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

德雷達瓦市的情報顯然是滯後的,雖然有電報和後方連接,但是情報源來自英屬索馬里蘭的阿拉伯人,他們到德雷達瓦市都過去好幾天時間了,這期間早就夠英國皇家海軍下一步動作了。

摩加迪沙港海域。

東非海軍早已進入戰備狀態,軍艦巡航進入常態化,摩加迪沙海軍力量並不強大。

只有三艘炮艇作爲主力作戰艦,但是整個索馬里海岸線長達近兩千公里。

“加拉阿德傳回消息,在十七分鐘前有一支英國艦隊駛過加拉阿德附近海域,他們正向着我們摩加迪沙港的方向而來,根據加拉阿德鎮的報告,一共有十三艘軍艦,包括一等鐵甲艦四艘,二等鐵甲艦五艘,他們氣勢洶洶的直接繞過加拉阿德海域。”

亞歷克斯:“直接發報給巴加莫約,我們需要支援力量,如果發生突發情況,我們摩加迪沙海軍無力承擔這種級別阻擊任務。”

這個時候就極爲考驗東非海軍的耐心了,雖然海軍總部提前說了要警惕英國海軍,但是當前英國還並沒有對東非宣戰。

這就像前世美國在遠東帝國南海海域軍演,你並不能確定它的目的是否真是“軍演”,所以這個時候絕對不能衝動,但是又不能放鬆警惕!

“不要和英國軍艦靠的太近,先試試能不能把他們驅逐。”摩加迪沙市海軍上校亞克力斯指揮道。

……

下午三點,亞歷克斯帶領自己的“小”編隊,守株待兔,成功在北部攔截到了英國皇家海軍的艦隊,但是情況看起來並不是很妙。

“來索爾,這些東非猴子駕駛的船,就是東非海軍的主力作戰艦麼?”

菲萊爾喜歡把東非人稱爲東非猴子,因爲在他看來非洲這種未開化地區的“類人猿”,就是一羣無法融入文明社會的猴子,即便東非人很大程度上是德意志人的一部分。

“不要小看東非人,雖然他們的造艦技術已經落後,但是鐵甲艦之間的戰鬥力很大程度上考驗指揮官的軍事能力,東非海軍師承奧匈帝國,奧匈帝國在造艦技術還是有可取之處的。”來索爾說道。

“而且現在我們可還沒有遇到東非海軍的主力,根據情報顯示,東非的主要海軍力量在原桑給巴爾蘇丹國海域,目前有十幾艘鐵甲艦,雖然質量參差不齊,但是也能給我們帶來一定的威脅。”

東非海軍實力和英國皇家海軍相比實力懸殊,東非很多一等鐵甲艦放在英國實際上就是二等鐵甲艦。

首先就是噸位上,這次到東非的英國艦隊,其主力艦噸位都在六千噸以上,其中四艘在八千多噸。

而東非最大噸位的鐵甲艦也才七千多噸,且只有三艘,最低噸位甚至比東非炮艇高不了多少,只有一千多噸。

東非的炮艇排水量在一千噸以下,在英國這種海類似軍裝備也就是倫道爾炮艇,在19世紀70年代迅速崛起,但在90年代便迅速沒落,退出了海軍這個舞臺。

這種起到替代作用類型的炮艇的歷史非常短暫,只輝煌了不到二十多年,但是卻是目前東非技術最成熟的國產軍艦。

但是想和麪前這艘排水量至少八千多噸的英國皇家海軍主力艦對抗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在原歷史上,也就是1879年遠東帝國和日本之間的海戰,“蚊子船”也就是倫道爾炮艇根本不是鐵甲艦的一合之敵。

英國也裝備大量這種造價便宜的“炮艇”,不過主要用於殖民地地區。

至於英國皇家海軍的主要作戰艦,也就是各個類型的鐵甲艦,主要部署在北大西洋的英國本土海域,亦或者是地中海海域,這也是英國海上霸權最重要的兩個區域。

而東非也是差不多思路,鐵甲艦是保證國家安全的主力海上力量,所以東非海軍鐵甲艦基本上分佈在東部海域,以巴加莫約港,奔巴島還有桑給巴爾爲主要核心。

同時在蒙巴薩市,坦噶市,彭巴市(東非純軍港之一),爲外圍海上防禦構成,而摩加迪沙港連外圍都算不上,其實力還不如東非的南琉球羣島殖民地。這也是亞克力斯對驅逐英國海軍不抱希望的主要原因,就憑他手下的三艘炮艇都不夠英國這支遠洋艦隊塞牙縫的。

“給這些東非猴子一點小小的震撼吧,直接消滅掉他們!”

皇家海軍遠征軍總司令格拉夫頓下令道。

因爲已經被東非海軍察覺的原因,這次遠征已經沒有遮掩的必要,所以順手滅掉這支不起眼的小炮艇編隊也就順理成章。

隨着格拉夫頓的命令,英國海軍的“灰狐號”,主炮塔直接調轉炮口,着向東非的炮艇方向瞄準。

伴隨着巨大的“轟鳴”聲,直接在東非炮艇旁激起巨大的浪花。

亞歷克斯的指揮艦頓時感覺一陣顛簸,耳朵彷彿瞬間失去聽覺,船員們也東倒西歪。

“該死,這是真正的戰爭,趕快還擊!”

但是英國人不會給亞歷克斯機會,隨着第一發射擊之後,炮口迅速校準,這次炮彈落點更加貼近亞歷克斯的指揮艦。

東非的炮艇彷彿頃刻之間處於風雨飄搖之中,這個時候英國的“巨人號”也加入戰場。

隨着接連不斷的炮火聲,亞歷克斯心下一沉,雙方的實力根本不再一個層次上這個時候根本就不是英國人的對手。

他大喊道:“給其他兩艘軍艦發令,我們撤回母港,這個時候逃命要緊,不要做無謂的犧牲。”

依託摩加迪沙的炮臺,或許還可以和英國人周旋一番,如果在海上這樣對抗,只能是死路一條。

英國僅僅出動了兩艘鐵甲艦,東非摩加迪沙海軍就已經被打得“抱頭鼠竄”,風雨飄搖之中,亞歷克斯連指揮的能力都無法發揮出來。

摩加迪沙海軍一邊使用在海上繞行,避開英國皇家海軍的炮火瞄準,一邊儘可能的使用主炮回擊,拖延英國軍艦的速度。

但是在巨大的差距面前,這些都是徒勞無功的,下午三點十二分,“灰狐號”在第五次預瞄之後,成功一發擊中東非的“安德烈斯”號炮艇。

“安德烈斯”號的船壁瞬間被炸開一個大洞,海水瞬間涌入船室,“安德里斯”號開始發生側傾。

而亞歷克斯的運氣稍好,其座艦和另一艘成功逃出射程,並迅速向摩加迪沙母港靠攏。

但是逃避並不能躲過註定的命運,皇家海軍迅速跟進,並且開始對着摩加迪沙港進行炮擊。

摩加迪沙港損失慘重,大量未出港船隻受到重創,不幸中的萬幸在於這裡是摩加迪沙舊港,主要以軍事用途爲主。

在受到炮火打擊後,摩加迪沙市岸防炮防禦系統開始反應啓動,使得英軍無法再次逼近港區炮擊,減少損失。

而英國人在確認港區內東非軍艦無法再次行動後,瀟灑的直接離開,向着東非南部方向而去。

第1084章 底氣第488章 情報戰第776章 第三階段第1120章 巴爾幹戰爭爆發第1244章 英法調停第1476章 經濟危機爆發第1207章 法爾塔新區第1199章 討論第1383章 局勢糜爛第1247章 五萬平方公里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1178章 萊茵市弊端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1385章 年末經濟會議第205章 別說沒給你機會啊!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836章 交通狀況請假第1074章 市場和矛盾第57章 探險隊第237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189章 佔領第53章 土豆種植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564章 貴人第1525章 視察軍隊第231章第1074章 市場和矛盾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30章 多多馬第645章 馬塔貝萊省工業發展第898章 太特市第1045章 教育第28章 “圈地運動”第195章 拜訪第1465章 1928年經濟奇觀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166章 招聘廣告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1378章 欺軟怕硬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86章 咖啡第18章 遠洋貿易第1521章 蘇亞雷斯港第33章 尋找“光明”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80章 農業第1165章 抵押物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1300章 喀山軍政府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1468章 亞松森利馬鐵路第967章 奧拓第801章 恭賀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1547章 移民申請第86章 咖啡第784章 自己人第1071章 計劃尾聲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1100章 莫斯塔爾水電站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332章 稻種第24章 籌措資金第651章 西南非洲第600章 嘗試第1408章 技術進步第1323章 富查伊拉地區第1053章 波斯灣第1210章 三大艦隊第537章 過去的七十年代第61章 桑給巴爾新朝雅政第95章 兵工廠升級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795章 難兄難弟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383章 引入第1121章 康斯坦丁離世第1321章 羅馬尼亞加入同盟國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
第1084章 底氣第488章 情報戰第776章 第三階段第1120章 巴爾幹戰爭爆發第1244章 英法調停第1476章 經濟危機爆發第1207章 法爾塔新區第1199章 討論第1383章 局勢糜爛第1247章 五萬平方公里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1178章 萊茵市弊端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1385章 年末經濟會議第205章 別說沒給你機會啊!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836章 交通狀況請假第1074章 市場和矛盾第57章 探險隊第237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189章 佔領第53章 土豆種植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564章 貴人第1525章 視察軍隊第231章第1074章 市場和矛盾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30章 多多馬第645章 馬塔貝萊省工業發展第898章 太特市第1045章 教育第28章 “圈地運動”第195章 拜訪第1465章 1928年經濟奇觀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166章 招聘廣告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1378章 欺軟怕硬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86章 咖啡第18章 遠洋貿易第1521章 蘇亞雷斯港第33章 尋找“光明”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80章 農業第1165章 抵押物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1300章 喀山軍政府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1468章 亞松森利馬鐵路第967章 奧拓第801章 恭賀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1547章 移民申請第86章 咖啡第784章 自己人第1071章 計劃尾聲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1100章 莫斯塔爾水電站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332章 稻種第24章 籌措資金第651章 西南非洲第600章 嘗試第1408章 技術進步第1323章 富查伊拉地區第1053章 波斯灣第1210章 三大艦隊第537章 過去的七十年代第61章 桑給巴爾新朝雅政第95章 兵工廠升級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795章 難兄難弟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383章 引入第1121章 康斯坦丁離世第1321章 羅馬尼亞加入同盟國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