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迷霧散盡

當然了,陸北顧對於廟堂勢力分佈的這種認識,目前來講還是相當粗糙的。

其中還有很多人、很多事,都有着超乎想象的複雜程度,不是說簡單粗暴地非黑即白所能劃分的。

哪怕是同一派系,在不同事情上的態度和立場,都有可能完全不同。

而且廟堂就是如此,不管是怎樣的君子,只要捲進去,那麼難免會被動或主動地參與其中,時間久了,很多事情到底是出於公心還是私心,就說不清了。

尤其是因爲理念不同,哪怕都出於公心,君子與君子之間,也會互相攻訐。

爲的,就是獲取權力,從而實現自己的抱負。

可誰的抱負是正確的,又有誰能評判呢?或許只能交給時間了。

“罷了,外調就外調吧爲師是御史臺的一員,自當榮辱與共,君子問心無愧便好。”

正如趙抃所言,人在廟堂往往身不由己。

實際上,趙抃在回朝的這幾個月以來,已經很努力地在承擔好一個御史的職責了。

有些事情他可以不摻和進去,但出於職責,趙抃還是義無反顧地在上疏,譬如彈劾劉沆、彈劾王德用、彈劾範鎮,以及建議仁宗馬上立儲、懲處六塔新河事件責任人等等。

因此,趙抃也得罪了很多人,尤其是劉沆。

劉沆想要拉着御史臺的這些人同歸於盡,所以上疏仁宗“自慶曆以後,臺諫官專權用事,朝廷命令一出,事無對錯一概議論,必使其主張獲勝方止。又專好揭發他人難以辨明的隱私,以中傷士大夫,執政大臣畏懼其言論,對他們提拔尤其迅速”。

爲此,劉沆利用宰相職權,提議推行御史遷轉之格,將御史臺的御史們大規模外調。

劉沆的提議當然是挾私報復,三歲兒童都能看得出來。

但仁宗還是同意了。

倒不是仁宗容易被忽悠,而是此時孤立無援的仁宗疑心大起,對於言官們先後彈劾他的兩位心腹愛將狄青、王德用,以及建議他馬上立儲,都非常地感到懷疑,並且有着強烈的不滿情緒。

這很好理解,仁宗當然是整個華夏曆史上都難得的仁慈之君,但絕不能因爲仁宗仁慈,而忽略了其權術手腕。

仁宗享國數十年,除了天聖時期由太后劉娥秉政之外,基本上都是他自己在維繫廟堂的平衡,處理大宋內外各種事情。

哪怕如今仁宗到了晚年,他依舊想要憑藉權術,牢牢地掌握住廟堂局勢,給他生個親兒子繼承皇位爭取時間。

而對於仁宗來講,不管是出於頻繁調任文官的慣例,還是避免言官結黨,劉沆的提議都非常有用。

所以劉沆才能在罷相之前,拉着御史臺的言官們同歸於盡。

而從前年張貴妃未留下皇子便去世,后妃派瓦解;到去年陳執中致仕,保守派勢力削弱;再到今年新政派文彥博、富弼拜相,仁宗中風,禁軍誣告事件後文彥博與劉沆決裂,再再到立儲之爭導致狄青、王德用先後卸任樞密使。

這些此前由零散信息拼湊出的事情線索,在今天與趙抃交談後,陸北顧終於在腦子裡把前因後果都串了起來,迷霧散盡。 他對於如今廟堂中的局勢和近年來事件的前後邏輯關係,都有了一些認知,而心中對即將展開的拜謁歐陽修與宋庠之事,也已然有了清晰的路徑。

歐陽修雖然與文彥博等人還是朋友,但慶曆新政失敗之後,他是有所反思的,所以如今在政事上,其實態度並不與文彥博等人完全一致,甚至有時候會唱反調。

所以,拜訪歐陽修,並不會將陸北顧捲入到廟堂鬥爭之中。

而給宋庠送家書,也是利大於弊的事情,若是能得到宋庠這個“連中三元”之人的指點,對於陸北顧明年考禮部省試,有着極爲關鍵的作用。

他緊繃的心絃頓時鬆弛下來,連忙起身再次作揖行禮:“多謝恩師指點迷津!學生心中疑慮盡去矣!”

“不必多禮。”趙抃擺擺手讓他坐下,“你初來東京,人事紛繁,謹慎些是好的不過也無需過分憂懼,廟堂上的事情離你還很遠,考中進士再考慮這些問題不遲。總而言之,不管遇到什麼人,持身以正,待人以誠,依禮而行即可。”

“然後拜謁之事,歐陽永叔一代文宗,學問雖大,科舉上面卻未必真的會教人,你可試試能否求教於宋公序,宋公序畢竟是‘連中三元’之人.可惜馮當世不在京中,不然倒是可以請他教你。”

馮當世,指的是富弼的女婿馮京,聽起來趙抃跟他關係還可以。

《資治通鑑後編》記載“進士自鄉舉至廷試皆第一者才三人,王曾、宋庠爲名宰相,馮京爲名執政,風節相映,不愧其科名焉”。

所以,除了真宗朝那位升遷速度驚人,並且在真宗朝和仁宗朝之間力挽狂瀾的王曾,其實仁宗朝“連中三元”之人就宋庠和馮京兩人了。

而馮京是八年前“連中三元”的,對於科舉考試版本的理解,可能更新一些。

不過找不到馮京,若是能憑藉這封家書得到宋庠的教導也是極好的事情,畢竟宋庠的學問跟馮京這個年輕人比,肯定是要更加高深的。

趙抃思忖片刻,又提筆親自給陸北顧寫了一封推薦信,並且在信的外面寫了宋庠府邸的地址。

“你拿着這封信,連同家書一起給宋公序吧。”

“多謝恩師!”

他話鋒一轉,語氣更顯關切:“而眼下最緊要的,還是安心備考,距離省試還有些時日,萬不可荒廢了功課,若有詩賦方面的疑難,亦可隨時來此間尋我。”

“是!學生謹記恩師教誨!”

陸北顧心中暖流涌動,鄭重應下。

若是有頂級的師資,再加上備考時間充裕,對於明年嘉祐二年的禮部省試,陸北顧覺得還是很有希望通過的。

隨後師徒二人又聊了些四川的事情,以及京中備考的注意事項,直至日頭西斜,陸北顧才起身告辭。

趙抃親自將他送至院門口,看着他消失在小甜水巷的盡頭。

第252章 趙徽柔第197章 《與兄書》【求月票!】第272章 先帝創業未半而花光預算第221章 骨正 肉豐 度精第132章 你闖大禍了!第109章 你是真卷啊第265章 入中法與見錢法第220章 三易回河第64章 禪林雅會的獎勵第40章 天下奇才!第49章 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第279章 唯有自己獨享的秘密第180章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求月票!】第136章 童謠第135章 《哪吒降龍》第275章 前塵往事第228章 陰陽矛盾第109章 你是真卷啊第60章 牙不會硌掉了吧第177章 州試第一,陸北顧!【求月票!】第197章 《與兄書》【求月票!】第270章 全能天才第180章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求月票!】第263章 張門立雪第16章 君子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第289章 果然又寫嗨了第44章 詩賦之道第268章 拜碼頭第254章 西夏劇變第247章 劉幾的質疑第207章 抵達開封第19章 收穫不菲第81章 帶着祝福努力吧!第66章 山中可採薇第202章 公主婚事第200章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第138章 重點培養第133章 白沙先生的建議第159章 鴝鵒鴝鵒,往歌來哭第120章 收入門庭第211章 宰相鬥法第65章 觀棋第9章 千年龍虎榜第93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23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88章 穿越者的蝴蝶效應第42章 張方平的饋贈第39章 陸北顧的設想第187章 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求月票!】第183章 蘇軾到訪【求月票!】第242章 狀元熱門又何妨?第198章 你也是青松社成員?【求月票!】第150章 什麼叫雄辯家啊?第246章 又是平手第168章 劍拔弩張第130章 不敢開的惠民倉第29章 前往成都第230章 國士之器第33章 官人買匹蜀錦嗎第280章 只是大號孔明燈而已第99章 “中有龍蛇紙上聲”第246章 又是平手第226章 思想變革的前夜第210章 甜水巷第250章 絕世好劍第209章 禮部貢院第238章 成爲聖人的途徑第284章 “科舉怪物”章衡第270章 全能天才第167章 淯井監第178章 陸解元,收此嘉獎吧!【求月票!】第121章 分別第16章 君子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第277章 粔籹蜜餌,有粻餭些第262章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第19章 收穫不菲第261章 包青天第183章 蘇軾到訪【求月票!】第26章 以中有足樂者第26章 以中有足樂者第64章 禪林雅會的獎勵第130章 不敢開的惠民倉第215章 兌獎時刻第20章 小叔叔真好第232章 國子監與太學第119章 聲名鵲起的陸北顧第48章 上頭有人罩着第101章 挺進前五名第49章 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第284章 “科舉怪物”章衡第167章 淯井監第265章 入中法與見錢法第30章 江川號子第31章 《水龍吟》第145章 《論苛政猛於虎》第3章 一紙《御夏策》,文成滿堂驚!第249章 陸北顧的《仲達論》【求月票!】第272章 先帝創業未半而花光預算第132章 你闖大禍了!
第252章 趙徽柔第197章 《與兄書》【求月票!】第272章 先帝創業未半而花光預算第221章 骨正 肉豐 度精第132章 你闖大禍了!第109章 你是真卷啊第265章 入中法與見錢法第220章 三易回河第64章 禪林雅會的獎勵第40章 天下奇才!第49章 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第279章 唯有自己獨享的秘密第180章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求月票!】第136章 童謠第135章 《哪吒降龍》第275章 前塵往事第228章 陰陽矛盾第109章 你是真卷啊第60章 牙不會硌掉了吧第177章 州試第一,陸北顧!【求月票!】第197章 《與兄書》【求月票!】第270章 全能天才第180章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求月票!】第263章 張門立雪第16章 君子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第289章 果然又寫嗨了第44章 詩賦之道第268章 拜碼頭第254章 西夏劇變第247章 劉幾的質疑第207章 抵達開封第19章 收穫不菲第81章 帶着祝福努力吧!第66章 山中可採薇第202章 公主婚事第200章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第138章 重點培養第133章 白沙先生的建議第159章 鴝鵒鴝鵒,往歌來哭第120章 收入門庭第211章 宰相鬥法第65章 觀棋第9章 千年龍虎榜第93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23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88章 穿越者的蝴蝶效應第42章 張方平的饋贈第39章 陸北顧的設想第187章 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求月票!】第183章 蘇軾到訪【求月票!】第242章 狀元熱門又何妨?第198章 你也是青松社成員?【求月票!】第150章 什麼叫雄辯家啊?第246章 又是平手第168章 劍拔弩張第130章 不敢開的惠民倉第29章 前往成都第230章 國士之器第33章 官人買匹蜀錦嗎第280章 只是大號孔明燈而已第99章 “中有龍蛇紙上聲”第246章 又是平手第226章 思想變革的前夜第210章 甜水巷第250章 絕世好劍第209章 禮部貢院第238章 成爲聖人的途徑第284章 “科舉怪物”章衡第270章 全能天才第167章 淯井監第178章 陸解元,收此嘉獎吧!【求月票!】第121章 分別第16章 君子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第277章 粔籹蜜餌,有粻餭些第262章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第19章 收穫不菲第261章 包青天第183章 蘇軾到訪【求月票!】第26章 以中有足樂者第26章 以中有足樂者第64章 禪林雅會的獎勵第130章 不敢開的惠民倉第215章 兌獎時刻第20章 小叔叔真好第232章 國子監與太學第119章 聲名鵲起的陸北顧第48章 上頭有人罩着第101章 挺進前五名第49章 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第284章 “科舉怪物”章衡第167章 淯井監第265章 入中法與見錢法第30章 江川號子第31章 《水龍吟》第145章 《論苛政猛於虎》第3章 一紙《御夏策》,文成滿堂驚!第249章 陸北顧的《仲達論》【求月票!】第272章 先帝創業未半而花光預算第132章 你闖大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