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

奧匈帝國面臨着各種困境,並且隨着時間推移,內部矛盾持續擴大,並且波及軍事領域,嚴重阻礙了奧匈帝國軍隊的發展,東非這種域外國家也不可能對奧匈帝國進行拯救,畢竟要論影響力,德國對奧匈帝國的影響更強,尤其是經濟層面。

當然,東非政府出於各方面因素考慮,對於奧匈帝國還是要拉一把的,在埃裡希此行之後,東非政府進一步加強了和奧匈帝國在軍事領域的合作。

出於交換目的,東非在戰列艦技術上對奧匈帝國進行一定程度的開放,而奧匈帝國投桃報李在火炮技術上給予東非幫助。

東非火炮雖然發展不錯,但是同歐洲強國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而奧匈帝國正是該領域的佼佼者,尤其是在大口徑火炮製造方面。

當然,奧匈帝國值得東非惦記的軍事技術實在不多,自從南非戰爭以後,東非軍隊發展就走向了新天地,各種軍事技術和裝備可以說層出不窮,陸海軍都得到了質的提升。

……

萊茵市。

思維特:“根據紐約消息,今年十月份以來,美國金融業爆發了危機,這場危機很有可能波及到歐洲,現在美國已經有很多銀行破產,中小企業資金鍊斷裂,美國工業進入新一輪的停滯階段。”

恩斯特對於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危機已經麻木,幾乎每年都有類似事件發生,只不過看影響範圍的大小。

而1907年的經濟危機毫無疑問影響比較深刻,就比如美聯儲的誕生就是由本輪經濟危機直接導致的,同時這場經濟危機也會隨着美國世界第一工業大國的地位而向所有資本主義國家傳導,進一步加劇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

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爆發,勢必會對東非本國的二五計劃造成一定影響,這要求東非政府做出更多的干預,保證本國工業品的出口。

恩斯特說道:“美國金融業危機,勢必引發新一輪的世界經濟危機,尤其是針對歐美市場,短時間內過剩的工業產能會嚴重壓制市場上工業商品的價格,而且歐美市場消費能力也會隨之削弱,在這個階段,很不利於我國輕工業消費品的出口。”

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對東非工業發展有利有弊,不過對東非本國工業增量不會產生太大影響,在這一輪工業計劃發展中,東非置辦的新企業並不多,東非本國的管控市場也能對外部世界市場起到緩衝和隔絕作用。

東非在二五計劃期間,投資建設了一千多家規模以上企業,這是在五年之內要完成的,而同時期英國僅在1906年到1907年之間,就新註冊了將近兩萬多家企業,德國和美國等工業大國只多不少。

所以在歐美國家建立企業門檻太低,而小微企業有一點風吹草動就面臨經營困境,加上歐美社會對財富的狂熱追求下,有點閒錢的人都在跟風辦廠,而歐美國家銀行記吃不記打,加上監管不力,最終導致爛賬和壞賬太多,最終直接擺爛破產。

“在經濟危機下,歐美國家大量企業破產,這也是我們的一個機會,可以適當引入一些我們從未涉足的輕工業領域生產機器和裝備,短時間內填補東非輕工業生產的諸多空白。”

東非通過幾十年發展,不像蘇聯頭兩個五年計劃之前那樣,工業基礎過於薄弱,而且東非政府手裡也沒有太多的閒錢來大批量引入歐美過剩的工業製造機器。

加上一五計劃之後,東非重工業發展已經達到一定的高度,所以滿足本國輕工業生產的機械製造自然要向本國重工業企業傾斜。

就比如紡織業方面,過去東非進口了大量國外紡織機器,以德國和英國爲主,而一五計劃之後,東非已經可以自行生產一些質量不錯的紡織機器,爲了扶持本國企業發展,東非自然優先使用本國生產的機器。

當然,輕工業覆蓋範圍廣,東非在其他輕工業領域未必有紡織業的這種便利條件,所以依舊需要通過進口機器或者商品來滿足本國市場的輕工業消費品需求。

思維特:“本輪危機對於日本,日俄,奧匈帝國的衝擊比較大,畢竟三國的財政狀況最差,美國,德國有應對危機的能力,但是工業發展也會受到一定程度影響。”

沙俄和日本政府因爲戰爭原因,現在欠了一屁股債,至於奧匈帝國雖然沒有經歷戰爭,情況也好不到哪去。

至於英,法兩國,現在優先發展金融業,並且有殖民地作爲蓄水池,受到影響最低,至少反應在本土是這樣的,至於殖民地的死活,那也不在其考慮範圍之內。

而東非因爲經濟制度的原因,和世界市場關係不深,所以受到衝擊的影響也不會太大。

在計劃經濟下,現階段東非至少不會像歐美國家那樣爛設企業,就比如英國,本土只有將近四千萬人口,不到東非的一半,在1906到1907年間創辦的企業比東非整個二五計劃還要多兩三倍左右,估計很多企業掛個牌子就能做生意,市場隨便有點風吹草動就破產了。

“不管歐美市場的變動如何發展,二五計劃期間我國輕工業的產量一定要提升上去,就算出口上會受到影響,也要保證企業的正常運營,將產能向國內釋放,同時針對歐美經濟危機中的問題,對我國產業進一步優化。”

經濟危機也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尤其是反映在企業技術和管理領域,這對於東非工業發展有很好的示範作用,東非畢竟不是蘇聯,所以東非借用典型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發展經驗也毫無負擔。

當然,這也將提升東非政府在二五計劃期間的工作量,甚至可能對東非很多在建企業產生影響,不過就算多費些功夫,東非政府也必須這樣做,否則就會陷入蘇聯工業,尤其是輕工業難以自我更替,從而導致本國輕工業產品質量和多樣性難以和歐美競爭的怪圈。

歷史潮流浩浩蕩蕩,東非的工業化也不能逆流而已,尤其是輕工業發展,本來東非目前經濟制度下,輕工業發展就沒有歐美企業靈活,如果再不以歐美企業爲參照,對本國輕工業及時更新,必然對於東非未來企業發展埋下隱患。

好在,東非的五年計劃從來都不是比較激進的,所以增加政府和企業工作量,也會造成嚴重影響,所以在二五計劃和世界經濟危機的雙重影響下,做出一些調整也不會產生太大負面效果。

隨着頂層政府的調整以及經濟危機這種難以預測事件的影響,對於二五計劃中後期工作造成了很大波折,尤其是對東非本國出口企業完成的壓力最大,隨着經濟危機的發展,世面上工業產品過剩,而市場消費能力下降,東非出口企業也不得不通過降價等手段消化過剩產能。

而歐美市場工業衰退,對東非礦石和農產品出口也造成一定影響,尤其是德國,在1907年到1908年,東非對德國棉花,咖啡,可可,橡膠,鉻鐵礦,錳礦出口都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

第1428章 金融產業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938章 換血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1398章 歐洲共識第1391章 國際會議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454章 軍演第1232章 仇恨的種子第177章 放牧第798章 東非氣象局第1313章 交易達成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516章 愛國教育第258章 夜襲第1191章 今非昔比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1390章 自治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1162章 弗朗茨四世來訪第820章 購艦第1406章 糧食安全第792章 條件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619章 繳獲第1347章 危機意識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1446章 第四十五個省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1265章 新世界第1310章 禍水東引第1355章 鐵血總統第1302章 巴庫第411章 斐迪南海軍學院第1165章 抵押物第434章 遙遙領先第208章 選擇困難症第531章 兵城第128章 打探第1218章 佔領扎林蓋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284章 連環計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第1194章 鐵礦商機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1200章 電氣化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595章 鼓動第1022章 南德意志王國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109章 聖誕節第47章 聯姻事宜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720章 東非軍事工業發展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228章 留學生第803章 威脅第45章 羅恩羅達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1071章 計劃尾聲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411章 斐迪南海軍學院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1053章 波斯灣第1262章 慫恿第1275章 新三角貿易第509章 起步第434章 遙遙領先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230章第1188章 廢物利用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651章 西南非洲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1077章 汽車訂單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98章 遊歷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1330章 選定地點第1186章 南半球經濟體系第1405章 產業轉移第794章 英國議會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914章 他鄉故知
第1428章 金融產業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938章 換血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1398章 歐洲共識第1391章 國際會議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454章 軍演第1232章 仇恨的種子第177章 放牧第798章 東非氣象局第1313章 交易達成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516章 愛國教育第258章 夜襲第1191章 今非昔比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1390章 自治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1162章 弗朗茨四世來訪第820章 購艦第1406章 糧食安全第792章 條件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619章 繳獲第1347章 危機意識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1446章 第四十五個省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1265章 新世界第1310章 禍水東引第1355章 鐵血總統第1302章 巴庫第411章 斐迪南海軍學院第1165章 抵押物第434章 遙遙領先第208章 選擇困難症第531章 兵城第128章 打探第1218章 佔領扎林蓋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284章 連環計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第1194章 鐵礦商機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1200章 電氣化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595章 鼓動第1022章 南德意志王國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109章 聖誕節第47章 聯姻事宜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720章 東非軍事工業發展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228章 留學生第803章 威脅第45章 羅恩羅達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1071章 計劃尾聲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411章 斐迪南海軍學院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1053章 波斯灣第1262章 慫恿第1275章 新三角貿易第509章 起步第434章 遙遙領先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230章第1188章 廢物利用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651章 西南非洲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1077章 汽車訂單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98章 遊歷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1330章 選定地點第1186章 南半球經濟體系第1405章 產業轉移第794章 英國議會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914章 他鄉故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