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農忙

第119章 農忙

聖誕節一結束,東非移民們又開始了忙碌的生活,和非洲不同,歐洲現在真的是冬天,農民可以休息一段時間。

而東非的許多地方,正值一年裡的小雨季(一般是11月到12月),在種植糧食的同時,移民要疏浚河道和溝渠,做好排水和引水工作。

東非殖民地的氣候條件,不說得天獨厚,也算世界平均水平之上,只要保證水源充足,比如水稻就可以可以一年種2.5季(兩年5季)。

而東非目前開發的土地,都是臨近河流和湖泊等水源充足的地方,亦或者是雨水充沛的地方,解決了水的問題,種植就不成問題,所以移民們有的忙。

也就是作物生長的過程中,纔有農閒時間,在農閒時間,東非殖民地會徵召移民,去征服其他區域。

這就是東非的擴張模式,農時爲民,戰時爲兵,即使沒有戰爭,也會組織民兵訓練,反正很少有閒下來的時候。

既不耽誤生產,也不耽誤戰鬥,是東非殖民地有序擴張的基礎,而除了民兵,東非本來就有常備軍。

一般情況下,民兵對付土著就夠用了,拿不下的硬茬子,纔會輪到正規軍出馬。

不過這種情況,也只是東非在擴張時纔會出現,未來東非停止擴張了,或者人口夠用了,就都不需要民兵來參與戰鬥的事了。

主要還是,要清理土著,人手不夠,肯定是不行的,他們對地形還熟悉,往山林裡一鑽。

憑藉正規軍那點兵力,總不可能去和土著玩躲貓貓,所以要動員民兵力量,對征服地區的土地進行大規模排查。

就算有少量漏網之魚也不怕,就比如許多入侵物種,即便有兩三個個體闖入,找不到交配對象,就無法繁衍種羣。

東非殖民地目前就是這種情況,在東非境內肯定有漏網之魚,可他們脫離了社會,哪怕是土著部落那種原始社會,也很難在野外生存。

畢竟好地方都被東非移民佔了,他們只能和野生動物爲伴,即便靠着本領逃過獸口,和東非殖民地的排查,活到最後,也只能在最後,自己一個人老孤獨死去。

就比如非洲的野生動物,大都是羣居爲主,很少有單獨活動的,動物對東非環境的適應能力可比人強多了。

他們尚且需要抱團取暖,何況是人類,東非之所以不像西非那樣人口密集,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人少了。

東非的土著部落,和東非大草原上的動物頂多算是五五開,而東非殖民地移民之所以不一樣,那是熱武器的降維打擊。

再厲害的野生動物,也是一槍撂倒,而土著就需要團結合作,至少需要四五個人才能對付一條野獸,而像大象河馬那樣的大體積動物,更是需要全村配合才能捕獲。

……

聖誕節,那一天,能抽出時間搞慶祝,已經算是東非政府對傳統節日的尊重了。

每年的雨季,都是東非最忙碌的時候,東非開發薄弱,基礎設施也差。

而降水集中起來,對東非來說也是挑戰,以前整個東非,一到雨季,雨水只能順着地勢彙集起來,這樣地勢低的地方就容易被淹。

這也是土著不接近河流居住的原因,他們一般只需要去河邊打水即可,反正靠打獵爲生。

所以紀錄片裡,經常可以看見非洲人頭頂水壺去非常遠的河邊打水,當然,部分水源地附近野獸較多,比較危險,也是非洲人不住在水源地附近的原因。

而東非殖民地就不行了,農業是東非殖民地最重要的產業,而農業種植自然距離水源地越近越好,至於野獸,早就被東非政府肅清了,所以東非移民大多居住在河流湖泊等水源附近。

爲了汲取河水來灌溉田地,還要挖水渠,打造水車等引水設施。

而東非一到雨季,部分河段就容易氾濫,所以,爲了避免洪澇對民居住地和農田造成威脅。

在雨季疏浚河道,修築河堤就成了必要手段,這些大工程,要殖民地所有人一起行動才行。

當然,主要還是預防,真的發生洪澇災害的機率並不大,只有極端的年份,雨水過多才會發生。

而只要提前做好防範措施,即使遭受損失,東非殖民地也承受的住。

畢竟東非殖民地開發的土地,面積上比較大,沿河部分只是小部分,主要還是通過溝渠引水灌溉。

現在只是條件比較差,未來條件好了,肯定是要引進抽水機等重要工具的,那時就不用靠人力,費勁驅動汲水裝置。

甚至不用等那麼久,像風車這種原始動力的機器,都可以提前引入,恩斯特就打算派人到荷蘭去學習一下經驗。

實際上荷蘭的風車,最早還是從德意志地區引進的,但荷蘭人將風車玩出了各種新花樣。

除了吸水,排水外,風車還被荷蘭人當做重要的動力來源,碾穀物、菸葉、榨油、毛氈、造紙……

隨着蒸汽時代的到來,荷蘭的風車也漸漸衰落了,但這玩意在東非這種蠻荒之地還是大有作爲的。

反正東非不缺材料,主要的木材和磚石管夠,其他材料也可以從歐洲進口。

東非殖民地目前的條件,還無法進入工業時代,但是可以將農業時代所有的先進工具和經驗拿過來用用。

主要還是爲了節省成本,工業的門檻太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傳統的農業工具,東非殖民地自己就可以製作。

加上那些千百年總結的,農業時代的先進經驗,至少可以將東非的生產效率提升到農業時代的極致。

而農業時代,只是東非殖民地的一個過渡階段,不會一直延續,恩斯特也知道工業化纔是未來,可建房要先打地基,沒有農業做支撐的工業只是無根浮萍。

當然,如果搞小規模的工業化也不是不行,問題是這樣,恩斯特還不如在黑興根那塊小地方直接圈地自萌,東非的天賦這麼好,不能白白浪費,而大工業離不開農業獨立自主。

東非殖民地將東非原本的原始社會經濟制度,改進到農業時代本來就是一種進步,遑論用幾十年的時間,就走完其他國家幾百上千年才渡過的農業文明。

(本章完)

第1145章 機遇第1365章 銅礦帶經濟發展區規劃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1403章 歹毒計劃第1427章 經濟答卷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509章 起步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187章 勸說第1551章 交涉第399章 還是要請爹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924章 海洋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616章 行蹤第232章 裁區設省第1039章 哈拉雷市工農業發展計劃第1517章 契卡出動第1544章 蠢蠢欲動的意大利第162章 打魚第1157章 “0”號文件第435章 鋼鐵和人口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1065章 黑人天堂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1332章 軍事半島第664章 隱藏的內部危機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1474章 人口第878章 無線電第1227章 缺德的尼羅河戰略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1085章 兩國交易第1496章 交通產業第191章 青檸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922章 大開殺戒第691章 南非形勢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938章 換血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368章 插曲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1142章 莫斯塔爾議會第1474章 人口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1134章 奧匈帝國內部爭議第783章 馬普托陷落第351章 過往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197章 建議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390章 勸離第322章 視察多多馬市。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1419章 東非人的優越性第595章 鼓動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752章 軟柿子第351章 過往第1072章 七大城市羣第161章 檢閱第1305章 封賞第964章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780章 追蹤第1429章 潛在危機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766章 集結第1486章 對外標準輸出第27章 地圖第355章 安卡村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384章 臨危受命第1163章 重提巴士達鐵路第315章 清倉第822章 卡賓達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1015章 市場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213章 西南攻略第515章 狗咬狗第1428章 金融產業第617章 行動第1399章 加入第576章 人蔘種植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1178章 萊茵市弊端第1152章 黑幫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
第1145章 機遇第1365章 銅礦帶經濟發展區規劃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1403章 歹毒計劃第1427章 經濟答卷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509章 起步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187章 勸說第1551章 交涉第399章 還是要請爹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924章 海洋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616章 行蹤第232章 裁區設省第1039章 哈拉雷市工農業發展計劃第1517章 契卡出動第1544章 蠢蠢欲動的意大利第162章 打魚第1157章 “0”號文件第435章 鋼鐵和人口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1065章 黑人天堂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1332章 軍事半島第664章 隱藏的內部危機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1474章 人口第878章 無線電第1227章 缺德的尼羅河戰略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1085章 兩國交易第1496章 交通產業第191章 青檸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922章 大開殺戒第691章 南非形勢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938章 換血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368章 插曲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1142章 莫斯塔爾議會第1474章 人口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1134章 奧匈帝國內部爭議第783章 馬普托陷落第351章 過往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197章 建議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390章 勸離第322章 視察多多馬市。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1419章 東非人的優越性第595章 鼓動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752章 軟柿子第351章 過往第1072章 七大城市羣第161章 檢閱第1305章 封賞第964章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780章 追蹤第1429章 潛在危機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766章 集結第1486章 對外標準輸出第27章 地圖第355章 安卡村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384章 臨危受命第1163章 重提巴士達鐵路第315章 清倉第822章 卡賓達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1015章 市場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213章 西南攻略第515章 狗咬狗第1428章 金融產業第617章 行動第1399章 加入第576章 人蔘種植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1178章 萊茵市弊端第1152章 黑幫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