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5章 鐵血總統

克列孟梭之所以選擇孤注一擲,除了他本來就已經沒有退路可言以外,更重要的還是出於對法國的維護。

法國在一戰中受到重創,損失了大量人口,而且一戰中法國的下場也讓法國高層們進一步認識到人口的重要性,如果法國在人口上不遜色德國的話也不至於陷入今天的窘境。

雖然如今法國的工業相較於德國也已經落後,但歸根到底還是要追溯到人口問題上,畢竟法國本土相對於德國來說缺乏工業發展所需的基礎礦產,但是法國的殖民地資源還是不差的。

但是,這些殖民地的資源開發,也需要人口作爲支撐,不然光是殖民地的反抗運動就能讓法國政府焦頭爛額。

在這一點上,東非就做的很好,從殖民地時代開始的快速人口增長,纔是東非能夠擴張並且獨佔半個非洲大陸的根基。

如果採用歐洲傳統殖民手段的話,東非根本就不可能膨脹到今天這個地步,當然,這也得益於德意志和遠東移民旺盛的生育率,就是東非第三大移民來源的斯拉夫移民同樣如此,不過東非的斯拉夫移民早就德意志化了。

當然,東非這種生育率,法國政府,或者說現在的法國政府領導層是十分羨慕的。

克列孟梭帶着沉痛的語調說道:“法蘭西在戰爭中損失了大量寶貴的生命,其中有不少青年人,本來他們應該是法蘭西的未來,並且肩負起法國繁育工作的重任,卻因爲我們當初對戰爭的判斷失誤,犧牲在戰場上。”

“所以,爲了法蘭西的未來,我們要更加珍惜如今倖存下來的法蘭西民衆。”

“如果真發生東非所描述的那般,這輪瘟疫恐怕將奪取更多人的生命,這是我所不能接受的。”

政府高層們眼見總統閣下的意志不可變更,他們也不再糾結,而是詢問道:“總統閣下,我們該怎麼做?”

雖然,克列孟梭的前途慘淡,但是不可否認,現在他依舊是法國的最高領導人,而且他在戰爭期間以手段強硬著稱,所以政府內部沒有人敢撩撥克列孟梭的虎緒,行陽奉陰違之事。

克列孟梭眼見士氣可用,他很欣慰的說道:“諸位,爲了法蘭西這次我們就再奮鬥一次,至於身後名留待後來人評價吧!我們這次只要做到問心無愧即可。”

“傳我的命令,法國進入緊急狀態,現在開始,政府一切恢復到戰時狀態,對全國的物資,尤其是醫療資源進行嚴格管控。”

“所有法國民衆,都必須在政府的安排下,進行生產生活活動,對於疫情重災區,實行出去嚴格管控,並且做好登記和備案工作。”

“衛生部門,軍隊,警察局等等相關組織,在政府的統一指揮下,在全國進行大規模的消殺工作。”

“尤其是戰爭中的廢墟,戰場的屍體都要進行專業化處理,防止形成新的傳染源,警惕其他瘟疫的產生……”

西線戰場,法國境內也是主戰場,尤其是法國的北部,而這也導致大量建築毀於炮火之中,人員大量傷亡。

而一些廢墟和戰場裡,很大概率會有未來得及清理的屍體,所以克列孟梭着重強調了這一點。

“嚴格控制藥品流向,打擊哄擡物價的不法分子,這個時候,要是有人敢和政府對着幹,按叛國罪論處。”

“對戰時政府和軍方徵用的倉庫,裡面儲存的物資進行清點,嚴查物資倒賣,雖然戰爭結束了,但是對抗瘟疫是一場新的戰爭,我不希望聽到不好的消息流入我的耳朵……”

法國爲了戰爭,儲備了海量的物資,而現在這些物資因爲戰爭的結束,還積壓在倉庫裡,克列孟梭打算廢物利用。

“對於疫情災區實施特別治理辦法,在危機未解除前,嚴格實行隔離制度,由政府統一調度全國醫療和衛生資源,生活物資的輸送和運轉……”

克列孟梭有條不紊的佈置着各項任務,但是政府其他人員卻越聽越心驚。

無他,作爲世界運動老區的法國,法國的統治者們也最瞭解法國的百姓有多難伺候。

要知道法國剛剛從戰爭中脫身,法國民衆被壓抑了五年時間,現在克列孟梭的一條條命令下去,無異於再次將法國籠罩在陰霾之下。

只不過之前是戰爭的陰霾,而現在是瘟疫的陰霾,在並不能完全確認本輪疫情破壞力的情況下,克列孟梭的一系列舉措,無異於告訴法國人這次疫情危機比戰爭也毫不遜色。

如果,疫情的發展如克列孟梭預料的話還好說,如果只是草草收場,那克列孟梭這屆政府在法國民衆心裡的形象就是真的無法洗清了。

而且,法國政府是否有能力通過一己之力將瘟疫壓制在可控範圍之下,也要打一個問號,要是真如黑死病時代,通過各種手段都束手無策,那就更無法收場了。

出於這種考慮,有人提心吊膽的向克列孟梭總統問道:“總統閣下,這樣是否有些小題大做,如果情況超過我們的預料和控制的話,恐怕我們全體人員都無法向國民交代。”

克列孟梭總統擺擺手說道:“你們不要再勸,情況再差,也壞不到哪去!你們也不需要擔心,只要按照我的命令行事即可,最終的所有後果,我一人承擔,即便是罵名,我也背了!”

眼見總統態度十分堅決,並且主動承擔責任,其他人也不敢多說。

實際上到了現在,克列孟梭雖然在法國民衆裡的口碑大幅度下降,但是他的權力反而沒有受到絲毫動搖。

所謂成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正是因爲如今法國是一個爛攤子,這反而讓克列孟梭的競爭對手們不願意接盤,克列孟梭的權力沒有絲毫受損,這也讓他更有底氣來執行自己的政策。

1920年初,在東非嚴陣以待,準備用心應付這次瘟疫的時候,法國緊隨其後,開啓了全國戒嚴。

兩國政府的行動,自然也被世界其他國家看在眼裡,而受到的議論也不少,一部分國家支持兩國的態度,不過也有不少國家對兩國的做法嗤之以鼻,甚至懷揣着看戲的想法。

而歐洲以外的國家,更是認爲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他們很多認識不到這次瘟疫的破壞力,除了消息滯後,認知不足以外,很多人不認爲這場瘟疫會擴散的這麼快。

更何況在此前世界上還沒有如此規模的瘟疫發生過,畢竟,如今世界格局和19世紀之前大不一樣,如今世界市場已經成型,這也導致各個大洲和地區之間的貿易,文化,軍事等交流日益頻繁。

而這也加劇了各國和各個地區之間的人員往來,而人員頻繁往來,自然也意味着如果爆發大規模傳染性疾病,其發展成爲全球性疾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前世西班牙大流感就是如此,當時全世界十八億人口,幾乎一半人都受到了波及。

甚至有數據估計,前世1918年到1919年西班牙大流感肆虐期間,世界上有五千萬到一億人因此喪生。

這個數據如果真實的話,甚至遠遠超過了整個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傷亡人數。

第92章 挖牆角第1527章 德國兩黨戰爭第595章 鼓動第736章 第九旅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1060章 積極外交政策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1348章 二次和平會議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238章 三把“刀”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137章 補丁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136章 道路第1220章 萊茵人第78章 奧匈帝國第1261章 試圖拆分第332章 稻種第1282章 學習營第1358章 海軍比例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1302章 巴庫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404章 暴富第1414章 奧匈帝國危機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494章 假情報第1307章 東美地緣衝突第809章 事後第431章 居所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1379章 戰爭爆發第1119章 對奧斯曼貿易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1491章 文化入侵第1335章 初級工業強國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34章 動員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43章 行政區劃第30章 多多馬第71章 海底電纜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12章 戰場間隙第88章 衝突升級第942章 宣戰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1073章 交通大變局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1081章 消耗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1234章 戰場均勢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925章 造船業第1442章 公園取經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1446章 第四十五個省第793章 籠中鳥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524章 幸福第47章 聯姻事宜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1456章 內訌和逼宮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1371章 東水西調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746章 士氣可用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871章 “萊茵”市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448章 1874年行政區劃第1366章 德伯爾恩的野心
第92章 挖牆角第1527章 德國兩黨戰爭第595章 鼓動第736章 第九旅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1060章 積極外交政策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1348章 二次和平會議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238章 三把“刀”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137章 補丁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136章 道路第1220章 萊茵人第78章 奧匈帝國第1261章 試圖拆分第332章 稻種第1282章 學習營第1358章 海軍比例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1302章 巴庫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404章 暴富第1414章 奧匈帝國危機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494章 假情報第1307章 東美地緣衝突第809章 事後第431章 居所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1379章 戰爭爆發第1119章 對奧斯曼貿易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1491章 文化入侵第1335章 初級工業強國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34章 動員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43章 行政區劃第30章 多多馬第71章 海底電纜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12章 戰場間隙第88章 衝突升級第942章 宣戰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1073章 交通大變局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1081章 消耗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1234章 戰場均勢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925章 造船業第1442章 公園取經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1446章 第四十五個省第793章 籠中鳥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524章 幸福第47章 聯姻事宜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1456章 內訌和逼宮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1371章 東水西調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746章 士氣可用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871章 “萊茵”市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448章 1874年行政區劃第1366章 德伯爾恩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