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寒門如之奈何
窗外,一縷夕陽掠過桃枝,在青磚地上投下斑駁光影。
一家人吃着飯。
飯桌上,陸北顧說起了遷籍貫的事情:“知縣大人親口誇讚,給我寫了一張保書,允我遷籍合江縣。”
“必須要遷嗎?”裴妍的柳眉微微蹙着。
大宋制度,戶貼①只有丁口,換言之,她和陸語遲都是不入戶貼的,而陸言蹊年紀太小尚未成丁,她們家又是沒有土地的“客戶②”。
如果要遷籍,恐怕一家都得搬到合江縣,這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是。”
這些年獨自支撐家計,裴妍早已習慣了凡事往最壞處打算。
她用筷子輕輕攪動碗裡的魚湯,氤氳熱氣中聲音有些發飄:“縣裡賃屋可不比鎮上,便是最偏的廂房,租就要一年起,怎麼也得四、五貫.”
裴妍放下筷子,手指絞緊了裙角,指節微微發白。
“上個月繡品賣了1720文,漿洗衣物是408文,摘草藥是861文,雜七雜八都扣去,還剩2535文,家裡要留一半買米買鹽,你去讀書吃住也要錢,宗族那邊還欠着28貫錢家裡委實沒錢了。”
現在開封底層市井百姓,一個月淨收入也就4貫多錢,比去禁軍當兵收入倒是略高一些。
但古藺鎮是偏僻小鎮,哪怕有水運加持,經濟自然也比不得開封,所以哪怕裴妍一天不歇的勞作,一個月也只能掙到這2.5貫的淨收入。
而米價則是每升70文左右,在不從事重體力勞動的前提下,兩個成年人兩個小孩,一家人光是正常吃飯每月就得支出將近2000文。
所以,裴妍說的留一半買米買鹽,其實是壓縮了除陸北顧以外所有人的口糧。
陸北顧看着碗裡的米飯,視線忽然有些模糊。
他揉了揉眼睛,認真說道:“嫂嫂勿憂,賃屋的錢我會想辦法的。”
裴妍點點頭沒說什麼,只是心裡已經下了決定。
無論如何,她都會把去合江縣裡租賃房屋的這筆錢湊出來的。
畢竟,什麼事情都比不過陸北顧的前程。
“只是遷籍到合江縣,不需得居作一年嗎?”她猶豫了下問道。
大宋制度,居作一年即聽附籍,意思就是不管原先戶籍是哪的,只要到當地居住工作滿一年就能遷籍了。
陸北顧搖搖頭:“我在縣學住讀也是算居作的。”
他頓了頓,看着裴妍疑惑的眼神,決定把事情說透。
“這裡面的關隘倒非遷籍,而是若能作爲合江縣學子進瀘州州學,參加州試以後的事情。”
“當真能進州學嗎?”
裴妍的眸子微微睜大,今天陸北顧給她的震驚實在太多了——先是策論甲中,現在又說起進州學的事。
她記憶裡的小叔子,明明連縣學的考試都常常墊底。
“當然能。”
陸北顧的聲音沉穩有力:“嫂嫂,從今往後,我定不負你所望。”
裴妍怔怔地望着他。
依舊是那副清俊眉眼,眸光卻如古井深潭,沉靜得讓她心頭莫名安定。
她忽然意識到,眼前這個陸北顧,似乎與從前那個整日埋首書堆卻不得其法的書呆子有些不同了。
陸北顧見裴妍神色鬆動,繼續解釋道:“景德四年頒佈到諸州的《考校進士程式》裡定了規矩士不還鄉里而竊戶他州以應選者嚴其法,每秋賦自縣佐察行義保任之上於州,已保任而有缺行則州縣皆坐罪。” “換言之,李知縣這張遷籍保書的意義,重要的不是遷籍,而是他願意爲我以後的解額作保。”
陸北顧指尖點着旁邊笈囊上放着的謄寫版策論:“否則即便是過了州試中了舉人,也是有可能無法赴京趕考的。”
裴妍聽得雲裡霧裡,但隱約明白了事情的嚴重性:“所以,李知縣的意思是不光給你遷籍,以後還要給你擔保拿到那個.解額?”
“大抵如此。”陸北顧點點頭,“不過貴人肯襄助固然好,總歸自己也是要努力爭氣的。若是通過不了縣試進入州學,亦或是進了州學卻無法通過州試,那也談不上解額的事情了。”
窗外,最後一縷暮光被夜色吞噬。
吃完飯,收拾了碗筷竈臺。
還是在家裡唯一的木桌子前,陸語遲趴在裴妍膝頭打哈欠,小臉被竈火的餘燼映得紅撲撲的,而陸言蹊睡得已經淌口水了。
裴妍輕撫着女兒的頭髮,忽然問道:“你方纔說的這個‘解額’,是不是跟鎮上週員外家那個兒子有關?聽說他帖經墨義學得很好,前年中了舉,卻沒能去開封考試。”
“正是如此,周家雖富卻是羅氏羈縻戶,瀘州官府自然優先保本州籍的舉人。”
陸北顧頓了頓:“這裡頭有個門道,那就是各州解額多寡,與考生數量並非絕對相關。”
大宋立國之初考生人數少,所以通過州試者基本可獲解額,但後來考生越來越多,不得已,到了真宗鹹平元年開始明確了“固定解額制”。
這種制度,就是規定各州按人口、文教水平分配固定名額,大州可有數十人的名額,偏遠州僅數人名額,通過州試者需排名在解額名額內,才能獲得赴京趕考的資格,超額的舉人則會被淘汰。
淘汰了怎麼辦?那自然是等三年接着考。
裴妍眨了眨眼,示意他繼續。
“簡單說,就是有些州考生少而錄取名額多,有些則相反。”
陸北顧手指蘸了點茶水,在桌面上畫了幾個圈:“若無限制,學子們自然都願往錄取易的州去考,朝廷爲遏制此弊,才設了籍貫與擔保的雙重關卡。”
裴妍恍然大悟:“難怪周員外舉家遷往瀘州,原來是爲了這個。”
“正是。”陸北顧苦笑。
“不過富戶尚可遷籍,寒門若無貴人相助,又如之奈何?”
陸北顧的籍貫並非瀘州合江縣,而是羅氏羈縻地區的古藺鎮。
雖然實際執行過程中,羈縻地區的學生都是就近讀書、考試的,這一點並不會影響到他進州學,但若是通過州試成爲舉人以後,赴京趕考卻會有所阻礙。
嗯,這裡有一個拿不上臺面來說的潛規則。
因爲靠近羈縻地區的州,往往會選擇維護本州戶籍考生的利益,卡着解額的排名,把成績相近但來自羈縻地區的考生給刷下來暫時擱置。
而那些沒被刷下來的考生,也必須要有縣官考察品行並且爲其擔保,才能拿到“解額”赴京趕考,如果縣官擔保的考生不去考試浪費了珍貴的“解額”,到時候還要追究州縣兩級主官的連帶責任。
所以,若是沒有李磐賞識,按照正常的軌跡,哪怕陸北顧通過了州試成爲了舉人,也可能因爲“解額”的限制無法參加省試,白白蹉跎光陰。
人生又哪有那麼多光陰可供浪擲呢?
少年金榜題名春風得意,與老年苦熬數十載方纔登科,能一樣嗎?
當然了,李磐賞識,歸根結底也是陸北顧自身有才學,這纔是根本。
——————
①戶貼,即宋代的戶口本,上面記載丁口、土地、房屋、牲畜等信息。
②客戶,古代指外來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