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1章 試圖拆分

第1261章 試圖拆分

畢竟荷蘭是當地的地主,東印度羣島的各種物資,比如香料,礦產運往本土,通過巽他海峽週轉比馬六甲海峽便利的多。

而東非崛起以後,情況進一步發生變化,隨着東非工業和對外貿易的發展,以及東非南洋地區殖民地的擴大,這都使得東非對巽他海峽的重視不斷增加。

弗里爾接着說道:“首相閣下看一看地圖就能發現,巽他海峽是我們東非和南洋以及遠東,甚至北太平洋地區最便捷的海上貿易通道。”

“我國東部沿海的大多數城市,尤其是南方港口,從沿海出發,經過巽他海峽都比馬六甲海峽便利。”

“而當前之所以我國商船更多選擇馬六甲海峽,是因爲馬六甲海峽更加穩定,基建更加完善,水文條件更加清晰全面,服務業更加發達,以及歷史慣性等等因素。”

“所以開發巽他海峽是一個漫長且精細化的過程,如果由我們兩國同心協力,那巽他海峽航線的繁榮程度至少能再上一個臺階,這對帝國和荷蘭都是有利的。”

凱波爾首相對弗里爾畫的大餅確實頗爲心動,畢竟掌握一條世界級航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巽他海峽航線如果發展起來,那最大的受益者明顯就是荷蘭所掌握的巽他海峽兩岸。

以前巽他海峽發展不起來,正是因爲地理位置不佳,導致大多數船隻選擇馬六甲海峽通行。

但是東非崛起後,將極大改變這種情況,東非的出現,也就意味着整合了小半個非洲面積的東非完全有能力憑藉一己之力,將巽他海峽的繁榮度支撐起來。

前世之所以沒有這個條件,那是因爲前世非洲各個國家支離破碎,而且從殖民時代開始就一直是歐洲的附庸,經濟上和歐洲聯繫更加密切。

而東非作爲一個帝國主義國家,有着決定自身國策和命運的實力,不需要依賴歐洲而生存。

這使得東非完全有能力和信心,和遠東地區進行自主的貿易活動,加上東非本國經濟主體側重於南半球,巽他海峽的重要性更加凸顯。

所以凱波爾首相絲毫不懷疑弗里爾描繪藍圖的真實性,

他說道:“弗里爾閣下,也就是說貴國有意開發巽他海峽航線,從而打通第二條對東方貿易路線,從而選擇我們荷蘭作爲合作對象?”

弗里爾說道:“這是自然,畢竟沒有人想要繞路,那樣會造成時間和成本上的浪費,而巽他海峽的開發,就是節省東非和東方貿易路程的捷徑。”

“我們東非地大物博,工業強大,擁有世界第二大規模的商業船隊,同時注重和東方國家的貿易往來,所以我們東非的選擇,能夠決定接下來巽他海峽的命運。”

“貴國選擇和我們合作,就能從中分到一杯羹,讓貴國東印度羣島殖民地的經濟更加繁榮,反之對我們兩國都沒有好處,無非我們繼續走馬六甲海峽,而貴國失去一個開發巽他海峽的機會。”

凱波爾首相自然不可能讓這個機會從自己手中溜走,他說道:“如果是經濟上的合作,我們荷蘭自然願意支持和配合貴國,就是不知道貴國有哪些要求。”

弗里爾說道:“剛纔第一點我也說了,那就是這種合作,最終獲利的肯定是我們兩個國家,所以巽他海峽不允許第三方國家軍隊進入,這是大前提,也就是說貴國不能租賃沿線港口,基地給予第三方國家劃作軍事用途,當然,如果遇到麻煩,可以向我國求助,我們東非非常願意幫助貴國擺脫一些域外勢力的糾纏。”

凱波爾首相點點頭說道:“這自然沒有問題。”

畢竟荷蘭也不希望再有國家打東印度羣島的主意,至於東非,那是沒有辦法,反正東非已經進來了,而且巽他海峽航線也依賴東非支撐,所以凱波爾對於這一要求自然不會反對。

弗里爾接着說道:“然後是對沿線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改造,這是一個大工程,在這一點上,我們東非可以給予貴國幫助。”

荷蘭雖然很富裕,但是基建能力十分差勁,當然,這主要針對的是距離荷蘭本土萬里之遙的殖民地而言。

而東非不僅有強大的工業能力,龐大的人口,同時積累了幾十年豐富的基建經驗,並且巽他海峽距離東非不算遠,這樣也有利於建築材料的運輸,如水泥,鋼鐵,電力設備等等。

所以,弗里爾說道:“我們東非可以生產巽他海峽航線建設所需的任何材料和設備,並且有大量經驗豐富的工人和技術人員,可以幫助荷蘭建設東印度羣島殖民地。”

對於這一點,凱波爾首相也沒有否認,畢竟荷蘭雖然是世界知名的富國,但是精力集中在海上貿易和商業領域。本國人口也不多,想要獨立完成東印度羣島的建設確實不容易。

就拿這些年東印度羣島的發展情況來說,荷蘭對當地的索取遠大於建設,畢竟荷蘭想建設當地也有心無力,而東印度羣島殖民地距離荷蘭本土太遠,荷蘭政府也不想把精力投入到這個地區。

針對這一點弗里爾就單獨提出了一條建議,對凱波爾首相說道:“我們東非是建議荷蘭把巽他海峽兩岸從東印度羣島分割出來,成立一個新的行政區的,而不是作爲荷屬東印度羣島殖民地一部分。”

“這樣即便日後,荷屬東印度羣島發生什麼變動,貴國也可以及時將兩者進行切割,及時止損。”

爲了節約行政成本,很多殖民者喜歡將殖民地進行整合,這當然很不合理,但是便於殖民者短期撈錢。

弗里爾說道:“貴國完全可以將巽他海峽兩岸作爲本土發現,或者作爲和東印度羣島同一級別的行政單位管理。目前巽他海峽兩岸人口不多,這十分有利於你們操作。”

“畢竟如今的殖民環境越來越差,根據我們東非的判斷,殖民地近些年的抵抗運動將會越來越頻繁,而且因爲境外勢力的支持,各國殖民地的土著,在武器上的差距和主流國家差距也越來越小。”

“雖然荷蘭目前可以保證荷屬東印度羣島的穩定,但是你們能保證這種優勢一直延續三四十年麼?”

“別的不說,美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美國曾經對英國而言,可以說是一塊完全不輸於印度的殖民地,但是美國最終還是從英國獨立了。”

“而荷屬東印度羣島光是面積就超過百萬平方公里,說難聽點,其潛力遠超過貴國的本土,而你們對荷屬東印度羣島的整合,更是在當地培養出了一個龐大且具有凝聚力的附庸階層。”

“他們和荷蘭殖民地家族,官員通婚,聯姻,話語權越來越大,這樣一個階級的存在,他們未來如果有機會,肯定不願意接受貴國的統治,從荷蘭的殖民系統中脫離出來。”

弗里爾的這番話,引起了凱波爾深深的思考,畢竟弗里爾的話確實很有道理,東印度羣島太大,而荷蘭本土未來有能力隔着大西洋和印度洋,操控這個萬里之外的龐大殖民地麼?

而趁着目前巽他海峽尚且沒有發展起來,將巽他海峽分割出去,是否有利於未來荷蘭政府對東印度羣島的控制等等,都是凱波爾首相要考慮的問題。

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455章 劍指南洋第417章 炊事車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97章 日常第1234章 戰場均勢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1320章 東非軍改第1032章 世界最大封閉國家第1173章 結下樑子第367章 鐵甲艦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1362章 醫療產業第1318章 歐洲形勢第1404章 警告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1415章 貝尼託的隱忍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1092章 菜市場第1329章 兇名在外的劊子手第1422章 蘇聯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1115章 農村大發展第1245章 交易達成請假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719章 騾馬帝國第1271章 燎原之火第629章 教育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1280章 達沃市第287章 西逃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385章 煽動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101章 招人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1395章 下藥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第1286章 心生傲慢第689章 心態失衡第556章 氣吐血第552章 過往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958章 巴拉圭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410章 海軍問題第1514章 沙皇在東非第1276章 酒精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1340章 準備干預歐洲戰爭第922章 大開殺戒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732章 雙輸第1124章 軍隊家底第1549章 潰兵第39章 利薩海戰第1352章 戰爭結束第408章 劊子手上線第1162章 弗朗茨四世來訪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1149章 再臨南美第1354章 瘟疫來了第1303章 撤資第525章 血清第1214章 四五規劃第770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第1549章 潰兵第320章 雙標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303章 馬拉維湖重工業區第1036章 鐵路二五規劃第488章 情報戰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1250章 謠言第496章 交戰第651章 西南非洲第276章 “老朋友”第240章 大借款第1055章 東非向北第600章 嘗試第741章 殺戮機器“馬克沁”第1450章 摻沙子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1424章 契卡的監視第275章 南部界限
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455章 劍指南洋第417章 炊事車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97章 日常第1234章 戰場均勢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1320章 東非軍改第1032章 世界最大封閉國家第1173章 結下樑子第367章 鐵甲艦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1362章 醫療產業第1318章 歐洲形勢第1404章 警告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1415章 貝尼託的隱忍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1092章 菜市場第1329章 兇名在外的劊子手第1422章 蘇聯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1115章 農村大發展第1245章 交易達成請假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719章 騾馬帝國第1271章 燎原之火第629章 教育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1280章 達沃市第287章 西逃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385章 煽動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101章 招人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1395章 下藥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第1286章 心生傲慢第689章 心態失衡第556章 氣吐血第552章 過往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958章 巴拉圭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410章 海軍問題第1514章 沙皇在東非第1276章 酒精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1340章 準備干預歐洲戰爭第922章 大開殺戒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732章 雙輸第1124章 軍隊家底第1549章 潰兵第39章 利薩海戰第1352章 戰爭結束第408章 劊子手上線第1162章 弗朗茨四世來訪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1149章 再臨南美第1354章 瘟疫來了第1303章 撤資第525章 血清第1214章 四五規劃第770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第1549章 潰兵第320章 雙標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303章 馬拉維湖重工業區第1036章 鐵路二五規劃第488章 情報戰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1250章 謠言第496章 交戰第651章 西南非洲第276章 “老朋友”第240章 大借款第1055章 東非向北第600章 嘗試第741章 殺戮機器“馬克沁”第1450章 摻沙子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1424章 契卡的監視第275章 南部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