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1章 學習

奧匈帝國指揮部。

此時,指揮部內已經成了菜市場,來自四面八方的電報和電話在指揮部內響個不停,接報員和電話員扯着嗓子彙報着來自各個方向的信息。

前方戰線的變動,部隊請求炮火支援,某處地方被塞爾維亞反推,亦或者是來自維也納方向對戰爭的催促等等,亂七八糟的信息匯聚到波蒂奧雷克的指揮部。

可以說每時每刻,波蒂奧雷克都在接收到新的信息,並且要在短時間內做出相應的判斷,然後下達命令。

整個奧匈軍隊指揮部內,氣氛十分緊張,加上耳邊不時傳來的炮火聲,更是讓指揮部內顯得壓抑。

“報告將軍,第五集團軍直屬的第104步兵旅已經攻克安塔萊鎮,正在向莫卡村方向推進。”

波蒂奧雷克:“很好,讓他們在十點之前奪下莫卡村,並且向茲拉第波爾方向推進。”

“將軍,來自維也納方向的電報,皇儲殿下對我們進行戰場情況問詢。”

如今,整個奧匈帝國的軍隊主要由皇儲魯道夫負責,如今情況和前世大不一樣,前世奧匈帝國因爲斐迪南大公遇刺,所以弗朗茨只能親自盯着戰局的一舉一動,這對於一個八十多歲高齡的老人顯然是不太友好的。

而這個時空的奧匈帝國就強的多,皇儲魯道夫能分擔弗朗茨的壓力,斐迪南大公雖然遇刺,但是沒有身亡,雖然不能直接參與戰爭,也能在後方參與軍事上的決策。

波蒂奧雷克對着通訊員說道:“給皇儲殿下回電,我大軍在塞爾維亞境內暢通無阻,保證三天內兵臨貝爾格萊德城下。”

截止到目前爲止,戰爭還在波蒂奧雷克的掌控之下,按照他預想的方向發展。

這個時間段,奧匈帝國佔盡了優勢,除了波斯尼亞的地方軍團以外,波蒂奧雷克手下還有帝國兩個比較精銳的集團軍。

分別是第二集團軍,第五集團,第二集團軍下轄四個軍和五個師,而第五集團軍下轄兩個軍和三個旅。

奧匈帝國的武器裝備和物資儲備遠勝塞爾維亞軍隊。

當然,奧匈帝國的第五集團軍和第二集團軍差距很大,尤其是應對塞爾維亞軍隊時,體現出明顯的經驗不足。

塞爾維亞的戰役總指揮是普特尼克元帥,是一名傳統的塞爾維亞軍人,曾經兩次參加過塞土戰爭,後來參加了塞保戰爭,之前更是剛剛經歷過第一,第二次巴爾幹戰爭,履歷十分出色,經過數次大戰的歷練。

與之相比,波蒂奧雷克就顯得有些平平無奇,其最主要是受到弗朗茨和奧匈帝國總參謀長康拉德看中,至於戰爭方面,先是在參謀部有過工作經驗,後來成爲帝國炮兵將軍。

而他加入奧匈帝國參謀部的時間是1879年,這個時候奧匈帝國根本就沒有大戰給他參與,所以波蒂奧雷克這也是第一次指揮大規模戰爭。

現在看來,波蒂奧雷克表現還算合格,在第二集團軍和第五集團軍的配合下,奧匈帝國軍隊已經進入塞爾維亞境內,並且搶佔到一些戰略地點。

已經口乾舌燥的波蒂奧雷克端起桌子上的茶水抿了一口,潤了潤喉嚨。

這杯茶水使用的茶葉顯然是東非進口貨,自從東非大規模生產和出口茶葉以外,奧匈帝國等中歐國家,就獲得了質優價廉的茶葉來源。

而且因爲距離優勢和保鮮技術的進步,如今歐洲也可以喝上品質相當不錯的綠茶。

如今正值八月份,是歐洲的夏季,喝上一口甘苦的綠茶,能夠極大緩解內心的焦躁,而且能起到很好的提神功效,整個奧匈軍隊現在都流行夏季喝茶,冬季喝咖啡的新風潮。

而奧匈帝國境內不管茶葉還是咖啡,大部分都從東非進口,東非的茶葉質量和口感只比遠東帝國差一點,高於印度,屬於中端產品,至於咖啡,東非擁有世界最優質的咖啡產地,在全世界都是搶手貨,從來不缺市場。

當然,這也和東非的廣告推廣有關係,東非在德國和奧匈帝國等歐洲國家控制着不少報紙等新聞媒體,爲東非商品推廣提供了巨大便利。

放下茶杯的波蒂奧雷克拿起代表第104步兵旅的旗幟插在莫卡村的位置前方。

這個時候才注意到東非軍事觀察的成員們還在身邊,他對王拉得說道:“感覺怎麼樣?”

王拉得:“確實學到不少知識,這在課堂上是學不到的,或者說沒有經歷過真正的戰爭,很多東西都容易被忽視。”

波蒂奧雷克點點頭,一副孺子可教的樣子,隨口說道:“戰爭指揮可不是簡單的事情,而是一門複雜的藝術,我想你們通過這半天的觀察,也發現了,光是要處理的信息就是十分巨大的,而且要詳細掌握戰場環境,儘可能的記住戰場上每一處地方的地名,地形,工事,交通,對面的軍隊等等情況,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戰場形勢的巨大改變……”

不得不說,作爲奧匈帝國總參謀部出來的人,波蒂奧雷克本事還是不錯的,對戰場信息處理十分到位,能夠比較精準的記住很多戰場信息。

並且通過這些信息,比較靈活的思考戰場形勢變化,並且做出相應決策,這確實大大提高了東非軍事觀察團裡學員們的眼界。

當然,說難聽一點,就是波蒂奧雷克紙上談兵的能力很強,能把很多問題說的頭頭是道,估計這也是他能獲得弗朗茨和康拉德信任的主要原因。

不過,東非軍事觀察團的年輕學員們並不瞭解這一點,他們也不過是初出茅廬的學生,眼界並不是太過開闊,所以能被波蒂奧雷克的話唬住。

但是,如果是東非軍隊一些經驗豐富的老將,就不會出現這種問題,雖然波蒂奧雷克說的頭頭是道,但這並不意味能夠說服許多同行。

畢竟戰場結果還是要看決策的正確性,波蒂奧雷克雖然給出了合理理由,但未必就是最佳選擇,尤其是對面塞爾維亞軍隊作戰經驗十分豐富,那些塞爾維亞老將的指揮水平都很高。

這種情況下,哪怕決策是正確的,但敵方也不可能完全被波蒂奧雷克牽着鼻子走,甚至他們能通過豐富的經驗和戰略眼光,從而取得戰場上的優勢,這個時候不是比誰出錯少,而是比誰更棋高一籌。

塞爾維亞那些老將可都是通過戰爭考驗,用實打實的軍功升到如今這個位置的,所以犯蠢的可能性幾乎沒有,與之相反,奧匈帝國軍隊指揮官們就差了不少。

當然,如今這種情況下還沒有在戰場上反映出來,畢竟戰爭剛剛開始,塞爾維亞老將們在厲害,也不可能一下判斷奧匈帝國的戰術意圖,加上奧匈帝國實力強大,完全能採用比塞爾維亞軍隊更加激進的戰術。

當然,這些距離東非軍事觀察團成員們還比較遙遠,現在波蒂奧雷克身上展現出來的本事就足夠他們學習一段時間了。

波蒂奧雷克說道:“光讓你們看着,確實沒有什麼體驗感,現在戰爭比較順利,所以你們可以參與進來,我也可以根據你們的表現,多提一提建議。”

第120章 熱帶疾病研究中心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8章 普奧聯動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69章 黑興根王室領地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114章 東非的聖誕節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945章 空軍第204章 “流放”?“潤”!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1334章 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二合一)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1296章 接見第942章 宣戰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9章 接觸戰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449章 野心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780章 追蹤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784章 自己人第1309章 領土置換第191章 青檸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758章 331師第107章 圖爾卡納湖第1353章 博爾納局長第1326章 野望第822章 卡賓達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15章 從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1135章 一戰爆發第1161章 帶毒的誘餌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394章 硬氣第833章 拖拉機第801章 恭賀第572章 停火線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1483章 北非鐵路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488章 情報戰第136章 道路第1028章 1904年經濟狀況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1399章 加入第210章 小丑第998章 貝拉市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1408章 技術進步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400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163章 年底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1043章 化工安全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798章 東非氣象局第130章 入侵第1120章 巴爾幹戰爭爆發第258章 夜襲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680章 緩衝區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726章 深入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1448章 竊聽第1181章 產業衝擊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265章 戰前準備請假第543章 南琉球羣島第241章 黑興根入場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1293章 肢解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558章 禍水東引第183章 到達第1131章 刺殺失敗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1384章 德奧出兵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742章 大捷第452章 東非鐵路網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720章 東非軍事工業發展第941章 “萊茵帝國”
第120章 熱帶疾病研究中心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8章 普奧聯動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69章 黑興根王室領地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114章 東非的聖誕節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945章 空軍第204章 “流放”?“潤”!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1334章 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二合一)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1296章 接見第942章 宣戰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9章 接觸戰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449章 野心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780章 追蹤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784章 自己人第1309章 領土置換第191章 青檸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758章 331師第107章 圖爾卡納湖第1353章 博爾納局長第1326章 野望第822章 卡賓達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15章 從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1135章 一戰爆發第1161章 帶毒的誘餌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394章 硬氣第833章 拖拉機第801章 恭賀第572章 停火線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1483章 北非鐵路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488章 情報戰第136章 道路第1028章 1904年經濟狀況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1399章 加入第210章 小丑第998章 貝拉市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1408章 技術進步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400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163章 年底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1043章 化工安全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798章 東非氣象局第130章 入侵第1120章 巴爾幹戰爭爆發第258章 夜襲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680章 緩衝區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726章 深入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1448章 竊聽第1181章 產業衝擊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265章 戰前準備請假第543章 南琉球羣島第241章 黑興根入場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1293章 肢解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558章 禍水東引第183章 到達第1131章 刺殺失敗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1384章 德奧出兵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742章 大捷第452章 東非鐵路網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720章 東非軍事工業發展第941章 “萊茵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