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1章 秘密會議

當然,大衛首相雖然不相信俄國工黨會一直“純潔”下去,但是目前俄國工黨顯然距離變質那也要很長的時間,就像理想主義者只有在被血淋淋的現實不斷摧殘下去之後,才能看出誰是真正的金子,誰又是僞裝成金子的泥沙。

大衛首相認爲,俄國工黨就是一羣憤世嫉俗的“衝動者”,這些“衝動者”雖然會隨着時間的推移,最終迴歸到現實問題上來。

但是他們前期的衝動,足以對任何一個國家形成巨大的破壞,尤其是英國這種全世界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國家。

英國政府和底層工人之間的鬥爭由來已久,在英國有着龐大的工人規模,已經成爲一股不可忽視的社會力量。

而理所當然的,英國也是歐洲工黨最活躍的地區之一,甚至連工黨的重要創始人卡爾都安眠在英國本土的公墓之中。

所以英國政府自然對俄國革命抱有着高度的警惕,生怕這股浪潮在英國重演,所以用東非牽制俄國工黨,在大衛首相看來,確實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東非同樣是君主制國家,所以即便其是英國霸權的潛在競爭對手,兩國之間對工黨的態度那是完全可以信任的。

隨後,大衛首相和貝爾福組織了英國政府內閣的會議,就如何利用東非對抗俄國工黨進行了一番討論。

僅僅是兩天後,內閣就有了明確的策略,畢竟相對於議會,內閣內部會議少了很多幹擾,也很容易統一思想和共識。

第三天,大衛首相就“印度洋勢力重新劃分”問題,在議會提交了相關議案,不出所料,該議案順利通過了議會的審覈。

畢竟,目前英國沒有更好的選擇,穩住東非不加入同盟國是必須的,針對俄國工黨那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時,這次勢力範圍劃分,打着“領土置換”的幌子,也能維持住帝國的尊嚴和臉面。

即便有少部分人不認同政府和東非的妥協,但也不至於形成強烈的反對聲音,隨着東非開放市場以後,這些年英國也形成了親東非派,即便規模和話語權不大,但是他們的聲音就足以掩蓋反對者的聲音。

當然,所謂親東非派,自然不是真的“熱愛”東非,而是和東非有着深刻利益關係的新利益集團。

這些年東非經濟崛起之後,和英國的貿易越做越大,自然有人能從東非和英國的貿易中獲利,而這部分人自然希望東非和英國關係的穩定。

這種政治派系,歸根結底上也是現實以現實利益爲主導而形成的,在每個國家都廣泛存在。

就像戰爭爆發前,英國境內的“親德”派系的政治影響力絲毫不弱,但是他們終究沒有能夠阻止帝國政策的轉向。

……

萊茵市。

英國的動作很快,僅僅是兩個星期後,英國駐東非大使湯姆遜就帶着英國政府的指示,來到東非政府進行兩國之間的協商工作。

帝國皇帝恩斯特,皇儲弗里德里希等東非高層出席了這次兩國間的秘密會議。

湯姆遜說道:“關於我們大英帝國的想法,有鑑於如今世界局勢的日益緊張,以及印度洋範圍的海盜對各國貿易產生的威脅等問題,我國政府有意和貴國對印度洋問題進行更深層次的討論。”

“但是萊茵帝國皇帝陛下,還有諸位萊茵帝國的高層,我們英國在此前也有一個小小的要求,這個要求也是本次談判的基礎。”

所謂印度洋海盜問題,顯然是英國用來賦予這次會議合法性,以及遮掩會議真實目的的措辭。

畢竟,這次談判從本質來說,是英國對東非政治上的妥協,自然不能如此直白的進行。

而共同維護印度洋世界貿易航線安全,解決海盜問題,就顯得高大上了許多,這樣英國政府自然就成爲了維護世界和平和安全的使者。

關於這些小細節,東非政府高層們自然沒有點破,恩斯特直接問道:“不知道湯姆遜大使先生,英國的要求是什麼?”

湯姆遜毫不猶豫的說道:“皇帝陛下,這次我們英國的要求?並不會讓貴國難做,而且是大大有利於世界各國的好事。”

“想必貴國也知道,目前俄國工黨這個邪惡組織在俄國已經成勢,而工黨對於世界各國而言,都是秩序的破壞者,就像農田裡的害蟲一樣。”

“他啃食着各國合法政府的根基,鼓動不明真相的羣衆,對世界和平以及秩序造成了巨大的破壞,不知道貴國是否認同我們的觀點?”

恩斯特自然是肯定的說道:“當然,在對待俄國工黨的態度上,我們東非和貴國是一致的。”

湯姆遜大使說道:“不錯,但是現在出現了一個問題,對待這樣一個邪惡組織,世界各國都有義務進行剷除,但是衆所周知,如今我們大英帝國,暫時無暇東顧,所以我們希望貴國能擔負起這個責任,如果貴國答應,那我們大英帝國爲了世界的和平與穩定,甘願吃些虧,爲貴國提供一些便利。”

對於湯姆遜所說,恩斯特自然不會反對,畢竟從屁股出發,恩斯特也要和俄國工黨“不共戴天”。

所以恩斯特說道:“這是自然,我們東非對於工黨的態度是一貫的,那就是堅決打擊和鎮壓,閣下可以放心,畢竟連俄國皇儲阿列克謝現在都在東非。”

聽到恩斯特的話,湯姆遜絲毫不感覺意外,自從工黨上臺之後,尼古拉二世失去蹤跡,前俄國皇儲阿列克謝的價值就大大提高,而關於阿列克謝皇儲在東非的消息,對各國也不是秘密。

湯姆遜說道:“既然如此,我們希望貴國接下來能夠展開對俄國的干預,支持俄國國內勢力,將工黨趕下臺去。”

恩斯特在心中腹誹,英國人實在是有些高看東非了,就俄國工黨目前的情況,根本就不可能憑藉東非一己之力顛覆下去,而且恩斯特向來不看好俄國內部的反動勢力。

即便東非全力支持這些反動“蟲豸”,對俄國最終局勢也不過是抱薪救火,有了外部勢力的干涉,反而能進一步激發工黨內部的團結,讓他們變得更加強大。

當然,恩斯特在口頭上肯定不會這麼說,他一臉堅定的回覆湯姆遜說道:“鎮壓俄國工黨,這是世界各國都不可推卸的責任之一,我們東非也不例外。”

“其實,我們東非早就已經進行了了干涉俄國工黨的準備,不過很可惜,俄國和東非畢竟隔着印度洋的同時,還隔着奧斯曼帝國,波斯等國家和區域,我們東非鞭長莫及啊!”

恩斯特說的自然不是實話,甚至東非所作所爲恰恰相反,目前東非正在將本國扶持起來的勢力和組織,安排他們有序的在俄國撤退。

否則以東非國防安全局的實力,就能給俄國工黨造成不小的麻煩,但也僅僅是造成麻煩,反而在恩斯特看來,國防安全局留在俄國對東非才是大麻煩。

即便這種間諜組織經歷過思想上的培訓,但也不能改變工黨思想武器的強大滲透能力。

雖然恩斯特肯定不會讓國防安全局全員退出俄國,但絕大部分成員也不可能留在俄國,以後派往俄國進行情報間諜活動的人員,也要是通過層層篩選後的堅定“君國主義”戰士。

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405章 運河背後第1182章 中間商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1289章 東法關係靠英國第1459章 禍水南引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295章 拒絕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127章 拉斯坎坡裡交易市場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1205章 工業依賴第1043章 化工安全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405章 運河背後第308章 滲透第1202章 家電廚具第924章 海洋第1245章 交易達成第964章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1479章 英國的農業第1502章 雅利安人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1195章 新能源城市第926章 機耕路第847章 畜牧業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1409章 薩丁迪達平原第678章 “民主”東非第1338章 政治互信第228章 留學生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509章 起步第1187章 東非世界博覽會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392章 戰略安全第968章 分歧第998章 貝拉市第405章 運河背後第1129章 火藥桶上跳舞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801章 恭賀第395章 耍無賴第1078章 海軍南美行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861章 分贓請假第1456章 內訌和逼宮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87章 西北之亂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389章 易手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1390章 自治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286章 工人調動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1119章 對奧斯曼貿易第612章 美食節第1094章 圈大一點第1238章 教唆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1505章 庫夫拉地區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1486章 對外標準輸出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1173章 結下樑子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1474章 人口第572章 停火線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1069章 德國討論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1312章 非洲之角第1059章 戰爭販子第1072章 七大城市羣第327章 南下第1477章 金融業大整頓第961章 危與機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1259章 同意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784章 自己人第177章 放牧
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405章 運河背後第1182章 中間商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1289章 東法關係靠英國第1459章 禍水南引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295章 拒絕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127章 拉斯坎坡裡交易市場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1205章 工業依賴第1043章 化工安全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405章 運河背後第308章 滲透第1202章 家電廚具第924章 海洋第1245章 交易達成第964章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1479章 英國的農業第1502章 雅利安人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1195章 新能源城市第926章 機耕路第847章 畜牧業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1409章 薩丁迪達平原第678章 “民主”東非第1338章 政治互信第228章 留學生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509章 起步第1187章 東非世界博覽會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392章 戰略安全第968章 分歧第998章 貝拉市第405章 運河背後第1129章 火藥桶上跳舞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801章 恭賀第395章 耍無賴第1078章 海軍南美行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861章 分贓請假第1456章 內訌和逼宮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87章 西北之亂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389章 易手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1390章 自治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286章 工人調動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1119章 對奧斯曼貿易第612章 美食節第1094章 圈大一點第1238章 教唆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1505章 庫夫拉地區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1486章 對外標準輸出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1173章 結下樑子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1474章 人口第572章 停火線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1069章 德國討論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1312章 非洲之角第1059章 戰爭販子第1072章 七大城市羣第327章 南下第1477章 金融業大整頓第961章 危與機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1259章 同意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784章 自己人第177章 放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