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成爲聖人的途徑

第238章 成爲聖人的途徑

宋明理學是中國哲學史上繼漢唐經學後的又一重要理論範式。

而相較於漢唐經學,宋明理學是從四個方面對儒家義理精神進行了深化拓展。

分別是,宇宙論、本體論、心性論、工夫論。

陸北顧不久前所見的張載,他的研究方向簡單來講,就是嘗試將宇宙論與本體論統一起來。

張載認爲無形的“太虛”本身就是氣,“虛”是形容氣未聚而無形的本然狀態,正是無形的氣聚而有現象世界的萬物,而天理就蘊藏在其中。

其重要進步之處,就在於堅持了物質的第一性。

當然,在嘉祐元年這個時間節點,張載的氣本論還並未完善,所以還沒有以氣本論爲基礎向心性論進行深入探究。

而此時對心性論和工夫論研究最深的,正是周敦頤。

周敦頤的突出貢獻,就是以心性論的“誠”來作爲萬物之源,開啓了宋儒心性論本體化之路,初顯出了一種融合本體論與心性論的思路,從而真正開啓了儒家的“內聖”之維。

二程的心性論,就是從周敦頤這裡學的,而“性即理”理論的提出,則標誌着宋儒本體論與心性論徹底圓融。

至於後面的理學和心學,其實是一體兩面的。

不過陸北顧還是認爲,二程學歪了,也不該批判堅持物質第一性的氣本論,去走“天理人心”這條路。

所以,他很有必要藉着這個機會,深入瞭解一下週敦頤的心性論和工夫論。

二者是互相依存的關係,工夫論不能離開心性論單獨存在,心性論亦不能離開工夫論孤立地講。

至於周敦頤的心性論,陸北顧已經知道了.就是認爲人只要一心至誠,心無妄念,意無私心,就能充分的體現本性而不爲遮蔽,如此當然能夠感通無隔於人、於物、於天。

而工夫論便在說明如何才能通過實踐做到這一點。

實際效果如何,陸北顧還得體驗一下。

若是有用,平時拿來靜心也是極好的,若是沒用,扭頭忘掉就好了。

“所謂‘主靜’之功,非枯坐頑空,亦非離羣索居。”

周敦頤示意陸北顧不必拘謹,起身走到書房中央稍寬敞處。

“小友,且隨我站立。”

周敦頤自己先站定,身形鬆而不懈,如庭中翠竹,自有風骨。

陸北顧看了看,心裡暗自思忖,這倒是有點氣功大師的意思。

“身正則心正,心正則氣順。雙目微垂,似閉非閉,目光內斂,不使外馳,收視返聽。”

所謂“收視返聽”,是宋明儒者靜坐或靜立時收斂感官、專注內省的關鍵步驟,也是工夫論的實踐。

實際上,自周敦頤提出“主靜無慾”的思想以後,儒學在思想形態上就有了很大的變化,即由“人是否可以成爲聖人”進而發展到“人如何成爲聖人”。 前者屬於本體論的領域,即人的內在成聖的根據,後者則顯然屬於工夫論的領域,即成聖的途徑。

陸王心學的主題除了要以內在化的“心本體”克服程朱理學外在化的“理本體”以外,還有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提出一套以靜坐爲核心的工夫論,從而爲成聖找到途徑。

而自王陽明開始,所有心學儒者在工夫論的設定上,都是不約而同地以周敦頤的“靜功”方法爲基礎的,只是在解讀方面各有說法。

——換言之,陸北顧現在學的是中國哲學史上最原教旨的工夫論。

陸北顧依言調整,努力讓視線落在鼻尖前方尺許的虛空處,不再四處遊移。

“呼吸,當如春蠶吐絲,綿綿若存。”

周敦頤的聲音如同引導,帶着一種奇特的韻律:“吸時,不必刻意深長,但求自然勻細;呼時,亦勿急促,緩緩吐出胸中濁氣。意念隨氣息出入,知其來去,卻不着意強求,是爲‘勿忘勿助’。”

“勿忘勿助”最開始是孟子提出的,後被宋明儒者如陳白沙、王陽明單獨拎出來,當做修養心性的辦法,主要強調既不散逸遺忘,也不刻意助長,保持自然平和。

陸北顧嘗試着跟隨,初時還有些刻意,幾息之後,漸漸感覺呼吸變得悠長了一些,胸腔中那股因壓力和思慮而鬱結的氣息,似乎真的在緩緩排出。

窗外風過竹林的簌簌聲,書卷的陳舊氣味,都彷彿被這專注的呼吸隔開了一層。

“此爲調息。”周敦頤觀察着陸北顧的狀態,繼續道,“息調則心漸寧,然心猿意馬,最難降服。此時,當‘觀’。”

“觀?”

陸北顧心中微動,這話聽起來挺玄乎的。

“非觀神佛,亦非觀幻境。”

周敦頤彷彿看穿了他的疑惑:“以誠觀心即可。”

這便是周敦頤工夫論的核心了,也就是“誠心觀天地生物氣象以體仁”,用通俗的話說,就是在入靜狀態下,體驗宇宙生機與道德本體的統一。

“無極,無形無象,至靜至虛,乃吾心澄明未發之本體。太極,陰陽互根,動靜相生,乃吾心感應萬物之靈機。汝當凝神靜慮,想象己心如那‘無極’之淵深靜默,包容萬象,不爲所動;又觀那‘太極’之動轉不息,陰陽流轉,生生不已,正是此心感通萬物之妙用。”

“此心體,本自具足,光明瑩澈,如皓月當空,朗照萬川。縱有浮雲遮蔽,其光不減分毫。汝只需覺察浮雲往來,任其生滅,不迎不拒,不隨不逐。心念自然如浮雲過太虛,不留痕跡,本體之明月自現。”

這兩句話裡的“未發”是《中庸》重要概念,指喜怒哀樂未發時的中正狀態,宋儒如李侗、朱熹極其重視在“靜中體驗未發氣象”,而“不迎不拒,不隨不逐”則是工夫論靜立處理雜念的核心原則,強調不刻意壓制也不跟隨,保持覺知與超然。

陸北顧依言靜立觀想。

初時,雜念紛至沓來:未來的禮部省試、歐陽修的話語、太學的喧鬧、甚至現代記憶中的瑣事碎片.

這些念頭如同一團團濃密的烏雲,遮蔽了那想象中的明月。

他心中不免焦躁,眉頭微蹙,身體也隨之僵硬。

(本章完)

第272章 先帝創業未半而花光預算第218章 聖火昭昭,聖光耀耀第52章 知恩圖報第244章 文脈之爭第159章 鴝鵒鴝鵒,往歌來哭第108章 蘇軾的好勝心第5章 來自何聰的記恨第33章 官人買匹蜀錦嗎第93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260章 流外入流第234章 進士氣象第61章 五觀堂第116章 脫胎換骨第149章 巔峰唐宋八大家的強度第53章 上門催稿第167章 淯井監第258章 《論漢唐以來吏治得失》【求月票!第270章 全能天才第273章 他不是知道錯了第248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50章 國朝懸案第225章 向“太學體”開戰!第17章 《天河水》【求月票!】第1章 穿越到大宋的學霸第260章 流外入流第70章 《沐佛節過法王寺賦》【求月票!】第169章 沙上築塔第250章 絕世好劍第245章 教其爲喪髽之法當卑小第245章 教其爲喪髽之法當卑小第248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34章 芙蓉城第9章 千年龍虎榜第162章 當行何策?第115章 突破瓶頸第141章 觀瀾社第68章 我不值得被寄予厚望嗎?第139章 立碑表彰第115章 突破瓶頸第48章 上頭有人罩着第204章 此情此景,豈能無詩?第14章 藏書樓中意外發現第82章 縣試第99章 “中有龍蛇紙上聲”第259章 轉移矛盾是個好方法第168章 劍拔弩張第76章 匡扶天下之志第141章 觀瀾社第231章 《太虛仁淵歌》第126章 陸北顧的想法第95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州學第169章 沙上築塔第190章 紅杏尚書【求月票!】第120章 收入門庭第274章 嫂嫂的家世第126章 陸北顧的想法第14章 藏書樓中意外發現第137章 韓三孃的心思第272章 先帝創業未半而花光預算第228章 陰陽矛盾第207章 抵達開封第58章 沐佛節第240章 紫袍大員第151章 與蘇洵的較量第134章 范仲淹圖什麼?第86章 縣試第一,陸北顧!第216章 摸底小測第159章 鴝鵒鴝鵒,往歌來哭第187章 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求月票!】第273章 他不是知道錯了第234章 進士氣象第109章 你是真卷啊第123章 四州聯考的內情第167章 淯井監第81章 帶着祝福努力吧!第209章 禮部貢院第111章 劉知州的賭約第29章 前往成都第114章 第四層的秘密第153章 陸北顧的《項籍論》【求月票!】第99章 “中有龍蛇紙上聲”第144章 四州聯考第255章 王安石【三更求月票!】第25章 少年應許凌雲志第66章 山中可採薇第274章 嫂嫂的家世第272章 先帝創業未半而花光預算第54章 小娘子第59章 《黑神話:西遊記》的雛形第166章 禍亂之源第30章 江川號子第262章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第261章 包青天第2章 披王袍而操市利第132章 你闖大禍了!第84章 詩賦第35章 “鐵面御史”第104章 南朝何事?
第272章 先帝創業未半而花光預算第218章 聖火昭昭,聖光耀耀第52章 知恩圖報第244章 文脈之爭第159章 鴝鵒鴝鵒,往歌來哭第108章 蘇軾的好勝心第5章 來自何聰的記恨第33章 官人買匹蜀錦嗎第93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260章 流外入流第234章 進士氣象第61章 五觀堂第116章 脫胎換骨第149章 巔峰唐宋八大家的強度第53章 上門催稿第167章 淯井監第258章 《論漢唐以來吏治得失》【求月票!第270章 全能天才第273章 他不是知道錯了第248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50章 國朝懸案第225章 向“太學體”開戰!第17章 《天河水》【求月票!】第1章 穿越到大宋的學霸第260章 流外入流第70章 《沐佛節過法王寺賦》【求月票!】第169章 沙上築塔第250章 絕世好劍第245章 教其爲喪髽之法當卑小第245章 教其爲喪髽之法當卑小第248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34章 芙蓉城第9章 千年龍虎榜第162章 當行何策?第115章 突破瓶頸第141章 觀瀾社第68章 我不值得被寄予厚望嗎?第139章 立碑表彰第115章 突破瓶頸第48章 上頭有人罩着第204章 此情此景,豈能無詩?第14章 藏書樓中意外發現第82章 縣試第99章 “中有龍蛇紙上聲”第259章 轉移矛盾是個好方法第168章 劍拔弩張第76章 匡扶天下之志第141章 觀瀾社第231章 《太虛仁淵歌》第126章 陸北顧的想法第95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州學第169章 沙上築塔第190章 紅杏尚書【求月票!】第120章 收入門庭第274章 嫂嫂的家世第126章 陸北顧的想法第14章 藏書樓中意外發現第137章 韓三孃的心思第272章 先帝創業未半而花光預算第228章 陰陽矛盾第207章 抵達開封第58章 沐佛節第240章 紫袍大員第151章 與蘇洵的較量第134章 范仲淹圖什麼?第86章 縣試第一,陸北顧!第216章 摸底小測第159章 鴝鵒鴝鵒,往歌來哭第187章 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求月票!】第273章 他不是知道錯了第234章 進士氣象第109章 你是真卷啊第123章 四州聯考的內情第167章 淯井監第81章 帶着祝福努力吧!第209章 禮部貢院第111章 劉知州的賭約第29章 前往成都第114章 第四層的秘密第153章 陸北顧的《項籍論》【求月票!】第99章 “中有龍蛇紙上聲”第144章 四州聯考第255章 王安石【三更求月票!】第25章 少年應許凌雲志第66章 山中可採薇第274章 嫂嫂的家世第272章 先帝創業未半而花光預算第54章 小娘子第59章 《黑神話:西遊記》的雛形第166章 禍亂之源第30章 江川號子第262章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第261章 包青天第2章 披王袍而操市利第132章 你闖大禍了!第84章 詩賦第35章 “鐵面御史”第104章 南朝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