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三六九等

在期維特宮,恩斯特也正在計劃着如何提升黑森省的交通問題,這回倒不是恩斯特主動想起,而是在和卡爾親王交流的時候被提及的。

錫格馬林根在東非的幫助下,目前已經在非洲站穩了腳跟,所以年末恩斯特來向卡爾親王詢問錫格馬林根在非洲殖民地的建設情況。

因爲兩家關係的原因,恩斯特一家和卡爾親王相處的很和諧,即便是關於殖民地事務,也是像拉家常一樣隨意。

恩斯特:“卡爾叔叔,你們現在殖民地情況怎麼樣了?”

“目前來說,進展十分順利,因爲你們的幫助,我們在乍得已經移民了四萬多人口,這對於我以前來說真是不可想象!”卡爾親王感嘆道。

恩斯特笑笑不說話,東非移民巔峰時期,也就是1874年到1875年,兩年時間裡東非就移民了將近四百多萬人口,平時年份移民人口也能達到百萬左右,現在移民斷崖式下降,每年也不下於三十萬,所以錫格馬林根移民的數字對於東非來說,也只是灑灑水。

抿了一口茶水後,恩斯特詢問道:“那我們給您們計劃的領土,現在有沒有控制的住?”

卡爾親王有些興奮的說道:“那是自然,整整兩百萬平方公里土地!誰不心動?反正我們已經控制了很多重要地區,其他勢力現在應該是擠不進來了!”

恩斯特是比較理解這種在非洲瘋狂圈地的愉悅感的,他說道:“等日後你們在乍得站穩腳跟,還能繼續向西面發展,畢竟出海口在西方,那時就是下一個印度,當然印度的面積也不過三百多萬平方公里。”

當然,恩斯特指的也僅僅是面積,印度的條件太好了,幾乎沒有什麼爛地,就是巴基斯坦那種乾旱的土地,日後都能看着印度河養起一億多人。

不過一想到前世索馬里這種地方都可以養活一千多萬人口,好像也就能理解了。

印度和東非相比的優勢,也就是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幾乎是東非的二倍,熱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爲1500到2000mm;熱帶草原氣候年降水量僅爲750到1000mm,這一差異是非常明顯的;不過恩斯特倒是認爲熱帶稀樹草原的降水量處在一個剛剛好的閾值。

同東非存在同類型氣候分佈的主要國家是巴西,墨西哥和澳大利亞等,前世除了墨西哥主攻毒品種植外,其他兩個農業發展都很不錯。

巴西自不用說,巴西的城市化率接近百分之九十,只有百分十的人生活在農村,比歐美鄉村人口都少,這也從側面說明巴西農業的發達程度,至於巴西的飢餓問題完全是分配造成的。

澳大利亞農業條件不算很優越,可以說是幾個地區裡最差的,那是因爲澳大利亞沙漠和半沙漠面積就佔了全國面積的近四成,整個大陸中有超過七成的土地都處在乾旱或半乾旱地帶。

其中澳大利亞最重要的小麥產區,墨累達令盆地是降水偏少的亞熱帶草原氣候,其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只有二百到五百毫米,這個水平比東非絕大部分地區都不如,東非自稱降水量比較缺乏的馬塔貝萊省(津巴布韋)大部分地區降水量也能達到七百毫米以上,最乾旱的西部也能達到四百毫米。

東非的沙漠地帶,卡拉哈里沙漠和納米布沙漠降水有時都能達到二三百毫米以上。

當然,東非的熱帶草原氣候和澳大利亞的熱帶草原氣候有很大區別,東非的熱帶草原氣候是因爲高原地形而產生的,澳大利亞的熱帶草原氣候則則分佈在平原地帶。造成澳大利亞熱帶草原氣候降水偏少的主要原因是東部大分水嶺山脈對東部水汽的阻隔,和副熱帶高壓的影響。

東非大部分國土在南北迴歸線之間,而澳大利亞的熱帶草原氣候有一半在南迴歸線以南,至於澳大利亞的北部的熱帶草原氣候氣候大部分都用來放牛羊了。

當然,恩斯特認爲造成澳大利亞氣候如此乾旱的原因還是其整片大陸不南不北的位置造成的,也就是受副熱帶高壓影響嚴重。

副熱帶高壓是一種下沉氣流帶,不利於降雨產生,一般分佈在南北緯三十度附近,也就是北緯二十度到四十度之間活動,剛好覆蓋澳大利亞大部分地區。

而東非的南非領土差不多也在這個區域,像博茨瓦納,納米比亞都是極爲乾旱的區域,也就是非洲地形比較狹長的向南北分佈,不然在南部一定也會形成超大面積的沙漠,就算這樣,西南非洲的沙漠和半沙漠面積也達到了近百萬平方公里。

反面例子就是在北緯三十度附近的撒哈拉沙漠,埃及就在這個緯度,東非的大部分國土剛好繞開了南北副熱帶高壓帶。

當然,說這麼多主要是爲了襯托東非氣候的優越性,熱帶草原氣候也分三六九等,不是名字一樣,條件就是一樣的,巴西氣候不錯,但是其最宜居的熱帶高原氣候,連非洲的一半都不到,所以東非在氣候條件和土地面積上都比這幾個國家強。

卡爾親王:“在今年的移民裡,伱們東非直接就送了我們三萬多,我們錫格馬林根在歐洲累死累活才招募到三千多人口。”

這就讓恩斯特有些不厚道的在心裡偷笑了,不過他還是勸說道:“卡爾叔叔,你們不要打德意志地區移民的主意了,應該多從羅馬尼亞,奧匈帝國想想辦法,德國目前工業發展已經達到了一個新階段,外溢人口基本上不存在,現在反而是其他地區的人口到德國務工,所以招募移民還是到中東歐的落後地區更現實。”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恩斯特沒有提到,那就是德國移民機構最多的就是東非,有東非存在,很難有人和東非競爭。

卡爾親王:“唉,還真是,如果早幾年時間我們也就不會這麼被動了,尤其是經濟危機時期,那時候突然失業的人可不少。”

不過恩斯特覺得未必,現在錫格馬林根能大規模移民非洲的原因,最重要的還是有東非的扶持,而幾年前東非自身人口都不夠,根本就不可能給別人分口湯喝。

而不借助東非的幫助,錫格馬林根撐死在非洲移民個幾千人,這是大多數非洲殖民地的現狀,除了東非和意大利兩個奇葩。

東非走的是人海戰術的路子,用移民來開發非洲,而意大利殖民非洲是被逼無奈,緩解國內人口壓力,根據東非國防安全局的調查,如今意大利在埃塞爾比亞已經移民了三十多萬人,區區幾年時間就走完了開普敦上百年的移民成果。

所以意屬非洲殖民地現在是除北非阿拉伯人外白人人口第三的殖民地(國家),第一自然是東非,第二是開普敦,其他的殖民地大多不成氣候,有些國家的殖民地,白人數量可能只有區區幾十人或者幾百人,數量破萬的都算是大國。

第1165章 抵押物第774章 搬遷第595章 鼓動第1197章 老天爺賞飯吃第1212章 奔向自由世界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請假第467章 觀察第1069章 德國討論第760章 421師野望第1182章 中間商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第1337章 麥哲倫海峽第483章 新民族第678章 “民主”東非第1163章 重提巴士達鐵路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124章 水井第1247章 五萬平方公里第1262章 慫恿第822章 卡賓達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57章 探險隊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172章 擴張和移民問題第1008章 分析第852章 夏威夷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631章 準備第787章 進攻納塔爾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1172章 第54師的不公待遇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1390章 自治第619章 繳獲第577章 收尾第241章 黑興根入場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1012章 萌芽第1275章 新三角貿易第1423章 再臨敖德薩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904章 卡賓達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101章 招人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317章 《東埃邊界劃定協議》第336章 東非菜?第904章 卡賓達第741章 殺戮機器“馬克沁”第188章 維斯特宮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381章 國禮第1333章 1919年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505章 提速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1054章 地緣博弈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1312章 非洲之角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29章 艱苦行軍第830章 蓄水池第356章 鐵路第1214章 四五規劃第520章 發電廠第409章 比屬剛果第162章 打魚第47章 聯姻事宜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1261章 試圖拆分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1353章 博爾納局長第566章 比較第903章 萊茵宮第215章 交涉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924章 海洋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1389章 定居第97章 日常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293章 入關!第494章 假情報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1396章 急轉直下第847章 畜牧業第124章 水井第837章 颱風第550章 戰友敘舊
第1165章 抵押物第774章 搬遷第595章 鼓動第1197章 老天爺賞飯吃第1212章 奔向自由世界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請假第467章 觀察第1069章 德國討論第760章 421師野望第1182章 中間商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第1337章 麥哲倫海峽第483章 新民族第678章 “民主”東非第1163章 重提巴士達鐵路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124章 水井第1247章 五萬平方公里第1262章 慫恿第822章 卡賓達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57章 探險隊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172章 擴張和移民問題第1008章 分析第852章 夏威夷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631章 準備第787章 進攻納塔爾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1172章 第54師的不公待遇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1390章 自治第619章 繳獲第577章 收尾第241章 黑興根入場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1012章 萌芽第1275章 新三角貿易第1423章 再臨敖德薩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904章 卡賓達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101章 招人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317章 《東埃邊界劃定協議》第336章 東非菜?第904章 卡賓達第741章 殺戮機器“馬克沁”第188章 維斯特宮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381章 國禮第1333章 1919年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505章 提速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1054章 地緣博弈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1312章 非洲之角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29章 艱苦行軍第830章 蓄水池第356章 鐵路第1214章 四五規劃第520章 發電廠第409章 比屬剛果第162章 打魚第47章 聯姻事宜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1261章 試圖拆分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1353章 博爾納局長第566章 比較第903章 萊茵宮第215章 交涉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924章 海洋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1389章 定居第97章 日常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293章 入關!第494章 假情報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1396章 急轉直下第847章 畜牧業第124章 水井第837章 颱風第550章 戰友敘舊