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

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

“從19世紀末期開始,鋼鐵產業發生了重大變化,因爲技術進步,從而導致鋼鐵產業的生產結構和選址發生了重大變化,因爲效率提高,鋼鐵產業對煤炭的需求量下降,鋼鐵產業的主導工業因素從煤炭轉爲鐵礦。”

“而且因爲交通和市場等因素的影響,這使得整個鋼鐵產業應該做出重大變革,就拿交通來說,鐵路網初步成型,公路和內燃機車輛的發展,這使得更多的資源在全國內陸地區形成交互,典型的就是新法蘭克福市的鋼鐵產業發展,其原材料和能源幾乎全部來自其他地區,本地既沒有鐵礦也沒有煤礦等工業發展的基礎資源。”

“海洋運輸業和內陸水運也極大改變了東非現在的工業格局,隨着時代的進步,技術不斷提升,船造的越來越大,拉的貨也越來越多,推動了沿海和內陸水運樞紐地區的工業發展,典型就是大湖區的姆萬紮,東非各個沿海城市。”

“回到之前所說,如今鋼鐵產業對焦煤的需求量下降,而交通運輸成本也隨之下降,勢必會對我國傳統鋼鐵產業格局造成衝擊。”

“所以提升一五計劃期間我國鋼鐵產業的任務要求也應該做出相對應的調整,一方面是因地制宜,側重以鐵礦產地爲主要建設方向,一方面是以交通和市場爲導向,更加合理的佈局我國鋼鐵產業。”

在19世紀以及以前,鋼鐵產業主要以煤炭資源爲主導區位因素,典型的就是英國本土煤礦開採,助力英國成爲世界第一個工業國家,美國東北工業區,德國的魯爾區,以及東非馬塔貝萊省工業區和馬拉維湖工業區等,鋼鐵產業大多建設在煤礦產地附近。

早期技術上的不成熟,導致鋼鐵產業對煤炭的使用效率不高,對煤炭需求量大,從而鋼鐵產業如果不建設在煤礦產地附近,運輸成本高。

而19世紀中期以後,鋼鐵產業迎來了技術上的革命,以托馬斯鍊鋼法等新技術的推廣應用,鋼鐵產業迎來重大變革,到20世紀初鋼鐵產業對煤炭產地的依賴程度已經大大萎縮。

也就是說,即便不在煤炭產地建設鋼鐵廠,而是在鐵路產地建設鋼鐵廠成本上已經相當,甚至更低。

“所以從1900年開始,我國鋼鐵產業將重點建設西部安哥拉中南部,西南省北部,莫桑比克的太特省,馬拉維湖工業區的鋼鐵產業,並且推動波西米亞省,洛林省,漢薩省(南非東北和莫桑比克西南沿海)等傳統鋼鐵產業地區的產業升級。”

東非的鐵礦資源在全國分佈比較均勻,但是主要儲量依舊在中南部地區,並且和東非煤礦主要產地重合,這使得波西米亞省(津巴布韋)等重工業區依舊會維持其傳統鋼鐵產業的優勢地位。

其中莫桑比克地區太特省比較特殊,作爲東非後開發地區,當地鐵礦和煤炭資源都比較豐富,同時其位於馬拉維湖南岸,和北部的姆貝亞市同屬於馬拉維湖工業區。

安哥拉中南部和西南省北部,也就是前世納米比亞和安哥拉接壤地區,主要是鐵礦資源豐富,不過因爲交通,氣候的原因,其鋼鐵產業發展重心肯定偏向於安哥拉一側,也就是萊塔尼亞省境內。

“在1905年結束之前,我國鋼鐵產量至少突破五百萬噸,新建鋼鐵生產基地三個,新建大型國有鋼鐵企業四家,分別是太特省鋼鐵一廠和二廠,萊塔尼亞省鋼鐵一廠,馬普托市鋼鐵廠,並且對現有鋼鐵產業進行改擴建工程,其中包括姆貝亞,哈拉雷,布拉瓦約,新漢堡港,蒙巴薩,達累斯薩拉姆等地區的鋼鐵產業。”

馬普托市緊靠着新漢堡港市這個鋼鐵產業強市,可以充分利用南非高原地區的煤炭和鋼鐵等資源,並且海運優勢突出。

而太特省就更不得了了,其本省資源優勢顯著,又位於馬拉維湖工業區和波西米亞省工業區中間位置,隨着科利馬內鐵路在太特省段已經建設完成,並且緊挨着贊比西河,地理,交通,水源,社會等綜合優勢在東非新規劃的鋼鐵產業基地中高居首位。

所以東非政府一次性就在太特省準備投資兩個大型國有鋼鐵企業,畢竟靠着兩個東非重工業最發達區域的大腿,想不成功都難。

而與之相對,東非政府對萊塔尼亞省的鋼鐵產業投資就比較慎重了,其遠離東非傳統工業地帶,在人員和技術上都比較欠缺,不容易承接產業轉移,並且開發時間晚,本省工業基礎相對薄弱。

萊塔尼亞省屬於安哥拉四省之一,而東非早期對安哥拉的建設側重於卡賓達,羅安達等沿海城市,所以想要在萊塔尼亞省發展鋼鐵產業的難度是三個預設新鋼鐵產業基地中難度最大的。

其他不說,光是交通條件就遠不如太特省和馬普托市,太特省處在東非鐵路幹線上,馬普托市鐵路也早建設完成,是東非最早在莫桑比克地區建設和投入使用的鐵路,反觀萊塔尼亞省,作爲安哥拉最南部,除了大西洋沿岸鐵路,沒有其他鐵路線路。

但是大西洋沿岸鐵路經過萊塔尼亞省區域,並非鐵礦產地,所以想要萊塔尼亞省鋼鐵廠建設並且投產,還要在交通上下一番功夫。

當然,相較於其他地區,萊塔尼亞省的條件已經相當不錯了,畢竟很多地方連鐵礦或者煤炭資源都沒有,根本不具備鋼鐵產業投資的基礎條件。

除了上述三大新鋼鐵產業基地以外,東非將在一五計劃期間,建設一批內陸或者沿海的中小型鋼鐵企業,滿足本地區的鋼鐵需求。

這些中小型鋼鐵企業,會集中在交通樞紐地帶,或者依託政策的的地區中心,就比如東非北方是比較缺乏相關礦產的,所以東非北方將是該類型企業的重點投放區域。

不過根據目前東非的能力,估計投入規模也不會太大,畢竟現在東非全國面積太大,政府也沒有太大精力照顧到所有地方。

以上就是東非在一五計劃期間鋼鐵投資的大致情況,現在東非的鋼鐵產量大概在三百萬多噸,僅在美國,德國和英國之後,排在沙俄和法國之前,奧匈帝國更是剛剛突破一百一十萬噸,排在法國之後。

也就是說,單從鋼鐵產量而言,美國,德國,英國,東非和沙俄對其他國家處在絕對領先地位,其中最低的沙俄鋼鐵產量在兩百萬噸以上,而東非處在沙俄和英國之間,也就是三百萬噸左右。

如果在1905年東非鋼鐵產量突破五百萬噸水平,在世界排名上基本不會有太大變化,因爲在1900年,作爲世界第三大鋼鐵生產國的英國,已經接近五百萬噸,等到1905年,英國的鋼鐵產量至少應該能達到六百萬噸。

至於德國和美國,那就完全沒有參考價值,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雖然德國和英國之間目前差距不算太大,但是德國鋼鐵產業的增速遠高於英國,等到1905年,恐怕德國已經成爲世界唯二鋼鐵產量破千萬噸的國家了,斷崖式領先除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

第1537章 蘇聯一五計劃結算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1197章 老天爺賞飯吃第1272章 犀牛園第1302章 巴庫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1023章 俄國海軍靠岸第68章 阿拉斯加第1376章 地下組織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558章 禍水東引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1136章 糟心的威廉二世第24章 籌措資金第1164章 爭議第311章 意大利王國的想法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1535章 阿道夫上臺第1495章 工程選址第127章 拉斯坎坡裡交易市場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1354章 瘟疫來了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424章 奔逃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154章 發“貨”第33章 尋找“光明”第676章 摩托第882章 出口第1552章 1933年貿易形勢第1375章 《東波友好互助條約》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612章 美食節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798章 東非氣象局第1222章 會面第672章 危與機第1530章 高緯度作戰問題第380章 夜談第1441章 交通強國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925章 造船業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716章 突擊檢查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1151章 東非人打過來了!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316章 萊茵盾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1081章 消耗第394章 硬氣第128章 打探第1284章 法國人的家底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1163章 重提巴士達鐵路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1391章 國際會議第1231章 水電佔比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1516章 糧食交易和饑荒第68章 阿拉斯加第830章 蓄水池第1078章 海軍南美行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576章 人蔘種植第591章 歸途第1549章 潰兵第1235章 難以預料的發展第99章 岸防炮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1381章 拿下警局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187章 勸說第1333章 1919年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1498章 移民第1455章 日本人的野心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1327章 同意出兵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536章 間諜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1554章 雙翼市場第653章 省會選擇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
第1537章 蘇聯一五計劃結算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1197章 老天爺賞飯吃第1272章 犀牛園第1302章 巴庫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1023章 俄國海軍靠岸第68章 阿拉斯加第1376章 地下組織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558章 禍水東引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1136章 糟心的威廉二世第24章 籌措資金第1164章 爭議第311章 意大利王國的想法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1535章 阿道夫上臺第1495章 工程選址第127章 拉斯坎坡裡交易市場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1354章 瘟疫來了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424章 奔逃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154章 發“貨”第33章 尋找“光明”第676章 摩托第882章 出口第1552章 1933年貿易形勢第1375章 《東波友好互助條約》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612章 美食節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798章 東非氣象局第1222章 會面第672章 危與機第1530章 高緯度作戰問題第380章 夜談第1441章 交通強國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925章 造船業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716章 突擊檢查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1151章 東非人打過來了!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316章 萊茵盾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1081章 消耗第394章 硬氣第128章 打探第1284章 法國人的家底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1163章 重提巴士達鐵路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1391章 國際會議第1231章 水電佔比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1516章 糧食交易和饑荒第68章 阿拉斯加第830章 蓄水池第1078章 海軍南美行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576章 人蔘種植第591章 歸途第1549章 潰兵第1235章 難以預料的發展第99章 岸防炮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1381章 拿下警局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187章 勸說第1333章 1919年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1498章 移民第1455章 日本人的野心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1327章 同意出兵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536章 間諜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1554章 雙翼市場第653章 省會選擇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