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哪吒降龍》

神話傳說,通常來講都有一個極爲漫長的演變過程。

正如陸北顧在合江縣的沐佛節所見,現在的《西遊記》,纔剛剛演變出猴行者和深沙神兩個角色形象。

所以基於《西遊記》進行二創的《封神演義》連影子都沒有呢。

而之所以想到《封神演義》,是因爲陸北顧剛纔一聽到韓子瑜所說的“童謠”,那故事肯定需要符合孩童們的傳唱喜好,而且不能太複雜。

有了這個前提,再加上如今整座瀘川城被大水所內外侵襲,那麼還有什麼故事,比“水淹陳塘關哪吒降龍”更合適的呢?

實際上,哪吒這一形象,是隨着佛教傳入中國逐漸本土化的,而與龍王產生關聯,則是要追溯到唐朝的時候了敦煌壁畫《毗沙門天王赴哪吒會》就描繪了哪吒與龍王共處一畫的場景。

而最經典的“抽龍筋”這個劇情,在如今的仁宗朝,也剛剛有個雛形,也就是佛經《佛說最上秘密那拿天經》所提到的哪吒“以龍爲絡腋、爲腰絛”。

至於哪吒降龍,得等到元代雜劇《二郎神醉射鎖魔鏡》了,這裡面纔出現哪吒以孩童形象降服獨角逆鱗龍,標誌着整個故事從宗教文本向民間演繹的過渡。

沉思片刻,陸北顧打算根據《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裡的哪吒形象,結合目前瀘川城的現狀稍作改編,來寫一個易於兒童傳唱的神話故事。

而這個神話故事,情節顯然不能太過複雜,文辭也不能太過講究。

要是辭藻華麗引經據典,普通市井百姓根本看不懂,就更別說傳唱了。

在韓子瑜的書案前,陸北顧提筆開寫。

韓子瑜就在旁邊看着,發現這個名爲《哪吒降龍》的神話故事,開頭似乎就很有意思。

“東海龍子敖丙,性獰戾,仗水伯之威,歲索童男童女爲牲,陳塘關俯首納祭九載,民皆銜骨泣血。

陳塘關守將李靖之子,名哪吒,幼誕自靈珠,得仙人太乙真人垂青,賜乾坤圈、渾天綾二寶。

適哪吒七歲,天大旱,赤地千里。

敖丙不施霖雨,反遣海中妖將攫童男童女於岸,哪吒憤而救之,敖丙聞訊來,現真形,張口欲撲。

哪吒叱曰:‘孽畜敢爾!’

遂斃敖丙於乾坤圈,抽筋爲絛,懸屍礁骨,衆妖將大駭,稟於東海龍王。

龍王震怖,挾濤而至,浪涌千仞,水灌陳塘。”

韓子瑜問道:“這龍王水灌陳塘關,意指的便是如今被大水所困的瀘川城?”

“正是如此。”

陸北顧是根據現實情況進行改寫的,目的便是令這個故事真正能夠起到影響城中輿論的作用,肯定要加入一些最契合當下的內容。

隨後,他繼續寫着。

“陳塘關中紳耆驚懼,詣李靖曰:‘今令郎逞兇,抽龍子筋髓,乃絕我陳塘生道!乞將軍念關中百姓,獻此子以息龍怒!’

紳耆復言:‘關牆或固,然吾儕肉軀,焉抗龍霆?獻一人,活一城,非大義乎?’

哪吒欲戰,靖阻且收其寶。

哪吒目眥欲裂:‘父跪龍九載飼人子,今又縛親兒獻妖乎?兒雖小,尚知‘脣亡齒寒’之理,龍王所慮,不過陳塘關中,兒憑乾坤圈、渾天綾二寶尚有一搏之力,若獻兒,則陳塘關亦不復存矣!’

靖默然。

哪吒遂橫劍慨然曰:‘老鱗,吾豈以一人累萬民!此身骨血還父母,休害陳塘百姓!’

哪吒既除,龍王再無所慮,其現形曰:‘一子之恨,安足平哉?’

陳塘關中紳耆大駭,然已無可御妖者矣。”

韓子瑜的目光落在哪吒自刎後龍王依然水淹陳塘關那段。他微微蹙眉,旋即又舒展,笑道:“陸兄此筆,辛辣至極,那些爲求自保、逼迫李靖獻子的‘紳耆’,這隱喻用得巧妙。”

文豪者,以文救世。

顯然,一旦韓家開始給城中老弱放低價糧,那麼隨着神話故事的流傳,瀘川城中市井百姓,就會自動把這唯一的救命糧店,帶入到“哪吒”這個角色裡。

而這個角色在故事中所面臨的巨大壓力,以及最後做出的抉擇和結局,就將起到代指現實的作用!

“李靖於城頭,仰見龍王翻雲布靂,俯觀萬民葬身波濤,肝膽寸摧。

忽憶哪吒橫劍之言,五內如沸:‘兒乎!父蔽於俗義,鑄此滔劫!’

當是時,見乾元山金光破晦,太乙真人馮虛而至。

袖中忽飛赤蓮千瓣,凌波不沉,聚爲丈六蓮臺。

真人並指叱曰:‘靈珠何在?此時不醒,更待劫波滌盡蒼生耶!’

霎時滄海鼎沸——

哪吒元魂自浪底沖霄,踏蓮臺而立!

真人振袖,仙藕化金甲,赤蕊變尖槍,蓮莖爲長綾,更引九幽業火凝雙輪。

但見:火尖槍抖,焚雨蒸雲;風火輪轉,犁濤分浪。

哪吒踏焰騰空,目射鬥牛,復戰龍王,龍王披靡敗走。

自此孽波止息,黎庶得安。”

陸北顧筆走龍蛇,將太乙真人重塑哪吒法身、賜予法寶、再戰龍王的情節一氣呵成。

韓子瑜一直屏息凝神地看着,直到最後一個字落定,才舒了口氣。

“妙!妙極!”他眼中異彩連連,“情節跌宕,更難得是這‘脣亡齒寒’、‘獻子求安反招大禍’之論,直指人心!尤其這哪吒重塑法身、踏浪降龍一段,氣勢如虹,定能令孩童心馳神往,口口傳誦!”

他拿起墨跡未乾的紙,又細細讀了一遍。

“韓兄謬讚。”陸北顧神色反而很平靜,“不過故事要傳唱,還需再精煉些,勞煩韓兄費神取其神髓,給孩童編成朗朗上口的歌謠。再輔以這完整故事作爲‘底本’,讓說書人、走街串巷的貨郎去傳播,效果更佳。”

“此事易爾。”

韓子瑜小心地將稿紙吹乾,摺好收起:“我家自有伶俐人最擅此道,陸兄放心,這故事源頭,絕不會牽扯到你身上。”

顯然對於這些瀘州本地的大家族來講,傳播流言,做起來毫無難度。

他頓了頓,看着陸北顧,眼神中還帶着探究的神色。

“只是這結局,哪吒雖重獲新生,大敗龍王,解了陳塘關之厄,但終究是‘死’過一次了。陸兄落筆於此,是有所感?”

陸北顧望向窗外,州學籠罩在迷濛雨霧之中,檐溜如注,敲打着青石階。

“不過是想告訴聽故事的人,有些東西,比如‘希望’,比如‘抗爭’,是不會真正死去的。”

陸北顧的聲音不高,卻帶着一種穿透雨幕的力量。

“哪怕一時被壓制,只要時機一到,它總會以更強大的姿態歸來。而試圖用妥協來換取苟安的人,最終往往連苟安也求不得。”

第91章 嫂嫂的私房菜館第74章 在“是或否”之間選擇了“或”【求月第141章 觀瀾社第203章 故壘西邊,周郎破曹第170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164章 範祥到來第17章 《天河水》【求月票!】第77章 裴娘子您可真有福氣第205章 “斜陽依舊滿江紅”第108章 蘇軾的好勝心第83章 春秋筆法第5章 來自何聰的記恨第258章 《論漢唐以來吏治得失》【求月票!第10章 遲早要被這書呆子拖累死第243章 考前特訓第109章 你是真卷啊第88章 晚宴第28章 難得奢侈第81章 帶着祝福努力吧!第256章 大廈將傾,積弊如山第86章 縣試第一,陸北顧!第147章 放榜第120章 收入門庭第240章 紫袍大員第225章 向“太學體”開戰!第46章 《賦得梅》第70章 《沐佛節過法王寺賦》【求月票!】第136章 童謠第59章 《黑神話:西遊記》的雛形第230章 國士之器第170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53章 上門催稿第219章 六塔河案第199章 人生停在十八歲的曾鞏第257章 帝國真正的掌權者第216章 摸底小測第245章 教其爲喪髽之法當卑小第247章 劉幾的質疑第238章 成爲聖人的途徑第75章 豐厚回報第162章 當行何策?第217章 天才遍地走的開封第125章 挺身而出第248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253章 初冬的尋常黃昏第144章 四州聯考第10章 遲早要被這書呆子拖累死第229章 王霸之辨第204章 此情此景,豈能無詩?第70章 《沐佛節過法王寺賦》【求月票!】第256章 大廈將傾,積弊如山第16章 君子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第205章 “斜陽依舊滿江紅”第229章 王霸之辨第241章 你們現在就是監生了第132章 你闖大禍了!第20章 小叔叔真好第98章 流觴曲水第141章 觀瀾社第95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州學第28章 難得奢侈第67章 意外第68章 我不值得被寄予厚望嗎?第238章 成爲聖人的途徑第92章 西南局勢第141章 觀瀾社第237章 持守中正,立定人極第63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19章 收穫不菲第39章 陸北顧的設想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76章 匡扶天下之志第6章 好大一份見面禮第209章 禮部貢院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133章 白沙先生的建議第223章 醉翁歐陽修第82章 縣試第140章 蘇洵:我去與他切磋一番!第54章 小娘子第117章 分舍考試第3章 一紙《御夏策》,文成滿堂驚!第13章 漱玉別業第218章 聖火昭昭,聖光耀耀第183章 蘇軾到訪【求月票!】第4章 甲中之評,貼榜公示!第28章 難得奢侈第100章 劍走偏鋒第206章 《過赤壁古戰場記》【求月票!】第229章 王霸之辨第110章 “淺水原與好水川”第122章 小道消息第131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188章 《三峽秋望》【求月票!】第94章 你說他叫蘇轍?第125章 挺身而出第229章 王霸之辨第108章 蘇軾的好勝心第135章 《哪吒降龍》第216章 摸底小測
第91章 嫂嫂的私房菜館第74章 在“是或否”之間選擇了“或”【求月第141章 觀瀾社第203章 故壘西邊,周郎破曹第170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164章 範祥到來第17章 《天河水》【求月票!】第77章 裴娘子您可真有福氣第205章 “斜陽依舊滿江紅”第108章 蘇軾的好勝心第83章 春秋筆法第5章 來自何聰的記恨第258章 《論漢唐以來吏治得失》【求月票!第10章 遲早要被這書呆子拖累死第243章 考前特訓第109章 你是真卷啊第88章 晚宴第28章 難得奢侈第81章 帶着祝福努力吧!第256章 大廈將傾,積弊如山第86章 縣試第一,陸北顧!第147章 放榜第120章 收入門庭第240章 紫袍大員第225章 向“太學體”開戰!第46章 《賦得梅》第70章 《沐佛節過法王寺賦》【求月票!】第136章 童謠第59章 《黑神話:西遊記》的雛形第230章 國士之器第170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53章 上門催稿第219章 六塔河案第199章 人生停在十八歲的曾鞏第257章 帝國真正的掌權者第216章 摸底小測第245章 教其爲喪髽之法當卑小第247章 劉幾的質疑第238章 成爲聖人的途徑第75章 豐厚回報第162章 當行何策?第217章 天才遍地走的開封第125章 挺身而出第248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253章 初冬的尋常黃昏第144章 四州聯考第10章 遲早要被這書呆子拖累死第229章 王霸之辨第204章 此情此景,豈能無詩?第70章 《沐佛節過法王寺賦》【求月票!】第256章 大廈將傾,積弊如山第16章 君子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第205章 “斜陽依舊滿江紅”第229章 王霸之辨第241章 你們現在就是監生了第132章 你闖大禍了!第20章 小叔叔真好第98章 流觴曲水第141章 觀瀾社第95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州學第28章 難得奢侈第67章 意外第68章 我不值得被寄予厚望嗎?第238章 成爲聖人的途徑第92章 西南局勢第141章 觀瀾社第237章 持守中正,立定人極第63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19章 收穫不菲第39章 陸北顧的設想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76章 匡扶天下之志第6章 好大一份見面禮第209章 禮部貢院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133章 白沙先生的建議第223章 醉翁歐陽修第82章 縣試第140章 蘇洵:我去與他切磋一番!第54章 小娘子第117章 分舍考試第3章 一紙《御夏策》,文成滿堂驚!第13章 漱玉別業第218章 聖火昭昭,聖光耀耀第183章 蘇軾到訪【求月票!】第4章 甲中之評,貼榜公示!第28章 難得奢侈第100章 劍走偏鋒第206章 《過赤壁古戰場記》【求月票!】第229章 王霸之辨第110章 “淺水原與好水川”第122章 小道消息第131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188章 《三峽秋望》【求月票!】第94章 你說他叫蘇轍?第125章 挺身而出第229章 王霸之辨第108章 蘇軾的好勝心第135章 《哪吒降龍》第216章 摸底小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