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第403章 活在心中的話語

渭北的村子今年剛收穫了葡萄,村子裡還有人在釀造葡萄釀。

言罷,房玄齡聞着酒香而去,走入村子中住戶更多的地方,這裡不僅僅有葡萄釀的酒香,還有麥子的香味。

來到一個釀酒作坊前,房玄齡看到數十個男子,正在將酒水倒入酒壺中。

柴紹讓身後的兒子拿出幾枚銅錢,買了一碗酒水。

房玄齡聞了聞酒香,抿了一口道:“好酒呀。”

見要將酒水端向自己,柴紹擺手道:“不能喝酒了,太醫署的人說了,想要多活幾年就不能再飲酒。”

房玄齡又飲下一口,遞給一旁的柴令武。

柴令武接過酒碗,一口將葡萄釀喝完,道:“多謝樑公。”

柴紹又問道:“這位兄弟,你們在這裡勞作一天多少銀錢。”

正扛着酒罈子的壯漢道:“打完仗之後,我們不要田畝要了十幾貫錢,我們幾家一起出錢開了這個酒坊。”

柴紹問詢道:“幾家一起出錢?”

酒坊內正在蒸煮着酒釀很是溫暖,那壯漢擦了擦汗水在門口坐下來,道:“以前的官府會給田畝,現在不一樣了,各縣想着脫貧,以前家裡窮苦,打仗得了銀錢之後,想着過得富裕些。”

說着話,壯漢指了指身後勞作的人,道:“這些都是請來的勞力,每人一天五十錢,某家是他們的店家,這酒坊經營才三兩年,家裡也有富餘了。”

柴紹又問起了對方打仗時的經歷。

這位壯漢聊起來似乎有說不完的話,說起了當年馳援鬆州的戰事,之後又是橫掃天山的戰爭。

柴紹道:“你們的酒水賣得如何?”

說起這件事,這個壯漢又頗爲高興地笑了笑,道:“這葡萄釀的買賣以前是縣裡的,京兆府改了經營之後,我們各家可以出錢買下來,這座酒坊是以前縣裡的酒坊分下來的。”

房玄齡聽着這個壯漢的話語,以前一個縣裡的大作坊,拆分之後成了十餘個小作坊,讓村民自己經營。

雖說年紀大了,可房玄齡只是聽他們說一兩句,心中便有了想法,也明白了其中的緣由。

其實這道理也很簡單,在京兆府極力想要擴張產生力的要求下,以縣爲一個集體的生產模式其上升力是有限的。

只有打破這個桎梏,將經營權下放給村民,才能形成競爭與提振生產力。

一個縣作坊沒了,這個縣又出現了很多小作坊。

這種以家庭爲主的小作坊其生產力與生命力比預想的要好得多。

這座酒坊就是以前縣作坊的一部分,並且還有一個完整的釀酒過程,不得不說經營的人也頗有本領。

如今關中各縣的經營情況大致相同。

當年一開始拆分縣作坊的時候,期間京兆府與各縣幾次冒進,因此倒閉了不少小作坊,現在留下來的都是大浪淘沙之後,留下來的好作坊。

從貞觀十八年開始的陣痛,到現在的幹慶二年,用了四年的時間,才過渡完成。

與這裡的店家告辭之後,房玄齡與柴紹去了村子另一頭。

這座村子裡還有不少的建設,有棉布作坊,還有製陶罐與木匠作坊。

村子裡的民壯也有不少,房玄齡道:“以前村子裡的閒散民壯多,現在少了,六年前的時候,鄭公還在世,京兆府讓各縣將所有的閒散民壯都關進了作坊裡勞作。”

說着話,他笑着道:“那時候,只要早晨時分剛過,村子裡除了老人小孩,就沒有別人了,人們都在作坊裡勞作,幾乎是趕着人去的,誰家閒漢要是敢不去,就會被官府打,連累了鄰里甚至會被趕出村子。”

“那時候鬧出了不少事,甚至還有人結伴反抗,但都被官府鎮壓了,改變了環境才能改變人,京兆府行事哪有這麼多循循善誘,大多數都是趕着鴨子上了架。”

柴紹聞言,忽然笑了起來。

這位當年的房相,是看着人們從這些改變中走過來的。

月光下,夜風還有些冷,柴紹擡眼就看到了寫在人家屋子邊的標語。

房玄齡咳了咳嗓子道:“這是當年鄭公留下來的話,許敬宗爲了應付朝中那些人的言語,就讓人將鄭公的話寫在了牆上,留到現在。”

牆上寫着八個大字,居安思危,戒奢以儉。

這確是當年鄭公時常勸諫陛下的話語。

柴紹道:“當年鄭公這般勸諫陛下,怎麼這些話又要說給鄉民聽?”

房玄齡想起當年的事,又是錯愕一笑,道:“那許敬宗呀……他自己沒鄭公這般才學與彪炳,他讓秘書監的人將當年鄭公勸諫陛下的奏章都留了下來,後來呀……發現這些話還不少。”

“現在各縣縣中的標語都是那時候鄭公留下來的,每個縣每句話不重樣,什麼兼聽則明……威加海外,年穀豐稔,禮教聿興,多數地方都是這些標語。”

“呵呵呵……”房玄齡又笑着道:“這些話看着刺目,聽之如雷貫耳,倒是比儒家典籍好用太多了,三兩句話拿出來就意簡言賅。”

言罷,話語又停頓片刻,房玄齡道:“鄭公其實是讀縱橫家的。”

柴紹有些感慨,道:“難怪陛下不想進村子裡。”

兩人又忽然笑了起來,笑得很開心。

村外,這裡有侍衛圍了一片地,這裡是渭水河邊,也是當年渭水之盟的地方,一羣貞觀的老臣老將領們紛紛聚在這裡。

李孝恭還穿着朝服,匆匆而來,“陛下!”

李世民擡眼看着,指着李孝恭,又對一旁的李道宗道:“你看看他這人,就他來得最晚。”

程咬金笑呵呵地道:“多半是他家的漫天神佛不讓他走。”

衆人聞言又笑了起來。

蘇定方看了看四下,發現也就之後趙國公沒來,該來的人也都在了。

待房玄齡與柴紹到了,衆人說着當年的舊事,幾處篝火照亮了這些老將軍們的笑臉。

衆人說着說着,便開始說起了王玄策此番平定吐蕃內亂的事。

大家都上了年紀,就愛議論這些事。

程咬金笑呵呵道:“陛下,朝中是真有手段,如此輕描淡寫地把吐蕃平定了,甚至讓松贊干布找不到指摘之處,於情於理都是理所應當的。”

李世民冷哼道:“那小子如今也是天可汗,他將天下人都看作自己的子民,做什麼事總是將眼光看得很高,吐蕃的孩子不聽話,唐軍出手教訓而已,自然是輕描淡寫的。”

看着眼前一羣老將軍,李世民飲下酒水道:“起初朕還很擔心他,怕他做不好這件事,還讓不良人做了準備,呵呵……現在想來是朕多慮了。”

“陛下如今頤養天年,還在爲朝中國事着想,我等慚愧呀。”秦瓊忽然道。

尉遲恭道:“是呀,現在宮中的那位還年輕,有些事還是需要陛下照顧的。”

李世民頗爲滿意地點頭。

房玄齡輕咳兩聲,看着這些不服老的傢伙,也是無奈一笑。

一直到大家酒意正酣,長孫無忌這才匆匆而來,隨之而來的還有薛仁貴等一衆長安的兵馬。

程咬金喝道:“呔!爾等來這裡做什麼?”

長孫無忌快步上前解釋道:“陛下擔心諸位在此地相聚,特來讓臣等護衛。”

程咬金大喝本就是打趣的,衆人也是一笑而過。

長孫無忌坐下來,舉着酒碗賠罪,先飲下了一大口。

李世民問道:“宮裡的元宵宴席結束了?”

長孫無忌頷首道:“嗯,都過了子時了。”

子時早就過了,一衆老將軍也沒有睡意,還在吃着肉喝着酒。

房玄齡打量着如今的長孫無忌,要說朝中最守舊最維穩的臣子,就是他這個輔政大臣了。

對長孫無忌而言,他感覺前隋的轟然倒塌,距離他依舊很近,似乎是幾天前發生的事。

當年的鄭公或許也是這麼想的,可鄭公是一個勇於說出這些話的人。

而長孫無忌則不是,他會將這些事記在心中,並且在行動中讓那天下大亂的景象再也不回來。

程咬金不知道從哪裡領來了一羣孩子,讓孩子們在這裡唱歌,待孩子們唱完,給他們一人分了一隻烤羊腿帶回家。

在場的已有老傢伙坐在椅子上睡着了,衆人說着說着,越說越迷糊。

到最後,李世民也睡着了。

村子裡傳來了雞鳴聲,昨夜不知何時入睡,不知何時醒來,李世民轉醒時候,天還是灰濛濛的,陽光也還未破曉。

李世民發現身上蓋着大氅,鬚髮上還有昨夜留下來的霜,大氅上也是薄薄的一層霜。

眼前衆多老將軍們都還在,地上的幾團篝火還燒着,將這一片地燒得暖乎乎的。

眼前的景象頗覺得心安,又聽到了話語聲,李世民這才掀開身上的大氅,站起身活動身體,剛要拿起一旁的酒壺飲下一口酒提神,不知爲何就覺得如芒在背。

再回頭看去,看到了李麗質與東陽,她們正面色不悅地看着自己。

不知爲何,現在看到這兩個女兒,李世民有些慚愧地一笑,而後放下酒壺,道:“朕早晨從來不喝酒的,拿熱水來。”

李麗質親手給父皇倒了一碗熱水,她收拾着眼前的桌案道:“得知父皇一夜未歸,母后就讓女兒來看看,是女兒打擾父皇的雅興了。”

這個當家長女越來越有氣勢,李世民有些慫地坐下來道:“朕喝醉了,忘了回去的時辰。”

李麗質讓東陽看了衆多老將軍,見沒有大礙,又在父皇的桌前放了一個蓋着蓋子的長筒杯,而後又道:“東陽我們回去吧。”

一羣老將軍紛紛行禮送別兩位公主。

李世民拿着手中的杯子,感受着手心的溫暖。

不多時,其餘老將軍的家眷也都回來了。

李道宗也被女兒攙扶站起身,道:“陛下,臣年邁了,一身的病,家裡人實在擔心得緊。”

李世民心想着也不只有自己被子女管着,原來老傢伙們的處境也都差不太多,這才道:“朕也不會爲難你們,這麼多年生死與共的兄弟,回去吧。”

衆人還有些不捨得告退,紛紛各自散去。

待陛下與衆人離去之後,一羣宮裡來的人才將這裡收拾好,並且給村子裡的各家都分了一斗米,以示打擾之歉意。

並且將太上皇與諸多將士們所聚的地方收拾乾淨,最後一撥人這才離開。

房玄齡回到了長安,又聽說了現在關中治理之策,現在長安最多的也並不是作坊,而是工匠。

如今的長安城內要建設,關中各縣要建設,到了午時就有泥瓦工匠三五成羣坐在一起用飯,他們都是給關中修房子的。

咸陽縣又要修新的官衙了。

今天早朝剛結束,劉仁軌便來這裡看望當年的舊鄉里,他在這裡任職過五年的縣令,對這裡的鄉民還是有感情的。

也是現在的陛下降低了早朝的位分,如他這樣的京兆府少尹也可以去早朝了,若是再放低,往後恐怕各縣的縣令也能去早朝。

現在的咸陽縣令是高崇禮,他急忙出來相迎,道:“劉少尹。”

劉仁軌看了看四下道:“他們都到了嗎?”

“各縣縣令多半還要一兩個時辰,朝中下發了不少政令,下官也在整理。”

現在的咸陽縣要建設一個咸陽府,關中要分四府三十六縣,這是去年安排的事,今年就要將事辦下來。

許敬宗主持關中以東,顏勤禮主持長安以南的各縣,而自己便是處置關中以西的陳倉,還有眼下的咸陽兩地。

待關中以西的各縣縣令到了這裡,已是午時了。

李敬玄穿着縣令的官服,策馬而來,翻身下馬便朗聲道:“讓劉少尹久等,下官來晚了。”

劉仁軌打量對方,這位是許敬宗的學生,作派行事頗爲神氣,年輕人穿着一身官服,大步而來。

“知曉陳倉路遠,晚點到也無妨。”

李敬玄客氣地行禮道:“昨日就聽了京兆府的要求,下官星夜兼程而來,恐耽誤朝中吩咐。”

眼前十餘個縣令都到齊了,劉仁軌坐在上首座與衆人說着之後半年,京兆府對各縣的安排。

第133章 多半被剁了306.第306章 皇帝出遊388.第388章 大赦天下377.第377章 舊人老臣第150章 仗義出手375.第375章 登泰山287.第287章 比金錢更值得第55章 認真的一箭第29章 培養一個良心第23章 太子游長安287.第287章 比金錢更值得198.第198章 一地雞毛第321章 臂膀第555章 也沒有物是人非第4章 紅樓與曹先生365.第365章 宴席308.第308章 儲君治下502.第502章 唐人與西域人252.第252章 范陽案第118章 不缺添亂的人389.第389章 玄奘歸來114.第114章 “一見如故”第325章 佳節第172章 精氣神287.第287章 比金錢更值得第177章 遠大的理想449.第449章 安西軍的歸途229.第229章 皇帝家的家事第70章 家事第324章 勸諫與反問第548章 喝酒的朋友第123章 害了自己的祿東贊477.第477章 高祖皇帝第181章 老師家事388.第388章 大赦天下500.第500章 爲期百年第27章 長安傳聞464.第464章 被眷顧的傻子484.第484章 比試407.第407章 愛抓蟲的皇帝361.第361章 皇帝歸來第128章 風波乍起第94章 父皇想要的人才第105章 被監視的太子397.第397章 玄奘的故事271.第271章 放不下的大相第22章 愛罵聖人的太子191.第191章 查到底507.第507章 魏王往事253.第253章 吐蕃使者又來了第512章 倒春寒第67章 熱情的滿朝文武(加更)第162章 小公主與李道長276.第276章 老謀深算的樣子269.第269章 蘇勖第82章 搶還是買第560章 皇帝的清閒468.第468章 盛世不白來第39章 他的成就是大唐的第530章 踹門與點馬廄277.第277章 京兆府無所畏懼454.第454章 父皇的變化283.第283章 吃什麼長大的277.第277章 京兆府無所畏懼第544章 要一起完成的事第562章 人生的意外336.第336章 老府兵411.第411章 又來賠罪的老丈人349.第349章 事關尊嚴472.第472章 不好的風氣302.第302章 交河城舊事第512章 倒春寒第96章 以前的事241.第241章 雪災(感謝唐萌少主的盟主)第44章 到底是少年太子第176章 唐人的城373.第373章 我要當太子511.第511章 戰爭從未離開437.第437章 天竺的厚禮406.第406章 少年才子188.第188章 河東好友第328章 除了人只有人第550章 每年的大雪第179章 效益421.第421章 我的吐蕃兄弟第513章 華清宮第62章 對錯373.第373章 我要當太子217.第217章 孤不懂這些的386.第386章 新年第568章 長安之南28.第28章 孤將來一定會羨慕你的成就第72章 能從天黑講到亮267.第267章 蘇亶231.第231章 修繕長安405.第405章 律法之森嚴506.第506章 走入長安城第180章 喜歡與人交談410.第410章 學子矛盾213.第213章 旱情
第133章 多半被剁了306.第306章 皇帝出遊388.第388章 大赦天下377.第377章 舊人老臣第150章 仗義出手375.第375章 登泰山287.第287章 比金錢更值得第55章 認真的一箭第29章 培養一個良心第23章 太子游長安287.第287章 比金錢更值得198.第198章 一地雞毛第321章 臂膀第555章 也沒有物是人非第4章 紅樓與曹先生365.第365章 宴席308.第308章 儲君治下502.第502章 唐人與西域人252.第252章 范陽案第118章 不缺添亂的人389.第389章 玄奘歸來114.第114章 “一見如故”第325章 佳節第172章 精氣神287.第287章 比金錢更值得第177章 遠大的理想449.第449章 安西軍的歸途229.第229章 皇帝家的家事第70章 家事第324章 勸諫與反問第548章 喝酒的朋友第123章 害了自己的祿東贊477.第477章 高祖皇帝第181章 老師家事388.第388章 大赦天下500.第500章 爲期百年第27章 長安傳聞464.第464章 被眷顧的傻子484.第484章 比試407.第407章 愛抓蟲的皇帝361.第361章 皇帝歸來第128章 風波乍起第94章 父皇想要的人才第105章 被監視的太子397.第397章 玄奘的故事271.第271章 放不下的大相第22章 愛罵聖人的太子191.第191章 查到底507.第507章 魏王往事253.第253章 吐蕃使者又來了第512章 倒春寒第67章 熱情的滿朝文武(加更)第162章 小公主與李道長276.第276章 老謀深算的樣子269.第269章 蘇勖第82章 搶還是買第560章 皇帝的清閒468.第468章 盛世不白來第39章 他的成就是大唐的第530章 踹門與點馬廄277.第277章 京兆府無所畏懼454.第454章 父皇的變化283.第283章 吃什麼長大的277.第277章 京兆府無所畏懼第544章 要一起完成的事第562章 人生的意外336.第336章 老府兵411.第411章 又來賠罪的老丈人349.第349章 事關尊嚴472.第472章 不好的風氣302.第302章 交河城舊事第512章 倒春寒第96章 以前的事241.第241章 雪災(感謝唐萌少主的盟主)第44章 到底是少年太子第176章 唐人的城373.第373章 我要當太子511.第511章 戰爭從未離開437.第437章 天竺的厚禮406.第406章 少年才子188.第188章 河東好友第328章 除了人只有人第550章 每年的大雪第179章 效益421.第421章 我的吐蕃兄弟第513章 華清宮第62章 對錯373.第373章 我要當太子217.第217章 孤不懂這些的386.第386章 新年第568章 長安之南28.第28章 孤將來一定會羨慕你的成就第72章 能從天黑講到亮267.第267章 蘇亶231.第231章 修繕長安405.第405章 律法之森嚴506.第506章 走入長安城第180章 喜歡與人交談410.第410章 學子矛盾213.第213章 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