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個十年,萊茵皇室的人口還能再翻至少一倍,因爲恩斯特的孫子輩也已經到了年齡,在恩斯特看來,越是未來充滿不確定性,萊茵皇室越是應該鼓勵多生多育。這樣既可以避免後代君主獨木難支,也可以分攤家族風險。
畢竟從19世紀以來,不知道有多少王室在歷史大潮中煙消雲散。
話說回阿列克謝一家,如今阿列克謝貴爲“沙皇”,也不得不爲一家生計忙碌奔波。
他對妻子說道:“前段時間,因爲經濟危機的影響,股市和金融行業暴雷,其他行業也過的很困難,現在經濟好轉,你說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新投資一些產業?”
阿列克謝來到東非時,並非毫無積蓄,尼古拉二世能把他送到東非來,自然也提前做了一些準備,就比如沙俄皇室在東非投資的產業,就由阿列克謝成年後繼承了。
這一點並不奇怪,在上個世紀末,南非戰爭之後,其他國家就不乏對東非這個新興國家的投資活動。
沙俄皇室在東非沿海佈置了不少產業,至於內陸,東非內陸開放是1910年後,此時距離世界大戰爆發都不遠了,所以,沙俄皇室對東非的投資,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帶。
而沙俄皇室在東非主要投資項目就是地產,其他方面,也僅限於部分工業和金融業,至於農業,東非的農業是不對外開放的,否則沙俄皇室必然會在東非購買大量農場。
因此,阿列克謝在東非還是有不小身家的,唯一可惜的地方,在於東非的經濟政策,並不利於地產經濟的發展。
所以,這些年來,阿列克謝的財富增值並不高,就以達累斯薩拉姆市爲例,在幾年前,達累斯薩拉姆市一直穩坐東非第一大城市的位置。
這個位置從上個世紀算起來,達累斯薩拉姆市待了差不多六十年。
此前,在其他國家投資者看來,投資東非的第一大城市,應該是一趟順風車,光是在這裡置辦產業,大概率就能像紐約,倫敦,柏林,巴黎那樣,財富不斷增值。
因爲按照其他國家第一大城市的發展路徑,它們第一大城市應該能成爲國家經濟的引擎。
可在東非天算不如人算,東非發展工業和城市的方針,從來都不是集中全力發展一座或者兩座重點城市,而是多面開花。
達累斯薩拉姆市作爲過去東非第一大城市,反而沒有吃到多少政策上的紅利,最近甚至連第一大城市的寶座,都退位讓賢給蒙巴薩市。
加上東非對房價的干預,這反而使得達累斯薩拉姆市的地產增速,在國際大城市中,排名比較靠後。當然,總體而言,達累斯薩拉姆市的房價還是穩定增長的。
阿列克謝的妻子對自家的投資還是很感興趣的,她對阿列克謝說:“我一直都勸說過你,蘇聯的政權已經穩定,復國不過是一場幻想泡沫,對於我們當下來說,最重要的就是過好自己的日子。”
“可惜,如果幾年前我們能明白這個道理,也不至於浪費許多金錢,投入到復國這個無底洞中來。”
“那些錢,如果能投資到東非的實業中去,不說大賺,也不至於打水漂。”
“再者說,復國的資金本來就不應該我們出,我們的財富,相對於蘇聯這個國家而言,連一點浪花都激不起來,沒有東非政府的支持,根本起不到任何效果。”
對於妻子的強勢,阿列克謝只能點頭稱是,表明這是自己的責任,沒錯,阿列克謝家裡,他妻子反而更有話語權,至於原因也很簡單,阿列克謝從小的遭遇,讓他這個人性格就比較軟弱。
好在,沙皇的皇后,也就是阿列克謝的妻子整體上比較賢惠,所以兩人過日子反而比較融洽。
她的妻子接着說道:“現在醒悟對我們來說也不算晚,只要操作得當,不說大富大貴,保住現在的財富還是沒有問題的。”
“因此,我們在對投資的問題上,應該慎重,畢竟你和我,原本也不是商人家庭出身,就更應該謹慎,不能好高騖遠”
對於妻子的說法,阿列克謝也深表認同,這些年來,阿列克謝也是有所成長的。
畢竟堅持了將近十年的復國大業,最終卻一點效果也達不到,這本身對於阿列克謝就算一個珍貴的人生經歷。
這段人生經歷告訴他,做人就應該有自知之明,如果放在十年前,阿列克謝年紀小,心氣高的時候,他對復辟沙俄,還抱有一定幻想。
到了今天,阿列克謝已經徹底明白,那不過是一場夢罷了,他既沒有實力,也沒有能力重新復辟自己的國家和王朝。
而延伸到做生意和投資方面,阿列克謝就更明白,自己在這方面經驗還有能力的水平。
反倒是他的妻子,常年打理家業,所以對這方面更得心應手,所以他也願意聽取妻子的建議。
妻子侃侃而談道:“就目前的經濟形勢來說,並不能確定未來是否有惡化的風險,不過,這次東非政府的動作還是很大的,至少在建築業,鋼鐵,水泥等部分投資,短期之內不會有太大問題。”
“新聞上說,東非的七五期間,開工的大項目可是不少,所以,我們也應該跟着東非政府的步子走。”
“現在,我們有兩方面的選擇,一是跟着這一次東非的大基建,混一口湯喝,二則是投資一些東非政府看中的新興產業,不過,我更看好第二點,因爲第一點盯着的人太多。”
阿列克謝有些擔憂的說道:“投資新興產業,如果能押對寶的話,確實更有前途,但是,這些企業可就說不定了,風險還是很大的。”
誰都知道新興產業終究會隨着時間的發展,日益壯大,可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這種賽道上,不知道有多少同類型企業會折戟沉沙,倒在半路上,還有一些比較缺德,乾脆就是打着新興產業的名頭,騙補助或者炒股價。
對於阿列克謝的憂慮,她的妻子卻並不認同,她分析說:“如果是平時,你的這種擔心不是沒有道理。”
“可是,現在對於我們而言確實有一個難得的機會,那就是經濟危機的爆發,淘汰了大批濫竽充數的李鬼。”
“現在能存活下來的企業,本身就經歷過了一輪篩選和淘汰,要麼是真的有技術,要麼是管理不錯,再差也有背景。”“加上現在股價處於低位,所以這反而是一個入場的好機會,等到其他國家投資者,反應過來,我們就趕不上這次順風車了。”
阿列克謝聽完妻子的分析後,大手一拍道:“確實是這樣,這樣一說,經濟危機確實是我們的一個機遇。”
妻子笑呵呵的說:“不僅僅如此,現在全世界都處於經濟危機的水深火熱之中,這種大背景下,東非此前的損失頂多也就是一些皮毛,相對於其他國家,除了蘇聯以外,可以說是經濟危機中的世外桃源了。”
“但是,蘇聯這個國家,又不對外開放市場,國內也沒有投資途徑,所以在接下來一段時間裡,國際遊資必然大量涌入東非,即便我們真買到一些差股,股價也可能會在這種情況下不降反增,這幾乎就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1931年世界經濟發展最好的國家,還是要屬蘇聯,因爲此時蘇聯的一五計劃已經執行時間過半,大量企業和工廠落地,國家面貌爲之一新。
東非的話,1931年開局還算不錯,但是東非的七五纔剛剛開始實施,效果展現出來,肯定會比蘇聯晚一兩年時間。
至於1931年前,一直到1929年,也就是經濟危機發生的這段時間裡,東非經濟的情況,雖然比其他國家好一些,但也損失了不少。
所以,1930年東非經濟不僅沒有增長,還有一定的下滑,但是,這個過程也可以看成東非割除市場腐肉的過程,短期內會受到一定傷害,可有利於東非經濟未來長期的健康。
“當然,我更傾向於一些東非的大企業和國資企業,雖然這種企業收益率不高,卻勝在穩定。”
“在東非生活了這麼多年,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這種官方背景的企業,在東非的經濟制度下,反而更加具有優勢。”
“而且相對於一般的商人,我們的身份地位,具有很大優勢。”
作爲沙皇,阿列克謝雖然有名無實,但是他的身份畢竟是得到東非政府承認的,能和官方取得聯繫,結識不少東非的達官顯貴。這本身就是阿列克謝最大的優勢,畢竟,許多人連結交上層社會的機會都沒有。
所以,只要操作得當,把自身優勢發揮到最大,阿列克謝一樣能混的不錯,就比如在企業投資方面,“沙皇”的身份,就可以避免許多官僚的刁難。
這一點,在東非生活很長時間的阿列克謝深有體會,因爲東非是“官本位”國家,權利和地位,甚至大於資本。
他的妻子接着說道:“當然,即便確定投資的方向,細節上我們也不能忽視,就比如具體投資哪些產業。”
“我認爲家電產業就是一個很不錯的選項,這個產業是東非政府重點支持的產業,而且前景也很不錯。”
“如果說19世紀是蒸汽的時代,現在是內燃機的時代,那未來就是電氣化的時代。”
“雖然現在東非的電氣化程度,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但是我認爲在電氣化的潛力上,還遠遠沒有見底。”
“除此外,我認爲在奢飾品這個行業,我們應該加大投入力度,相較於家電,奢侈品纔是我們最大的優勢。”
“東非這個國家,歷史短暫,文化底蘊淺薄,就算最顯赫的萊茵皇室,在上個世紀,也不過是歐洲的一家小貴族。”
萊茵皇室的前身,黑興根王室可絕對不像她說的那樣是小貴族,在地位上,黑興根王室是歐洲最顯赫的霍亨索倫家族的分支,而且是和普魯士一樣的枝幹。
黑興根親王國雖然面積小了點,卻也是實打實的國家,而擁有封地的貴族,本身地位就更高一些。
還有就是黑興根親王的身份和地位,很容易成爲德國和奧地利帝國政府高層,這也證明了黑興根王室絕不只是什麼“小貴族”。
當然,阿列克謝妻子這麼說也不是沒有底氣,阿列克謝本身不說了,就是她的妻子,如果不是沙俄滅亡的話,也能成爲帝國赫赫有名的大貴族,他的父親就是一位前沙俄的公爵。
如果追溯歷史,確實阿列克謝和她的妻子的家族,在19世紀中期以前,比黑興根王室更爲顯赫。
19世紀中葉以前,黑興根王室級別雖然很高,掌控着一個國家,也就是黑興根親王國,可這改變不了黑興根親王國太小的事實。
放在遠東帝國,所謂的黑興根親王國也就一個鎮子大小,黑興根親王也就相當於鎮長,雖然二者完全沒有可比性,畢竟黑興根親王可以世襲,社會地位尊崇,並且能夠參與帝國(神羅)最高決策層,這些都不是小小鎮長可以相提並論的。
這就類似前世瑙魯屁大點地方,人口更是隻有一萬多人,卻也是一個國家,這就註定了它能以國家的身份,和那些大國展開外交,並且參加國際事務一樣。
總而言之,阿列克謝的妻子認爲,他們一家的身份和地位,放在東非,也就比萊茵皇室差一些,畢竟現在沙俄滅亡了,羅曼諾夫皇室名聲再大,也只能屈居人下。
但她想利用的正是這個沒落的羅曼諾夫皇室身份和地位。
“許多商品只要打上皇室專用,就能打開知名度,並且提高價格和格調,所以我們在投資奢侈品領域具備很大的優勢。”
“就比如香水,手工藝品,甚至是藥品,我們既可以自己投資建廠,也可以選擇和其他企業合作,獲得源源不斷的穩定收益。”
“相對於其他領域的投資,奢飾品無疑成本更低,風險更小,利潤更大,而在東非,除了萊茵皇室,還有斐迪南大公一家以外,誰能比末代沙皇在身份和地位上顯赫呢?”
“我們的身份和地位,不僅適用於東非,同時也在歐洲和美洲等地區有很大影響力。”
“所以,建設以沙俄皇室爲品牌的奢飾品巨頭,在我看來,是我們最好的投資方向,並且這種投資還可以穩定的傳承下去,只要不出太大差錯,可以成爲我們以及後輩安身立命的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