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

1876年4月。

遭受了新一輪經濟危機的德國很顯然有些不滿,尤其是那些想趁火打劫,結果偷雞不成蝕把米的容克貴族。

在帝國議會上,普魯士議員說道:“這次新一輪經濟危機在德國發生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爲我們德國沒有英國和法國那樣的廣闊殖民地和人口來消化我們的農業和工業產品,同樣也沒有美國那樣龐大的國土和豐富的資源來抵消危機,所以我們德意志作爲世界上重要的政治力量,必須擁有屬於自己的殖民地,當前德國的國際地位卻沒有相互匹配的殖民地,這是不合理的。”

普魯士議員這句話反映了普魯士容克貴族們在這次經濟危機中的心理,事實證明普通人遇到不順時會先考慮環境,然後才從自身找問題。

但是大環境確實對德國很不利,所以這使得普魯士貴族們深信這次危機就是因爲缺乏殖民地造成的。

俾斯麥被普魯士議員的話氣的夠嗆,自己被背刺了!本來通過行政手段逼迫本國企業在俾斯麥看來就是不正確的,但是之前容克貴族們和自己承諾只要讓柏林農業公司破產,那就支持俾斯麥,結果現在他們自己玩崩了,就想賴賬?

這可讓俾斯麥怒火攻心,但是作爲一名理智的政治人物,他還是強壓怒火,虛心的說道:“德國現在雖然已經統一,但是我們的危機並沒有解除,法國人時時刻刻想着復仇,英國和沙俄,以及奧地利的關係都需要平衡,如果因爲不理智的行爲導致我們德意志失去國際信譽,那德國就會處在極度危險之中。”

俾斯麥的外交政策和恩斯特的外交政策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希望弱化自身在國際上的負面形象。

德國的不同點在於他處在歐洲大陸的中心,是熱點中的熱點地區,所以逃避不了國際社會,而東非地處非洲,許多人,至少歐洲人對非洲的瞭解知之甚少。

所以德國肯定無法像東非一樣置身事外,任何歐洲大陸上的糾紛都必須細心把控,避免翻車,而俾斯麥的思路就是把德國這條猛虎僞裝成人畜無害的樣子,等到德國血肉徹底豐滿的時候一舉奪得歐陸霸權。

但是德國的利益羣體,尤其是這些年來順風順水的普魯士貴族們,心態上難免有些飄了。

畢竟在德國前面只有兩座大山,一座是英國,一座是法國,法國已經被德國擊敗了一次,這信心就建立起來了。在德國前面只剩下英國,當前德國肯定是無法挑戰英國的,英國皇家海軍就像一座大山籠罩在全世界所有國家的頭上不可撼動。

“首相先生,我同意你所說的國際秩序對我們很不利,但是這種不利因素本質上還是沒有殖民地造成的,英法兩國本土未必比我們強多少,而他們背後最強大的支撐就是殖民地,可以通過殖民地來源源不斷的給本土輸血,這樣他們就可以調動無數的人口和資源來取得對我們戰爭的優勢。”

俾斯麥反問道:“那你要我們政府怎麼做?去海外和英法兩國搶奪殖民地麼?當前海外世界有價值的土地已經被英法兩國瓜分殆盡,他們的殖民活動持續了上百年之久,像葡萄牙和西班牙更是擁有幾百年的海外殖民歷史,所以我們對於這些常年根植海外的殖民國家有什麼優勢?”

“而且我們的海軍十分脆弱,德國的海域相當封閉,能不能走出大西洋都是一個問題,這種情況下海軍勢必不能有力支援殖民地開發事業,那樣我們即便在海外開發出殖民地來,恐怕也會爲其他人做嫁衣。”“最後我們在談一談殖民地的管理問題,衆所周知殖民是存在風險的,而且投入相當高,而那些富庶的地區已經被英法等國佔領,我們在海外投入那些爛地又能有多大收穫?難道要拿到一堆年年虧損的爛地來維持帝國的排面?還是認爲現在德國天下第一,可以無懼他國的挑戰,去向那些傳統殖民國家發動戰爭?”

俾斯麥的連珠炮把德國的議員們說的啞口無言,海軍方面代表有心反駁,不過看看自身實力,還是算了吧!陸軍則選擇看戲,反正優勢在我,海軍成不了氣候。

不過這不能讓普魯士議員背後代表的容克貴族滿意,這次新經濟危機自己可是損失慘重,本來上一輪經濟危機糧價暴跌就已經賠本了,這次看柏林農業公司(黑興根財團旗下的農業銷售和加工企業)混的還不錯,但是農業公司是要收費的,總不可能做慈善搞糧食收購,所以這筆錢還是由容克貴族承擔,被多收了一筆錢的容克貴族當然心理不平衡,本來收入就不高,你還收手續費,就想着把柏林農業公司搞垮,自己來幹銷售,結果柏林農業公司是破產了!可自家農產品的銷路問題反而更嚴重了。

這是必然的,柏林農業公司破產了,可是黑興根財團搭建的銷售渠道依然由自己人把持,不過是把柏林農業公司的業務交給慕尼黑農業公司來做,普魯士地主不歡迎我們,我們就去巴伐利亞做生意,而且不要以爲離開了普魯士地球就不轉了,普魯士地主唯一的籌碼就是土地,這東西黑興根財團缺麼?

而且巴伐利亞在德國的地位很特殊,作爲僅次於普魯士的第二大邦國,同時作爲天主教區域,巴伐利亞之心,可以說路人皆知,普魯士的容克們拿慕尼黑農業公司一點辦法也沒有。

在帝國會議上,巴伐利亞議員就給普魯士上眼藥:“我們完全支持俾斯麥首相,和平對於德國來說是最重要的,我們應該保持長期的和平,至少是保證歐洲的長期和平,所以不應該和其他國家發生衝突。”

南德意志邦國議員大多數也採取同樣態度,除了和普魯士有些彆扭之外,最主要的是真不想捲入戰爭,因爲每次戰爭,南德意志地區都是受害者。

雖然南德意志地區不積極,不過這並不影響大局,普魯士如果連議會都沒有辦法擺平,那還叫統一?

實際上帝國議會上真正能夠鎮住場的還是威廉一世和俾斯麥,威廉一世雖然有些小心思,但是一般來說都是支持俾斯麥的,因爲事實總是證明俾斯麥是正確的。

在俾斯麥和容克們的鬥智鬥勇中,俾斯麥佔據了上風,因爲容克中也有不少人支持他,加上南德意志地區的支持,德國激進派被壓制住,不過作爲妥協,俾斯麥決定放開一個小口子,准許非政府的德意志民間勢力先行參與海外殖民策略。

也就是說德國還是走上了海外擴張的道路,非政府那就是殖民公司或者團體,實際上前世德國取得的殖民地就是先由殖民公司完成,然後政府接手。

不過當下,俾斯麥認爲自己就是意思意思,沒有真心實意想去海外和英法等國競爭,這件事就讓那些激進派自己來完成,反正政府不會掏多少錢。

第402章 妥協第865章 高原省第1303章 撤資第1313章 交易達成第1404章 警告第496章 交戰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786章 風水輪流轉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882章 出口第1275章 新三角貿易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1325章 卡塔爾第1011章 借錢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114章 東非的聖誕節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958章 巴拉圭第119章 農忙第178章 葉克王國第42章 移民熱潮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415章 在的裡雅斯特第103章 “大殺器”第1096章 北部灣領地第1115章 農村大發展第574章 服軟第1297章 熬過光明第73章 消化第865章 高原省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434章 遙遙領先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1045章 教育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1090章 世界第二大海底電纜網絡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748章 第二階段第130章 入侵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1209章 世界第四海軍第1151章 東非人打過來了!第222章 體面第833章 拖拉機第1243章 東非自導自演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903章 萊茵宮第1339章 相互吹捧第1249章 赫赫兇名第78章 奧匈帝國第1041章 新農業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321章 基圖伊煤礦第498章 和談第368章 插曲第865章 高原省第1449章 奧地利的陽謀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1107章 新經濟政策第1458章 廢掉的一代第903章 萊茵宮第1084章 底氣第1095章 《東,英和解條約》第830章 蓄水池第26章 遠道而來的人們第1282章 學習營第1085章 兩國交易第1168章 法國前線第405章 運河背後第354章 電報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444章 到家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90章 新行政區劃(彩蛋章地圖供參考)第528章 與時俱進第1427章 經濟答卷第509章 起步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1333章 1919年第1291章 印度誘惑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1248章 普吉島第1230章 水權第277章 騰籠換鳥之計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822章 卡賓達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1207章 法爾塔新區第792章 條件
第402章 妥協第865章 高原省第1303章 撤資第1313章 交易達成第1404章 警告第496章 交戰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786章 風水輪流轉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882章 出口第1275章 新三角貿易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1325章 卡塔爾第1011章 借錢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114章 東非的聖誕節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958章 巴拉圭第119章 農忙第178章 葉克王國第42章 移民熱潮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415章 在的裡雅斯特第103章 “大殺器”第1096章 北部灣領地第1115章 農村大發展第574章 服軟第1297章 熬過光明第73章 消化第865章 高原省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434章 遙遙領先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1045章 教育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1090章 世界第二大海底電纜網絡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748章 第二階段第130章 入侵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1209章 世界第四海軍第1151章 東非人打過來了!第222章 體面第833章 拖拉機第1243章 東非自導自演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903章 萊茵宮第1339章 相互吹捧第1249章 赫赫兇名第78章 奧匈帝國第1041章 新農業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321章 基圖伊煤礦第498章 和談第368章 插曲第865章 高原省第1449章 奧地利的陽謀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1107章 新經濟政策第1458章 廢掉的一代第903章 萊茵宮第1084章 底氣第1095章 《東,英和解條約》第830章 蓄水池第26章 遠道而來的人們第1282章 學習營第1085章 兩國交易第1168章 法國前線第405章 運河背後第354章 電報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444章 到家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90章 新行政區劃(彩蛋章地圖供參考)第528章 與時俱進第1427章 經濟答卷第509章 起步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1333章 1919年第1291章 印度誘惑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1248章 普吉島第1230章 水權第277章 騰籠換鳥之計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822章 卡賓達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1207章 法爾塔新區第792章 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