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第423章 江邊

第423章 江邊

本該是秋季,可天竺依舊悶熱,聽說天竺的冬季只有短短的十餘天,這裡的夏天是十分漫長的。

蔣師仁騎在馬背上,往口中灌着水。

攻城戰是唐軍最擅長的,王玄策目光看着城高近兩丈的曲女城,阿羅那順就躲在城中。

蔣師仁也策馬上前,道:“我們派人去周邊的城邑看過,他將四周堅壁清野了,拿走了附近城邑的所有糧食。”

李義表也來回報道:“附近十五里以內,六十處城邑都是空的。”

聽着兩人的回報,看起來阿羅那順確實要死守曲女城了。

王玄策道:“如此說來,所有的人口與財寶都在城中?”

“正是。”

蔣師仁道:“倒是省事了。”

月光下,有一個身影正在朝着這裡奔跑而來,來人是一個天竺人,他下拜在地用天竺話大聲說着。

茹萊傑道:“他說那位前來見大將軍的老僧死在了曲女城裡,是阿羅那順殺的。”

王玄策吩咐道:“準備投石與雲梯,填了他們城前的壕溝,天一亮就攻城。”

“喏!”

天竺的城池大多數都是土城,這座城並不是高大,也並不堅固,與唐人的城相比,他們的城不堪一擊。

一個個的天竺人,趁着夜色搬着沙子,填向城前的壕溝。

在城牆上,還有敵軍不斷放箭,只不過在夜裡的射殺效率很低。

天竺人一手舉着盾牌,一手託着沙袋,跑到了壕溝邊,將沙袋丟進去。

當天邊出現破曉,天空恢復了蔚藍色,那輪月亮還未還懸在藍天上。

王玄策讓天竺人帶着象兵先攻城。

戰象一直到了城前,天竺人只要在象背上縱身一躍,手碰到城牆的邊沿,就可以爬上去。

待天竺兵的攻城結束,城門還未拿下,王玄策命人將投石車送了過來,開始將城中投向火球。

象兵一輪,投石車一輪,城牆濃煙滾滾。

茹萊傑一直欣賞着唐軍將領指揮下,從容不迫地攻城戰,這是一幅美景,他心中暗暗確定,王玄策善用火攻。

這城中少說也有十萬人,倒要看看王玄策要怎麼殺光這些人。

圍三闕一,三面攻城只留下了城牆的北面。

接連三日,曲女城的城門終於破了,唐軍,吐蕃軍,天竺軍壓抑了三日的情緒終於在這個時候爆發,象兵開道,源源不斷地人衝入城中,見人就殺。

蔣師仁帶着兵馬直衝天竺人的皇宮,見到皇宮前還有不少的僧人,正要猶豫,卻見吐蕃人二話不說先殺了過去,一個個僧人倒地,他們有胖的也有瘦骨嶙峋的。

還記得吐蕃人說過,他們要爲唐軍衝鋒陷陣,也不知道是他們要搶功,還是身體力行地履行諾言。

“大將軍,阿羅那順向北面逃了!”

蔣師仁咧嘴一笑道:“弟兄們!殺過去!”

“喏!”衆將士齊齊響應。

一萬大軍殺入城中,阿羅那順帶着自己的王妃與隨從,還有一隊隊的守衛逃離了城。

茹萊傑跟着王玄策帶着一部分兵馬來到了曲女城的北面,他這才明白了這位大唐將軍的意思,在王城的北面是甘蒂斯河的上游幹陀衛江,江面很寬,而且水很深。

不斷地有人逃入江中,唐軍只要向江中在遊的人放箭就可以了。

殺一羣人很難,但要將一羣人趕下江,讓他們淹死,就太容易,不用費力就能殺了數萬人。

城中的大戰進行了一天,不計其數的天竺人跳入江中,有的被淹死了,還有一些出來換氣時,就被唐軍射殺,有游到對岸的,但並不多,只有零星的幾個。

而這一戰被淹死的人才是最多的,他們紛紛逃出城,被圍追堵截,只能逃入江中。

蔣師仁朗聲道:“末將繞路過橋,去追擊阿羅那順,必定將其活捉。”

王玄策道:“好!帶一千兵馬。”

“一百兵足矣!”言罷,蔣師仁策馬在黃昏下,東面一路追去。

王女領着自己的戰象走入這座曲女城中,這裡是天竺的都城。

當初這裡很繁華,戎日國王請玄奘在這裡召開無遮大會,那場大會人聲鼎沸,二十餘國的國王皆在此。

城中僧人數萬,盛況空前,一個從東土大唐而來的僧人,名震天竺。

而現在從東土大唐又來了一個將軍,覆滅了阿羅那順,曲女城幾近成了一座空城,遍地的屍體,房屋冒着濃煙,血跡滿地。

王女身邊的守衛紛紛下刀,殺了四周投降的人。

這位王女撫着孕肚,一路走上王宮前的臺階,她眼中帶着淚水,因她的親人都死在了阿羅那順的叛亂中,現在的她只剩下孤身一人了。

蔣師仁與一隊吐蕃人追上了阿羅那順,將其圍住,可就在此時,遠方還有一支兵馬,他們穿着古怪的衣服,像是來接應的。

阿羅那順用古怪的語言向那些人呼喊。

不清楚北面那支兵馬的來路,蔣師仁十分警惕。

只見對方鬆開了鐵鏈,有一頭牲口正在奔跑而來,這隻牲口的速度極快,轉眼間到了眼前。

戰馬嘶鳴,它一口咬在馬脖子上。

蔣師仁摔倒在地,提着刀翻身而起,這纔看清,眼前的竟然是一頭豹子。

一人一豹,正在對峙着。

幾個吐蕃人張弓搭箭如臨大敵,一邊防備着遠處的敵人,還看着眼前的豹子。

豹子嗅了嗅,撲了上去。

蔣師仁忙提刀後退,眼看着這牲口的張嘴就要咬來,他的身子一躬,一刀刺出。

感受到從刀柄上方流淌下來的熱血,蔣師仁又是一腳踢開了這頭豹子。

以前沒和這種牲口較量了,這東西比狼還迅猛。

豹子的下腹血流不止,撲騰在地上已起不來了。

而遠處的那隊兵馬已離開。

一旁的吐蕃人用生疏的關中話,神色嚴峻,用緊張的語氣道:“他們是大食人。”

蔣師仁甩去刀上的血,道:“大食?這裡怎麼會有大食人?”

衆人紛紛看向了阿羅那順,說不定就只有他知道原因了。

這一仗是殘酷的,俘虜男女人口一萬六千人,戰馬與牛三萬餘頭,殺得幾乎空城,現在牲畜比人還要多。

而在幹陀衛江,一具具屍首無聲漂浮着,連成了片,順着下游飄去。

蔣師人活捉了阿羅那順,將他裝入了囚車中,隨之抓出來的還有阿羅那順的王妃與王子。

李義表身爲禮部的官吏,是這支唐軍隊伍中唯一的文官,他從包袱中拿出許久未用過的筆墨與紙張。

將褶皺的紙張鋪平,潤了潤毛筆,磨墨之後,寫着記錄。

攻城之後,回來的衆人都在休息,吃着食物,閉目養神。

李義表寫了一段記錄,他鬆了鬆肩膀,擡眼看去,是王玄策將軍,蔣師仁,茹萊傑三人圍着篝火而坐,而一旁的籠子裡是沉默不言的阿羅那順。

茹萊傑懂天竺文字,也看着天竺的書卷。

蔣師仁笑呵呵道:“沒想到阿羅那順的妃子還挺漂亮的。”

天竺王女帶着無盡的恨意,將餘衆都殺了,蔣將軍是在評價地上的人頭。

王女正讓婦人洗着她心愛的戰象。

王玄策問起了茹萊傑,“大食人是怎麼來的?”

茹萊傑拿着王宮內搜出來的書卷,看着上方的文字,道:“如今大食正在東征,天竺是個很複雜的地方,聽說東天竺王與大食人有往來,蔣將軍遇到的多半是來東天竺走動的一隊大食人。”

蔣師仁驚疑道:“大食人打到了天竺?”

茹萊傑撫着花白的鬍子,擺手道:“還沒有,大食也有商人,他們來天竺應該只是買賣貨物的,我年輕的時候去過波斯,那是在二十年前,那時候的波斯很富有,波斯最尊貴的女人男人是穿絲綢的。”

“就是你們大唐的絲綢。”茹萊傑順帶解釋了一句,又道:“那時候波斯與天竺就有往來,商人來往不絕,玄奘應該也是見過這種場面的,可玄奘離開之後,波斯就被大食滅亡了。”

“現在的大食人盤踞着波斯人的地界,自然也會南下與天竺人買賣貨物。”

言罷,茹萊傑嘆道:“蔣將軍所殺的那個牲口就是大食人養的,那種牲口據說只有大食的貴族才圈養,馴養那種牲口是很難的。”

火光照映在茹萊傑的臉上,道:“而且能馴養這種牲口的人可不是尋常的貴族,多半是大食一方勢力的主人,畢竟從大食來天竺路途不是太遙遠,比大唐可近太多了。”

茹萊傑也不喜歡天竺的食物,他一直都是吃肉乾與糌粑果腹,嘴裡正在嚼着一邊道:“嗯,這是阿羅那順與東天竺王的往來書信。”

王玄策瞧着布絹上的文字,蹙眉看了良久。

意識到這個唐軍將領看不懂天竺的文字,茹萊傑笑着道:“東天竺王答應阿羅那順,說是唐軍來攻打時,他會出手相助。”

蔣師仁道:“難怪他會守城不出。”

茹萊傑點頭。

王玄策反問道:“那爲何又沒來呢?我們攻城三天,他完全有足夠的時間來馳援。”

茹萊傑又是笑着不語。

李義表插話道:“東天竺王先有承諾而後背棄了?”

茹萊傑將書卷整理好,解釋道:“唐軍用了五個月,就將中天竺國打下了,四方諸國肯定是膽寒的。”

聞言,蔣師仁若有所思點頭。

這個老人家異常的安分守己,不動城中的一分一毫,甚至吃得也是從吐蕃帶來的吃食,從不吃別的食物。

他心情好的時候,會煮奶茶喝,一邊煮着奶茶,一邊吃糌粑,安靜地欣賞着城中的景色。

但城中遍地都是屍首,一時間搬都搬不完。

老人家一把年紀了,頭髮鬍鬚都花白了,品味很是奇怪。

衆人休息了一夜,王玄策就讓天竺王女安排人去送話,告訴東天竺王,唐軍要去攻打他。

得知這個消息的茹萊傑第一時間就來詢問,“大將軍真的要去攻打東天竺。”

王玄策看着地圖道:“當然不是了。”

“那爲何?”

王玄策頷首道:“想看看東天竺王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五天之後,不出所料,唐軍還未出徵,東天竺王尸鳩摩,送來了馬匹與牛羣三萬,還送來了許多弓,刀以及一種叫作寶纓絡的名貴飾品,接着以曲女城爲中心的中天竺國的周邊,諸國紛紛派來使者向王玄策送來了各國異物。

東天竺王爲了求生存,拿出了十足的誠意,甚至還想求得道祖老子像,臣服天可汗。

他願意拋棄佛,信奉中原道祖,從此臣服天可汗。

這一次,王玄策證明了東天竺王尸鳩摩是一個極其軟弱的人,如此人物倒不用忌憚。

唐軍在天竺立威揚名,兩場大戰,震懾各地。

當一切安定下來,蔣師仁與李義表去平定天竺周邊。

茹萊傑時常走在王玄策左右,他詢問道:“還以爲大將軍真要去攻打東天竺。”

王玄策道:“東天竺王很軟弱,一個軟弱並且願意臣服的人還不至於趕盡殺絕,況且你還說過大食人在北面。”

“大將軍對大食很忌憚嗎?”

“如果大食與曲女城隔着東天竺,東天竺王又是個很軟弱的人,讓它存在不是一件壞事,在中原有句話,叫作脣亡齒寒,若大食要攻打東天竺,我們甚至可以聯手抵禦。”

“況且。”王玄策話語一頓,站在城牆上,又吩咐道:“崇文館的人來書信了,他們的人就要到了,崇文館會派人來治理天竺。”

茹萊傑道:“王將軍身後有着源源不斷的唐人來天竺,無所畏懼。”

王玄策搖頭,又道:“要量力而行,打到這裡也足夠了,後續需要治理,治理地方不是我所長,還要等崇文館的人。”

又過了一個月,唐軍副將蔣師仁與副使李義表奔走在各地,掃平各處叛亂,中天竺國各地五百八十座城邑投降。

也就在這天,崇文館安排來的三十人到了天竺的曲女城,領頭的是當朝中書省侍中劉洎的次子,劉弘業。

此人三十歲左右的模樣,穿着一身淡藍色圓領衣袍,留着短鬚。

蔣師仁在這裡看到崇文館的人前來相助,他感動地哭了。

第90章 天大的誤會第85章 兵馬未動381.第381章 看望老將軍們298.第298章 中秋第54章 臣來告老399.第399章 誰更聖明206.第206章 真話第133章 多半被剁了第107章 太子的欣賞第95章 合力撈魚339.第339章 議東征467.第467章 運糧第526章 謀士與險地414.第414章 長安鼎沸414.第414章 長安鼎沸265.第265章 母后與妹妹的安排第37章 舅爺與舅舅383.第383章 多年前的武德殿265.第265章 母后與妹妹的安排第85章 兵馬未動第159章 父子春遊464.第464章 被眷顧的傻子254.第254章 京兆府文章350.第350章 無地自容471.第471章 河東裴488.第488章 陳子昂239.第239章 太子的噩夢第162章 小公主與李道長334.第334章 荒謬且短見第123章 害了自己的祿東贊352.第352章 洛陽大雨第81章 喜歡建房子的皇帝第157章 從來就不爲自己387.第387章 新帝臨朝202.第202章 掃興的人第82章 搶還是買440.第440章 才俊與老將軍218.第218章 太子休沐430.第430章 朝堂的五臟六腑425.第425章 越老越留戀222.第222章 給太子的封賜416.第416章 空置的宮殿247.第247章 意在掃平天山220.第220章 唐軍來了273.第273章 天要晴了第45章 冒失舉薦498.第498章 皇帝的班底297.第297章 西征歸來374.第374章 泰山腳下362.第362章 祭拜第165章 難免的437.第437章 天竺的厚禮232.第232章 平凡如他第72章 能從天黑講到亮341.第341章 不是當年273.第273章 天要晴了第116章 用心險惡第86章 補貼與孝順289.第289章 戍守北疆第135章 忠心的許敬宗第168章 一夜394.第394章 大唐的貴客282.第282章 洛陽變故442.第442章 傳說中的商人430.第430章 朝堂的五臟六腑388.第388章 大赦天下216.第216章 期盼與未來375.第375章 登泰山第132章 豪傑依舊第540章 想回家的人第514章 驚蟄228.第228章 明達的修行384.第384章 貞觀的從前388.第388章 大赦天下370.第370章 啓程封禪293.第293章 治的建議第565章 皇帝下揚州第109章 指指點點第318章 稚奴的事業268.第268章 太子大婚(感謝季夏初一的盟主打賞)404.第404章 唐蕃之軍502.第502章 唐人與西域人361.第361章 皇帝歸來354.第354章 大唐的“天人三問”435.第435章 哪家皇帝遇不到反賊?481.第481章 山下骨331.第331章 趙國公的憂愁第19章 他們越反對,它就越光芒萬丈281.第281章 恪明白了第540章 想回家的人225.第225章 天賦異稟506.第506章 走入長安城第534章 人前人後的禮部280.第280章 史書難寫276.第276章 老謀深算的樣子第85章 兵馬未動第128章 風波乍起第120章 孤的大事業276.第276章 老謀深算的樣子
第90章 天大的誤會第85章 兵馬未動381.第381章 看望老將軍們298.第298章 中秋第54章 臣來告老399.第399章 誰更聖明206.第206章 真話第133章 多半被剁了第107章 太子的欣賞第95章 合力撈魚339.第339章 議東征467.第467章 運糧第526章 謀士與險地414.第414章 長安鼎沸414.第414章 長安鼎沸265.第265章 母后與妹妹的安排第37章 舅爺與舅舅383.第383章 多年前的武德殿265.第265章 母后與妹妹的安排第85章 兵馬未動第159章 父子春遊464.第464章 被眷顧的傻子254.第254章 京兆府文章350.第350章 無地自容471.第471章 河東裴488.第488章 陳子昂239.第239章 太子的噩夢第162章 小公主與李道長334.第334章 荒謬且短見第123章 害了自己的祿東贊352.第352章 洛陽大雨第81章 喜歡建房子的皇帝第157章 從來就不爲自己387.第387章 新帝臨朝202.第202章 掃興的人第82章 搶還是買440.第440章 才俊與老將軍218.第218章 太子休沐430.第430章 朝堂的五臟六腑425.第425章 越老越留戀222.第222章 給太子的封賜416.第416章 空置的宮殿247.第247章 意在掃平天山220.第220章 唐軍來了273.第273章 天要晴了第45章 冒失舉薦498.第498章 皇帝的班底297.第297章 西征歸來374.第374章 泰山腳下362.第362章 祭拜第165章 難免的437.第437章 天竺的厚禮232.第232章 平凡如他第72章 能從天黑講到亮341.第341章 不是當年273.第273章 天要晴了第116章 用心險惡第86章 補貼與孝順289.第289章 戍守北疆第135章 忠心的許敬宗第168章 一夜394.第394章 大唐的貴客282.第282章 洛陽變故442.第442章 傳說中的商人430.第430章 朝堂的五臟六腑388.第388章 大赦天下216.第216章 期盼與未來375.第375章 登泰山第132章 豪傑依舊第540章 想回家的人第514章 驚蟄228.第228章 明達的修行384.第384章 貞觀的從前388.第388章 大赦天下370.第370章 啓程封禪293.第293章 治的建議第565章 皇帝下揚州第109章 指指點點第318章 稚奴的事業268.第268章 太子大婚(感謝季夏初一的盟主打賞)404.第404章 唐蕃之軍502.第502章 唐人與西域人361.第361章 皇帝歸來354.第354章 大唐的“天人三問”435.第435章 哪家皇帝遇不到反賊?481.第481章 山下骨331.第331章 趙國公的憂愁第19章 他們越反對,它就越光芒萬丈281.第281章 恪明白了第540章 想回家的人225.第225章 天賦異稟506.第506章 走入長安城第534章 人前人後的禮部280.第280章 史書難寫276.第276章 老謀深算的樣子第85章 兵馬未動第128章 風波乍起第120章 孤的大事業276.第276章 老謀深算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