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近衛師

“海岸邊有敵人人,不過人數不多,可以採取強攻!”

隨着東非海軍一輪炮火打擊,硬生生在馬普托北部海岸線上炸出一條缺口。

“開始登陸。”

和施瓦爾部隊的登陸模式完全不同,近衛師大搖大擺的在海軍配合下強攻海岸線,這就是實力的最好體現。

爲了這次登陸,海軍和近衛師準備了大量船隻,海面上出現了大大小小上百艘小船,近衛師的船頭上架設着機槍,對着灘塗上“疑似”聯軍士兵開火。

火舌貪婪的吞噬着聯軍士兵的生命,很快在東非海陸軍的配合下,前來阻攔的聯軍放棄抵抗,讓出了整個海岸線,向着後方逃竄,近衛師官兵安全的登陸了莫桑比克的土地。

聯軍早在莫桑比克北部時就發現了東非軍隊出動的景象,只不過現在聯軍能動用的兵力不多,而且不知道聯軍會在哪裡上岸,所以從一開始莫桑比克的行爲就是註定徒勞無功的。

隨着近衛師登陸完成,海軍主力艦隊沒有離開,返回東非,而是繼續南下向着馬普托灣而去,準備給馬普托城再送上一波“驚喜”。

而近衛師則快速清理戰場,同時構築防線,準備在這裡紮根,這種場景只會讓施瓦爾感覺羨慕。

施瓦爾的兵力太少,所以只能在聯軍後方四處逃竄,好在聯軍後方兵力空虛,而且有物資補給線可以趁火打劫,所以現在施瓦爾活的還算滋潤。

但是相比較於近衛師就差了許多,近衛師登陸後,直接就地紮根,建設陣地,而不用東躲西藏,後勤由近衛師自己的下屬海軍部門或者國防部海軍搞定。

“這裡距離馬普托僅有不到三十公里距離,我想現在馬普托的敵軍應該也察覺到在這裡發生的戰鬥,不過不知道他們現在是否有膽量主動出城進攻。”近衛師一旅旅長克里斯蒂亞諾說道。

“他們現在應該緊張的是我們海軍新一輪的進攻,而不是到這裡和我們針鋒相對,所以我們現在的任務是趕快把陣地建設好,還有清理敵人留下的屍體,剛纔已經有海浪把不少敵人捲入了印度洋,估計現在已經餵魚了。”參謀冰冷的說道。

參謀的笑話,讓克里斯蒂亞諾不禁一身冷汗,這個傢伙真是語出驚人,不過對於身經百戰的克里斯蒂亞諾不得不說他的話是對的,這種場面見的多了,就必須承認他說的是事實,只不過是用着最稀疏平常的語氣講出來。

“總而言之,要仔細對這裡進行消殺,在非洲最可怕的就是因爲戰爭而產生的瘟疫,我可不想讓我們的士兵冒着這種風險和聯軍對抗。”

東非的軍隊已經養成了快速打掃戰場的好習慣,東非溫度不算太高,但是溫暖的天氣也最容易變成病毒的和蚊蟲的溫牀。

如果不是來不及找到足夠的燃料,現在敵人估計都應該被東非軍隊火化掉了,這是最優的解決方案。

相較於東非,聯軍也有類似的操作,唯一可惜的地方就在於聯軍內部魚龍混雜,所以並不是每一個部隊都能堅定的執行任務,尤其是懶散的印度人,經常給自己人添亂子,爲了省事他們直接把屍體丟到河裡,這樣就可以節省下挖坑的歷史和時間。

結果水源被污染,這就讓聯軍內部經常發生各種意想不到的病患,而這也給東非帶來了非常大的麻煩,本來因爲戰爭原因,傷亡就多,對藥品的需求量大。再和聯軍這種攜帶大量病患的軍隊作戰,更是讓東非軍隊很難受,這可能讓敵人的疾病傳染到自己陣營,所以爲了減少這種情況,東非陣地上經常熬着各種中藥。

作爲中藥材生產大國,東非中藥品種雖然不如遠東帝國豐富,但是種植規模不小,尤其是戰爭狀態下,尋找“廉價”的優良藥品,讓中藥材普及更加廣泛。

據說有提高身體免疫力的效果,不過沒有得到有效數據反饋,這些都是歐洲和遠東帝國的經驗,亞歐大陸上延續了長達千年的戰爭,所以總有各種應對戰爭中衛生環境的方法,而東非是非常善於總結的國家。

先不說這種手段是否真的有療效,至少濃厚的中藥味就可以沖淡東非士兵對戰爭的緊張心理,甚至變成很多士兵的“夢魘”,聞到味就感覺反胃,畢竟良藥苦口,中藥甚至起到鎮定劑的作用。

像對面敵人則和東非相反,大量使用“未證實作用”的化學藥劑,或者乾脆使用鴉片等毒品來麻醉神經。

隨着戰爭的持續,敵人物資也出現了短缺問題,像香菸和白酒等都成了稀缺品,而東非在這方面還算不錯,雖然也面臨某些地區過於偏遠而無法送達的情況,但是隨着後方生產,機器開足馬力,產量增加,還是可以滿足部隊的大部分需求。

貼近本土作戰,東非最大的優勢也就在這裡,像近衛師這種部隊更是如此,這次登陸作戰就是有後勤支持下來完成的。

而施瓦爾那種孤軍深入就沒有這個待遇,所有物資都需要從敵人那裡獲取,甚至包括武器彈藥,如果東非沒有迅速打開開普敦周邊的戰爭局面,那施瓦爾的部隊很有可能面臨彈盡糧絕的巨大風險。

所以近衛師登陸成功,東非對開普敦的最後一環也安排到位,這個時候整個開普敦只有西北角暫時和聯軍聯繫,而西北角也有被近衛師和西部東非軍隊切斷的風險。

這已經成爲不可改變的現實,除非開普敦出現“奇蹟”,不過能塑造這種軍事奇蹟的人在聯軍很難出現。

因爲作爲聯軍主力的英軍和東非其實走的是一個路子,買就是靠體系作戰取勝,這樣的軍隊很難出現什麼“特別凸顯”的軍事能人。

這就不得不提到德國軍隊,德軍在軍隊建設上也是如此,但是德軍依照前世的表現,卻涌現出大量的軍事天才,這就是德軍的強大之處。

而東非發展時間短,外部危機並不是太嚴重,沒有遇到過過於驚險的戰爭,所以很難出現“力挽狂瀾”式的人物。

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東非軍隊的均衡性,如果沒有這種均衡性,那東非肯定也能涌現出一批耀眼的“軍事人才”,但是在佔據總體優勢的情況下,東非國防軍的將領基本上都不會出現大的錯誤,能夠按部就班的完成總參謀部的任務,這已經讓恩斯特感覺非常滿意。

而這也是東非軍隊文化水平高的一種優勢,東非陸軍脫胎於黑興根軍事學院,從一開始就注重軍事素養培訓,所以在戰爭期間也比敵人更加從容。

當然,這也和東非向內陸拓展國土,不斷補充戰鬥經驗有關,在和英國爲首的聯軍開戰前,東非經歷了由弱變強的整體變化。

第1227章 缺德的尼羅河戰略第417章 炊事車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36章 濱海區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第395章 耍無賴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36章 濱海區第1341章 不嫌事大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1015章 市場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1308章 趁火打劫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1079章 水利建設情況第1022章 南德意志王國第1409章 薩丁迪達平原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182章 抉擇第1063章 推力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1373章 干涉俄國會議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254章 不歡而散第163章 年底第1405章 產業轉移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219章 關係戶的重要性第844章 魯道夫第1008章 分析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78章 奧匈帝國第1099章 鋼鐵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1224章 收網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801章 恭賀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714章 伊林加第1222章 會面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228章 留學生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1330章 選定地點第691章 南非形勢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1149章 再臨南美第422章 鐵路和銅礦第460章 衝突第1453章 國民經濟第676章 摩托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1174章 1914年鋼鐵貿易第1244章 英法調停第1094章 圈大一點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1231章 水電佔比第1045章 教育第1172章 第54師的不公待遇第1447章 阿拉伯部落串聯第1359章 瘟疫肆虐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1359章 瘟疫肆虐第1245章 交易達成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163章 年底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1210章 三大艦隊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704章 底氣第847章 畜牧業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1078章 海軍南美行第300章 掠奪第811章 送行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1170章 奧匈戰場第1140章 塞爾維亞戰場第1113章 大借款第145章 菸草工廠第1064章 人口和城市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1345章 能源結構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
第1227章 缺德的尼羅河戰略第417章 炊事車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36章 濱海區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第395章 耍無賴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36章 濱海區第1341章 不嫌事大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1015章 市場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1308章 趁火打劫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1079章 水利建設情況第1022章 南德意志王國第1409章 薩丁迪達平原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182章 抉擇第1063章 推力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1373章 干涉俄國會議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254章 不歡而散第163章 年底第1405章 產業轉移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219章 關係戶的重要性第844章 魯道夫第1008章 分析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78章 奧匈帝國第1099章 鋼鐵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1224章 收網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801章 恭賀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714章 伊林加第1222章 會面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228章 留學生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1330章 選定地點第691章 南非形勢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1149章 再臨南美第422章 鐵路和銅礦第460章 衝突第1453章 國民經濟第676章 摩托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1174章 1914年鋼鐵貿易第1244章 英法調停第1094章 圈大一點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1231章 水電佔比第1045章 教育第1172章 第54師的不公待遇第1447章 阿拉伯部落串聯第1359章 瘟疫肆虐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1359章 瘟疫肆虐第1245章 交易達成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163章 年底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1210章 三大艦隊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704章 底氣第847章 畜牧業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1078章 海軍南美行第300章 掠奪第811章 送行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1170章 奧匈戰場第1140章 塞爾維亞戰場第1113章 大借款第145章 菸草工廠第1064章 人口和城市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1345章 能源結構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