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5章 “阿司匹林”

第905章 “阿司匹林”

當然,卡賓達鐵路的建設雖然困難,但對東非而言並不是不可能完成,因爲修建黑森鐵路時積累了巨量經驗,所以這條跨越剛果河的熱帶雨林鐵路,可行性相當高。

唯一的缺憾是卡賓達沒有直達羅安達的鐵路,西部沿海鐵路的起點正好就是卡賓達對岸的索約鎮,也就是剛果河口南岸,切斷了卡賓達和南部安哥拉城市的直接聯繫。

不過當前,卡賓達市可沒有羅安達市那樣的底氣,能爭取到金沙薩鐵路延伸到卡賓達市就算“燒高香”了。

當然,卡賓達市政府的這種想法也沒有問題,可一但卡賓達市的石油資源得到開發後,那時卡賓達完全有能力晉升爲東非實力最強的城市之一。

畢竟卡賓達一地的石油資源就相當於前世遠東帝國全國石油資源一半左右,加上海港城市這些區位條件,以及政策上的傾斜,其重要程度對東非而言,遠在羅安達之上。

……

隨着“三部”建設,帶動的是東非全國資源向這三個地區轉移,當然包括新的學校和醫院。

不過當前這些地區的教育和醫療條件自然無法和中,東部相比,就拿卡賓達市舉例。

卡賓達全市只有一家醫院,而且整個醫院只有七十多人,相當於一千多人裡纔有一名醫生。

不過這也比西部的整體水平強的多,整個西部約三千人才有一名醫生,卡賓達作爲城市,所以已經算是情況比較好的,而且卡賓達城市級別高才能如此,如果是其他落後城鎮只能更低。

“羅浮先生,今天又送來兩個患者。”

今天市醫院送來了兩名患者,無一例外都是黑人,從這一點來看東非的黑人勞工貌似待遇不錯,畢竟醫療作爲稀缺資源,還能用到黑人身上,在19世紀的大環境下,顯然有些“浪費”了。

當然,東非不可能真的這麼好心,無償爲其治病,除了其是東非重要的勞動力資源以外,這些土著患者還是重要的醫學素材。

畢竟19世紀的醫療水平和醫生素質,那是極其落後的,而想要提高醫生素質就必須多臨牀試驗。

顯然,這個實驗體不適合拿本國公民來充當,而黑人就不一樣了,可以放心大膽的嘗試藥方和治療手段,這也是東非醫學飛速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羅浮習以爲常的看着自己的患者,倒是沒有急着上手,而是讓自己的學生先看看情況:“布朗斯,你先看看是什麼情況,然後告訴我。”

一個稍顯稚嫩的青年,在戴好手套後,說道:“是的,老師。”

他將來到兩名黑人面前,開始觀察和詢問症狀,在原葡萄牙人的統治下,這些黑人只會簡單的葡萄牙語,或者一些指令性德語,顯然無法回答他的專業性問題。

所以布朗斯只能通過對病患部分的分析來確認病症,他先是測量了體溫,然後動手掰開黑人的嘴巴,觀察舌苔的狀況,然後是對病竈進行檢查。

在觀察了幾分鐘後,布朗斯有些不確定的說道:“老師,這個症狀看起來應該是某種炎症,患者身體帶着高溫,傷口帶有紅腫的瘢痕,界限清晰……看情況拖延了很久,不過具體問題就不知曉了。”

羅浮點點頭道:“這些都是基本的,應該是某種皮膚病,我傾向於是丹毒,畢竟之前的一些病人也有類似案例”

“《本草綱目》記載:‘柳葉…小兒丹毒。用柳葉一斤,加水一斗,煮取汁三升,洗患處。一天宜洗七、八次…’所以柳葉中肯定含有某種化學成分,這說明在遠東帝國古代就有很好的療效,不然不可能被詳細記錄,當然,具體還要看是否對症,不過我們這裡沒有柳葉,所以可以先開些消炎藥。”

對於《本草》這本書,布朗斯自然十分熟悉,這是必學書籍之一,東非中醫協會編制的東非藥典中就有。

東非藥典是東非中醫協會根據世界各國醫療鉅著,藥方,加上東非本土特有草藥品種等內容編制而成的藥品百科全書。

“丹毒也就是一種皮膚病,這種病症在顯微鏡下,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是一種由病毒或者細菌引起的病症,而柳葉中含有某種成分,對這種病毒或者細菌具有抑制作用,所以我們的重點就是找到這種病毒或者細菌,甚至可能是真菌的成分。”

“世界各國的醫學都有可取之處,然而其中大成者只有中醫,中醫有豐富的數據支撐,對各種病症都有記載。”

“其他不說,光是我們東非收錄的《本草綱目》就有十三個版本,甚至有王室收藏的孤本,和日本的兩個版本,這說在《本草綱目》流傳到今天,其內容變動很大,畢竟醫學必須講就嚴謹,絲毫的變動可能就造成嚴重的醫學事故。”

“當然了,這種細微的調整也有一定的道理,畢竟每個醫者有各自的經驗和學識,所以這種細微的變動很有可能是一種糾正和改良,我們也不能忽視。”羅浮對着自己的學生侃侃而談道。

“當然,我這麼說是希望你未來能從古老典籍中汲取知識,這些知識終究是寶貴的財富,就比如剛纔我提到的柳葉對丹毒的抑制作用,目前據說國家醫療實驗室就在提取其成分,實際上古埃及也有類似的治療案例,所以汲取百家之長是我們醫學不斷進步的重要過程之一。”

羅浮所說的國家醫療實驗室,實際上已經取得了不少成功,畢竟中醫記載的醫學案例和治療方案多如牛毛,東非只是在這基礎上提取其中的藥物化學成分。

這就相當於指明瞭研究方向,而不用向無頭蒼蠅一樣亂撞,在意外中取得突破。

而關於柳葉中成分的提取也有不小進展,可能大家不太瞭解,實際上柳樹中具有抗炎鎮痛效果的就是水楊酸,不過目前副作用太大,所以尚未推廣,正在實驗室繼續改良。

前世關於水楊酸成分藥品最出名的就是“阿司匹林”,由德國的霍夫曼研究而成,而且霍夫曼研究的時間基本上和東非幾乎在同一時間。

當然,東非中醫協會肯定不知道霍夫曼此人存在,其科研項目完全是在遠東帝國醫學古籍中找到的方向,當然,想要將古籍中藥物的有效成分提取出來,肯定少不了化學基礎。

所以,東非醫學正在積極招收各行各業的人才,或者說融合學習其他方面的知識,從而更好的推動東非醫學的發展。

這樣一來,東非中醫自然就更容易出成績,光是遠東帝國醫學典籍中的知識,就足夠他們鑽研一輩子。

就像“水楊酸”的提取,先是中醫典籍記載指明方向,東非的醫生再想辦法將這種成分通過現代手段提取出來,未來改良成功,那就有可能成爲“阿司匹林”這樣的有效藥劑。

第320章 雙標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1022章 南德意志王國第118章 啤酒館聚會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六 那基瓦力湖戰役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1085章 兩國交易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75章 大逃亡第1531章 協商第204章 “流放”?“潤”!第768章 無謂的抵抗第531章 兵城第1252章 軍事安排第1071章 計劃尾聲第376章 作戰會議還在審覈……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1137章 領土交易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376章 作戰會議第822章 卡賓達第1306章 美國參戰第1535章 阿道夫上臺第1499章 殺雞儆猴第628章 引入外資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1514章 沙皇在東非第230章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559章 誣陷第1145章 機遇第574章 服軟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1028章 1904年經濟狀況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438章 倒計時第145章 菸草工廠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574章 服軟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39章 利薩海戰第748章 第二階段第388章 換師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1013章 站隊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867章 推銷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1138章 對德殖民地處理第9章 接觸戰第1318章 歐洲形勢第390章 勸離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1501章 亞丁灣駐軍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1058章 英國關注第1528章 養寇自重第1384章 德奧出兵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811章 送行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1326章 野望第1452章 化工產業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794章 英國議會第701章 城市化第1111章 佈局遠東第1023章 俄國海軍靠岸第1162章 弗朗茨四世來訪第696章 油井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1088章 紅海航線的戰略意義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178章 葉克王國第72章 菸草種植第1021章 海外領地建設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1124章 軍隊家底第685章 人盡其用第1041章 新農業第1493章 阿道夫出獄第509章 起步第1158章 歷史淵源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1532章 轉移文化資產第80章 農業
第320章 雙標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1022章 南德意志王國第118章 啤酒館聚會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六 那基瓦力湖戰役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1085章 兩國交易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75章 大逃亡第1531章 協商第204章 “流放”?“潤”!第768章 無謂的抵抗第531章 兵城第1252章 軍事安排第1071章 計劃尾聲第376章 作戰會議還在審覈……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1137章 領土交易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376章 作戰會議第822章 卡賓達第1306章 美國參戰第1535章 阿道夫上臺第1499章 殺雞儆猴第628章 引入外資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1514章 沙皇在東非第230章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559章 誣陷第1145章 機遇第574章 服軟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1028章 1904年經濟狀況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438章 倒計時第145章 菸草工廠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574章 服軟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39章 利薩海戰第748章 第二階段第388章 換師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1013章 站隊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867章 推銷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1138章 對德殖民地處理第9章 接觸戰第1318章 歐洲形勢第390章 勸離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1501章 亞丁灣駐軍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1058章 英國關注第1528章 養寇自重第1384章 德奧出兵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811章 送行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1326章 野望第1452章 化工產業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794章 英國議會第701章 城市化第1111章 佈局遠東第1023章 俄國海軍靠岸第1162章 弗朗茨四世來訪第696章 油井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1088章 紅海航線的戰略意義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178章 葉克王國第72章 菸草種植第1021章 海外領地建設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1124章 軍隊家底第685章 人盡其用第1041章 新農業第1493章 阿道夫出獄第509章 起步第1158章 歷史淵源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1532章 轉移文化資產第80章 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