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玄奘走過的蹤跡

石國位於怛邏斯城的西南方向,得知唐軍開拔,沿途的胡人早已散盡,因此一路上都是蕭條的。

幹慶十一年,四月剛過去,五月剛開始。

照理說過了到了戌時就應該入夜了,可是在這片高原,日夜的變化與關中不同,到了戌時三刻,明亮的陽光依舊在天邊掛着。

若到了溫暖的夏季,這片高原要等到亥時纔會入夜。

這裡的晝夜隨着季節而變化,因此一年四季中,冬季是漫長的,夏季是短暫的。

本該入夜的天空依舊明亮,此刻的陽光並沒有溫度,依舊能夠感受到風吹過時的寒意。

這裡是絲綢之路的西面關隘,在道路盤根錯節的蔥嶺高原上,自古以來有數不清的人在絲綢之路上來往走動。

傳聞中當年的玄奘是從南面的瓦罕走廊穿越蔥嶺的,那條古道途經小勃律,當年王玄策的天竺兵馬也正是途經此地,從小勃律國借兵,經過瓦罕走廊伏擊大食人。

在這片平原上,一個老人正走在河邊,老人家帶着孫子正在放羊,爺孫倆似乎還不知道戰爭就要來了,在這裡往東面看去還能見到遠處終年積雪的崑崙山。

那孩子看着羊羣問道:“公主堡在哪裡?”

老人家回憶着過去,他講述了一個故事,“很多年前,一個東土的女子要嫁給波斯的王子。”

“可是公主在出嫁的途中遇到了馬賊,送親的護衛爲了保護公主,將她送到了一處山上,可後來公主有了身孕,卻不能嫁給波斯王子,而後公主放棄了婚約就在那座山上住了下來,建設了一個城堡叫作石頭城,也不知道過了多少年,後來那裡就成了國。”

“在蔥嶺地界,能夠立國是一件很難的事,之後這個國又被稱爲朅盤陀國。”

老人家還在講述着故事。

他的孫子也耐心地聽着,這位老人家能夠講很多故事,他去過蔥嶺的很多地方,聽過很多的故事。

“三十年前有一個從東土大唐而來的僧人,他叫作玄奘,途徑高昌又來到這裡,玄奘看到了那座城堡,知道了公主與波斯王子的故事,再之後玄奘見到了公主的畫像,聽石頭城的後人講述,玄奘才得知原來這位公主是漢人。”

孩子問道:“東土漢人?”

老人家又解釋道:“那應該是幾百年前的故事了,玄奘將這個故事寫了下來,他要將公主堡的故事帶去東土大唐。”

孩子又問道:“玄奘將故事帶回去了嗎?”

老人家眯眼笑着道:“帶回去了,不僅僅是故事,玄奘也將很多經書也帶去了大唐。”

老人與孩子還在說着話,就看到一隊兵馬正在平原內穿行,這隊兵馬是小勃律人,爲首的是一架車,那駕車五彩斑斕的。

這支兵馬無視了正在放羊的一老一小,而是徑直朝着西去。

老人家的話語聲也停下了,他看到那大軍是從小勃律國出來的,正在朝着西邊而去,多看了片刻,他就帶着孩子與羊羣離開了這裡。

坐在車駕內的正是小勃律國的國主慕容順,成爲小勃律國的國主之後,慕容順一直在招兵買馬,手中拿着一卷布,布中所寫的便是大宛發生的事。

書信中所言,唐軍要去攻打石國了。

這支小勃律國人的隊伍又行進了十里地,這裡距離東天竺還有六十里路。

而在這裡還有另一個老人家帶着一隊天竺兵馬,早早就等在這裡。

慕容順鬚髮也已白了大半,他下了車架朗聲道:“好久不見了。”

等在這裡的人正是吐蕃老人茹來傑。

“你更老了。”

慕容順張開雙臂與他一個友好的擁抱,又退後兩步觀察着對方道:“東天竺如何?”

茹來傑道:“王將軍與東天竺國聯合,願意給三萬兵馬。”

慕容順道:“我還有五萬兵馬。”

“你的兒子已去找唐軍了?”

“嗯。”慕容順頷首道:“他們要去攻打石國了。”

這些兒子能爲他做事,所以慕容順身邊沒有大臣,都是他的兒子們在處理各種事宜。

但從這些兒子的表現來看,兒子們表現出來的能力都不能讓慕容順感到滿意。

茹來傑坐在毯子上,邊上煮着奶茶,他吃着糌粑又道:“聽聞大食的那個阿里回去了。”

慕容順頷首道:“嗯,聽說了。”

這兩年間,在天竺的王玄策一直蒐集着有關大食人的消息,甚至能夠聽聞一些大食內部的爭鬥之事。

眼下,茹來傑與慕容順都得知了一個消息,大食人的哈里發就要換人了,而且下一任哈里發很有可能就是伊本阿里。

曾經的大食很強大,可如今來看,見到過大唐兵鋒的茹來傑與慕容順都覺得大食人的強大也不過如此,甚至在治理方面,大食人根本不能企及大唐。

國與國的戰爭往往還取決於大後方是否安寧。

就如大唐此番出兵,是爲了保護伊犁河與西域的子民,這是一場正義的戰爭就能夠得到萬千子民的擁護,事關伊犁河,後方的子民會給前方的大軍帶去源源不斷地馳援。

而大食則不同,他們是爲了戰爭而戰鬥。

“王將軍準備得如何?”

茹來傑喝着奶茶道:“八萬兵馬,隨時動身。”

慕容順道:“不去殺了伊本阿里嗎?”

茹來傑搖頭道:“本來王將軍也是這般考慮的,可我覺得暗殺並不能帶來太大的成果,說不定伊本阿里回去之後還會讓大食內部更動盪,不如坐視。”

慕容順道:“且等着吧,我們看看唐軍此戰如何。”

蔥嶺北側的高原,這裡是瓦罕走廊的東北方向,八百餘里地。

一隊隊唐軍沿着一條河道縱馬而行,遠處的冰川與唐軍皆倒映在清澈如鏡的河面上。

這條河穿過大宛,一路通向藥殺水河,途經東曹與石國,拿下了這兩地,唐軍就控制了藥殺水的主要河道。

最前頭的裴行儉與狄仁傑拉住繮繩,後方的大軍也停下駐行。

裴行儉翻身下馬拿出水囊,在河邊取水,而後又看着遠處的城池,這裡是藥殺水的支路,河道在這裡蜿蜒北上,而在對岸就是東曹,北上就是石國。

裴行儉道:“過了河就是東曹,等候前軍軍令,待薛將軍兵圍石國,我們就去攻打東曹。”

薛萬備道:“如此甚好。”

狄仁傑還坐在馬背上,他一手拿着地圖道:“過河之後迎面就是東曹,可東曹與米國很近,我們可以一戰拿兩地。”

衆人沉默了片刻,大抵是狄仁傑覺得一戰拿一國太費事了?

乾脆一戰拿下兩國,那麼唐軍這一戰就可以拿下三國。

狄仁傑目光看向地圖的西側,西曹與史,康三國就在西側,這三國說不定可以同時拿下。

“如此甚好!”

沉默了良久的薛萬備又開口了,嚴肅的表情重複着剛纔的話語。

餘下的衆人也沒有意見,打仗就像吃飯,一口口地吃終究是太慢了,而且軍功還不夠分的,兩路兵馬十餘個將領,該怎麼分軍功?

蔥嶺地界,以烏滸水爲界,也就是胡人所言的阿姆河,落在蔥嶺地界的這條河分爲了兩個地界,以東是蔥嶺諸國,以西是波斯舊地,也就是現在大食人盤踞的地界,而在阿姆河以東一共八個小國。

換言之,算上行軍攻下一座城,然後再休整再行軍,需要花費半月時間才能再下一城吧?

期間還要治理,統籌,調度。

攻下一地之後再回首攻打另一個地方?

疲於奔命不說,唐軍也不能像馬賊那樣作戰。

等唐軍拿下這八個小國,說不定要大半年的時間,還可能會被各種破事拖延一年以上。

自小在京兆府長大的狄仁傑十分清楚效率的重要性,當年爲了提高京兆府的行事效率,爲了提高效率,增加強度,許敬宗讓各縣的縣令苦不堪言。

現在打仗也是,狄仁傑一邊畫着進攻路線,一邊道:“石國不像大宛那般能夠輕鬆拿下,而東曹的防備則薄弱許多,依照兵法來講……”

說着話,狄仁傑畫出了三條路線,五萬大軍分爲兩路,幾人爭論了一番,便開始動身。

過了戌時,天色終於完全入夜了,一騎快馬來到了東曹,東曹城坐落在藥殺水邊。

藥殺水又稱錫爾河,與阿姆河一樣是這片蔥嶺地界內最重要的兩條河流。

東曹城門下,趕來的粟特人送來了一個消息,唐軍已開始攻打石國了,現在正戰火連天,善用火攻的唐軍就快將石國王城燒了。

還未等東曹城內的胡人慌亂,遠方傳來了大片戰馬羣的動靜,那是連夜趕來的唐軍,大隊的兵馬朝着東曹而來。

戰馬掀起大片的塵土,向着東曹城的四個方向聚攏。

月光下,唐軍又做了一個匪夷所思的舉動,他們圍了東曹城而不攻打,而是又派出了兩路兵馬朝着西側而去。

西側是什麼方向,那是米國與史國。

程處默與李景恆穿着漆黑的甲冑,帶着大隊的兵馬穿行在這片平原之上,明亮的月光像是給這片大地披上了一層白霜。

直到翌日天明,一個個消息在尚存的蔥嶺諸國間傳開。

唐軍在一夜之間就拿下了石國,一個叫薛仁貴的將領在石國王城中殺得胡人膽寒。

留在石國王城內的兩千多大食人都被薛仁貴殺了。

剛過阿姆河的阿里又聽到了一個消息,唐軍又在夜裡拿下了東曹與米國,一夜之間,唐軍連拿三地。

阿姆河邊,這裡是波斯的舊地,伊本阿里赤着腳走在河邊,他自小就跟隨着大軍征戰波斯,他是一個在戰爭中長大的孩子,他也見證了波斯的滅亡。

並且,阿里一直覺得大食很強大,向來自傲又能夠雄視蔥嶺的他此刻竟然有些不自信了。

這種不自信來源於唐軍的戰果,唐軍打仗速度太快,只是一個晚上,連拿三地,離開石國纔不久的阿里甚至有些慶幸,他覺得要是自己晚走一步,肯定就回不來了。

他遲疑地問道:“唐人很強大嗎?”

一旁的僕從說起了當年的怛邏斯城一戰,十萬大食人兵敗怛邏斯城外,這個故事阿里早就聽了好多遍,他也聽膩了。

僕從又說起了一個故事,那是一個有關大唐天可汗的故事。

大唐的天可汗又是皇帝,僕從講着話語,朗聲道:“東土是個很古老的地方,在蔥嶺的很多人他們的祖先多數都來自東土,聽說蔥嶺諸國就是當年的昭武九姓。”

阿里不耐煩道:“那都是以前的事。”

僕從陪着笑,其實阿里自小得到的就是最好的,天山的故事他在波斯就聽說了。

僕從說起了一件事,這件事倒是阿里卻沒有聽說過,在東土有一個叫做崇文館的地方,從崇文館走出來的人是不打仗的,他們是教化西域人的,他們教西域人學識,甚至教西域人種地。

他們讓西域人在天山腹地種出了稻米,種出了更多的瓜果。

阿里道:“他們不奴役戰俘嗎?”

年邁的老僕從道:“東邊的皇帝說,都是他皇帝的子民,皇帝的大軍會保護子民,皇帝的大臣教化子民。”

自從,當年盤踞在伊犁河的欲谷設敗給大唐之後,絲路重新恢復暢通,有關西域還有大唐的故事也隨着絲路的商貿,而傳入了蔥嶺以西。

大食人或者是流落各地的波斯舊民,也都聽聞了有關大唐的故事。

另一個僕從行禮道:“波斯的王子卑路斯去了大唐,是他叫來的援軍,要與大食爲敵,恢復波斯。”

老僕從聞言又道:“唐人從來沒說過波斯王子,唐人就是唐人,他們不會爲了波斯人征戰。”

“阿里!我們應該打敗唐軍。”

老僕從着急道:“阿里該先得到哈里發的位置。”

在伊本阿里的面前,有主戰的,也有像老僕從那樣企圖求和,甚至要與大唐友好相處。

七年前,也是因這位老僕從的主見,派使者前往大唐尋求友好相處的機會,可結果又如何?

唐人根本沒想與大食友好相處。

因此,在如今的大食陣營中,大食人更傾向主戰。

485.第485章 大唐的瑰寶第106章 互相“信任”的父子193.第193章 何等人物201.第201章 西域傳說第534章 人前人後的禮部341.第341章 不是當年第91章 及冠賀禮297.第297章 西征歸來188.第188章 河東好友305.第305章 學不了的個人魅力第147章 千里之外的來信第59章 事必躬親的太子187.第187章 合適的環境452.第452章 不一樣的輔政大臣277.第277章 京兆府無所畏懼第137章 波斯奇物257.第257章 活捉第172章 精氣神第102章 科舉揭榜372.第372章 寢食難安266.第266章 太子婚事第117章 善意的話第313章 太子的新喜好第86章 補貼與孝順第142章 別人的苦難第112章 小氣的父皇第155章 狄家父子465.第465章 消化不良的大唐第319章 處罰(感謝飯飯飯糰er的盟主)第77章 立冬宴席371.第371章 虎牢關277.第277章 京兆府無所畏懼第160章 太子言出必行第4章 紅樓與曹先生304.第304章 寒冬第48章 恢復寧靜的東宮(今晚凌晨零點上架)第65章 傻呵呵的世道346.第346章 眼光要長遠第50章 天分466.第466章 連反賊都算不上第61章 迎接陛下205.第205章 河西重城第548章 喝酒的朋友264.第264章 孫神醫回長安第155章 狄家父子255.第255章 明智的對手218.第218章 太子休沐264.第264章 孫神醫回長安432.第432章 去過一次就忠心186.第186章 杜正倫377.第377章 舊人老臣第163章 杖責第85章 兵馬未動第518章 塞人與汗血馬290.第290章 將來的一代人第312章 令人煩惱的孩子第95章 合力撈魚第553章 只需成功一次200.第200章 皇兄很忙345.第345章 夢中驚坐起第544章 要一起完成的事246.第246章 以爲太子只在釣魚第552章 一生的目標第39章 他的成就是大唐的504.第504章 朕高估了他的人品243.第243章 雪後第549章 劉仁軌與禮部爲敵第44章 到底是少年太子第154章 陳年舊事第117章 善意的話263.第263章 他的事業202.第202章 掃興的人464.第464章 被眷顧的傻子508.第508章 括地誌只是開端第315章 玄奘的一波三折第530章 踹門與點馬廄505.第505章 誰言微不足道349.第349章 事關尊嚴368.第368章 新設229.第229章 皇帝家的家事第318章 稚奴的事業第160章 太子言出必行404.第404章 唐蕃之軍428.第428章 長孫無忌的半生288.第288章 皇帝的中年危機第154章 陳年舊事413.第413章 他們奔向長安263.第263章 他的事業第532章 能有幾個玄奘第128章 風波乍起第519章 待價而沽第151章 想要“強權”的太子第514章 驚蟄303.第303章 玄奘的歸心第328章 除了人只有人471.第471章 河東裴第525章 塞人騎兵478.第478章 臣慚愧第92章 兄弟三人
485.第485章 大唐的瑰寶第106章 互相“信任”的父子193.第193章 何等人物201.第201章 西域傳說第534章 人前人後的禮部341.第341章 不是當年第91章 及冠賀禮297.第297章 西征歸來188.第188章 河東好友305.第305章 學不了的個人魅力第147章 千里之外的來信第59章 事必躬親的太子187.第187章 合適的環境452.第452章 不一樣的輔政大臣277.第277章 京兆府無所畏懼第137章 波斯奇物257.第257章 活捉第172章 精氣神第102章 科舉揭榜372.第372章 寢食難安266.第266章 太子婚事第117章 善意的話第313章 太子的新喜好第86章 補貼與孝順第142章 別人的苦難第112章 小氣的父皇第155章 狄家父子465.第465章 消化不良的大唐第319章 處罰(感謝飯飯飯糰er的盟主)第77章 立冬宴席371.第371章 虎牢關277.第277章 京兆府無所畏懼第160章 太子言出必行第4章 紅樓與曹先生304.第304章 寒冬第48章 恢復寧靜的東宮(今晚凌晨零點上架)第65章 傻呵呵的世道346.第346章 眼光要長遠第50章 天分466.第466章 連反賊都算不上第61章 迎接陛下205.第205章 河西重城第548章 喝酒的朋友264.第264章 孫神醫回長安第155章 狄家父子255.第255章 明智的對手218.第218章 太子休沐264.第264章 孫神醫回長安432.第432章 去過一次就忠心186.第186章 杜正倫377.第377章 舊人老臣第163章 杖責第85章 兵馬未動第518章 塞人與汗血馬290.第290章 將來的一代人第312章 令人煩惱的孩子第95章 合力撈魚第553章 只需成功一次200.第200章 皇兄很忙345.第345章 夢中驚坐起第544章 要一起完成的事246.第246章 以爲太子只在釣魚第552章 一生的目標第39章 他的成就是大唐的504.第504章 朕高估了他的人品243.第243章 雪後第549章 劉仁軌與禮部爲敵第44章 到底是少年太子第154章 陳年舊事第117章 善意的話263.第263章 他的事業202.第202章 掃興的人464.第464章 被眷顧的傻子508.第508章 括地誌只是開端第315章 玄奘的一波三折第530章 踹門與點馬廄505.第505章 誰言微不足道349.第349章 事關尊嚴368.第368章 新設229.第229章 皇帝家的家事第318章 稚奴的事業第160章 太子言出必行404.第404章 唐蕃之軍428.第428章 長孫無忌的半生288.第288章 皇帝的中年危機第154章 陳年舊事413.第413章 他們奔向長安263.第263章 他的事業第532章 能有幾個玄奘第128章 風波乍起第519章 待價而沽第151章 想要“強權”的太子第514章 驚蟄303.第303章 玄奘的歸心第328章 除了人只有人471.第471章 河東裴第525章 塞人騎兵478.第478章 臣慚愧第92章 兄弟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