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4章 德奧出兵

短短几個月時間,烏克蘭等地的局勢就發生了驚人的逆轉,而這一次,世界各國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俄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恐怖性和強大破壞力。

俄國發生變革的時候,世界的熱度集中在一戰,而這次烏克蘭等東歐地區發生的情況切切實實的擺在了世界各國面前。

1921年9月11日。

柏林。

奧匈帝國的魯道夫皇儲在東歐劇變的眼看要超出控制的情況下,緊急趕到德國和德皇威廉二世商量應對策略。

“現在烏克蘭的情況十分危急,我們並不能保證,有多少人暗地裡和俄國工黨勾結在一起,我們援助給烏克蘭的武器和物資,沒有發揮原本應該起到的作用。”

“烏克蘭政府本身也是爛泥扶不上牆的存在,貪污,腐敗,胡作非爲,搞得民心盡失,可以說如今烏克蘭境內四處發生的暴動,很大程度上要歸咎於烏克蘭政府的不得人心,他們把更多的烏克蘭人推向了俄國工黨。”

魯道夫一見面,就十分生氣的對威廉二世說道。

威廉二世:“情況確實如此,但是,烏克蘭政府是我們扶持起來的,這一點就註定了我們不能對他們見死不救。”

“我們當然清楚,現在烏克蘭政府烏煙瘴氣的情況,但這不正是我們當初想看到的麼?”

畢竟,德奧兩國本質上是想通過操作傀儡來達到控制烏克蘭的目的。

而出於這種目的,扶持起來的兩國代理人,顯然都不是什麼好玩意,畢竟他們連自己民族和國家的利益都能出賣,反而貪污,腐敗等等行爲與之對比都算輕的了。

魯道夫說道:“話雖如此,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如果不對現在的烏克蘭政府進行改造,他們根本就無法做到烏克蘭的穩定。”

“所以,我們現在必須應該立即介入烏克蘭局勢,防止俄國人重新奪回沙俄時代佔領的土地。”

“俄國是我們真正的心腹大患,如果拿回了烏克蘭,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那一個比沙皇俄國更加恐怖的國家,就要出現在歐亞大陸上。”

“別的國家,我不知道會如何,但俄國肯定會成爲我們兩國的敵人,不管他們是沙皇俄國還是如今的工黨俄國。”

俄國的擴張方向,永遠以歐洲爲主,而現在俄國實際上和德奧兩國接壤,雖然中間隔着烏克蘭等國家,但是這些國家本身就是如今德奧兩國的勢力範圍,至少以德奧兩國的角度來看是這麼回事。

德奧兩國是在東歐有着大量切實利益存在的,這讓他們不可避免的和東歐各國綁定在一起。

威廉二世自然也清楚這個道理,他說道:“現在看來,斯拉夫人是不可信的,如果情況超出了我們所能承受的範圍,必要時刻,我們應該直接出兵穩住東歐局勢。”

這裡威廉二世自然不是說扶持的傀儡政府忠誠度不可信任,而是對他們能力的質疑,否則的話,也不至於被俄國工黨打的落花流水。

不過,魯道夫還是認爲威廉二世有些保守,他說道:“現在就已經是必要時刻,而不是繼續等待,現在我們就應該出兵東歐幫助這些新獨立國家穩定政權,防止俄國的擴張。”

“要知道,現在前線基本上敗局已定,如果我們再不出兵,指望現在的烏克蘭或者波蘭政府,繼續抵抗俄國幾乎不可能實現。”

“我知道剛剛經過世界大戰,你的心裡肯定有所顧慮,但是,如果我們丟失掉在東歐的勢力範圍,那隻會讓我們的處境變得更加艱難,畢竟這是我們五年戰爭中最主要的戰利品。”

德奧兩國因爲一戰的原因,變得畏首畏尾,他們可不想再經歷一次和俄國之間的戰爭,最少短期內是如此。

魯道夫接着說道:“我們至少應該先保住西烏克蘭,波蘭西部等區域,所以可以先派兵進入這些區域,不一定要直接和俄國發生戰爭。”

“這樣就算烏克蘭和波蘭軍隊在前線潰敗,也不至於完全被俄國消滅掉,我們就可以繼續利用他們消耗俄國。”

“但前提是穩住烏克蘭和波蘭政府的信心,所以出兵是必要的措施,來提振他們的和俄國鬥爭的覺悟。”

魯道夫的話在一定程度上說服了威廉二世,這個曾經不可一世的男人終究是被世界大戰和戰後德國國內的糟糕情況消耗了一些心氣。

威廉二世說道:“好吧,你的方案也算穩妥,我們至少應該先幫助東歐各國穩定他們的後方,這樣一來,他們才能更有底氣對付俄國人。”

說到底,德奧兩國還是被世界大戰消耗了心氣,如果是一戰前,那兩國肯定二話不說,就出兵烏克蘭和波蘭等地區直接和俄國開戰了。

而現在的情況是,俄國和烏克蘭,波蘭等國家的戰爭也有將近一個多月時間了,德奧兩國都還沒有太大實質性動作。

而這次魯道夫親自到柏林來,就是認爲再這樣畏畏縮縮下去,對於兩國而言是十分不利的。

於是在經過兩國政府的新一輪討論後,1921年10月初,德國和奧匈帝國軍隊越過邊境,進入烏克蘭和波蘭等地區。

而此時,南線的俄國軍隊已經兵臨第聶伯河沿岸,並且在第聶伯河西岸控制了部分據點,就比如葉卡捷琳諾斯拉夫等城市。

在北線,俄國已經完全佔領了白俄羅斯地區東部,但是波蘭政府的抵抗決心明顯高於烏克蘭。

尤其是波蘭的民族主義者,好不容易通過一戰實現了波蘭的再次復國,雖然最終結果不太讓人滿意,就比如華沙東部的大量國土被德國進一步兼併,但是能拿到白俄羅斯作爲補償也算不錯。

所以,在面臨想要重新吞併波蘭的俄國時,雖然德國人不招人喜歡,但也是如今波蘭人最好的選擇。

隨着德奧兩國軍隊再度大舉開進東歐地區,原本處於崩潰邊緣的東歐各國政府重拾信心和俄國繼續對抗。

一時間,東歐地區彷彿重回到一戰一樣,奧匈帝國,德國和俄國再一次在東歐大平原上展開角逐。

……

東歐的變局可以說讓其他國家吃了大瓜,千里之外的東非自然也不例外。

在首都萊茵市,東非的官員們對於如今東歐發生的情況進行了激烈的討論。

“德國和奧匈帝國太過遲鈍了,如果他們能在幾個月前,提前對東歐進行干預和佈局,也不至於陷入現在這種尷尬的境地。”

“或許並不是他們做的不好,而是俄國太出乎我們的預料之外,實際上俄國軍隊的戰鬥力和沙俄時代沒有太大區別,但是表現在戰場上,卻有完全不一樣的結果。”

“說的不錯,如今俄國軍隊的武器裝備水平甚至還不如沙皇俄國時代,軍隊數量上更是如此,甚至說如今俄國軍隊本身人員和沙皇俄國軍隊沒有太大區別,但是表現就是比沙皇俄國時代要強的多。”

之所以如今俄國軍隊的裝備水平比沙俄時代有所退步這也是在所難免的。

畢竟沙皇俄國時代,俄國領土比現在完整的多,所以產業更加完備,但是在世界大戰之後,俄國丟失了大量地區,這讓俄國的工業不可避免的缺失了一部分,尤其是烏克蘭地區,現在俄國纔算重新拿回烏克蘭的工業地帶。

而在俄國內戰時期,原俄國貴族,資本家等反動勢力,爲了和俄國工黨對抗,大量破壞俄國的工廠,機器,大量技術人員和專家逃往國外,這進一步對俄國工業造成了破壞。

甚至內戰時期,俄國工業的損失超過了世界大戰中的損失,尤其是重要生產資料的缺失,以及大量人才的出逃,這對於本就薄弱的俄國工業體系形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而這其中就有東非的功勞,東非從俄國獲得了大量先進設備以及高質量人才,算是沙皇俄國垮臺的最大獲利者之一。

最後,帝國主義國家對俄國的全面封鎖也起到了巨大作用,這使得俄國無法獲得一些過去必須依賴進口的高端設備和零部件,這顯然在短期內也阻礙了俄國工業的發展。

當然,從長期角度來說,因爲封鎖的原因,俄國就必須推動裝備和技術的國產化,這有利於提高俄國自身的科研和技術水平,所以,國際社會對俄國的封鎖有利有弊。

但是不管怎麼樣,俄國目前軍事工業質量倒退,肯定是無法避免的,而這顯然會影響到前線俄軍的戰鬥力。

除了武器裝備上的倒退以外,俄國軍隊還面臨人員上的問題,尤其是專業軍官的缺乏,俄國工黨上臺後,不可避免的對原本俄國軍隊內部的一些人員進行了清洗,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俄國軍隊的戰鬥力下滑。

所以,東非官員們對俄國的評價並非偏見,而是事實如此,但就是這樣一支戰鬥力下滑的軍隊,卻在如今東歐戰場上表現不錯,確實值得關注。

“在我看來,這或許並不是俄國軍隊太強,而是烏克蘭和波蘭軍隊太弱導致的,烏克蘭和波蘭政府軍,本身就不具備和俄國作戰的能力。”

“烏克蘭和波蘭軍隊也是繼承於沙皇俄國,人數,裝備,後勤等等都和俄國有着懸殊的差距,畢竟俄國纔是沙皇俄國的主要繼承者。”

“而且烏克蘭和波蘭政府內部問題也比較嚴重,他們的國家治理水平,是如今東歐局勢糜爛的主要原因,甚至可以說是根本原因。”

“就拿烏克蘭和波蘭對比,烏克蘭政府的情況顯然比波蘭更加嚴重,這也是戰爭爆發後,烏克蘭國內民衆運動和暴亂層出不窮的原因。”

“相比較下,波蘭的情況,尤其是非白俄羅斯地區的民衆生活情況就好上許多,所以波蘭民衆更加支持政府對俄國工黨的對抗。”

這其實是波蘭的民族主義意識已經成熟,而烏克蘭絕非如此,本身烏克蘭內部就存在大量俄羅斯人,甚至很多烏克蘭人也親俄,也只有西烏克蘭地區的烏克蘭人在對付俄國的態度上比較堅決。

“不過,隨着德奧兩國親自下場後應該可以穩住東歐的情況,除非俄國想再掀起一次世界大戰。”

“我倒不這麼認爲,俄國工黨是十分激進的政黨組織,誰知道他們下一步會幹什麼!這次戰爭就是如此,俄國可以說不宣而戰,打了東歐各國一個措手不及。”

“而且縱觀俄國工黨上臺後的一系列決策,也十分不講規矩,所以我們未必能準確預判俄國的下一步動作。”

有時候,不講規矩未必是壞事,畢竟不是所有的規矩都是好的,如果只知道講規矩,那人類社會恐怕會一直維持在奴隸時代而寸步難進。

俄國工黨做事風格,確實在帝國主義國家眼裡很不好,但是對於原沙皇俄國佔據人口絕大多數的貧困人口而言,俄國工黨就是他們的救星,要不然他們爲什麼會支持俄國工黨?

當然,有人或者說俄國工黨是忽悠沒有頭腦的俄國民衆,這個結論顯然不能成立,至少不能完全成立。

畢竟,俄國民衆又不完全是傻子,沙皇政府也給俄國民衆畫過無數大餅,但是真正兌現的少之又少,公信力減退,這也是沙皇俄國垮臺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這也是世界任何國家發展幾乎都避免不了的問題。

所以,現階段俄國工黨就是代表着俄國絕大多數人的聲音和利益的先進政黨,是俄國的民衆把俄國工黨推上臺前來,至於以後的事,以後再說。

“俄國工黨的滲透和煽動能力,纔是本次東歐局勢逆轉直下的主要原因,烏克蘭的絕大部分暴亂活動,都是由工黨組織策劃的,而烏克蘭政府本身執政能力低下,所以才讓俄國工黨在烏克蘭有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從而導致局面的全面敗壞。”

“對於烏克蘭發生的情況,我們應該引以爲鑑,不管是防止外國勢力對本國輿論和思想領域的滲透,亦或者是我們勢力範圍內防範俄國的思想武器,都有很大借鑑意義。”

而今,東非也是對抗俄國的主要國家之一,尤其是波斯北部劃入東非勢力範圍之後,這也就意味着東非正式和俄國工黨產生了交集。

而俄國在近代,本身就長期影響波斯北部地區,緊挨着波斯的中亞地區,更是俄國的主要擴張方向之一,所以東非也要防止俄國在東歐的事情在中東地區重演,畢竟現在東非也成爲了中東地區的主要玩家之一。

第618章 良知第1234章 戰場均勢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840章第998章 貝拉市第640章 工地第222章 體面第104章 飲食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1122章 法國試探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1096章 北部灣領地第1559章 南美德意志化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1312章 非洲之角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1429章 潛在危機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1433章 德國打算第1162章 弗朗茨四世來訪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809章 事後第1402章 契卡第508章 經濟制裁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1496章 交通產業第720章 東非軍事工業發展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847章 畜牧業第1244章 英法調停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1172章 第54師的不公待遇第1207章 法爾塔新區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1208章 黑奴的歸途第179章 總部第607章 迂迴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1084章 底氣第385章 煽動第26章 遠道而來的人們第24章 籌措資金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181章 武裝使團第890章 鐵路建設第295章 拒絕第958章 巴拉圭第532章 圖謀琉球第295章 拒絕第1411章 工程建設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1244章 英法調停第1537章 蘇聯一五計劃結算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361章 k001第1281章 酒館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1448章 竊聽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1259章 同意第474章 討論第1106章 開放市場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1336章 鐵路強國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409章 比屬剛果第1278章 英國的悔恨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1317章 流亡政府第1279章 溫斯頓的計劃第1275章 新三角貿易第645章 馬塔貝萊省工業發展第438章 倒計時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375章 第一鎮市的安全形勢第181章 武裝使團第1377章 賄賂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218章 跑歪的會議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
第618章 良知第1234章 戰場均勢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840章第998章 貝拉市第640章 工地第222章 體面第104章 飲食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1122章 法國試探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1096章 北部灣領地第1559章 南美德意志化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1312章 非洲之角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1429章 潛在危機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1433章 德國打算第1162章 弗朗茨四世來訪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809章 事後第1402章 契卡第508章 經濟制裁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1496章 交通產業第720章 東非軍事工業發展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847章 畜牧業第1244章 英法調停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1172章 第54師的不公待遇第1207章 法爾塔新區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1208章 黑奴的歸途第179章 總部第607章 迂迴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1084章 底氣第385章 煽動第26章 遠道而來的人們第24章 籌措資金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181章 武裝使團第890章 鐵路建設第295章 拒絕第958章 巴拉圭第532章 圖謀琉球第295章 拒絕第1411章 工程建設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1244章 英法調停第1537章 蘇聯一五計劃結算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361章 k001第1281章 酒館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1448章 竊聽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1259章 同意第474章 討論第1106章 開放市場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1336章 鐵路強國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409章 比屬剛果第1278章 英國的悔恨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1317章 流亡政府第1279章 溫斯頓的計劃第1275章 新三角貿易第645章 馬塔貝萊省工業發展第438章 倒計時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375章 第一鎮市的安全形勢第181章 武裝使團第1377章 賄賂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218章 跑歪的會議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