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5章 肉類消費

這樣一來,德國就必須擁有足夠戰略定力,並且政府一直保持清醒的頭腦和高效率,但是在威廉二世領導下的德國顯然不太可能做到這幾點。

而且,就算德國能一直保持最佳狀態,想要獲得最終勝利,也需要外部條件支持,那就是其他國家政府自甘墮落或者執政失誤,假設英,法,俄都是奧匈帝國這樣的國家,那或許還有可能。

而奧匈帝國在歐洲列強中之所以拉胯,主要是體制上的根本缺陷,只要沒有統一的強力政府,那很多有益政策奧匈帝國都無法全力執行。

而且最致命的是,奧匈帝國這種低效率政府還是德國現在最重要的盟友,進一步給德國加大了戰爭勝利的難度。

而東非,美國和德國完全不同,對於東非和美國來說,戰爭是非必要選項,至少大規模決戰上是如此,歐洲局勢可以說牽一髮而動全身。

美國和東非完全沒有這種憂慮,畢竟英國不可能讓加拿大和美國發生衝突,也不可能讓埃及或者南非進攻東非。

東非和美國作爲區域強權,周邊根本沒有能夠威脅兩國的強大勢力,如果發生上述事件,兩國反而可以順理成章的擴張。

世界的主導權基本不可能實現和平過渡,想要獲取英,法所掌握的國際市場就必然發生區域的動盪,戰爭等等場景。

東非和美國的地緣優勢,讓兩國有能力和英,法等傳統強國周旋,即便這個過程漫長一些也無所謂。

前世即便沒有德國攪亂歐洲局勢,美國也能一步步達到自己的目的,只不過最終效果可能沒有那麼理想。

當然,目前東非政府還是沒有什麼想法的,在這一點上東非和美國基本一致,畢竟兩國有更好的選擇,那就是讓歐洲自己亂起來。

……

“在二五計劃期間,我國消費品年均增長百分之三左右,國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尤其是輕工業品消費大幅度提升,其中家電產品消費量最爲突出。”

“紡織品,食品消費也大幅度提高,在食品消費中,人均肉類和乳製品消費量顯著提高,已經超過部分歐洲國家水準,在肉類產品中,豬肉,牛肉消費佔比最高,其次是禽類,最後是羊肉等消費。”

東非作爲德意志國家,同時在遠東帝國移民的雙重影響下,豬肉一直都是東非人民接受度比較高的肉類來源。

當然,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之前,東非豬肉銷量其實遠不如牛肉,豬肉消費受到產量上的限制。

這種情況在九十年代之後發生逆轉,主要是當時東非農業已經發展成熟,而國際農產品尤其是糧食價格一直處在低位,爲了消耗過剩的糧食,東非開始大規模發展養殖業。

生豬養殖在東非開始大規模崛起,到現在爲止,豬肉已經成爲東非國民的第一大肉類來源。

當然,這和東非多元化的烹飪方式息息相關,德意志地區,遠東帝國和斯拉夫地區這三個東非移民的主要來源地區,都有各自的肉類處理技巧。

尤其是豬肉這種比較難處理的肉類,對養殖和烹飪技巧有更高的要求,東非作爲移民國家,極大豐富了肉類烹飪和保存方式。

香腸,臘肉,燻肉,紅燒,爆炒等等方式,加上東非在養殖和屠宰方面的技術推廣,豬肉能有效變成各種美食,從而在東非是全國推廣開來。

當然,豬肉在東非大行其道,除了飲食傳統,養殖和屠宰技術進步,烹飪方式多樣以外,還和東非本土環境氣候有關。

雖然東非擁有豐富的草原,但是熱帶草原氣候下東非放牧業養殖出來的牛羊品質終究無法和其他地區相比,這也爲豬肉在東非消費量增加提供了條件。

不說東非,就算德國,丹麥,因爲溫帶海洋氣候擁有優質草場的國家,豬肉消費量也高於牛肉。

總體來說,東非肉類消費是朝着多元化發展的,雖然豬肉和牛肉目前佔據主導地位,但是其他肉類消費量也在快速提升,尤其是禽類。

羊肉,駱駝肉,魚肉,馬肉,驢肉等肉類來源也在增加,東非南部也就是南非高原地帶盛產羊肉,而西北的索馬里地區駱駝肉是特色肉類來源,馬肉在東非比較小衆,魚肉在東非普及度也比較高,不過受地域限制大,集中在沿海和湖泊河流附近,至於驢肉對於很多東非人完全是全新體驗,而驢肉烹飪技巧主要來自遠東帝國北方。

“目前我國肉類消費朝着多元化方向發展,並且隨着畜牧業和養殖業發展,人均肉類消費量顯著提升,國民身體素質顯著提高,根據1909年的軍隊招募標準,身高一項就比八十年代提高了兩釐米。”

在身高方面,東非人從一開始就不算低,如今東非人均身高更是在世界平均線之上,1909年抽樣調查中,東非人均身高成年男性大約是172釐米,成年女性是163釐米,也就是說目前東非人均身高大約是167.5釐米。

這個水平和法國相當,法國人均身高是167釐米,德國則是169釐米,荷蘭則是171釐米。

而身高顯然和生活水平有直接關係,就像如今歐洲人的身高就比以前提高了許多。

在上個世紀中期,當時荷蘭和法國人均身高才165釐米左右,而德國更是隻有163釐米左右,而根據東非早期人均身高數據,在七十年代,東非人均身高也就160釐米出頭,嚴重營養不良的移民人口是當時東非人均身高偏低的主要原因。

而幾十年時間,東非人均身高就提高了將近十釐米,這是東非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體現。

而德國人均身高超過法國也和德國經濟飛速發展有關,在上世紀中期,德國還略遜於法國,如今卻在法國之上就很難說明問題。

上個世紀中期,德國尚未統一,連年戰爭對德國生產造成巨大影響,德意志地區是世界主要的人口外流區域,而如今德國工業發展,政治穩定給農業發展創造了條件,所以德國人生活質量顯著提升。

最能說明問題的其實是俄國,如今俄國人明顯不像前世俄羅斯人那樣人高馬大,因爲生活水平低下的原因,俄國士兵幾乎是歐洲國家中最矮的。

俄國士兵平均身高只有165釐米左右,要知道軍隊雖然對身高限制比較寬鬆,但基本能反映一個國家健康男性身高的準確數據。

而且俄國在波蘭,烏克蘭等地區的要求更低,反而是波羅的海部分國土最高,俄羅斯歐洲部分和亞洲部分士兵身高處在中間位置,這個時代波蘭和烏克蘭可以看做俄國發展相對貧困的地區。

至於俄國亞洲部分雖然人口少,但這並不意味他們生活質量差,尤其是肉食在食物中佔比是比較高的,畢竟俄國亞洲部分國土並不適合農業種植。

第787章 進攻納塔爾第1256章 貿易重心南移第1058章 英國關注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1370章 節水農業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90章 新行政區劃(彩蛋章地圖供參考)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1122章 法國試探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556章 氣吐血第1039章 哈拉雷市工農業發展計劃第1315章 交接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1142章 莫斯塔爾議會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1234章 戰場均勢第411章 斐迪南海軍學院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402章 妥協第957章 農林牧漁第1433章 德國打算第215章 交涉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1294章 俄國變天第832章 押解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612章 美食節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1106章 開放市場第469章 鯨灣港第315章 清倉第777章 聖誕節攻勢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1056章 以德國爲首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1209章 世界第四海軍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1131章 刺殺失敗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第1535章 阿道夫上臺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1462章 甘托克密談第1428章 金融產業第1085章 兩國交易第151章 在法國第1306章 美國參戰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1208章 黑奴的歸途第844章 魯道夫第1030章 加入海軍競賽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1284章 法國人的家底第172章 擴張和移民問題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417章 炊事車第847章 畜牧業第811章 送行第1477章 金融業大整頓第822章 卡賓達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1374章 波斯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1015章 市場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148章 教育移民第129章 西北將戰第1490章 新成員國第1094章 圈大一點第566章 比較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34章 動員第1519章 會議第727章 艦隊第1309章 領土置換第1382章 紅旗升起夜空下第164章 肉類第1383章 局勢糜爛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688章 巡邏兵第821章 裁軍第1173章 結下樑子第298章 香蕉園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160章 革新第1414章 奧匈帝國危機
第787章 進攻納塔爾第1256章 貿易重心南移第1058章 英國關注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1370章 節水農業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90章 新行政區劃(彩蛋章地圖供參考)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1122章 法國試探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556章 氣吐血第1039章 哈拉雷市工農業發展計劃第1315章 交接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1142章 莫斯塔爾議會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1234章 戰場均勢第411章 斐迪南海軍學院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402章 妥協第957章 農林牧漁第1433章 德國打算第215章 交涉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1294章 俄國變天第832章 押解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612章 美食節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1106章 開放市場第469章 鯨灣港第315章 清倉第777章 聖誕節攻勢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1056章 以德國爲首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1209章 世界第四海軍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1131章 刺殺失敗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第1535章 阿道夫上臺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1462章 甘托克密談第1428章 金融產業第1085章 兩國交易第151章 在法國第1306章 美國參戰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1208章 黑奴的歸途第844章 魯道夫第1030章 加入海軍競賽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1284章 法國人的家底第172章 擴張和移民問題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417章 炊事車第847章 畜牧業第811章 送行第1477章 金融業大整頓第822章 卡賓達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1374章 波斯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1015章 市場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148章 教育移民第129章 西北將戰第1490章 新成員國第1094章 圈大一點第566章 比較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34章 動員第1519章 會議第727章 艦隊第1309章 領土置換第1382章 紅旗升起夜空下第164章 肉類第1383章 局勢糜爛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688章 巡邏兵第821章 裁軍第1173章 結下樑子第298章 香蕉園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160章 革新第1414章 奧匈帝國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