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裴娘子您可真有福氣

第77章 裴娘子您可真有福氣

十日後,古藺鎮。

裴妍正藉着下午的光,在窗下繡着刺繡,細密的針腳在素絹上游走。

在大宋,刺繡分兩種。

宮廷刺繡以摹寫名家書畫爲主,如山水、樓閣、花鳥、人物等題材,追求“因畫制宜”,繡品基本上就是書畫的另一種表達形式,裝裱、收藏方式與書畫無異,甚至更爲精細。

而民間刺繡就沒這麼講究了,通常是在服飾和家居用品上刺繡服飾的話以肚兜、繡裙、繡鞋、荷包等小件服飾居多,色彩通常會比較明豔鮮麗;而家居用品的話則主要是帳幔、門簾、枕套、被面等物,圖案多取吉祥寓意。

裴妍平常通過牙人接的刺繡活計,基本上都是小件服飾,這種活不怎麼花時間,一個人完成起來會比較快,算是性價比很高的賺錢路子了。

而民間刺繡行業的興起,其實也反映了大宋的經濟繁榮和社會穩定,要是五代十國那年歲,大家活着都挺費勁了,兜裡趁點錢就得趕緊去買米,誰還有心思花錢給服飾和家居用品添花樣?

就在裴妍認真刺繡的時候,忽聽得院門被敲動的“吱呀”作響。

聲音驚醒了蜷在籮筐裡的豆腐,它一躍而出,豎着尾巴迎了出去。

“裴娘子在嗎?”

門外站着個風塵僕僕的行商,從懷中取出封信塞進了門縫裡,喊道。

“合江縣捎來的。”

因爲只有官員才能使用驛站捎信,而民間既有切實的書信往來需求,又沒有成組織的郵遞組織,所以往往是行商兼任了郵差的角色。

實際上,這些行商因爲販運貨物往來的都是固定路線,久而久之就跟兩頭的居民都認識了,當地的地形、建築也比較熟悉對於行商來講,反正怎麼都得路過,郵遞重量很輕的書信就是順手的事情,還能額外賺筆錢,是很划算的買賣。

針尖倏地刺進指腹,裴妍連忙按住,隨後高聲道。

“知道了,多謝!”

豆腐已經熟練地用牙咬起了掉在地上的信件,隨後像白色閃電一樣“咻”地一下就跑回了屋裡。

當那熟悉的字跡映入眼簾時,裴妍有些發怔。

見屋內突然安靜下來。

豆腐自覺地跳上桌案蹲下,兩個前爪豎起來併攏,尾巴“唿簌唿簌”地掃過插着野菊的土陶瓶。

“你也替他歡喜是不是?”裴妍揉着白貓的耳朵輕語。

她拆開了信件。

陸北顧在信裡詳細寫了最近一段時間的經過。

當裴妍得知陸北顧解決了置地遷籍的困難,又給陸語遲和陸言蹊拿到了法王寺般若經舍的俗講名額,甚至還能得到主持賜法名的機會,感覺就像是在做夢一般。

“孃親!”

這時,陸語遲興奮地舉着小手跑來,一陣熱風捲着桃瓣隨她一同撲進門檻。

“你快來看,我給小叔叔種的西瓜籽發芽啦!”

西瓜是五代時期經由契丹傳入漢地的作物,《新五代史·四夷附錄》詳細記載了契丹人西征回紇時獲得了西瓜種子,並在上京試種成功。

如今西瓜在漢地已經廣泛種植了,尤其以皮薄汁多、瓤沙脆甜而聞名的汴梁西瓜最爲出名。

不過古藺這邊西瓜口味普遍要差一些,因爲雖然河谷地形有着高溫、強光照的有利條件,山地黃壤土層也算深厚,但土壤保水性一般,而且這裡夏季降水也不夠充沛.但自家院子裡種的,也就不是很講究口感這些了。

陸語遲發現孃親沒理她,好奇地湊上前。

“孃親在看什麼呀?”

待看清信箋落款她認識的“陸”字,小姑娘突然蹦起來:“是小叔叔的信!”

這一嗓子驚動了正趴在廂房裡打瞌睡的陸言蹊,他揉了揉眼睛,也走了過來。

陸語遲問道:“小叔叔說什麼啦?”

“小叔叔說呀,他已經便宜買了一處前鋪後店的宅地,我們全家很快就能搬到合江縣城去了,到時候你們兩個都可以去寺廟裡的經舍。” 陸言蹊一下子沒了睏意,驚恐地睜大了眼睛。

“是要送我們去剃光頭當和尚嗎?”

“傻孩子。”裴妍突然伸手揉了揉他的發頂,聲音軟得像夏日的溪水,“當然不是了,只是去跟着老和尚識字,老和尚還會給你們起個能讓佛祖、菩薩保佑你們的法名呢。”

“喔”

兩個孩子半懂不懂地點了點頭。

“那我們是不是有新家了啊?”

“對啊。”裴妍抱着兩個孩子,“你們的小叔叔寫文章賺了錢,就想着要給你們做新衣裳穿,讓你們都能讀書識字,你們要記得小叔叔的好,以後長大了要報答小叔叔。”

“是因爲孃親對小叔叔也很好呢。”

陸言蹊童言無忌。

“當然了,我們是一家人啊,所以要都對對方好,要團結互愛。”

這時,院門又被敲響了,裴妍去開門,當面的卻是王嬸。

“王嬸是來收繡品嗎?尚未繡好呢。”

王嬸手裡攥着的帕子絞成了麻花,跺了跺腳說道。

“哎喲裴娘子,聽說方纔那行商說,陸家郎君可是在合江置辦了前鋪後宅的好地段,你們這是要搬去縣城了?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

裴妍有些無奈,信有火漆肯定沒被偷看過。

但架不住行商嘴碎又好賣弄,見了陸北顧在縣城置辦了宅地,便把這消息隨口說了出來。

王嬸這種精明市儈的人,結合此前寒食節發生的事情,哪還猜不出她們這是要搬家了?

豆腐突然從門縫裡竄出來,裴妍彎腰一把就抱住了白貓,指尖在它炸開的絨毛上輕輕梳理,說道。

“是買了宅地,只是北顧信裡說,新宅尚需修葺,搬遷的日子還未定呢。”

王嬸訕笑着說道:“到底是讀書人有本事!只是.”

見王嬸的眼神瞟向了自家院落,裴妍怎地不知曉她的心思?肯定是惦記着想要便宜買這宅院呢。

裴妍直接說道:“王嬸說這處宅院?宅院是不賣的,北顧在信裡講了,等我們搬走以後,周家的管家會順帶照看。”

計雲從合江縣回瀘州州學之前,陸北顧便想到了這件事,給周明遠寫了封信,託計雲捎過去。

信裡的內容也很簡單,就是煩請周明遠讓周家在古藺鎮的管家,派人照看一下這處宅院。

這是個很小的請求,對周家來講自然完全不算什麼事情.周家雖然搬到了瀘川縣,但在古藺鎮這邊不僅有別業,還有祖宅和其他不少產業常年需要照看,所以留有相當數量的人手,看顧這一間小宅院那都是捎帶手的事。

而有着周家的照拂,哪怕她們不住在這裡,鎮上的人自然是也不敢動這處宅院的。

畢竟,古藺鎮很多人都仰仗着周家買撲的安樂溪釀酒業爲生。

王嬸一聽“周家”二字,臉上的褶子立刻堆成了花,連連拍手道:“哎喲喲!到底是陸家郎君有見識!這宅子留着好,留着好!日後郎君高中了進士衣錦還鄉,總要有個落腳的地兒不是?”

“要我說啊,陸家郎君這般出息,往後怕是要做大官的!裴娘子您可真有福氣,帶着小郎君小娘子跟着享福——”

王嬸走了,衆人又回到了屋裡。

晚風穿過窗櫺,吹開了捲成團的絲線。

陸語遲趴在窗檐上拿着幾粒粟米吝嗇地喂着雀兒,陸言蹊則抱着豆腐在地上嘻嘻哈哈地滾作一團。

裴妍低頭繼續未完的刺繡,她都沒注意到自己哼起了小調。

(本章完)

第8章 “一個很重要的人”第204章 此情此景,豈能無詩?第17章 《天河水》【求月票!】第98章 流觴曲水第75章 豐厚回報第106章 願乘長風破萬里浪第46章 《賦得梅》第69章 摹南朝綺靡之風【求首訂!】第72章 莫離蓋纏,莫求佛祖【求月票!】第73章 狗子無佛性【求月票!】第113章 我要上四層第83章 春秋筆法第273章 他不是知道錯了第155章 發乎情,止乎禮義第227章 儒學復興運動第67章 意外第23章 獨竹漂第80章 縣試第一名的福利第287章 這題我熟第24章 學問勤中得第272章 先帝創業未半而花光預算第269章 改變世界的契機第259章 轉移矛盾是個好方法第85章 這是誰的文章?第134章 范仲淹圖什麼?第120章 收入門庭第230章 國士之器第53章 上門催稿第258章 《論漢唐以來吏治得失》【求月票!第124章 蹊田而奪之牛第125章 挺身而出第153章 陸北顧的《項籍論》【求月票!】第222章 清風樓第143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10章 遲早要被這書呆子拖累死第92章 西南局勢第287章 這題我熟第188章 《三峽秋望》【求月票!】第36章 凍土豈容禾黍第193章 《小宋學士夜宴圖》【求月票!】第262章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第53章 上門催稿第57章 嫂嫂來信第98章 流觴曲水第35章 “鐵面御史”第55章 高度內卷的州學第157章 再入藏書樓第112章 此子不凡第175章 你猜是誰寫的?第208章 呂惠卿的小心思第249章 陸北顧的《仲達論》【求月票!】第123章 四州聯考的內情第121章 分別第240章 紫袍大員第113章 我要上四層第40章 天下奇才!第67章 意外第167章 淯井監第95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州學第84章 詩賦第231章 《太虛仁淵歌》第105章 我真的有一頭牛第76章 匡扶天下之志第45章 師父,別念了第225章 向“太學體”開戰!第246章 又是平手第267章 剜肉補瘡,寅吃卯糧第279章 唯有自己獨享的秘密第177章 州試第一,陸北顧!【求月票!】第103章 同學正少年第215章 兌獎時刻第180章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求月票!】第144章 四州聯考第57章 嫂嫂來信第102章 陸北顧的《六國論》【求月票!】第134章 范仲淹圖什麼?第201章 成爲知州的終南捷徑第28章 難得奢侈第166章 禍亂之源第129章 定波門外第102章 陸北顧的《六國論》【求月票!】第16章 君子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第172章 揪出蛀蟲第108章 蘇軾的好勝心第193章 《小宋學士夜宴圖》【求月票!】第101章 挺進前五名第67章 意外第114章 第四層的秘密第92章 西南局勢第269章 改變世界的契機第8章 “一個很重要的人”第38章 開源?節流?第119章 聲名鵲起的陸北顧第177章 州試第一,陸北顧!【求月票!】第238章 成爲聖人的途徑第267章 剜肉補瘡,寅吃卯糧第169章 沙上築塔第20章 小叔叔真好第212章 毫無破綻的包拯第256章 大廈將傾,積弊如山
第8章 “一個很重要的人”第204章 此情此景,豈能無詩?第17章 《天河水》【求月票!】第98章 流觴曲水第75章 豐厚回報第106章 願乘長風破萬里浪第46章 《賦得梅》第69章 摹南朝綺靡之風【求首訂!】第72章 莫離蓋纏,莫求佛祖【求月票!】第73章 狗子無佛性【求月票!】第113章 我要上四層第83章 春秋筆法第273章 他不是知道錯了第155章 發乎情,止乎禮義第227章 儒學復興運動第67章 意外第23章 獨竹漂第80章 縣試第一名的福利第287章 這題我熟第24章 學問勤中得第272章 先帝創業未半而花光預算第269章 改變世界的契機第259章 轉移矛盾是個好方法第85章 這是誰的文章?第134章 范仲淹圖什麼?第120章 收入門庭第230章 國士之器第53章 上門催稿第258章 《論漢唐以來吏治得失》【求月票!第124章 蹊田而奪之牛第125章 挺身而出第153章 陸北顧的《項籍論》【求月票!】第222章 清風樓第143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10章 遲早要被這書呆子拖累死第92章 西南局勢第287章 這題我熟第188章 《三峽秋望》【求月票!】第36章 凍土豈容禾黍第193章 《小宋學士夜宴圖》【求月票!】第262章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第53章 上門催稿第57章 嫂嫂來信第98章 流觴曲水第35章 “鐵面御史”第55章 高度內卷的州學第157章 再入藏書樓第112章 此子不凡第175章 你猜是誰寫的?第208章 呂惠卿的小心思第249章 陸北顧的《仲達論》【求月票!】第123章 四州聯考的內情第121章 分別第240章 紫袍大員第113章 我要上四層第40章 天下奇才!第67章 意外第167章 淯井監第95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州學第84章 詩賦第231章 《太虛仁淵歌》第105章 我真的有一頭牛第76章 匡扶天下之志第45章 師父,別念了第225章 向“太學體”開戰!第246章 又是平手第267章 剜肉補瘡,寅吃卯糧第279章 唯有自己獨享的秘密第177章 州試第一,陸北顧!【求月票!】第103章 同學正少年第215章 兌獎時刻第180章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求月票!】第144章 四州聯考第57章 嫂嫂來信第102章 陸北顧的《六國論》【求月票!】第134章 范仲淹圖什麼?第201章 成爲知州的終南捷徑第28章 難得奢侈第166章 禍亂之源第129章 定波門外第102章 陸北顧的《六國論》【求月票!】第16章 君子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第172章 揪出蛀蟲第108章 蘇軾的好勝心第193章 《小宋學士夜宴圖》【求月票!】第101章 挺進前五名第67章 意外第114章 第四層的秘密第92章 西南局勢第269章 改變世界的契機第8章 “一個很重要的人”第38章 開源?節流?第119章 聲名鵲起的陸北顧第177章 州試第一,陸北顧!【求月票!】第238章 成爲聖人的途徑第267章 剜肉補瘡,寅吃卯糧第169章 沙上築塔第20章 小叔叔真好第212章 毫無破綻的包拯第256章 大廈將傾,積弊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