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奧蘭治投英

東非的行爲讓開普敦很跳腳,但是現在單靠自己的力量面對東非這個龐然大物沒有絲毫辦法,不過開普敦也不用傷心,東非不是有意針對開普敦,實際上安哥拉的葡萄牙人也感覺膽戰心驚。

萊塔尼亞省距離鯨灣港很遠,中間隔着廣袤的沙漠區域,但是萊塔尼亞省西邊的納米比亞和安哥拉交匯地區氣候條件還不錯!這一點從納米比亞地圖就可以看出來,基本上納米比亞的重要河流都分佈在北方。

雖然這些河流也以季節性河流爲主,但是北部地區的高原面積相當龐大,降水量勉強能達到五百毫米。

而南部地區雖然也有高原,但是還存在山地,這些山地就是東非不方便從東方直接入侵納米比亞的原因。

試想一下,好不容易穿過卡拉哈里沙漠,結果迎頭碰上的卻是綿延的高山,越過高山高原,結果還是沙漠,這種絕望不是靠意志力可以克服的,所以東非才會在殖民納米比亞時採取海陸並進的方式。

在萊塔尼亞省西面的高原區域,在前世納米比亞稱爲奧萬博蘭地區,是該國最重要的農耕區域,可以種植粟、高粱、薯類等自給性糧食作物,生活着全國百分之三十的人口。

這一地區對納米比亞有多重要,就這麼說,納米比亞的糧食自給率僅僅百分之二十左右,而這百分之二十的糧食自給率大部分都是奧萬博蘭貢獻出來的。

也難怪葡萄牙人對納米比亞不待見,這塊地確實是貨真價實的爛地,不過這僅僅是從殖民成本方面考慮。

對於東非來說納米比亞的價值就不一樣了,海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如果奪取納米比亞,東非立刻就能變成兩洋國家。

至於納米比亞氣候過於惡劣,對於東非來說並不算難題,東非本身的農業耕地足夠多,不需要再額外增加,就像當初對南非地區的定位一樣,不必大力發展種植業。

1877年4月。

東非同時對剛果雨林地帶進行規劃,烏班吉河內河部隊成立,對剛果河以及烏班吉河進行常態化巡航,這也預示着東非將烏班吉河以東的剛果盆地徹底納入自己的國土中。

東非在西部整體呈現一種攻勢狀態,而有了鐵路加持,東非的運輸能力大爲提升,尤其是中央鐵路西段,直逼安哥拉殖民地,在內陸戛然而止,形成了斷頭鐵路的感覺。

而中央鐵路西段爲什麼修成這樣,可以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是圖謀安哥拉殖民地的表現之一。

……

1877年5月。

布隆方丹。

在英國人的說服之下,奧蘭治自由邦對於是否加入開普敦殖民地開展了最後一次投票。

“投票結果,支持一千三百零八票,反對兩百三十票,棄權四百一十五票,我宣佈從今天開始奧蘭治自由邦解散,自動加入開普敦。” 布蘭德總統親自解散了最後一個布爾人共和國,這樣南非地區徹底從三方勢力變成兩虎對峙。

實際上布蘭德總統也是很無奈。他本人是比較希望奧蘭治自由邦共和國繼續保留的,但是如果他真這麼幹,恐怕第二天奧蘭治自由邦就有可能發生內戰,所以和開普敦殖民地合併在布蘭德眼中是不得不吞下去的毒藥。

除開布爾人,南非還剩下的勢力就只剩下萊索托王國了,但是萊索托王國在年初被英國趁火打劫,宣佈亡國了,這也符合英國人的性格,畢竟被東非打殘了的萊索托王國已經沒有絲毫利用價值,隨着奧蘭治自由邦也併入開普敦,英國初步統一了南非南部。

在奧蘭治自由邦反對票代表着不希望和英國人同流合污,或許東非不是好東西,但是英國絕對是壞種,至於棄權的人大多數是不想攪和英國人和德意志人的爭端之中,在他們看來奧蘭治自由邦應該保持中立。

這些人一般是奧蘭治自由邦本地人,不過反對派和棄權派勢單力薄,更多的布爾人尤其是那些被東非驅趕到奧蘭治自由邦的布爾人,都對東非恨之入骨,在他們情緒帶動之下,奧蘭治自由邦的民衆大多數也對東非懷有仇恨。

在英國人的忽悠下,奧蘭治自由邦毫不猶豫的投入英國開普敦殖民地的懷抱,成爲開普敦殖民地的一部分。

前狼後虎的形勢之下,顯然英國比東非更有威懾力,而且之前東非在德蘭士瓦共和國的所作所爲,奧蘭治自由邦是相當清楚的,他們也害怕步入德蘭士瓦共和國的後塵。

英國開普敦特使萊恩特:“布爾人做出了正確的抉擇,從今天開始你們,就都是我的親兄弟,我們將共同聯手捍衛南非和平的秩序。”

英國人爲了拉攏布爾人也是下了血本,爲了和布爾人達成一致,英國人對奧蘭治河的鑽石礦大方表示可以和布爾人五五分賬,當然,出於國防壓力的需要,暫時由自己代管,用以維持軍費開支,三年後再把那部分還給布爾人。

同時英國人還承諾免除之前兩國的欠款,這一點對於奧蘭治很重要,奧蘭治自由邦和德蘭士瓦共和國算是半斤八兩,財政收入基本上處於虧空狀態,所以和英國人借了不少錢,畢竟布爾人也不可能向祖魯人等土著借錢。

對於布爾人,開普敦方面亨利·巴克利總督還開出價碼,許諾布爾人同英國公民同等地位,英國尊重布爾人的權利,保障布爾人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

當然,要恩斯特知道英國人對布爾人的承諾,肯定會嗤之以鼻,狗改不了吃屎,英國人的承諾也是如此。

而且這次英國人的騙術幾乎和前世沒有區別,他們甚至連一點實質性的好處都沒有拿出來,只是喊喊口號,藉助奧蘭治自由邦內德蘭士瓦共和國移民的反東非情緒,就把奧蘭治自由邦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

這一點幾乎是必然的,德蘭士瓦共和國本來人口就比奧蘭治自由邦要多,在東非將他們驅離後,大量德蘭士瓦人涌入奧蘭治自由邦,迅速憑藉人口優勢在奧蘭治自由邦取得話語權,加上英國人的背後支持,反而使得奧蘭治自由邦原本的布爾人權力被架空。

這一點東非可以說是自己給自己挖了一個坑,不過驅逐德蘭士瓦共和國的布爾人對於東非來說是最佳選擇,恩斯特要是真的把布爾人留在東非境內纔是真正的定時炸彈。

布爾人已經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意識形態,這和東非的德意志化是背道而馳的,而想改造布爾人,那付出的成本太高,而且不一定就有效果,所以還不如讓他們離開,雖然東非知道這一批布爾人日後可能成爲敵人,也必須這麼做。

(本章完)

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181章 武裝使團第711章 歸國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953章 新家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53章 土豆種植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1428章 金融產業第13章 國際調停第942章 宣戰第1296章 接見第701章 城市化第803章 威脅第27章 地圖第118章 啤酒館聚會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574章 服軟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1124章 軍隊家底第862章 後續第182章 抉擇第8章 普奧聯動第1097章 三五計劃第735章 廓爾喀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50章 教育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1371章 東水西調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1361章 影響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1026章 鋼鐵產業計劃提前完成第1023章 俄國海軍靠岸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56章 平衡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417章 炊事車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830章 蓄水池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1084章 底氣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581章 “火車頭”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1436章 街頭爆炸案第7章 擴大生產第1078章 海軍南美行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417章 炊事車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973章 籌備第1451章 蘇聯算盤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1128章 開端第401章 駁回第682章 發展策略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446章 災情第1072章 七大城市羣第1426章 鋁都第1403章 歹毒計劃第600章 嘗試第1277章 霍爾木茲海峽第1451章 蘇聯算盤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1051章 從“需”發展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1343章 法國動搖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88章 衝突升級第531章 兵城第47章 聯姻事宜第1352章 戰爭結束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29章 艱苦行軍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1217章 出兵蘇丹第353章 下一站第1328章 “阿奸”賽義德第75章 大逃亡第930章 漢薩省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1057章 軍火生意先行第1253章 印太路橋第232章 裁區設省第1142章 莫斯塔爾議會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
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181章 武裝使團第711章 歸國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953章 新家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53章 土豆種植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1428章 金融產業第13章 國際調停第942章 宣戰第1296章 接見第701章 城市化第803章 威脅第27章 地圖第118章 啤酒館聚會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574章 服軟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1124章 軍隊家底第862章 後續第182章 抉擇第8章 普奧聯動第1097章 三五計劃第735章 廓爾喀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50章 教育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1371章 東水西調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1361章 影響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1026章 鋼鐵產業計劃提前完成第1023章 俄國海軍靠岸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56章 平衡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417章 炊事車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830章 蓄水池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1084章 底氣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581章 “火車頭”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1436章 街頭爆炸案第7章 擴大生產第1078章 海軍南美行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417章 炊事車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973章 籌備第1451章 蘇聯算盤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1128章 開端第401章 駁回第682章 發展策略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446章 災情第1072章 七大城市羣第1426章 鋁都第1403章 歹毒計劃第600章 嘗試第1277章 霍爾木茲海峽第1451章 蘇聯算盤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1051章 從“需”發展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1343章 法國動搖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88章 衝突升級第531章 兵城第47章 聯姻事宜第1352章 戰爭結束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29章 艱苦行軍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1217章 出兵蘇丹第353章 下一站第1328章 “阿奸”賽義德第75章 大逃亡第930章 漢薩省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1057章 軍火生意先行第1253章 印太路橋第232章 裁區設省第1142章 莫斯塔爾議會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