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7章 東美地緣衝突

在羅根斯從經濟角度解析了美國參戰的原因後,國防部長普里皮亞特也從地緣角度對美國政府參戰進行了分析。

“美國在國際事務上無法擺脫英國人的影響,更進一步來說,美國肯定也有藉助英國的影響從而增強其在國際競爭中地位的打算。”

“美國受其地理位置的限制,其擴張方向有三處,一是美洲大陸,尤其是拉丁美洲,二是歐洲大陸,三是亞洲。”

“其中,美洲方向,雖然英法受到戰爭影響,其勢力雖然大幅度萎縮,但是帝國卻剛好填補了這個空白。”

“尤其是對南美國家的影響,我們反而比美國更有優勢,在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大國,帝國的影響力已經超過了英國和美國。”

“而在南美北部,我們的影響力滲透到加勒比海外圍,甚至直接威脅到了巴拿馬運河這條和美國經濟息息相關的重要通道。”

東非爲什麼會威脅到巴拿馬運河,這就要從巴拿馬這個國家說起,原本巴拿馬不是獨立國家,而是哥倫比亞的領土,而美國爲了加強對巴拿馬運河的控制,所以在二十世紀初支持了巴拿馬的獨立建國運動。

按照正常歷史走向,那哥倫比亞自然只能自認倒黴,畢竟前世美國在美洲一家獨大,還恰好遇到英法等歐洲勢力不得不從美洲撤出的機遇。

但是現在有了東非這個新玩家,情況自然又不一樣,本來東非就重點攻略委內瑞拉,而哥倫比亞作爲委內瑞拉的鄰國,尤其是緊挨着委內瑞拉的石油產區,這就讓東非捎帶上對哥倫比亞外交關係的重視。

更何況兩國有天然的合作基礎,哥倫比亞需要新的外來勢力來制衡美國,有可能的話甚至想收回巴拿馬這片失地,掌握巴拿馬運河這個印鈔機。

而東非也不希望美國在加勒比海一家獨大,前世美國幾乎將加勒比海變成自己的內海,在區域內胡作非爲。

東非當然不是“聖母”,想要爲加勒比海各個國家打抱不平,但是也不想美國徹底鞏固對加勒比海的霸權。

畢竟控制了加勒比海,除了可能威脅到東非在委內瑞拉的利益以外,美國還能借助此地,進一步擴大對南美國家的影響力。

而這就和東非的國家戰略發生了衝突,東非已經將南方國家視爲自己的核心利益,而南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地位一樣,被視爲東非本國的兩翼。

而且從現實角度來說,目前南美地區能夠帶給東非的直接利益,甚至要大於印度洋。

畢竟南美相對於印度洋周邊國家而言政治和經濟上更加獨立,體量也更大。

雖然印度洋沿岸也有不少好地方,但是精華地帶基本上都在英國控制之下,就比如印度,波斯灣,紅海等等地區。

而英國雖然過去在南美洲影響力比較強,但是說到底南美洲過去是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勢力範圍,而南美各國擺脫這兩個宗主國的控制也就是上個世紀的事。

所以,從現實利益,還是未來東非國家發展戰略的角度來說,東非都不可能不重視美洲,尤其是南大西洋國家的關係。

當然,哥倫比亞顯然屬於北大西洋範圍,但是他確是東非和美國交鋒的前線。

而東非想要維持在美洲的利益,就不能不重視哥倫比亞這個地方,即便不能控制,只要讓其不倒向美國就是東非的勝利。

普里皮亞特接着說道:“在太平洋方向,我們和美國也存在競爭關係,我國在太平洋的殖民地,以及經濟利益廣泛存在。”

“而太平洋方向,事關到美國在亞洲的戰略,亞洲是太平洋的核心,其中遠東帝國又是核心中的核心。”

“同時美國在南洋地區,和我國也有競爭關係,兩國在亞洲地區可以說是潛在的競爭對手。”

“不過,兩國距離遠東帝國爲核心的東亞地區,距離都比較遠,同時區域內遠東帝國和日本也不是小國,這讓我們和美國在東亞的競爭並不激烈。”

“但是總體上我國在東亞,擴展到整個亞洲的優勢要遠強於美國,所以美國在遠東地區的擴張也不順利。”

東非重視印度洋和大西洋,原因在於東非本土面向兩大洋,並且是世界大國。

而美國同樣如此,所以美國自然會重視對大西洋和太平洋方向的擴張,同時也把整個美洲視爲自己的核心利益。

現在的問題則是美國和東非的擴張方向產生了重疊,而且整體上東非處於優勢地位,這就讓美國的世界政策受到了阻礙。

所以普里皮亞特說道:“可以說我們東非的存在,已經讓美國在兩個方向的擴張並不順利,而美國現在唯一可以指望上的就只有歐洲方向了。”

“而且當今世界格局下,歐洲可以說是最強大的政治和經濟板塊,誰能整合歐洲,誰就能獲得世界的霸權。”

“歐洲戰爭讓美國看到了這個機會,而且他們比我們東非更有優勢參與到歐洲的這一輪政治變動中去。”

“畢竟,這一次美國干預歐洲政治,是受到了英法兩個歐洲傳統強國的邀請。”

一定程度上來說,英法兩國決定着其他國家和歐洲內陸的交流,畢竟歐洲的對外聯絡通道,除了俄國這個巨無霸以外,基本上都控制在英法手中。

可以說英法聯合在一起,可以讓歐洲其他國家“片板不得下海”。

從北海一直到直布羅陀海峽,再到埃及的蘇伊士運河,其中所覆蓋的大西洋和地中海海域,都是兩國海軍的後花園。

俄國之所以可以避開,那是因爲俄國地跨兩大洲,國土一直延伸到太平洋方向,但是俄國控制的對外通道,基本上依賴陸地交通,而且並非主要貿易線路,難有作爲。

所以說,協約國控制了歐洲的對外交流路線,只要英法兩國不點頭,其他國家很難滲透到歐洲去。

就是東非也被英法兩國阻隔在外,當然,東非想要破局也不是沒有辦法,那就是拿下埃及,利比亞等北非地區,將東非變成一個地中海沿岸國家。

但是,就和美國不直接吞併墨西哥一樣,東非也不想將埃及等北非地區變成本國領土,如今東非的本土就已經達到了一個極限。

突破這個極限的話,將會對東非的經濟發展造成很大的壓力,就像西伯利亞對於俄國一樣。

西伯利亞的資源絲毫不遜色於埃及和利比亞等北非地區,甚至更加全面,畢竟北非值得關注的資源也就是石油,但是如今東非已經擺脫了能源危機。

除此外,北非地區文化,人種和東非大相徑庭,拿下北非對東非反而麻煩更多,其他因素則是這些地方已經被英法瓜分就比如埃及是英國殖民地,利比亞是法國殖民地這同樣是東非不能忽視的因素。

這就將話題又繞回到英法兩國身上,由此可見,英法兩國的勢力,正好將整個歐洲都包裹在一起。

普里皮亞特說道:“現在,英法需要美國來遏制同盟國,而不得不引狼入室,而美國顯然也貪圖歐洲的財富,權利和影響力。”

“當然,美國參戰也不能不排除其對德意志國家的遏制,畢竟同盟國陣營中,德國和奧匈帝國是核心,如果兩國取得歐洲霸權,在加上我們東非的話,美國就永遠只能做區域大國,被束縛在北美大陸上,所以美國想要更進一步,就必然要參戰從而避免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

如果,普里皮亞特的話實現,美國不要說掌握整個美洲,恐怕對北美大陸都難以控制,畢竟現在東非就能把勢力範圍延伸到哥倫比亞,如果美國戰略失誤的話,其他國家只會進一步落井下石。

第1110章 中非經濟合作組織第1498章 移民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1357章 倫敦海軍會議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148章 教育移民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1444章 蒙巴薩島第85章 馬西米連諾一世眼中的東非第653章 省會選擇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24章 籌措資金第1453章 國民經濟第810章 海岸線第1278章 英國的悔恨第611章 打入內部第15章 從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292章 先進的包稅制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809章 事後第1544章 蠢蠢欲動的意大利第1251章 二手艦隊第961章 危與機第325章 恩德貝萊人的支持者第760章 421師野望第58章 密謀第1092章 菜市場第1130章 薩拉熱窩街頭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1337章 麥哲倫海峽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斐迪南大公第1355章 鐵血總統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1287章 不動如山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694章 訛詐第679章 比屬剛果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396章 推測第1455章 日本人的野心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1052章 齊頭並進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572章 停火線第1366章 德伯爾恩的野心第628章 引入外資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371章 生意第1359章 瘟疫肆虐第1515章 進軍奢侈品行業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1313章 交易達成第178章 葉克王國第452章 東非鐵路網第853章 秘密進入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793章 籠中鳥第1383章 局勢糜爛第992章 入籍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第1480章 有實無名的殖民地第1378章 欺軟怕硬第262章 英俄態度第151章 在法國第1443章 監視第504章 借人第785章 難上加難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964章第1211章 集中營第486章 外交打壓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830章 蓄水池第673章 象牙第1432章 美泉宮談話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1279章 溫斯頓的計劃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942章 宣戰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552章 過往
第1110章 中非經濟合作組織第1498章 移民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1357章 倫敦海軍會議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148章 教育移民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1444章 蒙巴薩島第85章 馬西米連諾一世眼中的東非第653章 省會選擇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24章 籌措資金第1453章 國民經濟第810章 海岸線第1278章 英國的悔恨第611章 打入內部第15章 從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292章 先進的包稅制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809章 事後第1544章 蠢蠢欲動的意大利第1251章 二手艦隊第961章 危與機第325章 恩德貝萊人的支持者第760章 421師野望第58章 密謀第1092章 菜市場第1130章 薩拉熱窩街頭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1337章 麥哲倫海峽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斐迪南大公第1355章 鐵血總統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1287章 不動如山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694章 訛詐第679章 比屬剛果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396章 推測第1455章 日本人的野心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1052章 齊頭並進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572章 停火線第1366章 德伯爾恩的野心第628章 引入外資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371章 生意第1359章 瘟疫肆虐第1515章 進軍奢侈品行業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1313章 交易達成第178章 葉克王國第452章 東非鐵路網第853章 秘密進入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793章 籠中鳥第1383章 局勢糜爛第992章 入籍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第1480章 有實無名的殖民地第1378章 欺軟怕硬第262章 英俄態度第151章 在法國第1443章 監視第504章 借人第785章 難上加難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964章第1211章 集中營第486章 外交打壓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830章 蓄水池第673章 象牙第1432章 美泉宮談話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1279章 溫斯頓的計劃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942章 宣戰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552章 過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