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居所

庫蘭德一行人先要到市政廳報到,在市政廳進行了登記後,庫蘭德和幾個農業專家各自獲得了一處索加市的房產。

雖然白得了一處房產,但是庫蘭德有些不放心的問道:“這套房子真的不需要錢?那它的質量怎麼樣?”

“這一點你們放心,分配住房在東非是非常常規的操作,你們作爲東非政府引入的優質人才,也會享受比普通移民乃至官員更好的待遇。”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稍後布蘭科就帶着幾人參觀他們的新家。

“每套住宅的面積是140平,三室一廳附加兩衛一廚,配有小花園,索加市同時是一座花園城市,你們看,除了家家戶戶的花園外,道路兩邊還有這種名爲綠化帶的東西,這是我們東非城市獨有的產物。”

不過庫蘭德的關注點明顯不在這裡,他對布蘭科問道:“我總感覺伱們對土地的應用有些過於豪放,住宅前的步行道還好,剛纔我們來的那條路是不是過於浪費?我以前住在蘭茨胡特,也去過慕尼黑,柏林,維也納,巴黎等一衆城市,說實話索加的道路寬的有些不像話,達累斯薩拉姆市人多還好理解,可索加也沒有什麼人,利用率太低了。”

布蘭科倒是無所謂道:“道路寬一點也不算什麼太大的問題,至於利用率低,以後到索加的人會越來越多,這方面不用擔心,畢竟城市是發展的,如今歐洲各國的道路也比以前要寬了不少,雖然提升不大。”

話雖如此,庫蘭德教授還是說道:“你們有些過於城市化了。”

說話間庫蘭德還注意到索加的路燈安裝的好像也是電燈,這也讓庫蘭德有些驚訝。

“我現在越來越懷疑東非王國不是一個非洲國家,你們還在城市裡普及了電燈,這種事恐怕只有各國首都才做的到。”

“電燈在東非也是稀罕物,只有首都和索加兩座城市實現了普及,像蒙巴薩和達累斯薩拉姆市只應用了一小部分,至於其他城市,內陸也就只有內羅畢,姆貝亞兩個工業城市用上了電燈,其他地區可能只有少數政府機關會用。”

布蘭科打開房門,將布蘭德的行李送到房子裡。

可以看到這些房子的質量很不錯,沒有一點偷工減料,剛纔僅僅是看了外面,內部該有的東西都不差。

“完全的實木傢俱,不過考慮到你們的喜好問題,我們只准備了幾件基礎的傢俱,一個辦公桌,兩張椅子,和一張牀,如果有需求每個人可以到傢俱店配自己喜歡的。”

“每個房間都有一盞電燈,這是拉線閘,不過我要提醒你們,用電是十分危險的,不要隨意修改電路,或者用溼的東西包括金屬和手觸摸電線和電路,如果出現問題,就到電力局找專業人士來維修或者改動。”

這種科普很有必要,第二次工業革命剛剛起步,電力作爲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新事物,對這個時代的許多人來說還是比較陌生的。

“客廳實際上是有一個隔層的,這裡可以用來擺放書桌和書架,正對着陽臺,所以採光很好。”

wWW_ttκǎ n_¢ ○

“這裡是衛生間,配備了水龍頭,洗漱臺和抽水馬桶以及浴缸,全天24小時供水。”

“廚房,我們沒有太過於裝修,和傢俱一樣,你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裝修,不過索加市也有公共食堂,可以解決吃飯問題,壞消息是需要付費,好消息是價格很便宜,而且廚子手藝相當好,目前公共食堂是按照七百人規模來配置的,因爲索加沒有多少人,所以只啓用了一座,就在這片街區的西北角。”

“臥室總共是三間,你們可以把歐洲的家人接過來住,要不然一個人住這麼大的房子還真有一點空曠感。”布蘭德相當滿意這裡的居住環境,不過他很快想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和歐洲的交流問題。

“索加市有電報局麼?”

布蘭科:“當然,布蘭德教授,電報局、商店,食堂等都是在社區的西北,這裡的電報可以直接和歐洲聯絡。”

“那真是太好了,我想等過段時間我就可以把我的家人和好友們都叫過來。”布蘭德說道。

對於東非來說也是太好了,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布蘭德作爲生物學家他的圈子也註定不是籍籍無名。

不過布蘭德也說了,要等一段時間,因爲目前他對於東非還處於考察階段,最重要的是工作環境還沒有仔細考察一番。

很快,布蘭科就打破了他的疑慮。

“這裡就是東非水稻研究所,位置是偏了一點,這是因爲考慮到實驗場所畢竟和一般的科學研究不一樣,所以選擇在城郊,不過這裡距離您的住所也不算遠,僅有兩公里不到的路程,後續政府會給相關人員配發東非交通規則告知單以及交通工具。”

什麼交通工具呢!答案就是自行車,自行車不是什麼稀奇事物,不過黑興根日用品公司沒有大規模生產,而是走的奢侈品路線,主要原因是目前東非橡膠還沒有大規模量產,歐洲自行車採用的橡膠則是從巴西進口,而巴西橡膠產量其實並不高,至於東南亞現在連橡膠的影子都沒有,歷史上要等到1876年之後,英國纔開始引入橡膠到東南亞。目前世界上唯一大規模種植且準備用於商業橡膠生產的國家只有東非一家。

而且現在黑興根日用品公司生產的自行車比較奇葩,它的輪胎是實心的,只用於減震作用,這樣自行車在平地上還比較好用,越野就差了許多,這使得自行車成爲了一種完全由富人和貴族享用的新奇玩意,因爲實用性太差。

空心充氣橡膠胎,當然也有,黑興根財團申請了技術專利,不過恩斯特並不想現在就大規模推廣,主要還是因爲不想讓這筆錢被巴西賺了,巴西橡膠現在是壟斷市場,原材料定價權不在黑興根財團手裡。

不過這種局面,今年就要改變了,因爲大湖區的橡膠已經準備投產,除了大湖區以外,其實東非還有幾個同期的小橡膠種植區,主要分佈在圖爾卡納省和沿海平原和高原地區交匯地帶的多雨區。

至於更大的熱帶雨林產區,也就是米通巴山脈西側,因爲種植時間比較晚,所以還要等幾年時間。但是,大湖區以及幾個小產區的產量就足夠滿足全世界當然橡膠市場的需求了。

黑興根在歐洲沒有放開自行車技術生產,而是採用擠牙膏的形式,不斷在外觀和裝飾上標新立異,畢竟自行車現在就是貴族玩物,怎麼看着奢華怎麼來。

當東非橡膠成熟後,公司也就做好打算在東非投資建設一批圍繞橡膠產業爲中心的工廠,自行車輪胎就是其中之一。

布蘭科接着說道:“當然,這段距離其實也不算遠,就是走路也用不了多長時間,而且還有公共馬車可以用。”

“除了這些以外,在城市中心有一座圖書館,一些不特殊的資料可以在那裡查閱,因爲剛剛建設完成的原因藏書不是很豐富,但是一直都在補充中。”

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441章 回國第1014章 輕工業第903章 萊茵宮第455章 劍指南洋第833章 拖拉機第958章 巴拉圭第1337章 麥哲倫海峽第1385章 年末經濟會議第1326章 野望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1305章 封賞第1357章 倫敦海軍會議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295章 拒絕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1244章 英法調停第1137章 領土交易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520章 發電廠第1360章 防疫和經濟並重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160章 革新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1119章 對奧斯曼貿易第769章 籌碼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788章 俘虜的“覺悟”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347章 開飯第222章 體面第574章 服軟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219章 關係戶的重要性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1156章 軟刀子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230章第1440章 達累斯薩拉姆的不速之客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882章 出口第216章 未來可期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1288章 東法會晤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600章 嘗試第367章 鐵甲艦第1315章 交接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796章 強硬態度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121章 姆萬紮船廠第1152章 黑幫第1114章 抉擇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1359章 瘟疫肆虐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1423章 再臨敖德薩第682章 發展策略第547章 登陸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1445章 凱末爾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71章 海底電纜第1113章 大借款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1201章 經濟體制優勢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1091章 英國選擇退讓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454章 軍演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1011章 借錢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964章第1432章 美泉宮談話第1116章 泰坦尼克號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865章 高原省第1125章 打破海軍發展限制第1409章 薩丁迪達平原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
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441章 回國第1014章 輕工業第903章 萊茵宮第455章 劍指南洋第833章 拖拉機第958章 巴拉圭第1337章 麥哲倫海峽第1385章 年末經濟會議第1326章 野望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1305章 封賞第1357章 倫敦海軍會議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295章 拒絕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1244章 英法調停第1137章 領土交易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520章 發電廠第1360章 防疫和經濟並重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160章 革新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1119章 對奧斯曼貿易第769章 籌碼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788章 俘虜的“覺悟”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347章 開飯第222章 體面第574章 服軟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219章 關係戶的重要性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1156章 軟刀子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230章第1440章 達累斯薩拉姆的不速之客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882章 出口第216章 未來可期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1288章 東法會晤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600章 嘗試第367章 鐵甲艦第1315章 交接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796章 強硬態度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121章 姆萬紮船廠第1152章 黑幫第1114章 抉擇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1359章 瘟疫肆虐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1423章 再臨敖德薩第682章 發展策略第547章 登陸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1445章 凱末爾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71章 海底電纜第1113章 大借款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1201章 經濟體制優勢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1091章 英國選擇退讓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454章 軍演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1011章 借錢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964章第1432章 美泉宮談話第1116章 泰坦尼克號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865章 高原省第1125章 打破海軍發展限制第1409章 薩丁迪達平原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