鹽鐵之利與民之困’,此乃四州聯考常涉之題,其立意、論述風格延伸開來變化極多。每人限時構思,不需要書寫,一炷香後,各自闡述觀點,然後再行辯駁、補充。”

香爐裡,一支線香被點燃,青煙嫋嫋升起。

因爲只需要想不需要完整的寫出來,即便怕記不住,也就是提筆打個草稿,所以時間倒是足夠的。

房間內頓時只剩下翻動紙張的聲音。

一炷香很快燃盡。

“時辰到。”崔文璟輕叩桌面,“從張兄開始,依次闡述。”

被點到的學子立刻開始陳述自己的觀點。

第183章 蘇軾到訪【求月票!】第177章 州試第一,陸北顧!【求月票!】第225章 向“太學體”開戰!第249章 陸北顧的《仲達論》【求月票!】第235章 無人問我粥可溫第208章 呂惠卿的小心思第135章 《哪吒降龍》第103章 同學正少年第139章 立碑表彰第274章 嫂嫂的家世第57章 嫂嫂來信第82章 縣試第181章 提前押題【求月票!】第98章 流觴曲水第95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州學第216章 摸底小測第120章 收入門庭第153章 陸北顧的《項籍論》【求月票!】第104章 南朝何事?第181章 提前押題【求月票!】第162章 當行何策?第263章 張門立雪第147章 放榜第149章 巔峰唐宋八大家的強度第39章 陸北顧的設想第122章 小道消息第125章 挺身而出第162章 當行何策?第154章 你比我還卷啊第141章 觀瀾社第266章 權衡利弊第202章 公主婚事第235章 無人問我粥可溫第261章 包青天第225章 向“太學體”開戰!第179章 跨馬遊街,傾城相賀!【求月票!】第141章 觀瀾社第217章 天才遍地走的開封第208章 呂惠卿的小心思第144章 四州聯考第204章 此情此景,豈能無詩?第89章 白沙先生第134章 范仲淹圖什麼?第129章 定波門外第269章 改變世界的契機第152章 “三難”第253章 初冬的尋常黃昏第118章 其得也赫赫,其失也昭昭第280章 只是大號孔明燈而已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209章 禮部貢院第73章 狗子無佛性【求月票!】第39章 陸北顧的設想第185章 《蜀饌錄》【求月票!】第198章 你也是青松社成員?【求月票!】第237章 持守中正,立定人極第281章 除夕第81章 帶着祝福努力吧!第29章 前往成都第267章 剜肉補瘡,寅吃卯糧第122章 小道消息第82章 縣試第19章 收穫不菲第14章 藏書樓中意外發現第77章 裴娘子您可真有福氣第176章 解元歸屬第252章 趙徽柔第51章 歸途第125章 挺身而出第166章 禍亂之源第17章 《天河水》【求月票!】第193章 《小宋學士夜宴圖》【求月票!】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282章 《別歲》第49章 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第156章 開封再見第26章 以中有足樂者第257章 帝國真正的掌權者第249章 陸北顧的《仲達論》【求月票!】第258章 《論漢唐以來吏治得失》【求月票!第85章 這是誰的文章?第160章 “但得澄如許,心同萬里平”第53章 上門催稿第261章 包青天第263章 張門立雪第234章 進士氣象第92章 西南局勢第223章 醉翁歐陽修第217章 天才遍地走的開封第215章 兌獎時刻第52章 知恩圖報第152章 “三難”第237章 持守中正,立定人極第249章 陸北顧的《仲達論》【求月票!】第273章 他不是知道錯了第128章 真神了!第20章 小叔叔真好第122章 小道消息第177章 州試第一,陸北顧!【求月票!】第31章 《水龍吟》
第183章 蘇軾到訪【求月票!】第177章 州試第一,陸北顧!【求月票!】第225章 向“太學體”開戰!第249章 陸北顧的《仲達論》【求月票!】第235章 無人問我粥可溫第208章 呂惠卿的小心思第135章 《哪吒降龍》第103章 同學正少年第139章 立碑表彰第274章 嫂嫂的家世第57章 嫂嫂來信第82章 縣試第181章 提前押題【求月票!】第98章 流觴曲水第95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州學第216章 摸底小測第120章 收入門庭第153章 陸北顧的《項籍論》【求月票!】第104章 南朝何事?第181章 提前押題【求月票!】第162章 當行何策?第263章 張門立雪第147章 放榜第149章 巔峰唐宋八大家的強度第39章 陸北顧的設想第122章 小道消息第125章 挺身而出第162章 當行何策?第154章 你比我還卷啊第141章 觀瀾社第266章 權衡利弊第202章 公主婚事第235章 無人問我粥可溫第261章 包青天第225章 向“太學體”開戰!第179章 跨馬遊街,傾城相賀!【求月票!】第141章 觀瀾社第217章 天才遍地走的開封第208章 呂惠卿的小心思第144章 四州聯考第204章 此情此景,豈能無詩?第89章 白沙先生第134章 范仲淹圖什麼?第129章 定波門外第269章 改變世界的契機第152章 “三難”第253章 初冬的尋常黃昏第118章 其得也赫赫,其失也昭昭第280章 只是大號孔明燈而已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209章 禮部貢院第73章 狗子無佛性【求月票!】第39章 陸北顧的設想第185章 《蜀饌錄》【求月票!】第198章 你也是青松社成員?【求月票!】第237章 持守中正,立定人極第281章 除夕第81章 帶着祝福努力吧!第29章 前往成都第267章 剜肉補瘡,寅吃卯糧第122章 小道消息第82章 縣試第19章 收穫不菲第14章 藏書樓中意外發現第77章 裴娘子您可真有福氣第176章 解元歸屬第252章 趙徽柔第51章 歸途第125章 挺身而出第166章 禍亂之源第17章 《天河水》【求月票!】第193章 《小宋學士夜宴圖》【求月票!】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282章 《別歲》第49章 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第156章 開封再見第26章 以中有足樂者第257章 帝國真正的掌權者第249章 陸北顧的《仲達論》【求月票!】第258章 《論漢唐以來吏治得失》【求月票!第85章 這是誰的文章?第160章 “但得澄如許,心同萬里平”第53章 上門催稿第261章 包青天第263章 張門立雪第234章 進士氣象第92章 西南局勢第223章 醉翁歐陽修第217章 天才遍地走的開封第215章 兌獎時刻第52章 知恩圖報第152章 “三難”第237章 持守中正,立定人極第249章 陸北顧的《仲達論》【求月票!】第273章 他不是知道錯了第128章 真神了!第20章 小叔叔真好第122章 小道消息第177章 州試第一,陸北顧!【求月票!】第31章 《水龍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