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新漢堡港

1872年11月12日。

東非海軍中校尤里安以及東非港口設計師羅亞維斯搭乘海軍的兩艘戰艦前往理查德灣,尤里安是正經的奧地利海軍出身,因爲理查德灣距離東非過於遙遠的原因,所以斐迪南大公不可能親自去理查德灣坐鎮,所以就委派尤里安前往。

尤里安矗立在船頭甲板上,意氣風發,看着自己的小“艦隊”在大海上乘風破浪,這是在亞得里亞海完全體驗不到的全新感覺,滾滾黑煙伴隨着海風向着北方飄散。

海軍就是要在大洋上自由馳騁,而不是像奧地利海軍那樣憋在亞得里亞海哪個大澡盆裡,不過尤里安還是有些意猶未盡,要是自己能開上鐵甲艦那就更好了,那樣更能體現大海上軍人的浪漫。

理查德灣地處南非東海岸,北方是馬普托,南方則是德班,東非在這裡的防務壓力可想而知。

所以斐迪南大公將現在東非王國現役的兩艘軍艦撥給尤里安指揮,這對於初出茅廬的尤里安來說絕對是意外之喜。

自己在奧地利海軍連艦長都混不上,到了東非升官不說,還直接掌握了兩艘戰艦。

當然,最重要的是東非海軍從不拖欠工資,福利待遇也要強於奧地利,雖然工資比奧地利海軍低,但是東非的生活成本可比奧地利低多了。

東非海軍一共就八艘主力戰艦,其中兩艘要退役到海地去,也就是說東非王國實際上只有六艘可用的軍艦。

尤里安指揮的兩艘戰艦是之前從奧地利海軍退役到東非的,只能說是老夥計了,所以並不陌生。

如果是之前分兩艘軍艦佈防南非,斐迪南大公絕對要肉疼,不過自從東非要採購新艦後,那斐迪南大公也就大方了起來,如果不是新軍艦沒有到位,就是把整個東非海軍打包送到南非去,斐迪南大公都不會反對。

不過因爲東非佔領此地的原因,所以理查德灣這個名字並不存在,而是被東非王國稱呼爲新漢堡灣,而東非在此地計劃籌建的港口也順帶被稱爲新漢堡港。

新漢堡港之所以在名字上同達累斯薩拉姆,蒙巴薩等港口不同的原因在於它完全由東非王國建設,沒有絲毫歷史負擔,而漢堡在德意志歷史上有重要地位,尤其是漢薩同盟時期。

祖魯人作爲從內陸遷徙而來的遊牧民族,他們絲毫沒有港口的概念,使得整個祖魯王國海岸線都是一片荒蕪的狀態。

羅亞維斯:“新漢堡港的定位是軍民兩用港,根據新漢堡灣的地理條件,我們可以設立兩處港口,在海灣出海位置建設民用港,在南側腹地建設軍港,這樣軍港就可以實現雙保險。”

新漢堡灣的形狀是近似喇叭狀,不過有兩處狹窄區域,一是灣口寬度在八百米左右,而沿着航道向內又會遇到一處五百米左右的狹口。這個寬度並不算寬,但是比德班港的條件要好上不少,德班港灣口只有接近四百米左右。

而且這樣的佈局,天然的將新漢堡港分成內外港,前世德班港也是這種佈局,不過德班港內外港是通過修築兩岸大堤實現的。

尤里安:“軍港的位置放灣口位置是不是更好一些?放在內部,感覺沒有必要,而且我感覺內港的北側也有很好的建設條件,甚至優於你選定的兩處位置,爲什麼不利用上?” 羅亞維斯:“因爲沒有必要,在到這裡之前我和王儲殿下單獨談論過,實際上一開始我也想選內港的北側作爲港口建設區域,但是王儲和我說目前南非不是東非的重點建設區域,所以港口沒必要追求過大,足夠用就可以。”

恩斯特這是考慮到未來新漢堡港可能成爲東非最大的煤炭和礦產輸出港,所以提前預留出空間。

新漢堡港前世叫裡查茲貝(或者理查德灣港),是世界最大的煤炭輸出港之一,前世南非年產煤炭兩億多噸,大部分煤炭出口都是通過新漢堡港來完成,而目前南非存在儲量巨大煤礦這件事只有恩斯特知道。

南非的煤礦,目前恩斯特是不打算開發的,東非(主要指坦噶尼喀和肯尼亞)的煤礦現在就完全夠用,而新漢堡港的作用則是爲了方便從東非向南非輸出物資,節約成本。

因爲南非同英國開普敦殖民地以及納塔爾殖民地接壤的原因,這裡也是東非防務壓力最大的區域,在這裡很長時間內都會維持一定數量軍隊,軍隊的消耗是少不了的,而海運明顯是最經濟實惠的運輸方式,陸地運輸的成本則非常高,除非津巴布韋被開發出來,農業得到發展後,就近向南非輸出物資。

尤里安:“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說的過去了,不過我們現在的麻煩是這裡也太荒蕪了,連個人影子都看不到。”

羅亞維斯:“因爲祖魯人一般都生活在內陸,沿海他們是不考慮的,在東非生活這麼久,除了桑給巴爾蘇丹國的一些信仰阿拉伯教的黑人,我就沒見過黑人漁夫,不過港口建設問題不用擔心,在南非的陸軍會協助我們,現在他們手裡可是有大批奴隸。”

駐紮在原祖魯王國境內的東非陸軍主要佈防在圖蓋拉河以北,和英國的納塔爾殖民地隔河相望,而南非的陸軍總指揮部則在比勒陀利亞市。

尤里安:“地圖上顯示在新漢堡港的北部和南部分別有兩座大湖,不知道我們能不能利用上。”

羅亞維斯:“南邊的那座湖泊不太可能,實際上那是一大片沼澤,水很淺,北邊的倒是有可能,它的面積甚至超過了新漢堡灣,最妙的是有天然河道和新漢堡灣相連。”

實際上前世裡查茲貝的人口主要就是沿着北方大湖的兩岸分佈的,至於那條天然河道,只需要做些修改就能同新漢堡港更好的銜接。

河道連接湖口處僅有七米寬,而只需要擴寬大約八百多米,下面的河道寬度就在二十米以上,下游更是達到百米以上寬度,如果能利用好,那將極大提升新漢堡港的價值。

尤里安:“這樣說來,南非的湖泊確實比較奇怪,這些湖泊面積都不小,而且貼近海岸線分佈,光是新漢堡港周邊就有三個大湖,而更北的位置還有一個三百多平方公里的聖盧西亞湖,也是貼近海岸線分佈。”

這一系列湖泊像是珍珠項鍊一樣串在南非海岸線旁邊,距離大海最近的湖泊甚至不足兩公里,顯示在地圖上,中間的陸地部分就像是一條細線,和東非沿海的的珊瑚礁島鏈剛好相反。

第1161章 帶毒的誘餌第679章 比屬剛果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998章 貝拉市第1245章 交易達成第749章 南下第1060章 積極外交政策第1222章 會面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321章 基圖伊煤礦第183章 到達第925章 造船業第104章 飲食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1258章 君臣對話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1235章 難以預料的發展第357章 索加第385章 煽動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74章 “整肅”運動第1250章 謠言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640章 工地第691章 南非形勢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1407章 重要地位第1429章 潛在危機第1186章 南半球經濟體系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396章 推測第1447章 阿拉伯部落串聯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477章 李濟的責任感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710章 鞏固經濟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438章 倒計時第878章 無線電第992章 入籍第28章 “圈地運動”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1266章 富瓦河水庫第191章 青檸第241章 黑興根入場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591章 歸途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48章 訂婚第564章 貴人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1281章 酒館第612章 美食節第29章 艱苦行軍第591章 歸途第345章 援助團第810章 海岸線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31章 部落衝突第291章 “偷國”第752章 軟柿子第1052章 齊頭並進第1169章 戰場問詢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3章 在柏林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957章 農林牧漁第400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1439章 匈牙利工黨的處境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197章 建議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1170章 奧匈戰場第1273章 尼古拉二世下臺第13章 國際調停第1219章 先兵後禮第187章 勸說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590章 噓寒問暖
第1161章 帶毒的誘餌第679章 比屬剛果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998章 貝拉市第1245章 交易達成第749章 南下第1060章 積極外交政策第1222章 會面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321章 基圖伊煤礦第183章 到達第925章 造船業第104章 飲食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1258章 君臣對話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1235章 難以預料的發展第357章 索加第385章 煽動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74章 “整肅”運動第1250章 謠言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640章 工地第691章 南非形勢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1407章 重要地位第1429章 潛在危機第1186章 南半球經濟體系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396章 推測第1447章 阿拉伯部落串聯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477章 李濟的責任感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710章 鞏固經濟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438章 倒計時第878章 無線電第992章 入籍第28章 “圈地運動”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1266章 富瓦河水庫第191章 青檸第241章 黑興根入場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591章 歸途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48章 訂婚第564章 貴人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1281章 酒館第612章 美食節第29章 艱苦行軍第591章 歸途第345章 援助團第810章 海岸線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31章 部落衝突第291章 “偷國”第752章 軟柿子第1052章 齊頭並進第1169章 戰場問詢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3章 在柏林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957章 農林牧漁第400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1439章 匈牙利工黨的處境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197章 建議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1170章 奧匈戰場第1273章 尼古拉二世下臺第13章 國際調停第1219章 先兵後禮第187章 勸說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590章 噓寒問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