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 宣戰

第942章 宣戰

奧匈帝國在軍事上已經陷入了惡性循環,這並不是其經濟上的問題,而是政治上的問題,而東非海軍感觸是最深的,在和奧匈帝國的合作中,能明顯感受到其兵員素質下滑嚴重,裝備更新速度也比不上東非,東非海軍只是沒有擴大規模,而奧匈帝國海軍完全是爬在原地緩慢往前爬。

在這種情況下,德國在歐洲的形勢真是不容樂觀,沒有意大利這個二五仔,同時奧匈帝國軍事上拖後腿,就算德國想像前世一樣發動戰爭,也要先把自己的盟友找好,現在看來原歷史的同盟國集團能不能成立都兩說。

當然,有利有弊,重新尋找盟友,也就意味着可以避免遇到前世意大利這種戰前跳返的坑貨。

當然,一戰爆發的可能性依舊超過百分之八十,畢竟德國國力增長速度超過超過了前世,在英國人的助力下,東非在經濟領域合作會天然性避開英國,而東非的龐大市場和原材料大多數都便宜了德國等工業國家。

但是,東非又同時和奧匈帝國,法國,沙俄,西班牙等國家關係曖昧,所以恩斯特自己也好奇歷史走向會發生什麼變化。

……

1898年4月28日。

坤甸港。

作爲東非在南洋地區最主要的港口,東非對坤甸港的投入是比較巨大的,即便放在國內也能排的上號。

今天早上八點,西班牙本土的兩艘主力戰艦在坤甸港進行休整,從西班牙本土到坤甸港,對西班牙本土海軍而言還是比較吃力的。

而蘭芳海外省的人對懸掛着西班牙旗幟的軍艦,絲毫不感覺意外,畢竟如今的南洋地區羣魔亂舞,可以說是各國軍艦的天然試驗場,世界主要列強都在該地部署海軍,或者有遠洋航行史。

“薩拉戈薩號鐵甲艦,原本已經作爲訓練艦使用,但是因爲這次馳援菲律賓的原因,在本土重新改進,總噸位在五千噸上下,其建造時間好像是六,七十年代,1873年因爲內部戰爭返回本土。”

“薩貢託號鐵甲艦,這艘軍艦的經歷更是傳奇,它原本設計是木殼蒸汽船,但是鐵甲艦出現使得其中途不得不停止,重新設計,最終花了十四年才建造出來,但是剛出廠就已經完全落後於時代,不過在噸位上比薩拉格薩號要大,達到了七千多噸。”

東非海軍的坤甸港負責人對這次到來的西班牙軍艦興趣不大,因爲這次西班牙海軍到來的兩艘鐵甲艦都是六,七十年代的產物,已經完全落後。

東非海軍或許嫌棄,但是對於西班牙政府而言,這已經是對駐紮在菲律賓的亞洲艦隊極大支持了。

西班牙在菲律賓的亞洲艦隊是典型的殖民地海軍,規模比較可觀,但是無法參與大洋爭霸,只能被動防守。

在此前,西班牙亞洲艦隊的主力旗艦是克里斯蒂娜號,總噸位只有三千噸出頭,還不及遠東帝國鎮遠艦的四成,和東非的炮艇對比,也大不了多少,目前東非最大的炮艇已經提升到兩千多噸,其實和普通軍艦界限已經不明顯,而克里斯蒂娜號的六門主炮口徑也只有區區一百二十毫米,還不及東非炮艇,裝甲也極其薄弱。

而克里斯蒂娜號已經是西班牙亞洲艦隊的最頂級戰艦,就比如排在第二的卡斯蒂利亞號還是木殼巡洋艦,其他戰艦更不用提了。

所以薩拉戈薩號和薩貢託號,雖然在西班牙本土海軍中排不上號,但放在菲律賓已經是極大的誠意。

要知道美西戰爭的主戰場還是古巴,同時西班牙政府還要防範美國進攻西班牙本土,所以西班牙海軍能將兩艘老爺船派到菲律賓,就已經極爲不易。

“赫爾鬆少將,薩貢託號在到坤甸的途中,有一座鍋爐發生了一些問題,不知道你們能不能搞定。”薩貢託號艦長亞爾很不好意思的向赫爾鬆少將詢問道。

心裡腹誹着着西班牙海軍的衰敗,但是赫爾鬆面色不改的說道:“當然沒有問題,坤甸的修船廠實力還是很強的,我們東非的一些商船和軍艦如果遇到問題,也會在坤甸進行大修。”

按照東非和西班牙的協議,東非在1898年這段時間,將會開放坤甸港作爲西班牙海軍的休整地點。

坤甸港距離出海口雖然近,但是屬於河港,所以也不害怕其他國家軍艦對坤甸港造成威脅,坤甸港通往出海口的航道兩岸佈置了七門三百毫米岸防炮,和若干小口徑主炮,這使得整個坤甸港海軍分佈不懼怕任何威脅。

亞爾艦長抱怨道:“那真是太好了,唉,如果坤甸港基礎設施條件不完善,那薩貢託號恐怕很難參與後面的戰爭了,馬尼拉灣的修船廠只能解決一些小問題,因爲當地海軍以木殼船爲主。”

實際上對於被派到菲律賓,亞爾心裡上本來就是比較牴觸的,首先就是薩貢託號本身問題很大,中途變更設計,而且是由木殼換成鐵甲艦,不出問題就怪了。

其次薩貢託號的兵員也是臨時拼湊出來的,好在薩貢託號常年作爲訓練艦使用,所以即便兵員複雜,但大多數人員上手還算簡單,畢竟很多新兵接觸的第一次上艦訓練可能就是在薩貢託號上。

最後,薩貢託號雖然規模上比美國亞洲艦隊要大,畢竟總噸位高達七千噸,而美軍亞洲艦隊的主力軍艦才五千多噸,但是在裝備和技術上,那就反過來了,薩貢託號的主炮雖然遠超西班牙亞洲艦隊的主力艦克里斯蒂娜號,但也只達到兩百多毫米口徑,裝甲厚度到時達標了,比克里斯蒂娜厚三倍。

這次一起被派到菲律賓的薩拉戈薩號鐵甲艦,雖然也只有五千多噸,但是其主炮多了四門二百八十毫米火炮,是唯一能美國亞洲艦隊在火力上對抗的軍艦。

所以說薩拉戈薩號和薩貢託號,如果按照東非的標準,都應該退役或者派往殖民地服役。

歷史上也是如此,薩拉戈薩號和薩貢託號,在這個時間段應該已經退役宣佈報廢,但被西班牙海軍拉出來廢物利用,可見此時西班牙海軍的窘境。

當然,這種窘境是面對其他列強而言的,實際上西班牙海軍實力不算弱,尤其是本土艦隊的很多軍艦放在世界上也是不落後的主力艦,但是西班牙本土艦隊根本不可能全力參與到和美國海軍的“賭博”性戰爭中。

而依靠西班牙殖民地海軍,自然不可能戰勝新興的美國海軍,包括那艘被炸的緬因號,放在西班牙海軍中實力都不弱。

在坤甸港待了十幾天後,薩拉戈薩號和薩貢託號帶着視死如歸的心態,正式前往馬尼拉灣。

在坤甸港,東非爲兩艘軍艦提供了細緻的服務,包括餐飲和醫療,讓西班牙本土士兵儘快適應熱帶海域的環境。

而在坤甸港的時間,恐怕是兩艘軍艦在南洋地區最後的“休假”,到了馬尼拉灣後他們不僅要面臨更復雜且惡劣的環境,還要承受戰爭的陰霾。

而時間到了1898年5月27日這一天,交涉無果的西班牙政府和美國政府正式相互宣戰,美西戰爭正式開啓。

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1099章 鋼鐵第629章 教育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745章 菜雞互啄第1200章 電氣化第409章 比屬剛果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1027章 合金鋼第1388章 人才招聘第234章 兄弟拉扯第810章 海岸線第243章 70式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1229章 百花齊放第383章 引入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第442章 東非威脅論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1539章 中東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1556章 總參謀部熱帶雨林海島作戰小組第782章 近衛師第850章 移民第104章 飲食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773章 消極的英軍第567章 電工技校第1177章 東非的“老朋友”第742章 大捷第87章 西北之亂第572章 停火線第48章 訂婚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1448章 竊聽第545章 孤兒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1059章 戰爭販子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1008章 分析第26章 遠道而來的人們第555章 羞辱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第286章 工人調動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1013章 站隊第287章 西逃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1245章 交易達成第821章 裁軍第1264章 在東非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1171章 新達爾馬提亞王國第1479章 英國的農業第1039章 哈拉雷市工農業發展計劃第608章 會面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967章 奧拓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1510章 九大工業區第1262章 慫恿第515章 狗咬狗第809章 事後第727章 艦隊第820章 購艦第243章 70式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1156章 軟刀子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616章 行蹤第1197章 老天爺賞飯吃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743章 第一階段第1113章 大借款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463章 站隊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240章 大借款第788章 俘虜的“覺悟”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752章 軟柿子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188章 維斯特宮第1405章 產業轉移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1300章 喀山軍政府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
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1099章 鋼鐵第629章 教育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745章 菜雞互啄第1200章 電氣化第409章 比屬剛果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1027章 合金鋼第1388章 人才招聘第234章 兄弟拉扯第810章 海岸線第243章 70式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1229章 百花齊放第383章 引入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第442章 東非威脅論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1539章 中東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1556章 總參謀部熱帶雨林海島作戰小組第782章 近衛師第850章 移民第104章 飲食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773章 消極的英軍第567章 電工技校第1177章 東非的“老朋友”第742章 大捷第87章 西北之亂第572章 停火線第48章 訂婚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1448章 竊聽第545章 孤兒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1059章 戰爭販子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1008章 分析第26章 遠道而來的人們第555章 羞辱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第286章 工人調動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1013章 站隊第287章 西逃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1245章 交易達成第821章 裁軍第1264章 在東非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1171章 新達爾馬提亞王國第1479章 英國的農業第1039章 哈拉雷市工農業發展計劃第608章 會面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967章 奧拓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1510章 九大工業區第1262章 慫恿第515章 狗咬狗第809章 事後第727章 艦隊第820章 購艦第243章 70式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1156章 軟刀子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616章 行蹤第1197章 老天爺賞飯吃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743章 第一階段第1113章 大借款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463章 站隊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240章 大借款第788章 俘虜的“覺悟”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752章 軟柿子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188章 維斯特宮第1405章 產業轉移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1300章 喀山軍政府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