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1.第471章 河東裴

第471章 河東裴

薛萬備回道:“末將這就去安排人,保護吐蕃贊普。”

李承幹回到兩儀殿之後,薛萬備真的這麼做了,吐蕃的贊普病了,唐軍將吐蕃的人住處圍了起來,保護養病的吐蕃贊普。

薛萬備親自蹲守在松贊干布的家門口,今天正巧,太醫署的醫官張文仲前來探病。

見到站在門前的大將軍,張文仲禮貌地行禮。

薛萬備沒讓這個醫官當即進門,而是問道:“松贊干布會病死嗎?”

這個問題讓張文仲有些遲疑,他提了提掛在肩膀上的藥箱,小聲道:“薛將軍爲何……”

薛萬備也低聲道:“朝中與陛下,都不希望松贊干布病死。”

張文仲點頭道:“那是自然。”

“若松贊干布真要病死了,也不能病死在這裡,也不能讓吐蕃人知道松贊干布的死訊。”

“將軍此話何意?”

薛萬備朝着一側走了兩步,讓開了大門,走動時特意拍拍腰間橫刀的刀鞘。

張文仲神色瞭然,作揖道:“下官是醫者,醫者只會救人,但凡病情有變,下官定如實告知將軍與陛下。”

薛萬備點頭,示意人可以進去了。

待張文仲走入院內,薛萬備徘徊在門外,又過了半個時辰,人又走出來了。

“他的身體如何?”

張文仲站定,道:“恢復得還不錯,過三兩天就會痊癒,不過贊普很容易生病,說不定這個冬天還會再病一次。”

薛萬備有些失落,這松贊干布的命比想象中的硬。

張文仲作揖告辭。

院內,松贊干布剛喝下一碗藥。

祿東贊盯着院子內那緊閉的大門,低聲道:“贊普一生病,唐軍就來圍了我們。”

松贊干布壓住就要發怒的大相,伸手按在他的肩膀上,道:“天可汗不會讓我死的。”

祿東贊沉聲道:“中原人的心最複雜。”

松贊干布忽然笑了笑,吐蕃人的大相也開始看紅樓了,可惜紅樓至今是一卷沒有結局的書,書中各種人物的命運也都戛然而止。

等欽陵也回來了,松贊干布接着道:“恐怕是天可汗覺得我病重時太危險,擔心茹來傑再派人來暗殺我,已經發生過的事,唐人會有防備也是應該的。”

祿東讚的呼吸沉重,一手握拳。

身在長安,松贊干布依舊是吐蕃的贊普,而且還是天可汗的朋友,是長安的貴客。

不僅僅是因身在長安,難道吐蕃的人心就沒有異動嗎?

還有人在想着再立贊普,松贊干布不僅僅要與唐人相處,還要在長安寫書信往來於吐蕃與大唐之間,用這種方式維持吐蕃內部的局勢。

可近來的書信中,桑布扎一次又一次地在說,如今的唐人將吐蕃貴族逼得越來越緊張,在吐蕃內部已分成了好幾股勢力。

這些勢力中有些人依舊擁護自己這個贊普,這些人是與桑布扎爲伍的吐蕃臣子。

還有一些人想要再立贊普,這些人同樣願意依附大唐,可行事更加激進,以茹來傑爲首。

另外一些人是吐蕃的貴族,他們不想任由崇文館與都護府擴張,一度威脅到他們的牧場,也希望拉攏激進與維穩兩派的吐蕃大臣,希望他們可以抗衡崇文館與都護府,甚至再發起一次鬆州大戰。

前前後後,都是一些吐蕃內部各自勢力的糾葛。

松贊干布每每看到這些書信覺得很累,若換作是天可汗,他會如何處理吐蕃的形勢?

思量再三,松贊干布寫了一封書信,吩咐道:“交給外面的唐軍,讓他們遞交給天可汗。”

皇宮內,李承幹翻看着近些天御史臺的奏報,桌上還有三個棋盤,閒來無事看看這些奏章,與兒女下棋。

小於菟,小靈鵲,小孟極三個孩子面前各有一個棋盤,都執白棋。

執黑棋的是陛下,當今陛下能夠一邊看着奏章,一邊同時能夠與三個孩子下象棋。

其實小於菟的棋藝並不差,可面對父皇,那就是如臨大敵,偶爾能夠贏爺爺,卻贏不了父皇。

宮中傳聞,父皇下棋不論是與房相,老太公,還是衛公,都沒有輸過,或者說根本沒輸過。

小鵲兒的棋藝也很好。

而小孟極才八歲,則是剛學會不久。

最小的皇子李渺,小名驄兒,意在駿馬,現在還在學着握筷子。

朝中雖說休沐了,但御史臺依舊可以風聞奏事的。

李承幹看了片刻奏章,聽到三聲鈴鐺依次響完,而後稍稍放下奏章,看了一眼棋盤迅速落下一步,三個棋盤都是十分迅速地移動棋子,而後繼續面帶笑意地看着奏章。

三個孩子皆是一臉苦惱,不是在撓頭,就是盤腿而坐,雙手撐着下巴,看着棋盤上的局勢神色凝重。

這就是陛下的才能,能夠一心二用,甚至能夠同時帶着三個孩子下棋。

兩儀殿內很安靜,安靜得宮女們都要放輕腳步,生怕破壞着如此溫馨的一幕。

小於菟對應地移動棋子之後,便搖響了自己的鈴鐺,而後他還要幫助兩個妹妹,一起分析棋局。

三個孩子開始聯手對付父皇了。

李承幹依舊是穩坐如山,翻看着奏章。

又是三聲鈴鐺聲響完,李承幹又迅速在每個棋盤上移動一步棋子,繼續看着奏章。

看得一旁的蘇婉也忍不住帶着笑意,差點笑出聲。

寧兒也是搖頭,與陛下下棋,是這世上最痛苦的事,不論是自己的孩子還是父皇,或者是爺爺,陛下從來不會留手,也從來沒有讓棋一說,殺到你灰頭土臉。

李承幹看到了京兆府劉仁軌遞交的奏章,張柬之依舊在用鄭公的語錄教導着官吏,這些官吏就差每天拿着鄭公的語錄高聲誦讀,直到倒背如流。

張柬之這個辦法說聰明倒也聰明,朝中沒有限制鄭公的言論外傳,各處村縣早就寫滿了鄭公的言論。

更不要說這個行爲正對許敬宗的胃口,也正對朝中如今的胃口。

身邊是三個孩子的議論聲,正在討論着棋局。

李承幹稍稍擡頭看到殿外又開始下雪了,今年的雪其實並不多,但卻格外寒冷。

又是三聲鈴響,李承幹分別在每個棋盤移動一步,三個棋局同時被白棋將死了。

而且用的都是同一招手段。

小孟極委屈地努着嘴。

小於菟還在撓着後腦。

內侍走入殿內,行禮道:“陛下,吐蕃贊普的書信。”

李承幹也看完了御史臺的風聞奏章,接過鬆贊乾布的書信仔細看着。

對天可汗,松贊干布毫不保留地說出了吐蕃的現狀,還問了該如何處置吐蕃的局勢。

待三個孩子退下,寧兒收拾着棋盤,道:“陛下,孩子們都很委屈。”

“在朕面前委屈算不得什麼,現在的委屈對他們有好處。”

“陛下不是常說年少就該輕狂嗎?”

“那是他們本來就懂事。”

寧兒又是溫柔一笑,給丈夫倒上一碗熱茶,詢問道:“是吐蕃又出事了?”

“嗯。”李承幹看罷書信,遞還給一旁的內侍,吩咐道:“告訴他,就說朕不會無故參與吐蕃的政事。”

“喏。”

吩咐完,李承幹蹙眉地喝下一口茶水道:“你覺得朕是一個愛管閒事的人嗎?”

寧兒將三個棋盤迭放在一起,讓人搬走,又道:“陛下不是愛管閒事的人。”

“如此來說,贊普是不是對朕有誤會呀。”

寧兒道:“是陛下覺得吐蕃贊普沒有拿出足夠的誠意,陛下雖與贊普是朋友,可大唐的陛下與吐蕃的贊普在往來間就是兩國往來,一言一行需要謹言慎行,朝臣會明白陛下的苦心。”

李承乾笑道:“在你看來是松贊干布失了分寸。”

難道不是陛下先讓松贊干布失了分寸的嗎?圍了他的住處,換作別人都會失了分寸。

孩子們在殿前打起了雪仗,李承幹安靜地喝着茶水。

當朝中休沐之後,纔會覺得時間過得很慢,天氣越來越冷了。

皇城中還有忙碌的官吏,裴炎快步走在皇城中,朝中各部還有零星的官吏值守,今年是輪到他值守兵部。

走入兵部的官邸,裴炎翻看着近來的卷宗。

聽到外面踩着積雪的腳步聲,裴炎擡頭看去,道:“伱怎麼來了?”

張柬之道:“朝中休沐了,晉王讓我們去喝酒。”

裴炎看着端坐着,道:“不去。”

“就當是你給我出謀劃策,謝你相助。”

“我沒有幫過你。”

張柬之擡頭想感嘆,這個裴老黑的話語真的比這個冬天的雪還要冰冷。

“不去就罷了,反正狄仁傑與裴將軍也在,你不去我也不勉強。”

裴炎搖頭道:“我要在這裡值守,不去。”

張柬之吐出一口熱氣,多看他一眼,乾脆也坐了下來。

“怎麼?下官都說不去了,你又想如何?”

“你不去,我也不去了。”

裴炎將暖爐稍稍推向他,平靜道:“自便。”

與裴炎坐在一個屋檐下,的確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張柬之一會兒坐着,一會兒半躺着。

裴炎則是一直翻看着書。

忍不住這裡的安靜,張柬之道:“有件事想問你。”

“你說。”

“你與裴行儉真的不是同一族的嗎?”

裴炎搖頭道:“不是,我與裴將軍雖說都是河東裴氏,但不是同一支,家父裴大同乃是洛交府折衝都尉,在英公麾下,裴將軍出自將門,與我這一支還是很遠的,祖輩不是同一個人。”

張柬之蹙眉道:“好複雜。”

裴炎又道:“世家大族都是複雜的,何況是早已分崩離析的裴氏,倒是鄭公的妻子裴氏,我應該叫她一聲祖奶奶,我與裴將軍的親族關係甚至還不如魏叔玉他們來的近。”

言罷,裴炎擡頭看了一眼,見到張柬之不知道什麼時候睡着了。

又過了片刻就聽到了起伏的鼾聲。

裴炎繼續忙着自己的事,他要看遍如今的兵部的兵冊,明白各地折衝府的將領都是誰,以前兵部很忙,沒時間看,得到空閒纔可以好好補充,更不想因晉王的酒宴,而錯過這個機會。

明天,這兵部就不是他值守了,裴炎拿起自己的大氅披在了張柬之身上,而後繼續拿着卷宗看着。

“你們聽說了嗎?松贊干布請陛下主持吐蕃大局,被陛下拒絕了。”

“是嗎?什麼時候的事?”

“看守吐蕃人住處的守衛傳出來的,聽說祿東贊還在因這件事抱怨,本來他們也不知道,陛下拒絕之後才傳出來的。”

“這麼好的機會,陛下怎麼就拒絕了?”

門外傳來了窸窸窣窣的話語聲,裴炎乾脆了關上了門,只留下一些足夠換氣的門縫,這纔將聲音關在了門外。

再回身,就見到了原本睡着的張柬之坐了起來。

其實張柬之是一個很有才能的人,若不是他那不點不亮的糊塗模樣,只要稍加變通一番,這個人的才能應該不在自己之下的。

換言之,張柬之本就很有才能,他只是沒有開竅,沒有人好好地教導他。

而自己則不同,裴炎覺得自己從小就有河東裴氏的名師教導,纔有瞭如今的學識。

裴行儉在河東裴氏並不起眼,他家父子戰死之後,只有裴行儉一顆獨苗,反倒是裴行儉靠着他自己科舉入仕,在軍中任職之後成了領軍衛的將軍。

再者,裴炎覺得狄仁傑的天資纔是同齡人中最冒尖的,也是最厲害的。

聽張柬之說狄仁傑也在晉王的酒宴上,他本是想去赴宴了,可想起了父親的教導,還是拒絕了,不想與晉王或紀王走得太近,他們畢竟是李唐的宗室,而自己是朝中官吏。

家父在折衝府任職都尉,自己又在兵部任職,可來到長安之後,家父從來沒有給過自己任何的照拂。

甚至這些年,只有家書送來,他都沒有來看望過我這個兒子,家父還是更疼愛弟弟的。

相比裴行儉一脈的凋零,自己還有一個弟弟,裴炎思量着這些重新坐下來。

“你說,我以後還要教那些人什麼?”

張柬之忽然又問了一句。

裴炎答道:“有了告誡之後,就要以身作則,如鄭公那般無懼無畏。”

第524章 同盟194.第194章 第三代人374.第374章 泰山腳下第122章 這關中遠遠不夠第45章 冒失舉薦479.第479章 高人指點第56章 告老辭官第179章 效益第41章 大勝而歸第529章 太子師之爭434.第434章 再遇金幣268.第268章 太子大婚(感謝季夏初一的盟主打賞)第29章 培養一個良心第150章 仗義出手448.第448章 相聚西州第93章 苦惱的舅舅第522章 玄奘走過的蹤跡第553章 只需成功一次第533章 冬至大壽482.第482章 埋入土中的過往368.第368章 新設344.第344章 並不順利的治理215.第215章 存糧500.第500章 爲期百年第24章 還是舅爺疼太子第565章 皇帝下揚州第177章 遠大的理想218.第218章 太子休沐465.第465章 消化不良的大唐第539章 又年輕又真誠的人494.第494章 賊心不死234.第234章 有陛下當年之風第553章 只需成功一次第559章 不可分割第560章 皇帝的清閒114.第114章 “一見如故”476.第476章 漫長的人生256.第256章 迂迴繞後第16章 德智體美360.第360章 歸心214.第214章 大旱大澇199.第199章 臨近新年349.第349章 事關尊嚴第15章 你猜我猜?第164章 這世上的事難不住太子501.第501章 飛雪與麻煩218.第218章 太子休沐188.第188章 河東好友第516章 劉仁軌的秩序404.第404章 唐蕃之軍468.第468章 盛世不白來第554章 無底洞第521章 五色鹽與阿里235.第235章 清閒的人第322章 太子與老師462.第462章 北征的突厥大將軍497.第497章 規矩成明文252.第252章 范陽案402.第402章 貞觀老人們的元宵第311章 不那麼輕鬆的早朝292.第292章 貞觀十四年第520章 戰前331.第331章 趙國公的憂愁507.第507章 魏王往事352.第352章 洛陽大雨第553章 只需成功一次第66章 大將軍教導第316章 人的孤獨第519章 待價而沽第66章 大將軍教導461.第461章 平生所願,位列凌煙閣242.第242章 長樂公主的算盤450.第450章 三年之約276.第276章 老謀深算的樣子第116章 用心險惡第313章 太子的新喜好第162章 小公主與李道長第103章 不一樣的孝心310.第310章 高效的朝政行爲第120章 孤的大事業266.第266章 太子婚事398.第398章 君臣坦誠462.第462章 北征的突厥大將軍第70章 家事第167章 夏收第168章 一夜第156章 京兆府爭論416.第416章 空置的宮殿第547章 天可汗的旨意344.第344章 並不順利的治理第144章 劉仁軌的新生252.第252章 范陽案206.第206章 真話473.第473章 富貴與家302.第302章 交河城舊事397.第397章 玄奘的故事400.第400章 皇宮歡慶第162章 小公主與李道長第180章 喜歡與人交談第104章 夕死可矣
第524章 同盟194.第194章 第三代人374.第374章 泰山腳下第122章 這關中遠遠不夠第45章 冒失舉薦479.第479章 高人指點第56章 告老辭官第179章 效益第41章 大勝而歸第529章 太子師之爭434.第434章 再遇金幣268.第268章 太子大婚(感謝季夏初一的盟主打賞)第29章 培養一個良心第150章 仗義出手448.第448章 相聚西州第93章 苦惱的舅舅第522章 玄奘走過的蹤跡第553章 只需成功一次第533章 冬至大壽482.第482章 埋入土中的過往368.第368章 新設344.第344章 並不順利的治理215.第215章 存糧500.第500章 爲期百年第24章 還是舅爺疼太子第565章 皇帝下揚州第177章 遠大的理想218.第218章 太子休沐465.第465章 消化不良的大唐第539章 又年輕又真誠的人494.第494章 賊心不死234.第234章 有陛下當年之風第553章 只需成功一次第559章 不可分割第560章 皇帝的清閒114.第114章 “一見如故”476.第476章 漫長的人生256.第256章 迂迴繞後第16章 德智體美360.第360章 歸心214.第214章 大旱大澇199.第199章 臨近新年349.第349章 事關尊嚴第15章 你猜我猜?第164章 這世上的事難不住太子501.第501章 飛雪與麻煩218.第218章 太子休沐188.第188章 河東好友第516章 劉仁軌的秩序404.第404章 唐蕃之軍468.第468章 盛世不白來第554章 無底洞第521章 五色鹽與阿里235.第235章 清閒的人第322章 太子與老師462.第462章 北征的突厥大將軍497.第497章 規矩成明文252.第252章 范陽案402.第402章 貞觀老人們的元宵第311章 不那麼輕鬆的早朝292.第292章 貞觀十四年第520章 戰前331.第331章 趙國公的憂愁507.第507章 魏王往事352.第352章 洛陽大雨第553章 只需成功一次第66章 大將軍教導第316章 人的孤獨第519章 待價而沽第66章 大將軍教導461.第461章 平生所願,位列凌煙閣242.第242章 長樂公主的算盤450.第450章 三年之約276.第276章 老謀深算的樣子第116章 用心險惡第313章 太子的新喜好第162章 小公主與李道長第103章 不一樣的孝心310.第310章 高效的朝政行爲第120章 孤的大事業266.第266章 太子婚事398.第398章 君臣坦誠462.第462章 北征的突厥大將軍第70章 家事第167章 夏收第168章 一夜第156章 京兆府爭論416.第416章 空置的宮殿第547章 天可汗的旨意344.第344章 並不順利的治理第144章 劉仁軌的新生252.第252章 范陽案206.第206章 真話473.第473章 富貴與家302.第302章 交河城舊事397.第397章 玄奘的故事400.第400章 皇宮歡慶第162章 小公主與李道長第180章 喜歡與人交談第104章 夕死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