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論漢唐以來吏治得失》【求月票!

與兄長不同,程頤臉上則浮現出明顯的不認同,甚至有些惱怒。

他認爲陸北顧過分誇大了胥吏的作用,將“胥吏”這等微末之人與至高無上的“天理”、“德性”相提並論,簡直是對聖賢之道的褻瀆和矮化。

在程頤心中,只要士大夫堅持正心誠意,格物致知,體悟天理,以道德的力量自上而下地感化,那些胥吏的惡行自然會被滌盪。

陸北顧這種過於強調現實污穢、忽視道德本源力量的觀點,在程頤看來是捨本逐末,甚至有些“功利”的嫌疑。

程頤嘴脣動了動,似乎想反駁,但看着兄長凝重的神色,終究沒有立刻出聲。

“哎”

歐陽修長嘆了一口氣。

作爲歷經宦海沉浮、洞悉世情的老臣,他比在座任何人都更清楚胥吏之害的根深蒂固和難以拔除。

慶曆新政的許多挫折,何嘗不是敗在了地方胥吏的陽奉陰違和層層盤剝之下?

他看着眼前這個年輕的舉子,心中既感震驚於其洞察之深、眼光之毒,又涌起一股深沉的無力感.這“吏治”二字,談何容易!

這時候,張載卻開口了。

“我認同陸賢弟此論!法度、教化皆爲舟楫,然若無善操舟楫之良吏,縱有寶船,亦將傾覆於溝渠!”

雖然大名鼎鼎“橫渠四句”此時還未問世。

但張載向來關注現實民生,陸北顧這番立足於底層執行困境的論述,與他早就埋下心底的“爲生民立命”的志向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沉默許久的王安石,這時候開口問道。

“那依你之見,這胥吏之弊,根在何處?又當如何‘整肅’?”

“王公問到了根子上。”

陸北顧沉吟片刻說道:“在下以爲,今世之事,古已有之。欲究其根源,破其困局,非深究史鑑、察其得失不可.這胥吏之弊,非一朝一夕之疾,乃是千百年郡縣制下,官、吏、民三者關係失衡所累積的沉痾。”

“此間思緒繁多,言語實難說清,不如屬文以記。”

陸北顧對着侍立一旁的清風樓僕役朗聲道。

“煩請取筆墨紙硯來!”

僕役很快奉上筆墨紙硯,在陸北顧身前的案几上鋪開一張上好的宣紙。

陸北顧挽起袖子,從容研墨。

隨後,他凝神靜氣片刻,提筆蘸墨,手腕懸空,筆鋒沉穩地落於紙上。

陸北顧運筆極快,一行行清勁有力的行楷躍然紙上。 “《論漢唐以來吏治得失》

蓋聞牧萬民者,首在擇吏;擇良吏者,樞在明法。自嬴秦裂封建而置郡縣,百代因之若砥柱,然肌理代殊,得失粲然,足爲鏡鑑。

昔漢初守令得專闢屬,文景之世遂有賈生敷教、文翁化蜀之盛。然其弊生豪右盤結,至孝武收察舉於公卿,‘孝廉’漸成虛譽,及至桓靈鬻爵,銅臭盈朝。

故曰‘流品之清濁,決乎民生休慼’,張釋之掌刑名,汲黯治淮泗,皆刀筆而澤蒼生;房杜王魏亦非純儒,乃成貞觀之治。蓋經綸貴通變,豈獨守章句哉?

而考課之虛實,系乎清濁之辨。昔漢制‘上計’至嚴,唐制‘四善二十七最’至詳,然吏治澄清一時,季世便虛增墾數,祥瑞竟成市貨,蓋因官吏天淵之故。

漢唐以來,文法之職多委胥吏。彼輩無祿養之資,有破家之能,故剝民自存者衆。所謂‘十羊九牧’,羊安得不瘠?

噫,昔漢宣帝雲:‘與我共治者,其唯良二千石乎’,誠哉斯言!”

最後一筆落下,墨跡未乾。

衆人便從歐陽修開始挨個傳閱,每一個看到這篇《論漢唐以來吏治得失》的人,都不由地被其攝住了心神。

這篇史論,篇幅不長,卻字字千鈞,脈絡清晰,史實確鑿,直指要害!

陸北顧開篇點題便直指核心,指出治理效果的關鍵在於選吏,選吏關鍵在於明法,郡縣制是吏治產生的根基,但具體運作歷代不同,其得失教訓,足以成爲今日之鏡。

而在講了漢唐制度之後,他的筆鋒直指考覈制度。

漢代的“上計”,也就是地方郡國向中樞報告戶口、墾田、錢穀的制度很嚴,唐代的“四善二十七最”考覈標準極其詳盡,那爲什麼吏治只能清明一時,到了王朝後期,地方就虛報墾田數字,祥瑞都能當成商品買賣呢?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官吏天淵”!

千百年來的文書法律事務都委派給胥吏,他們沒有俸祿養家餬口,卻掌握着能讓百姓家破人亡的權力,所以只能靠盤剝百姓來自肥,而正是因爲官員高高在上,吏員地位卑賤,所以對於官員的考覈對他們形同虛設,甚至成爲勒索的藉口。

“無祿養之資,有破家之能”這十個字,如同冰冷的匕首,精準地刺穿了胥吏貪墨的制度性根源!

《論漢唐以來吏治得失》以制度沿革的作爲脈絡,以漢唐爲鏡,深刻剖析了“胥吏之弊”的根源,可以說,這已不僅僅是一篇文章,更是一篇直指大宋時弊,具有強烈現實批判意義的雄文!

歐陽修看着這篇文章,越看神色越凝重,眼中既有驚歎,又有憂慮。

這篇文章,將慶曆新政未能解決的深層問題,血淋淋地剖開在了他眼前!

歐陽修捋須喟嘆道:“鞭辟入裡,入木三分!當浮一大白!”

隨後,竟是真的把一大杯酒仰頭一飲而盡。

晏幾道也看完了全文,臉上的譏誚早已消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不易察覺的忌憚。

這篇文章所展現出的格局、見識和鋒芒,讓他這個習慣了風花雪月的貴公子感到了強烈的不舒服。

“啪!”

這時候,王安石猛地一拍案几,震得杯盞輕響。

先前陸北顧點出胥吏之弊,已讓他心頭有所反思,而這篇文章,更是如同在他胸中那團積鬱已久的烈火上澆了一桶滾油!

他霍然起身,袍袖帶風,幾步便走到陸北顧跟前。

“漢唐得失,躍然紙上!‘羊安得不瘠’?問得何其痛切!”

王安石目光灼灼地逼視着陸北顧:“你既有此洞見,必有所思!這千年沉痾,如何施治?這‘無祿養之資’之困,‘有破家之能’之惡,當如何解?莫非真要效法商君,重典嚴刑,殺個血流成河不成?”

第166章 禍亂之源第253章 初冬的尋常黃昏第184章 人間至味【求月票!】第20章 小叔叔真好第2章 披王袍而操市利第74章 在“是或否”之間選擇了“或”【求月第12章 陸北顧的未來計劃第147章 放榜第61章 五觀堂第264章 鹽鐵司的任職邀請第132章 你闖大禍了!第178章 陸解元,收此嘉獎吧!【求月票!】第146章 甲上之選!第50章 國朝懸案第116章 脫胎換骨第18章 終無應者第172章 揪出蛀蟲第177章 州試第一,陸北顧!【求月票!】第237章 持守中正,立定人極第82章 縣試第210章 甜水巷第4章 甲中之評,貼榜公示!第37章 今朝先來謁相公第158章 州試第197章 《與兄書》【求月票!】第62章 實力排序第267章 剜肉補瘡,寅吃卯糧第23章 獨竹漂第150章 什麼叫雄辯家啊?第111章 劉知州的賭約第95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州學第114章 第四層的秘密第227章 儒學復興運動第181章 提前押題【求月票!】第52章 知恩圖報第47章 一步一重山第225章 向“太學體”開戰!第159章 鴝鵒鴝鵒,往歌來哭第241章 你們現在就是監生了第110章 “淺水原與好水川”第10章 遲早要被這書呆子拖累死第252章 趙徽柔第262章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第25章 少年應許凌雲志第239章 宋瘋子第11章 寒門如之奈何第167章 淯井監第37章 今朝先來謁相公第43章 鑊氣第115章 突破瓶頸第236章 周敦頤第31章 《水龍吟》第166章 禍亂之源第154章 你比我還卷啊第261章 包青天第247章 劉幾的質疑第267章 剜肉補瘡,寅吃卯糧第200章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第120章 收入門庭第114章 第四層的秘密第63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65章 觀棋第109章 你是真卷啊第6章 好大一份見面禮第122章 小道消息第191章 呂惠卿與王韶【求月票!】第200章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第155章 發乎情,止乎禮義第43章 鑊氣第257章 帝國真正的掌權者第38章 開源?節流?第226章 思想變革的前夜第80章 縣試第一名的福利第253章 初冬的尋常黃昏第251章 官家第1章 穿越到大宋的學霸第196章 《少年遊江陵望月》【求月票!】第156章 開封再見第95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州學第58章 沐佛節第88章 晚宴第197章 《與兄書》【求月票!】第202章 公主婚事第2章 披王袍而操市利第159章 鴝鵒鴝鵒,往歌來哭第58章 沐佛節第148章 四州英才州試講習會第80章 縣試第一名的福利第217章 天才遍地走的開封第169章 沙上築塔第94章 你說他叫蘇轍?第189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求月票!】第146章 甲上之選!第119章 聲名鵲起的陸北顧第146章 甲上之選!第19章 收穫不菲第166章 禍亂之源第259章 轉移矛盾是個好方法第187章 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求月票!】第237章 持守中正,立定人極
第166章 禍亂之源第253章 初冬的尋常黃昏第184章 人間至味【求月票!】第20章 小叔叔真好第2章 披王袍而操市利第74章 在“是或否”之間選擇了“或”【求月第12章 陸北顧的未來計劃第147章 放榜第61章 五觀堂第264章 鹽鐵司的任職邀請第132章 你闖大禍了!第178章 陸解元,收此嘉獎吧!【求月票!】第146章 甲上之選!第50章 國朝懸案第116章 脫胎換骨第18章 終無應者第172章 揪出蛀蟲第177章 州試第一,陸北顧!【求月票!】第237章 持守中正,立定人極第82章 縣試第210章 甜水巷第4章 甲中之評,貼榜公示!第37章 今朝先來謁相公第158章 州試第197章 《與兄書》【求月票!】第62章 實力排序第267章 剜肉補瘡,寅吃卯糧第23章 獨竹漂第150章 什麼叫雄辯家啊?第111章 劉知州的賭約第95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州學第114章 第四層的秘密第227章 儒學復興運動第181章 提前押題【求月票!】第52章 知恩圖報第47章 一步一重山第225章 向“太學體”開戰!第159章 鴝鵒鴝鵒,往歌來哭第241章 你們現在就是監生了第110章 “淺水原與好水川”第10章 遲早要被這書呆子拖累死第252章 趙徽柔第262章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第25章 少年應許凌雲志第239章 宋瘋子第11章 寒門如之奈何第167章 淯井監第37章 今朝先來謁相公第43章 鑊氣第115章 突破瓶頸第236章 周敦頤第31章 《水龍吟》第166章 禍亂之源第154章 你比我還卷啊第261章 包青天第247章 劉幾的質疑第267章 剜肉補瘡,寅吃卯糧第200章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第120章 收入門庭第114章 第四層的秘密第63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65章 觀棋第109章 你是真卷啊第6章 好大一份見面禮第122章 小道消息第191章 呂惠卿與王韶【求月票!】第200章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第155章 發乎情,止乎禮義第43章 鑊氣第257章 帝國真正的掌權者第38章 開源?節流?第226章 思想變革的前夜第80章 縣試第一名的福利第253章 初冬的尋常黃昏第251章 官家第1章 穿越到大宋的學霸第196章 《少年遊江陵望月》【求月票!】第156章 開封再見第95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州學第58章 沐佛節第88章 晚宴第197章 《與兄書》【求月票!】第202章 公主婚事第2章 披王袍而操市利第159章 鴝鵒鴝鵒,往歌來哭第58章 沐佛節第148章 四州英才州試講習會第80章 縣試第一名的福利第217章 天才遍地走的開封第169章 沙上築塔第94章 你說他叫蘇轍?第189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求月票!】第146章 甲上之選!第119章 聲名鵲起的陸北顧第146章 甲上之選!第19章 收穫不菲第166章 禍亂之源第259章 轉移矛盾是個好方法第187章 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求月票!】第237章 持守中正,立定人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